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1372阅读:255来源:国知局
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其包括胃减压管体(1),胃减压管体(1)一侧的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胃减压口(3)并且下部设置有多个小孔(9);胃减压管体(1)的管腔被隔板(6)分隔成主管腔(7)和插管腔(8),在插管腔(8)中插入有肠营养管体(2),肠营养管体(2)的上端从胃减压管体(1)的上端露出并且可拆卸地安装有营养输注头(4),肠营养管体(2)的下端从胃减压管体(1)的下端露出并且端部具有气囊(5),同时,肠营养管(2)的下部设置有多个营养输出孔(10)。该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能提高管的放置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且胃减压管体和肠营养管体之间可相互调节,便于进行手术。
【专利说明】—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能进行胃减压和肠营养供给的一体式管,尤其涉及一种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0002]在胃癌根治术过程中,例如全胃切除、近端胃切除、远端胃切除过程中,消化道重建时需要放置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其中,通过胃减压管对胃内进行引流减压,同时通过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0003]目前临床上多使用简单固定在一起的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但是这种简单固定在一起的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的弊端在于放置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过程中经常出现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的分离,导致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的放置失败,或者因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的放置困难而显著延长手术时间,增加了病人的痛苦和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目前临床上还有一种三腔胃管,其将胃管的内腔通过隔板分成三部分,一部分用于胃减压,另一部分用于输注营养液。但是,这种三腔胃管因肠营养管和胃减压管之间相对距离不可调节,且无法在保留空肠营养管的同时移除胃肠减压管,会增加患者肺部感染发生率,在临床使用中也存在诸多不便之处。
[0004]因此,目前迫切需要一种既能提高放置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之间相对距离可调节,且可在保留空肠营养管的同时可移除胃肠减压管的胃减压和肠营养复合管。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旨在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使得胃肠管的放置成功率显著提高,减少手术时间;并且胃减压管和肠营养管之间相对距离可调节,以便于进行手术。
[0006]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其包括胃减压管体和肠营养管体,所述胃减压管体一侧的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胃减压口并且所述胃减压管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减压孔;所述胃减压管体的管腔被隔板分隔成主管腔和插管腔,所述胃减压口和所述多个减压孔与所述主管腔相通,所述肠营养管体插入所述插管腔中,并且,所述肠营养管体的上端从所述胃减压管体的上端露出并可拆卸地安装有营养输注头以及气囊进气口,所述插管腔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气囊进气口相匹配的开口,所述肠营养管体的下端从所述胃减压管的下端露出并且端部具有气囊,同时,所述肠营养管体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营养输出孔。
[0007]进一步地,其中,所述胃减压管体的主管腔与插管腔的面积比为3: I。
[0008]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能提高管的放置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且胃减压管体和肠营养管体之间相对距离可调节,便于进行手术;术后可根据患者胃肠道功能恢复情况选择性移除胃肠减压管,而保留空肠营养管,其不仅避免较粗口径的胃肠减压管引起的咽喉部不适,而且可减少其引起的肺部感染发生率。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0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示意图。
[0010]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胃减压管体的截面放大图。
[0011]图中,1、胃减压管体;2、肠营养管体;3、胃减压口;4、营养输注头;5、气囊;6、隔板;7、主管腔;8、插管腔;9、减压孔;10、营养输出口 ;11、开口 ;12、气囊进气口。

【具体实施方式】
[0012]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0013]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用于在胃癌根治手术中对胃进行引流减压和给肠内输注营养。其中,通过胃减压管对胃内进行引流减压,同时通过肠营养管输注营养液进行早期的肠内营养,促进患者快速康复。
[0014]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包括胃减压管体I和肠营养管体2。所述胃减压管体I一侧的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胃减压口 3并且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减压孔9。通过所述多个减压孔9和胃减压口 3给胃内减压。
[0015]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的胃减压管体的放大图。如图2所示,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管腔被隔板6分隔成主管腔7和插管腔8。其中,所述胃减压口 3和所述多个减压孔9与所述主管腔7相通,以给胃内减压。所述插管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11。
[0016]继续参考图1,所述肠营养管体2插入所述插管腔8中。其中,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上端从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上端露出并可拆卸地安装有营养输注头4,且设置有气囊进气口 12。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下端从所述胃减压管I的下端露出并且端部具有气囊5 ;同时,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营养输出孔10。由于所述营养输注头4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肠营养管体2上且所述插管腔8的侧壁上设置有开口 11,所以在对胃内减压完成之后,拆卸掉所述营养输注头4,用手按压住气囊进气口 12,并使得气囊进气口 12与所述开口 11想对准,就可将所述胃减压管体I从人体中拔出,并将所述肠营养管体2留在人体内,并且重新装上所述营养输注头4,可以继续通过所述肠营养管体2给人体提供营养。
[0017]为了使得肠营养管体2可以相对较固定地插入在所述插管腔8中,并且使得在用力拉拽所述胃减压管体I和所述肠营养管体2时所述肠营养管体2可相对应所述胃减压管体I移动,根据临床中常用的胃减压管体I和肠营养管体2的直径大小以及肠营养管体2是软管的弹性,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主管腔7与插管腔8的面积比优选为3: I。
[0018]如图1所示,进一步地,优选地,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减压孔9的长度H = 5-lOcm。通过临床应用表明,在该长度范围内设置减压孔足以满足对胃内减压的需求。同时,所述肠营养管体I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营养输出孔10的长度h =4-9cm。通过临床应用表明,在该长度范围内设置营养输出孔足以满足为肠内供给应用的需求。
[0019]在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中,胃减压管体的管腔被隔板分隔成主管腔和插管腔,通过主管腔实现胃管的功能,即给胃肠减压;通过插入到插管腔中的肠营养管体给肠输注营养。由于肠营养管体插入在插管腔中,且肠营养管体为具有弹性的软管,因此,肠营养管体可以相对比较牢固地固定在胃减压管体中,在放置过程中,不会出现胃减压管体与肠营养管体的分离,有助于提高放置成功率,减少手术时间。此外,由于肠营养管体只是插入在胃减压管体的插管腔中,与胃减压管体并非是一体的,因此,可以根据需要调节肠营养管体与胃减压管体之间的相对距离,从而更有利于手术的进行。
[0020]【具体实施方式】的内容是为了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实用新型而描述的,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保护内容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的内容之后,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合适的修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内容以权利要求的内容为准。在不脱离权利要求的实质内容和保护范围的情况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的各种修改、变更和替换等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其包括胃减压管体(I)和肠营养管体(2),所述胃减压管体(I) 一侧的靠近上端处设置有胃减压口⑶并且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减压孔(9);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管腔被隔板(6)分隔成主管腔(7)和插管腔(8),所述胃减压口(3)和所述多个减压孔(9)与所述主管腔(7)相通,所述肠营养管体(2)插入所述插管腔(8)中,并且,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上端从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上端露出并可拆卸地安装有营养输注头(4)以及气囊进气口(12),所述插管腔(8)的侧壁上具有与所述气囊进气口(12)相匹配的开口(11),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下端从所述胃减压管(I)的下端露出并且端部具有气囊(5),同时,所述肠营养管体(2)的下部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营养输出孔(10)。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体式可调节胃减压肠营养管,其中,所述胃减压管体(I)的主管腔⑵与插管腔⑶的面积比为3:1。
【文档编号】A61J15/00GK204016945SQ201420388996
【公开日】2014年12月17日 申请日期:2014年7月15日 优先权日:2014年7月15日
【发明者】丰帆, 徐光辉, 郭曼, 杨建军, 张洪伟 申请人:丰帆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