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3094阅读:419来源:国知局
血液透析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一种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所述透析液通道和所述血液通道之间设有透析膜;所述透析液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三极;所述第三极为范德华力的发生极。本实用新型技术引进透析第三极,增强了血液透析力度;能够增强血肌酐的弥散与水分的超滤效果,从而大大的增强了血液清理能力。不仅缩短了血液清理耗时,而且能更彻底的清除血液垃圾废物。
【专利说明】血液透析机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血液透析机。

【背景技术】
[0002]普通常规血液透析机核心部分,就是有一束上万根细小的半透膜管,动脉血液从膜管上端往下流动,到下端集中后送到血静脉回去。这些细小的膜管浸泡在透析液中,透析液从下往上流动。血液中的垃圾毒素,因为浓度差,通过半透膜管,进入透析液,被透析液带走,达到血液清理作业。这种血液清理过程就叫做血液透析。这种机器就叫做血液透析机。
[0003]目前国内外医疗业界对人体血液清理作业广泛采用透析技术,血液透析机普遍被采用。现有技术中的血液清理技术都采用的是“两极”系统装置,即:血液系统作为一极,透析液系统作为另一极,共两极。然而现有技术中的血液透析机存在血液清理耗时长,清除血液垃圾废物缓慢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实施一种新型的血液透析机,解决上述问题。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血液透析机,包括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所述包括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所述透析液通道和所述血液通道邻接;所述血液通道由透析膜构成;所述透析液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三极;所述第三极为范德华力的发生极。
[0007]优选的,所述透析膜为排状的膜管;所述透析膜为半透膜。
[0008]更加优选的,还包括壳体;所述透析液通道、所述血液通道和所述第三极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0009]更加优选的,所述透析液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透析液进口端和透析液出口端。
[0010]更加优选的,所述血液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血液进口端和血液出口端;所述血液进口端和所述血液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位置。
[0011]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三极与所述透析膜之间的距离为Imm?2mm。
[0012]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三极包括两片以上的极板。
[0013]更加优选的,所述极板为双面范德华力的发生极;所述范德华力的力程> 5_。
[0014]更加优选的,所述极板的厚度为2mm ;所述极板的长度为20cm ;所述极板的宽度为1cm0
[0015]更加优选的,所述第三极包括10?30片所述极板。
[0016]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可以总结如下:
[0017]本实用新型技术引进透析第三极,增强了血液透析力度;能够增强血肌酐的弥散与水分的超滤效果,从而大大的增强了血液清理能力。不仅缩短了血液清理耗时,而且能更彻底的清除血液垃圾废物。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实用新型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半透膜一字排开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0]1-方形机壳;2_半透膜;3_第三极;4_上膜管槽,5-下膜管槽,6-透析液进口端;
7-透析液出口端;8_血液进口端;9_血液出口端。

【具体实施方式】
[0021]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0022]如图1所示的血液透析机,包括壳体、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3 ;透析液通道和血液通道邻接;血液通道为透析膜;透析膜由半透膜2的膜管一字排开,形成管排;壳体选用方形机壳I ;如图2所示,半透膜2管排上下两端分别固定在上膜管槽4与下膜管槽5中。上膜管槽4上还设有血液进口端8,下膜管槽5上还设有血液出口端9 ;第三极3在图1中前后两端位置,也就是图2的左右两端位置,被固定在方形机壳I上。6为透析液进口端,7为透析液出口端。透析液通道内设有第三极3 ;第三极3为范德华力的发生极;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3均设置在壳体内;透析液通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透析液进口端6和透析液出口端7 ;血液通道包括设置在壳体内的血液进口端8和血液出口端9 ;血液进口端8和血液出口端9设置在壳体的上下两端位置。第三极3与透析膜之间的距离为Imm?2mm。第三极3包括10?30片极板。极板为双面范德华力的发生极。极板的厚度为2mm ;极板的长度为20cm ;极板的宽度为10cm。
[0023]在本实施例中,血液透析机的透析膜的材质与已有的机器相同;透析膜为排状的膜管;透析膜为半透膜。由于血液透析机的透析能力大,所以透析膜的膜管直径,取为
0.5-1.0毫米。在本实施例中增加了平板型的第三极3,即透析“增强极”,实际上为远程范德华力的发生极。第三极3的设计厚度为2毫米的双面结构。单片平板单面表面积为长X宽=20X10 = 200平方厘米=0.02平方米。根据血液通量大小,第三极3平板数量在10-30片之间选择。本实施例中的第三极3具有很高的范德华力远程作用力,这种作用力的力程高达5毫米,远远大于通常概念的范德华力的力程,因而,能够有针对性的对特定的溶质一肌酐,产生较大的远程作用吸引力,加强了溶质肌酐从血液向透析液的“弥散”速度与力度。因而,血液透析机清除血液肌酐的能力,大大超过现有的透析机。已有的透析机,经过一次透析(4-5小时)靠弥散,渗透与超滤作用,能够把血肌酐从1000临床单位(umol/L)降低到700单位左右。而在本实施例中,因为有了第三极3的远程范德华力,通过一次透析,就能把血肌酐从1000降低到100临床单位(umol/L)。因此,这将是医疗技术上的重大技术进步。经过一次透析,病人体内还会有大量的肌酐出来进入血液,这样,病人需要连续多次血液增强透析,大约一个月左右时间,就能够彻底清除病人体内,肾内,所有的垃圾毒素。从而,让尿毒症病人恢复健康,其中包括恢复肾功能。第三极3平板到透析膜膜管间的距离设计为I?2毫米。因为本装置排出毒素较多,需要增加碱基离子的数量,来平衡血液酸碱度。再者需要适当增加透析液的流速,防止毒素肌酐的沉积。其作用是能够增强血肌酐的弥散与水分的超滤效果,从而大大的增强了血液清理力度。不仅缩短了血液清理耗时,而且能更彻底的清除血液垃圾废物。
[0024]以上通过具体的和优选的实施例详细的描述了本实用新型,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以上所述实施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包括透析液通道、血液通道和第三极;所述透析液通道和所述血液通道邻接;所述血液通道由透析膜构成;所述透析液通道内设有所述第三极;所述第三极为范德华力的发生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膜为排状的膜管;所述透析膜为半透膜。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壳体;所述透析液通道、所述血液通道和所述第三极均设置在所述壳体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析液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透析液进口端和透析液出口端。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血液通道包括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血液进口端和血液出口端;所述血液进口端和所述血液出口端分别设置在所述壳体的上下两端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极与所述透析膜之间的距离为Imm?2m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极包括两片以上的极板。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为双面范德华力的发生极;所述范德华力的力程> 5mm。
9.根据权利要求7或8任意一项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极板的厚度为2mm ;所述极板的长度为20cm ;所述极板的宽度为10cm。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血液透析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极包括10?30片所述极板。
【文档编号】A61M1/20GK203954294SQ201420433415
【公开日】2014年11月26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日
【发明者】潘守才 申请人:周会君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