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455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升降床架和活动床板,其特征是在升降床架下侧设有液压升降支撑腿,液压升降支撑腿上侧设有液压升降驱动器,液压升降驱动器上端通过固定连接器和升降床架固定在一起,液压升降驱动器下侧设有升降活动支撑腿,升降活动支撑腿外侧设有高度指示标线,升降活动支撑腿下端设有支撑床腿。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患者进行转换病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工作难度。
【专利说明】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
[0001]【技术领域】: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用具【技术领域】,具体地讲是一种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
[0002]【背景技术】:所有的大型手术都是在手术室完成的,而术后患者的护理、治疗和康复又都是在病房中进行的,这就导致不可避免的存在一个患者转换病床的问题。目前手术后对于不能行走的患者都是采用一种手推式推车来移运和转换病床,但是,由此导致的一个问题就是,由于医护人员人手有限,每次转换病床,医护人员都会要求患者有多名家属在场,以便将患者从手术室的推床上抬到病房内的住院病床上,给患者带来了非常大的不方便。
[0003]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在患者进行转换病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的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
[0004]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包括升降床架和活动床板,其特征是在升降床架下侧设有液压升降支撑腿,液压升降支撑腿上侧设有液压升降驱动器,液压升降驱动器上端通过固定连接器和升降床架固定在一起,液压升降驱动器下侧设有升降活动支撑腿,升降活动支撑腿外侧设有高度指示标线,升降活动支撑腿下端设有支撑床腿,支撑床腿下端设有水平转轴,水平转轴下端设有移动轮,移动轮上侧设有脚踏式制动器,升降床架两侧设有抽出式连接支架,抽出式连接支架外侧设有抽出把手,抽出式连接支架上侧设有移动导轨,移动导轨上面设有抽出式辅助导轨,抽出式辅助导轨外侧设有限位器,抽出式连接支架和升降床架外侧连接处设有连接转轴,抽出式连接支架外侧设有挂钩,升降床架上侧设有固定导轨,抽出式连接支架一侧设有护栏,护栏和升降床架连接处设有护栏转轴,升降床架里侧设有床板固定孔,升降床架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床头和床尾,床头上侧设有折叠式输液挂架,床尾下侧设有蓄电池电源箱,蓄电池电源箱一侧设有液压站,液压站一侧设有液压控制器,液压控制器外侧设有控制面板,控制面板上面设有上升控制按钮,上升控制按钮一侧设有下降控制按钮,活动床板下侧设有滑轮固定支架,滑轮固定支架下侧设有移动滑轮,活动床板两侧设有活动把手,活动把手一侧设有固定销,活动床板一侧设有固定带回卷器,固定带回卷器里侧设有辅助固定带,辅助固定带上端设有连接卡扣,活动床板另一侧设有卡扣固定底座。
[0005]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外侧设有减震垫。
[0006]作为优选,所述床尾外侧设有病人信息标签盒。
[0007]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下侧设有防脱销装置。
[0008]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在患者进行转换病床时操作简便、省时省力,减轻了医护人员和患者家属的工作难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
[0009]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0010]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活动床板侧面局部平面示意图。
[0011]图中1、升降床架,2、活动床板,3、液压升降支撑腿,4、液压升降驱动器,5、固定连接器,6、升降活动支撑腿,7、高度指示标线,8、支撑床腿,9、水平转轴,10、移动轮,11、脚踏式制动器,12、抽出式连接支架,13、抽出把手,14、移动导轨,15、抽出式辅助导轨,16、限位器,17、连接转轴,18、挂钩,19、固定导轨,20、护栏,21、护栏转轴,22、床板固定孔,23、床头,24、床尾,25、折叠式输液挂架,26、蓄电池电源箱,27、液压站,28、液压控制器,29、控制面板,30、上升控制按钮,31、下降控制按钮,32、滑轮固定支架,33、移动滑轮,34、活动把手,35、固定销,36、固定带回卷器,37、辅助固定带,38、连接卡扣,39、卡扣固定底座,40、减震垫,41、病人信息标签盒,42、防脱销装置。
[0012]【具体实施方式】:包括升降床架I和活动床板2,其特征是在升降床架I下侧设有液压升降支撑腿3,液压升降支撑腿3上侧设有液压升降驱动器4,液压升降驱动器4上端通过固定连接器5和升降床架I固定在一起,液压升降驱动器4下侧设有升降活动支撑腿6,升降活动支撑腿6外侧设有高度指示标线7,升降活动支撑腿6下端设有支撑床腿8,支撑床腿8下端设有水平转轴9,水平转轴9下端设有移动轮10,移动轮10上侧设有脚踏式制动器11,升降床架I两侧设有抽出式连接支架12,抽出式连接支架12外侧设有抽出把手13,抽出式连接支架12上侧设有移动导轨14,移动导轨14上面设有抽出式辅助导轨15,抽出式辅助导轨15外侧设有限位器16,抽出式连接支架12和升降床架I外侧连接处设有连接转轴17,抽出式连接支架12外侧设有挂钩18,升降床架I上侧设有固定导轨19,抽出式连接支架12 —侧设有护栏20,护栏20和升降床架I连接处设有护栏转轴21,升降床架I里侧设有床板固定孔22,升降床架I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床头23和床尾24,床头23上侧设有折叠式输液挂架25,床尾24下侧设有蓄电池电源箱26,蓄电池电源箱26 —侧设有液压站27,液压站27 —侧设有液压控制器28,液压控制器28外侧设有控制面板29,控制面板29上面设有上升控制按钮30,上升控制按钮30 —侧设有下降控制按钮31,活动床板2下侧设有滑轮固定支架32,滑轮固定支架32下侧设有移动滑轮33,活动床板2两侧设有活动把手34,活动把手34 —侧设有固定销35,活动床板2 —侧设有固定带回卷器36,固定带回卷器36里侧设有辅助固定带37,辅助固定带37上端设有连接卡扣38,活动床板2另一侧设有卡扣固定底座39。在使用时,先通过控制面板29上面上升控制按钮30或下降控制按钮31,液压控制器28控制液压升降驱动器4推动液压升降支撑腿3上下活动,将升降床架I的高度调整至稍低于手术床的高度,打开护栏20,通过抽出把手13抽出抽出式连接支架12,将挂钩18挂在手术床一侧,拔出固定销35,操作活动把手34使活动床板2下侧的移动滑轮33沿固定导轨19、移动导轨14和抽出式辅助导轨15滑动到手术床上面,将活动床板2伸入患者身体的下侧,通过辅助固定带37将患者的身体固定好,操作活动把手34将活动床板2恢复原位,插上固定销35,将活动床板2进行固定,合上护栏20,当患者需要输液时,可将输液袋挂在折叠式输液挂架25上面,保证在转移时保持输液治疗。
[0013]作为优选,所述移动轮10外侧设有减震垫40。这样设置,可有效减少在转移患者时产生的震动。
[0014]作为优选,所述床尾24外侧设有病人信息标签盒41。这样设置,便于对患者进行管理,防止在转运时出现失误。
[0015]作为优选,所述固定销35下侧设有防脱销装置42。这样设置,可防止在对病人进行转运时固定销35脱落。
【权利要求】
1.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包括升降床架(I)和活动床板(2),其特征是:在升降床架(I)下侧设有液压升降支撑腿(3),液压升降支撑腿(3)上侧设有液压升降驱动器(4),液压升降驱动器(4)上端通过固定连接器(5)和升降床架(I)固定在一起,液压升降驱动器(4)下侧设有升降活动支撑腿¢),升降活动支撑腿(6)外侧设有高度指示标线(7),升降活动支撑腿(6)下端设有支撑床腿(8),支撑床腿(8)下端设有水平转轴(9),水平转轴(9)下端设有移动轮(10),移动轮(10)上侧设有脚踏式制动器(11),升降床架(I)两侧设有抽出式连接支架(12),抽出式连接支架(12)外侧设有抽出把手(13),抽出式连接支架(12)上侧设有移动导轨(14),移动导轨(14)上面设有抽出式辅助导轨(15),抽出式辅助导轨(15)外侧设有限位器(16),抽出式连接支架(12)和升降床架(I)外侧连接处设有连接转轴(17),抽出式连接支架(12)外侧设有挂钩(18),升降床架(I)上侧设有固定导轨(19),抽出式连接支架(12) —侧设有护栏(20),护栏(20)和升降床架(I)连接处设有护栏转轴(21),升降床架(I)里侧设有床板固定孔(22),升降床架(I)前后两侧分别设有床头(23)和床尾(24),床头(23)上侧设有折叠式输液挂架(25),床尾(24)下侧设有蓄电池电源箱(26),蓄电池电源箱(26) —侧设有液压站(27),液压站(27) —侧设有液压控制器(28),液压控制器(28)外侧设有控制面板(29),控制面板(29)上面设有上升控制按钮(30),上升控制按钮(30) —侧设有下降控制按钮(31),活动床板(2)下侧设有滑轮固定支架(32),滑轮固定支架(32)下侧设有移动滑轮(33),活动床板(2)两侧设有活动把手(34),活动把手(34) —侧设有固定销(35),活动床板(2) —侧设有固定带回卷器(36),固定带回卷器(36)里侧设有辅助固定带(37),辅助固定带(37)上端设有连接卡扣(38),活动床板(2)另一侧设有卡扣固定底座(3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轮(10)外侧设有减震垫(4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床尾(24)外侧设有病人信息标签盒(41)。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手推式医学护理病床,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销(35)下侧设有防脱销装置(42)。
【文档编号】A61G7/05GK203988755SQ201420467208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12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12日
【发明者】李晓云, 崔燕姿 申请人:李晓云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