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手持式电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795026阅读:572来源:国知局
一种手持式电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棒身、与绝缘棒身连接的导电棒头,导电棒头由湿润导电的衬套包裹,绝缘棒身的尾部设置有可塑型的电棒尾,电棒尾设置有外接感应电仪器的接头,绝缘棒身内设置有导电材料连接于导电棒头和接头之间。本实用新型灵活且专为吞咽肌群设置的电棒,有利于治疗者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靶肌肉的刺激和剂量选择,结构简单,易于携带,风险性低。
【专利说明】一种手持式电棒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应用于临床进行感应电刺激的输出电棒。

【背景技术】
[0002]导致吞咽障碍的疾病以脑卒中和鼻咽癌放疗术后多见。我国脑卒中发病率为217/10万,其中急性期患者约有30%?65%可并发吞咽障碍,慢性期患者吞咽障碍的发病率约为16%,约22%?42%有误吸需鼻饲,长期鼻饲可能导致肺炎甚至死亡。广东高发的鼻咽癌主要治疗方式是放射治疗,放疗后存活5年以上患者有76.9%并发吞咽有困难,且症状缓慢进展,进行性加重,造成营养不良,甚至肺炎或呼吸困难,威胁生命。
[0003]吞咽是最复杂的躯体反射之一,需要有良好的下颌、双唇、舌、软腭、咽喉、食管口括约肌或食管功能的协调。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会有可能导致吞咽障碍,其中,由于失神经支配或神经肌肉损伤所致的吞咽障碍,主要原因为吞咽肌群的力量减退,目前主要的治疗方法是主动的吞咽训练和被动的电刺激治疗。对于国内广泛使用的低频电刺激治疗仪,多采用25*25mm的圆形黏贴电极或40*40mm的方形衬垫电极,接触面积广,难以对每一个吞咽小肌群进行针对性的刺激,由于电极较大,口腔内的肌群无法得到刺激,对咽期严重障碍的患者,改善空间有限。
[0004]感应电刺激属于低频脉冲电刺激的一种,对于锻炼肌肉运动有一定的临床效果,传统的手持式感应电电棒柄粗短,棒头宽扁,不适合刺激口腔内的肌群,对于鼻咽癌放疗后出现张口受限的患者,更是无法进行口腔治疗。由于吞咽肌群属于II型肌纤维,作用肌群密集而短小,因此进行治疗的电棒必须适应小肌群的肌纤维走向,并且可以灵活变化,才能满足临床治疗需求。


【发明内容】

[000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的一种能够针对性治疗靶肌肉,并且在治疗过程可以灵活改变棒头的方向和刺激部位及范围,以实现个体化治疗的手持式电棒。
[0006]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解决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棒身、与绝缘棒身连接的导电棒头,绝缘棒身的尾部设置有可塑型的电棒尾,电棒尾设置有外接感应电仪器的接头,绝缘棒身内设置有导电材料连接于导电棒头和接头之间;导电棒头由湿润导电的衬套包裹,开启感应电刺激仪时,操作者手持绝缘棒身,可分可合,对于腭舌弓腭咽弓等隐蔽弯曲的部位,可以通过调节电棒棒身的方向来达到接触靶肌群的目的,棒头在衬套的保护下更贴近靶肌群,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
[0007]作为上述方案的进一步说明,所述电棒尾为U型件,绝缘棒身包括连接于U型件上端的绝缘棒一和绝缘棒二。
[0008]所述绝缘棒身为外层是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硬质棒体,电棒尾为外层是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层的柔性管件。
[0009]所述导电棒头与绝缘棒身之间设置有导电颈部,衬套的根部有弹性胶圈将其固定在导电棒头上,以免衬套套入导电棒头后发生移位。
[0010]所述导电棒头包括前部的半球体和后部的圆柱体,导电颈部连接于圆柱体的端面。
[0011]所述绝缘棒身上包裹有辅助电极片,辅助电极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棒尾的接头,辅助电极片外包裹覆盖有辅助衬垫。
[0012]所述绝缘棒身长100-200mm,辅助电极片面积为(30-45) * (40-60)mm的导电片,辅助衬垫为面积为(50-70) * (70-80) mm,厚度为5_15mm的衬垫布。
[0013]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技术解决方案所能达到的有益效果是:
[0014]1、本实用新型使用灵活,专为吞咽肌群设置的绝缘棒身与电棒尾结构,有利于治疗者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情况,进行不同靶肌肉的刺激和剂量选择,结构简单,易于携带,风险性低,利用感应电刺激结合其他吞咽治疗方法,临床效果良好。
[0015]2、本实用新型的电棒尾为可塑型结构,操作者手持绝缘棒身,可分可合,对于腭舌弓腭咽弓等隐蔽弯曲的部位,可以通过调节电棒棒身的方向来达到接触靶肌群的目的,棒头在衬垫的保护下更贴近靶肌群,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6]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棒身并拢结构示意图;
[0017]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棒身展开结构示意图;
[0018]图3是本实用新型内层结构示意图;
[0019]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棒头结构示意图;
[0020]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棒尾结构示意图;
[0021]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带导电棒头衬垫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导电棒头套衬垫结构示意图;
[0023]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棒套衬垫结构示意图;
[0024]图9是辅助电极片结构示意图;
[0025]图10是辅助衬垫结构示意图。
[0026]附图标记说明:1-绝缘棒身 1-1-绝缘棒一 1-2-绝缘棒二 2-导电棒头3-电棒尾4-接头5-衬套6-导电颈部7-辅助电极片8-辅助衬垫。

【具体实施方式】
[0027]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案作进一步的详述。
[0028]如图1-图10所示,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手持式电棒,它包括绝缘棒身1、与绝缘棒身I连接的导电棒头2,绝缘棒身I的尾部设置有可塑型的电棒尾3,电棒尾3设置有外接感应电仪器的输出线的接头4,绝缘棒身内设置有导电材料连接于导电棒头和接头之间,使感应电仪器输出的电流能够通过导电材料到达导电棒头。导电棒头2由湿润导电的衬套5包裹,导电棒头2在衬套5的保护下更贴近靶肌群,避免皮肤粘膜的破损,开启感应电刺激仪时,操作者手持绝缘棒身,可分可合,对于腭舌弓腭咽弓等隐蔽弯曲的部位,可以通过调节电棒棒身的方向来达到接触靶肌群的目的。
[0029]如图1-图5所示,所述电棒尾3为U型管件,绝缘棒身I包括连接于U型管件上端的绝缘棒一 1-1和绝缘棒二 1-2,绝缘棒一和绝缘棒二的结构是一致的,同样连接有导电棒头2。绝缘棒身为外层是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硬质棒体,电棒尾为外层是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层的柔性管件,所述可塑性绝缘材料一般采用柔性的绝缘材料,如硅橡胶、塑料PP等,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层一般采用硬质的绝缘材料,如陶瓷、云母板等。
[0030]所述导电棒头2与绝缘棒身I之间设置有导电颈部6,衬套5的根部有弹性胶圈将其固定在导电棒头上,以免衬套套入导电棒头后发生移位。导电棒头包括前部的半球体和后部的圆柱体,导电颈部连接于圆柱体的端面。绝缘棒身上包裹有辅助电极片7,辅助电极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棒尾的接头,辅助电极片外包裹覆盖有辅助衬垫8。所述绝缘棒身长100-200mm,辅助电极片面积为(30-45) * (40-60)mm的导电片,辅助衬垫为面积为(50-70) *(70-80)臟,厚度为5-15mm的衬垫布。
[0031]在本实施例中,电棒的各个构件的参数如下:
[0032]导电棒头:由直径为7mm的半球体与7*7mm的圆柱体结合的立体柱状。
[0033]导电颈部:直径为4mm高为3mm的圆柱体构成。
[0034]绝缘棒身(硬):长150mm,外层为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内层为导电金属材料。
[0035]电棒尾(软):U型管型总长为40mm,外层为可塑性绝缘材料,内层为导电金属材料。
[0036]接头:长15mm的针插接头,外层为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内层为针插接口属材料。
[0037]衬垫:与导电棒头配套大小,根部有弹性胶圈固定,为一次性使用。
[0038]辅助电极片:面积为40*50mm的可导电材料。
[0039]辅助电极导线:连接辅助电极⑦和感应电治疗仪的输出线。
[0040]辅助衬垫:面积为60*75mm的衬垫布,厚度约11mm,可反复消毒。
[0041]导电颈部设计为凹状,用于稳定衬垫的套入,避免金属裸露为灼伤病人皮肤或粘膜。辅助衬垫由1mm厚面和Imm薄面组成,厚薄面之间可放置辅助电极,以免治疗过程中辅助电极滑落而灼伤病人。
[0042]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把湿润平整的辅助衬垫套在辅助电极片上,用感应电治疗仪的输出线连接针插部件和辅助电极导线,用衬垫套在消毒后的导电棒头上,湿润衬垫后准备与相关肌肉接触,手持绝缘棒身,针对性对病人口腔内外肌群进行电刺激治疗,根据病人情况,可调节电棒尾来改变输出剂量和接触部位。
[0043]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绝缘棒身、与绝缘棒身连接的导电棒头,导电棒头由湿润导电的衬套包裹,绝缘棒身的尾部设置有可塑型的电棒尾,电棒尾设置有外接感应电仪器的接头,绝缘棒身内设置有导电材料连接于导电棒头和接头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棒尾为U型件,绝缘棒身包括连接于U型件上端的绝缘棒一和绝缘棒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身为外层是不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材料层的硬质棒体,电棒尾为外层是可塑性绝缘材料层,内层为导电金属层的柔性管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头与绝缘棒身之间设置有导电颈部,衬套的根部有弹性胶圈将其固定在导电棒头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棒头包括前部的半球体和后部的圆柱体,导电颈部连接于圆柱体的端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身上包裹有辅助电极片,辅助电极片通过导线连接电棒尾的接头,辅助电极片外包裹覆盖有辅助衬垫。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持式电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棒身长100-200mm,辅助电极片面积为(30-45) *(40-60) mm的导电片,辅助衬垫为面积为(50-70) * (70-80) mm,厚度为5-15mm的衬垫布。
【文档编号】A61N1/36GK203989479SQ201420478390
【公开日】2014年12月10日 申请日期:2014年8月23日 优先权日:2014年8月23日
【发明者】周惠嫦, 张盘德, 刁伟霖, 陈丽珊, 梁鹏, 陈惠琼, 罗丽芳, 刘景辉 申请人:周惠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