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8298阅读:130来源:国知局
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包括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揉捏装置包括揉捏电机和旋转按摩头,敲击装置包括敲击电机和敲击锤,所述揉捏装置还包括旋转筒和传动机构,旋转按摩头固设在旋转筒的一端部,旋转筒通过传动机构与揉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敲击锤套设在旋转筒中并可在旋转筒中伸缩运动,所述旋转按摩头的中部设有供敲击锤伸缩的容让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结构,不仅实现了揉捏敲击二合一的功能,且揉捏和敲击功能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还具有有如下特点: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专利说明】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保健器材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

【背景技术】
[0002]按摩器是时下流行的保健器材产品,其种类琳琅满目,其中,比较普遍的按摩器按其功能可划分为揉捏按摩器和敲击按摩器,揉捏按摩器主要是通过旋转按摩头的旋转运动对人体相关部位实现揉捏按摩,敲击按摩器则通过部件的直线往复运动对人体相关部位实现敲击按摩。目前,现有技术的揉捏按摩器和敲击按摩器一般只有单一功能,即揉捏按摩器只具有揉捏按摩的功能,敲击按摩器只具有敲击按摩的功能,难以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虽然,目前也有部分按摩器实现了揉捏敲击的二合一功能,但其结构较为复杂,成本较高,此夕卜,其敲击功能多采用机械敲击来实现,导致两种功能只能独立工作,不能同时工作。
实用新型内容
[000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结构简单、紧凑,且其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
[0004]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包括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揉捏装置包括揉捏电机和旋转按摩头,敲击装置包括敲击电机和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装置还包括旋转筒和传动机构,旋转按摩头固设在旋转筒的一端部,旋转筒通过传动机构与揉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敲击锤套设在旋转筒中并可在旋转筒中伸缩运动,所述旋转按摩头的中部设有供敲击锤伸缩的容让孔。
[0005]进一步的,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蜗杆设于所述揉捏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蜗轮套装于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外。
[0006]进一步的,所述揉捏装置还包括一定位壳体,所述旋转筒可转动地装接于该定位壳体,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该定位壳体。
[0007]进一步的,所述定位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顶面设有一环形凹腔,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及所述蜗轮活动装入下盖的环形凹腔中,上盖套装于所述旋转筒外,并与下盖上下相固接,将所述旋转筒的底端及所述蜗轮限位于下盖的环形凹腔中;上盖和下盖的侧面分别设有让位开口,该两让位开口上下相配合,围成一供所述蜗杆伸入下盖的环形凹腔中的让位通孔;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下盖。
[0008]进一步的,所述旋转按摩头包括揉捏按摩头和底座,底座装接于所述旋转筒的一端部,且该底座设有所述容让孔;揉捏按摩头装接于底座,且其轴线与所述敲击锤的轴线相平行。
[0009]进一步的,所述上盖和下盖的侧面对应其让位开口处分别延伸有一半包体,两半包体分别设有所述让位开口,该两半包体上下对应配合,局部包裹所述揉捏电机。
[0010]进一步的,所述下盖的中部位置设有一空心轴,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该空心轴。
[0011]进一步的,所述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分别为两组,且两揉捏装置共用同一揉捏电机。
[0012]进一步的,所述旋转筒的壁面上设有散热孔。
[0013]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0014]1、由于本实用新型的揉捏装置还包括旋转筒和传动机构,旋转按摩头固设在旋转筒的一端部,旋转筒通过传动机构与揉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敲击锤套设在旋转筒中并可在旋转筒中伸缩运动,所述旋转按摩头的中部设有供敲击锤伸缩的容让孔,使得本实用新型从中不仅实现了揉捏敲击二合一的功能,且揉捏和敲击功能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独立进行,还具有如下特点:整体结构紧凑、简单,有利于节省生产成本;
[0015]2、本实用新型直接采用蜗杆和蜗轮作为传动机构与揉捏电机相配合来驱动旋转筒转动,此结构简便易行,进一步优化了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使本实用新型整体小巧轻便,便于携带和储藏。
[0016]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但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不局限于实施例。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0018]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实施例,请参见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包括揉捏装置、敲击装置3。揉捏装置包括旋转筒4、揉捏电机1、定位壳体、传动机构和旋转按摩头6,旋转筒4的壁面上分布有若干散热孔42,该旋转筒4可转动地装接于定位壳体,旋转按摩头6装接于旋转筒4的一端部,揉捏电机I通过传动机构与旋转筒4相传动连接,以驱动旋转筒4转动。敲击装置3具体包括敲击电机31和敲击锤33,敲击锤32套设在旋转筒4中并可在旋转筒4中伸缩运动,所述旋转按摩头6的中部设有供敲击锤32伸缩的容让孔63。
[002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11和蜗轮41,蜗杆11设于所述揉捏电机I的电机输出轴上,蜗轮41套装于所述旋转筒4的另一端外。
[002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定位壳体包括上盖5和下盖2,下盖2顶面设有一环形凹腔21,所述旋转筒4的另一端及所述蜗轮41活动装入下盖2的环形凹腔21中,上盖5套装于所述旋转筒4外,并采用螺钉与下盖2上下相固接,将所述旋转筒4的底端及所述蜗轮41限位于下盖2的环形凹腔21中。上盖5和下盖2的侧面还分别设有一让位开口,该两让位开口上下相配合,围成一供所述蜗杆11伸入下盖2的环形凹腔21中的让位通孔。具体,上盖5和下盖2的侧面对应其让位开口处分别延伸有一半包体51、23,两半包体51、23分别设有所述让位开口,该两半包体上下对应配合,局部包裹所述揉捏电机I。所述敲击电机31为线性电机,其装接于下盖2,具体,下盖2的中部位置设有一塑料的空心轴22,所述敲击电机31装接于该空心轴22,并位于所述旋转筒4内。
[002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旋转按摩头6包括两揉捏按摩头62和底座61,底座61采用螺钉7装接固定于所述旋转筒4的一端部,且该底座61设有所述容让孔63。两揉捏按摩头62分别采用螺钉7装接于底座61,且其轴线分别与所述敲击锤32的轴线相平行。
[0023]作为一种优选,所述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3分别为两组,且两揉捏装置共用同一揉捏电机I。
[0024]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3可以同时工作,也可以独立工作。使用揉捏功能时,启动揉捏电机1,通过揉捏电机I带动旋转筒4转动,再通过旋转筒4带动揉捏按摩头62转动,对人体相应部位形成揉捏按摩的功能。使用敲击功能时,启动敲击电机31,使其驱动敲击锤32往复运动,对人体相应部位形成敲击按摩的功倉泛。
[0025]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适用于按摩的人体部位可以是人的肩部、背部、手臂、腿部等。
[0026]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的数量分别不局限于两组,其也可以是一组、三组等,且当为三组甚至更多组时,可以采用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揉捏电机来驱动旋转筒转动。
[0027]上述实施例仅用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但本实用新型并不局限于实施例,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落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保护范围内。
【权利要求】
1.一种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包括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揉捏装置包括揉捏电机和旋转按摩头,敲击装置包括敲击电机和敲击锤,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装置还包括旋转筒和传动机构,旋转按摩头固设在旋转筒的一端部,旋转筒通过传动机构与揉捏电机传动连接,所述敲击锤套设在旋转筒中并可在旋转筒中伸缩运动,所述旋转按摩头的中部设有供敲击锤伸缩的容让孔。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传动机构包括蜗杆和蜗轮,蜗杆设于所述揉捏电机的电机输出轴上,蜗轮套装于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装置还包括一定位壳体,所述旋转筒可转动地装接于该定位壳体,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该定位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壳体包括上盖和下盖,下盖顶面设有一环形凹腔,所述旋转筒的另一端及所述蜗轮活动装入下盖的环形凹腔中,上盖套装于所述旋转筒外,并与下盖上下相固接,将所述旋转筒的底端及所述蜗轮限位于下盖的环形凹腔中;上盖和下盖的侧面分别设有让位开口,该两让位开口上下相配合,围成一供所述蜗杆伸入下盖的环形凹腔中的让位通孔;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下盖。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按摩头包括揉捏按摩头和底座,底座装接于所述旋转筒的一端部,且该底座设有所述容让孔;揉捏按摩头装接于底座,且其轴线与所述敲击锤的轴线相平行。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盖和下盖的侧面对应其让位开口处分别延伸有一半包体,两半包体分别设有所述让位开口,该两半包体上下对应配合,局部包裹所述揉捏电机。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盖的中部位置设有一空心轴,所述敲击电机装接于该空心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揉捏装置和敲击装置分别为两组,且两揉捏装置共用同一揉捏电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结构紧凑的按摩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筒的壁面上设有散热孔。
【文档编号】A61H7/00GK204170059SQ201420554059
【公开日】2015年2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24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24日
【发明者】邹剑寒, 胡芳耀, 刘伙元, 林东阳 申请人:厦门蒙发利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