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文档序号:799126阅读:212来源:国知局
输液器的制造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输液器,包括莫菲氏滴管和与莫菲氏滴管两端导通连接的导液管和输液管,所述导液管与所述莫菲氏滴管连通端形成导液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莫菲氏滴管连通端形成输液孔,所述莫菲氏滴管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相对于所述上部倾斜设置。由于所述莫菲氏滴管下部倾斜,降低了在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小气泡进入输液管的几率,减轻了医护人员的工作量,消除患者顾虑和恐慌,增大了患者对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同时其结构简单,生产成本低,易于推广。
【专利说明】输液器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输液器。

【背景技术】
[0002]输液器是临床上常用的医用耗材,主要用于向人体静脉输送药液。
[0003]输液前排气是必不可少的步骤,传统排气方法是:首先将莫菲氏滴管倒置,打开输液管下端的输液调节器,使药液自然流入莫菲氏滴管中,若药液不能自然流入莫菲氏滴管,可挤压莫菲氏滴管;待莫菲氏滴管内药液达到莫菲氏滴管高度的1/2?2/3时,折叠莫菲氏滴管根部,并迅速转正莫菲氏滴管,然后将莫菲氏滴管折叠处松开,同时上提莫菲氏滴管下端的输液管,并慢慢放下,使药液平面缓慢下降,直至排尽输液管和针头中的空气。此排气过程,将莫菲氏滴管从倒置方位转正后呈直立状,且此刻药液流速相对较快,药液呈直线水柱或水滴迅速流入莫菲氏滴管的药液中,药液液面产生较大冲劲,形成气旋及飞溅的液体而产生较多的小气泡。
[0004]对于传统莫菲氏滴管,药液从莫菲氏滴管导液孔滴入时,会产生一个垂直向下的惯性力。由于莫菲氏滴管的导液孔和输液孔在同一轴线上,此作用惯性力直接作用于莫菲氏滴管的输液孔,小气泡在此惯性力的作用下将直接被压入输液管中。输液管中的小气泡随着药液向下流动,有的会吸附在输液管路壁上,重新进入的小气泡会与吸附在输液管路壁上的小气泡融为一体,这样小气泡会逐渐增大,引起患者恐慌。在这种情况下,医护人员需要花费较多时间排尽输液管中的空气,影响医护人员的工作进度和患者及家属对临床医护人员工作的满意度。
[000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该领域的技术人员对输液器做了多种改进,但大多都增加了输液器结构的复杂程度,使其生产成本增大,进而增加了患者的经济负担。
实用新型内容
[0006]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较低且排气效率高的输液器。
[0007]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输液器,包括莫菲氏滴管以及与莫菲氏滴管两端连通的导液管和输液管;所述导液管与所述莫菲氏滴管连通端形成导液孔,所述输液管与所述莫菲氏滴管连通端形成输液孔;所述莫菲氏滴管包括上部和下部,所述下部相对于所述上部倾斜设置。
[0008]将莫菲氏滴管下部设置为倾斜状使得导液孔和输液孔不同轴,药液从导液孔滴入莫菲氏滴管所产生的惯性力将不会直接作用于输液孔,在此惯性力作用下,小气泡与莫菲氏滴管下部的倾斜侧壁碰撞,进而可以从莫菲氏滴管中的药液中上升排出,而非直接被压入输液管。
[0009]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所述莫菲氏滴管倾斜下部的垂直高度大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垂直高度的2/3。由于排气时莫菲氏滴管内药液高度以莫菲氏滴管高度的2/3为宜,最低不可低于莫菲氏滴管高度的1/2,可以尽量避免药液滴到药液面产生气泡。莫菲氏滴管倾斜下部高度大于莫菲氏滴管总高度的2/3可以使莫菲氏滴管内的药液全部位于所述倾斜的下部中,从而增加小气泡在药液中的游离距离,进一步降低小气泡被压入输液管中的几率。
[0010]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导液孔位于所述莫菲氏滴管上部顶端的中部,所述输液孔位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倾斜下部靠近倾斜方向一端。
[0011]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莫菲氏滴管下部倾斜,使得导液孔和输液孔不在同一轴线上,增大了小气泡在莫菲氏滴管内药液中的游离距离,可以避免在静脉输液前的排气过程中产生的小气泡被压入输液管中,消除患者顾虑和恐慌,提高医护人员的工作效率和患者对其工作的满意度。同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易于推广。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
[0014]图中部位及编号:导液管1、导液孔11、莫菲氏滴管2、上部21、下部22、输液管3、输液孔31。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0016]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导液管1,莫菲氏滴管2,输液管3,所述导液管I和输液管3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导通连接,所述导液管I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连通端形成导液孔11,所述输液管3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连通端形成输液孔31 ;所述莫菲氏滴管2包括上部21和下部22,所述下部22相对于所述上部21倾斜设置。输液前排气时,首先将莫菲氏滴管2倒置,打开输液管下端的输液调节器,使药液自然流入莫菲氏滴管2中,若药液不能自然流入莫菲氏滴管2,可挤压莫菲氏滴管2 ;待莫菲氏滴管2内药液达到莫菲氏滴管2垂直高度的1/2?2/3时,折叠莫菲氏滴管倾斜的下部22,并迅速转正莫菲氏滴管2,然后将折叠的莫菲氏滴管倾斜的下部22松开但仍将莫菲氏滴管2垂直握持在手中,同时上提输液管3,并慢慢放下,使药液平面缓慢下降,直至排尽输液管3和针头中的空气。在此排气过程中,由于将莫菲氏滴管2从倒置方位转正后药液流速相对较快,会产生小气泡。在这些小气泡由惯性力作用向莫菲氏滴管2中的药液向下游动时,小气泡与莫菲氏滴管下部的倾斜侧壁碰撞,进而可以从莫菲氏滴管2中的药液中上升排出,而非直接被压入输液管,从而降低小气泡进入输液管的几率。
[0017]具体,为了进一步提高排气效率,如图1和图2所示的下部22垂直高度大于莫菲氏滴管2垂直高度的2/3。在排气时莫菲氏滴管2内药液高度以莫菲氏滴管2总高度的2/3为宜,可以尽量避免药液滴到药液面产生气泡。莫菲氏滴管倾斜的下部22高度大于莫菲氏滴管2总高度的2/3可以使莫菲氏滴管2内的药液全部位于所述莫菲氏滴管倾斜的下部22中,从而增加小气泡在药液中的游离距离,进一步降低小气泡被压入所述输液管3中的几率。
[0018]具体的,如图2所示,所述导液孔11位于所述莫菲氏滴管上部21顶端的中部,所述输液孔31位于所述下部22底面靠近倾斜方向一端,从而增加导液孔11轴线与输液孔31轴线之间的距离,也即进一步增大了小气泡在药液中的游离距离,使小气泡难以被压入所述输液管3中,从而获得更好的排气效果。
【权利要求】
1.一种输液器,包括莫菲氏滴管(2)以及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两端导通连接的导液管(I)和输液管(3),所述导液管(I)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连通端形成导液孔(11),所述输液管(3)与所述莫菲氏滴管(2)连通端形成输液孔(31),其特征在于:所述莫菲氏滴管(2)包括上部(21)和下部(22),所述下部(22)相对于所述上部(21)倾斜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下部(22)的垂直高度大于所述莫菲氏滴管⑵垂直高度的2/3。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输液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液孔(11)位于所上部(21)顶端中部,所述输液孔(31)位于所述下部(22)底面靠近倾斜方向一端。
【文档编号】A61M5/36GK204092708SQ201420573543
【公开日】2015年1月14日 申请日期:2014年9月30日 优先权日:2014年9月30日
【发明者】唐红, 王莉莉, 寇咏 申请人: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