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链式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0703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拉链式胃肠管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拉链式胃肠管。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肠管,胃管的管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以及可容置肠管的副管腔;副管腔外壁上设有沿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拉链;胃管上部的管壁设有与副管腔连通的置管孔使得肠管能够穿过置管孔插入胃管的副管腔内;密封拉链的始端位于置管孔的下边沿,密封拉链的末端位于胃管下端口处。本实用新型具有能够灵活选择拔管顺序、不会发生误吸、在体内不分离、可多次置管的优点。
【专利说明】拉链式胃肠管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为一种拉链式胃肠管。

【背景技术】
[0002]在外科手术中,利用胃肠管进行胃肠的营养供给和胃肠减压是现代医学一种常用医疗手段。现有的胃管和肠管通常为单腔的单管,因此通常需要两次置管从而对病人带来极大的痛苦,并且操作麻烦效率低。
[0003]为了克服上述缺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就想到将胃管和肠管结合在一起,例如中国专利CN103191515中所公开的一种可分离鼻胃肠管。
[0004]然而,上述专利存在以下缺陷:
[0005]1.由于其胃管的横截面为月牙状,若先拔去肠管而留下胃管,那么呼吸道内的分泌物就会残留在胃管管壁的凹槽内,同时胃液也容易顺着凹槽导流,这就极其容易导致病人误吸分泌液入肺部造成肺部感染、呼吸道梗阻等严重的副作用,因此只能够先拔胃管,这样拔管的顺序就被限制,无法根据病情的需要灵活选择拔管顺序,同时也制约了其作用范围只能是鼻胃肠;
[0006]2.同时胃管和肠管这样的连接方式不够牢靠,很容易在人体内发生分离,而一旦在体内产生分离后,胃管的凹槽则会暴露,依旧容易使病人发生误吸。
[0007]3.该发明中的胃管和肠管只能实现一次置管,一旦将胃管拔出以后则无法将其再次置入体内。


【发明内容】

[0008]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灵活选择拔管顺序、不会发生误吸、在体内不分离、可多次置管的拉链式胃肠管。
[0009]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一种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肠管,胃管的管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以及可容置肠管的副管腔;副管腔外壁上设有沿胃管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拉链;
[0010]胃管上部的管壁设有与副管腔连通的置管孔使得肠管能够穿过置管孔插入胃管的副管腔内;密封拉链的始端位于置管孔的下边沿,密封拉链的末端位于胃管下端口处。
[0011]较之前技术而言,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0012]1、使用安全,肠管是穿设在胃管内部,因而不会产生容留胃肠管道内分泌物的凹槽,并且密封性能好、可任意抽拔而不会发生误吸或漏液现象;
[0013]2、肠管整条管体是套接在胃管内因而不会发生胃管和肠管在体内发生分离的情况,避免产生误吸和漏液的风险;
[0014]3、拔管顺序灵活,可因病情需要拔除相应管道并可以再次放入体内而不影响使用效果,因而不但可应用于鼻部置管还能用于腹腔空肠造瘘手术中。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0016]图2为A-A剖视图;
[0017]图3为A处局部放大图;
[0018]图4为密封拉链仰视图;
[0019]图5为密封拉链横截面示意图;
[0020]图6为临时拉链开关仰视图;
[0021]图7为图6俯视图;
[0022]图8为胃管示意图;
[0023]图9为图8纵截面示意图;
[0024]图10肠管示意图;
[0025]图11为为延长管示意图;
[0026]图12为B处局部放大图;
[0027]图13为C处局部放大图。
[0028]标号说明:1-胃管、2-肠管、3-密封拉链、4-置管孔、5-限位凸起、6-延长管、7-通孔、8-密封圈、9-临时拉链开关、10-拉链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0029]下面结合【专利附图】
附图
【附图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详细说明:
[0030]如图1至图13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胃管1、肠管2,胃管I的管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以及可容置肠管2的副管腔;副管腔外壁上设有沿胃管I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拉链3 ;
[0031]胃管I上部的管壁设有与副管腔连通的置管孔4使得肠管2能够穿过置管孔4插入胃管I的副管腔内;密封拉链3的始端位于置管孔4的下边沿,密封拉链3的末端位于胃管I下端口处。
[0032]这里,胃管I和肠管2可以实现任意抽拔:需要将胃管I拔除时,只需要密封拉链3始端拉开即可向外抽拔;需要抽拔肠管2时,只需要直接从胃管I的副管腔内将肠管抽出即可。同时,由于使用时肠管2是位于胃管I的内部,因此在人体内不容易发生分离,并且即使将肠管2抽出后也不会存在容留分泌物的凹槽,也因此安全性能大大提高避免出现误吸或漏液的危险,可根据病情的需要任意抽拔其中的任意一条管子。
[0033]同时,为了能够实现多次重复置管、更好的提高密封性能、充分利用胃管I的目的,又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进一步发明:
[0034]进一步的,所述肠管2还包括限位凸起5,限位凸起5以及密封拉链3的拉链开关10至上而下分别固定在肠管2外壁上,限位凸起5与密封拉链3之间的距离等于密封拉链3的长度使得当限位凸起5与密封拉链3上端相接触时,拉链开关10恰好拉至密封拉链3的末端;
[0035]所述拉链开关10为双向闭尾开关。
[0036]将肠管2拔除时,只需要向上提拉肠管2,肠管2上的拉链开关10会拉开密封拉链3的链齿,与此同时由于拉链开关10为双向闭尾开关在拉开密封拉链3的链齿的同时又迅速将链齿闭合保证了在肠管2抽出的时候胃管始终保持密封状态。肠管2 二次置管的时候,将肠管2的管同重新放入置管孔4并将拉链开关10重新接到密封拉链3的链齿上向下推送肠管2直到限位凸起5与密封拉链3上端相接触时即说明二次置管到位。
[0037]进一步的,它还包括能够塞入置管孔4的延长管6,延长管6的外径与置管孔4半径相吻合。
[0038]当肠管2被拔除后,胃管I的副管腔即空置。采用延长管6以后既能将置管孔4密封,又能够将空置的胃管I的副管腔充分利用起来。
[0039]进一步的,所述胃管I及肠管2下半部分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7。
[0040]通孔7的作用是为了更好的引流。
[0041]进一步的,所述置管孔4上环设有密封圈8。
[0042]当肠管2或者延长管6从置管孔4处套接时,密封圈8能够很好地将置管孔4处密封起来,防止产生漏液、误吸现象,进一步提高安全性。
[0043]进一步的,它还包括临时拉链开关9,临时拉链开关9为单向闭尾开关。
[0044]临时拉链开关9是在胃管I拔除后的二次置管时使用的,使用方法是:将胃管I的密封拉链3完全打开,将位于体外的肠管2置于原副管腔的空间内,之后将密封拉链3的末端通过临时拉链开关9连接闭合,之后缓慢的向上拉动临时拉链开关9,并将胃管I向胃部推送,当临时拉链开关9拉动至密封拉链3上端时,胃管I的下端也推送到胃部,此时的肠管2也完全包覆于副管腔内,完成胃管I的二次置管。
[0045]进一步的,所述密封拉链3的链齿带有磁性。
[0046]密封拉链3的链齿带磁性后使得链齿间的连接更加稳固,进一步提高了本实用新型在人体内使用的安全性能。
[0047]尽管本实用新型采用具体实施例及其替代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示意和说明,但应当理解,只要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范围内的各种变化和修改均可实施。因此,应当理解除了受随附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条件的限制外,本实用新型不受任何意义上的限制。
【权利要求】
1.一种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包括胃管(1)、肠管(2),胃管(I)的管腔被隔膜分隔成主管腔以及可容置肠管(2)的副管腔;副管腔外壁上设有沿胃管(I)长度方向延伸的密封拉链⑶; 胃管(I)上部的管壁设有与副管腔连通的置管孔(4)使得肠管(2)能够穿过置管孔(4)插入胃管(I)的副管腔内;密封拉链(3)的始端位于置管孔(4)的下边沿,密封拉链(3)的末端位于胃管(I)下端口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肠管(2)还包括限位凸起(5),限位凸起(5)以及密封拉链(3)的拉链开关(10)至上而下分别固定在肠管(2)外壁上,限位凸起(5)与密封拉链(3)之间的距离等于密封拉链(3)的长度使得当限位凸起(5)与密封拉链(3)上端相接触时,拉链开关(10)恰好拉至密封拉链(3)的末端; 所述拉链开关(10)为双向闭尾开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能够塞入置管孔(4)的延长管¢),延长管¢)的外径与置管孔(4)半径相吻合。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胃管⑴及肠管(2)下半部分的管壁上均设有若干个通孔(7)。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管孔(4)内边沿环设有密封圈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临时拉链开关(9),临时拉链开关(9)为单向闭尾开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链式胃肠管,其特征在于:所述密封拉链(3)的链齿带有磁性。
【文档编号】A61M25/14GK204147403SQ201420611955
【公开日】2015年2月11日 申请日期:2014年10月22日 优先权日:2014年10月22日
【发明者】邹忠东, 宋京翔, 鲁阳春, 王梅平, 许先峰, 姚和祥, 祁亚峰 申请人:林新颖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