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259阅读:256来源:国知局
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包括与双眼相适配的罩体和固定带,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罩体的前部连接有两个不透光的目视筒,目视筒前端的内壁360°均匀分布设置有全色谱光源,目视筒上分别设有光源控制开关,通过开关控制光源的亮/灭。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实现眼球360°转动训练,坚持使用可达到预防、治疗近视眼、散光眼、斗鸡眼的目的。视力正常者使用,可缓解眼睛疲劳,提高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保健视力。
【专利说明】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

【技术领域】
[0001]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具体是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

【背景技术】
[0002]近视是多种因素导致的。近年来许多证据表明环境和遗传因素共同参与了近视的发生:外因是由于长时间近距离看事物,使眼球中睫状肌失去弹性而导致晶状体不能复原(比天生厚了),于是发生近视。
[0003]近视治疗仪是具有远视化“离焦”作用的特殊眼镜或仪器,如各种远化镜或眼灵敏度训练仪等,是目前帮助300度近视学生提高裸眼视力达1.0以上并避免戴眼镜的最有效的近视治疗仪。但是目前的近视治疗仪大多是对眼球、晶状体、睫状肌的训练,功能比较单一;现有近视治疗仪对眼功能系统睫状肌的训练是通过设置一个固定光源,然后利用此光源的灭/亮来模拟某一标的物的位移变化,相当于模拟标的物在垂直于面部的一条直线上运动,对睫状肌的训练比较单一,睫状肌使眼球左右上下转动的训练不能实现,故也导致了现有近视治疗仪对近视的恢复效果不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000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结合物理和光学治疗近视的方法,解决目前近视防治存在的使眼球左右上下转动的训练不能实现的问题,增加睫状肌训练内容、提高训练效率的目的。
[0005]实现本实用新型目的的技术方案是:
[0006]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包括与双眼相适配的罩体和固定带,与现有技术不同的是:罩体的前部连接有两个不透光的目视筒,目视筒前端的内壁360°均匀分布设置有全色谱光源,目视筒上分别设有光源控制开关,通过开关控制光源的亮/灭。
[0007]所述目视筒的直径为5 — 8cm,长度为15 — 25cm。
[0008]所述的固定带可调节长短,方便固定佩戴,可用伸缩带或在接头设置魔术贴、调节扣等。
[0009]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通过人为创造一个黑暗环境,改善人体眼睛感光性和减缓眼部疲劳;创造黑暗中频闪的不同颜色的光点及不同位置的光点,锻炼使用者双眼聚焦调节能力。
[0010]本实用新型使用时,将眼罩固定好,双眼向目视筒内观看,打开光源,黑暗的环境使双眼感光敏感性提高,睫状肌自然放松,缓解睫状肌痉挛。当眼睛透过黑暗环境注视发光点时,可锻炼双眼的聚焦调节能力。眼球可跟随光源左右上下360°转动,多种颜色的光源可以刺激眼睛的感光细胞,可以锻炼眼肌,双眼球内视轴聚焦的控制神经单元,长期坚持,可以改善和治疗近视眼。
[0011]本实用新型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结构简单、方便实用,可实现眼球360°转动训练,坚持使用可达到预防、治疗近视眼、散光眼、斗鸡眼的目的。视力正常者使用,可缓解眼睛疲劳,提高眼睛对光线的敏感度,保健视力。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2]图1为本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中,1.固定带2.罩体3.目视筒4.开关5.光源。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内容作进一步的说明,但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实施例
[0015]参照图1,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包括与双眼相适配的罩体2和固定带1,罩体2的前部连接有两个不透光的目视筒3,目视筒3前端的内壁360°平均分布设置有全色谱光源5,目视筒3上分别设有光源控制开关4,通过开关4控制光源5的亮/灭。本例目视筒3的直径为6cm,长度为20cm。
【权利要求】
1.一种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包括与双眼相适配的罩体和固定带,其特征在于:罩体的前部连接有两个不透光的目视筒,目视筒前端的内壁360。均匀分布设置有全色谱光源,目视筒上分别设有光源控制开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预防和治疗近视的眼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目视筒的直径为5—长度为 15—2501110
【文档编号】A61F9/00GK204246319SQ201420658492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6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6日
【发明者】沈世辉 申请人:广西明惠科技有限公司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