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2562阅读:4460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棒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按摩棒,包括:棒芯主体和外部包裹层,所述棒芯主体由至少三根竹竿通过细线或者窄条带捆绑而成,所述竹竿的竹节被打通形成竹竿内通孔,所述竹竿内通孔内填充有艾绒,所述竹竿内通孔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所述外部包裹层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包绕在所述棒芯主体外周形成,所述外部包裹层的外周使用透明胶带捆扎或者使用麻线紧密螺旋式捆扎。通过设置棒芯主体和外部包裹层,使得按摩棒拍打在人身上的经络部位时,能够实现有节奏的拍打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而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构成的外部包裹层起到适当的缓冲作用,不至于使被按摩者产生疼痛感。
【专利说明】一种按摩棒

【技术领域】
[0001]本申请涉及保健按摩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按摩棒。

【背景技术】
[0002]经络是人体气血的通道,《黄帝内经》认为它具有“行血气、营阴阳、决死生、处百病”的作用。经络将人体内部的各个脏腑器官联系成一个有机整体,保证全身脏腑和谐、气血充盈,成为我们对抗疾病的有力武器。中医认为,人之所以生病,是因为经络阻滞、气血虚弱,加之外邪入侵所致。
[0003]拍打是我国民间流传的一种内病外治的方法,按摩棒在人体上进行轻重不同而有节奏的拍打,主要作用于十二经络和十二皮部,通过拍打相关经络、穴位,达到“诸脉皆通,通则疾除”的效果。拍打疗法临床适应范围十分广泛,既避免了药物的毒副作用,又节省医药费,具有携带方便、操作容易、行之有效的特点。
[0004]现有技术的拍打疗法使用的装置,有专利号为93226016.0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保健棒”、专利号为200920034263.9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通络棒”,但均存在以下技术缺陷:工具材质僵硬无弹性,作用于经络的力度不深透,作用人体的舒适度、耐受性较差;工具材料无药用价值,如有的采用金属条加弹簧,或橡胶棒,或仅是包裹桑枝,无与之配伍的理疗中药材,拍打效果不明显。
实用新型内容
[0005]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按摩棒,以解决现有拍打按摩棒弹力不够、无中药治疗作用的冋题。
[0006]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公开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7]一种按摩棒,包括:棒芯主体和外部包裹层,所述棒芯主体由至少三根竹竿通过细线或者窄条带捆绑而成,所述竹竿的竹节被打通形成竹竿内通孔,所述竹竿内通孔内填充有艾绒,所述竹竿内通孔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所述外部包裹层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包绕在所述棒芯主体外周形成,所述外部包裹层的外周使用透明胶带捆扎或者使用麻线紧密螺旋式捆扎。其中,艾绒是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是制作艾条的原材料,也是灸法所用的主要材料,质地以陈年者为佳。
[0008]进一步地,所述竹竿的直径1.0cm-1.5cm,所述外部包裹层的厚度是所述竹竿直径大小的1/5-1/3。
[0009]进一步地,所述竹竿的周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所述透气孔与所述竹竿内通孔贯通,所述透气孔的孔径大小为0.5mm-0.8mm。
[0010]进一步地,至少三根所述竹竿彼此之间的空隙内插设有艾枝或者桑枝。
[0011]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包括:
[0012]本申请提出的按摩棒,通过设置棒芯主体和外部包裹层,且棒芯主体为至少三根竹竿,外部包裹层为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由于竹竿具有较好的弹性,而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具有较好的柔软性,使得按摩棒拍打在人身上的经络部位时,能够实现有节奏的拍打而达到更好的效果,而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构成的外部包裹层起到适当的缓冲作用,不至于使被按摩者产生疼痛感。
[0013]另一方面,在竹竿内通孔内填充有艾绒,艾绒是是艾草的天然加工品,由艾叶经过反复晒杵、捶打、粉碎,筛除杂质、粉尘,而得到的软细如棉的物品。艾绒的功效主要有: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用。竹竿内通孔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使得竹竿内通孔具有良好的通透气效果,竹竿内通孔内的艾绒能够向外散发出气味,对人体按摩起到更好的保健作用。
[0014]再一方面,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绕捆而成外部包裹层,制作简单、成本较低。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1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0016]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棒的棒芯主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棒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棒的横截面结构示意图;
[0019]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构成棒芯主体的竹竿的结构示意图。
[0020]附图标号:
[0021]1、棒芯主体,2、外部包裹层,11、竹竿,101、竹竿内通孔,102、艾绒,103、透气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0023]实施例
[0024]结合参考图1、图2、图3和图4,本实施例提供的按摩棒,包括:棒芯主体1和外部包裹层2,棒芯主体1由至少三根竹竿11通过细线或者窄条带捆绑而成,竹竿11的竹节被打通形成竹竿内通孔101,竹竿内通孔101内填充有艾绒102,竹竿内通孔101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该棒芯主体1以三根、五根或者七根竹竿11组成最优,当棒芯主体1以三根竹竿11捆绑而成时,该按摩棒制作成圆柱体型,对人体背部、肩部经络拍打按摩效果最好;当棒芯主体1以五根或者七根竹竿11捆绑而成时,该按摩棒制作成板状结构,对人体四肢、关节部位的经络拍打按摩效果最好。在竹竿内通孔101内填充有艾绒102,且竹竿内通孔101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即竹竿内通孔101内艾绒的气味能够适当地散发出来,辅助拍打按摩,对经络起到通经活络、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生肌安胎、回阳救逆、养生保健的作。
[0025]本按摩棒的外部包裹层2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包绕在棒芯主体1外周形成,外部包裹层2的外周使用透明胶带捆扎或者使用麻线紧密螺旋式捆扎。该外部包裹层2以棉布绕成最佳,因为棉布具有良好的通透气性能,这样竹竿内通孔101内艾绒102的药味能够顺利地透过该外部包裹层2,以辅助拍打治疗,产生更理想的效果。
[0026]作为优选的实施方式,竹竿11的直径1.0cm-1.5cm,外部包裹层2的厚度是竹竿11直径大小的1/5-1/3。其中,外部包裹层2的厚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合理的调整,当拍打四肢以及关节部位时,应当将外部包裹层2的厚度加厚,以使四肢和关节部位在拍打时不至于疼痛;当拍打肩部或者背部时,应当将外部包裹层2的厚度减小,以使背部和肩部部位在拍打时能够达到合适的力度和硬度。
[0027]优选地,参考图4,竹竿11的周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3,透气孔103与竹竿内通孔101贯通,透气孔103的孔径大小为0.5mm-0.8mm。这样,竹竿内通孔101内艾绒102的药味能够从竹竿内通孔101的周壁上更加顺利地透出来。
[0028]优选地,至少三根竹竿彼此之间的空隙内插设有艾枝或者桑枝。起到更好的药理作用。
[0029]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及系统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其中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模块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情况下,即可以理解并实施。
[0030]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权利要求】
1.一种按摩棒,其特征在于,包括:棒芯主体(I)和外部包裹层(2),所述棒芯主体(I)由至少三根竹竿(11)通过细线或者窄条带捆绑而成,所述竹竿(11)的竹节被打通形成竹竿内通孔(101),所述竹竿内通孔(101)内填充有艾绒(102),所述竹竿内通孔(101)的两端口用纱布包扎; 所述外部包裹层(2)由报纸或者宣纸或者棉布包绕在所述棒芯主体(I)外周形成,所述外部包裹层(2)的外周使用透明胶带捆扎或者使用麻线紧密螺旋式捆扎。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竿(11)的直径1.0cm-1.5cm,所述外部包裹层(2)的厚度是所述竹竿(11)直径大小的1/5-1/3。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竿(11)的周壁上开设有若干透气孔(103),所述透气孔(103)与所述竹竿内通孔(101)贯通,所述透气孔(103)的孔径大小为 0.Smm-Q.8mm。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按摩棒,其特征在于,至少三根所述竹竿(11)彼此之间的空隙内插设有艾枝或者桑枝。
【文档编号】A61M37/00GK204219332SQ201420669292
【公开日】2015年3月25日 申请日期:2014年11月11日 优先权日:2014年11月11日
【发明者】李东雅, 陈偶英, 红健, 邵渝 申请人:湖南中医药大学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