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48阅读:370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3-7、板蓝根10-14、粉苞苣6-10、当归10-14、黄芩3-7、岩白菜13-17、黄连1-5、竹叶6-10、薄荷13-17、南瓜叶6-10、黄瓜叶6-10、肉桂1-5。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口疮患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无毒副作用。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
[0001]【技术领域】:
本发明主要涉及中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
[0002]【背景技术】:
口疮,实为口腔溃疡,是一种以周期性反复发作为特点的口腔粘膜局限性溃疡损伤。可发生在口腔粘膜的任何部位,能自愈。以口腔的唇、颊、软腭、齿龈或舌面等处的粘膜多见,发生单个或者多个大小不等的圆形或椭圆形溃疡,表面覆盖灰白或黄色假膜,中央凹陷,边界清楚,周围粘膜红而微肿,溃疡局部灼痛明显,具有周期性、复发性、自限性的特征。严重者可并发口臭、便秘、头痛、恶心、乏力、发热、淋巴结肿大等全身症状。目前治疗口疮的方法存在见效慢的缺陷。
[0003]
【发明内容】
:
本发明目的就是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它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
[0004]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3-7、板蓝根10-14、粉苞苣6-10、当归10-14、黄芩3-7、岩白菜13-17、黄连1_5、竹叶6_10、薄荷13-17、南瓜叶6-10、黄瓜叶6-10、肉桂1_5。
[0005]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5、板蓝根12、粉苞苣8、当归12、黄芩5、岩白菜15、黄连3、竹叶8、薄荷15、南瓜叶8、黄瓜叶8、肉桂3。
[0006]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消炎止痛的功效,对于治疗口疮患者具有疗效好见效快的优点,无毒副作用。
[0007]【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g)为:金银花5、板蓝根12、粉苞苣8、当归12、黄芩5、岩白菜15、黄连3、竹叶8、薄荷15、南瓜叶8、黄瓜叶8、肉桂3。
[0008]称取以上原料组分,按照汤药的常规制法,加水煮成汤剂服用,每天一剂,一剂分两次服用。
[0009]为证明本发明具有很好的疗效,列举典型病例如下:
病例一:
患儿,吴某,男,4岁。主诉:反复口腔内多发性疱疹、流涎,不利进食,哭闹,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随诊I年无复发。
[0010]病例二:
患儿,陈某,女,5岁。主诉:口疮急性发作,口臭流涎,不思饮食,发热,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随访半年无复发。
[0011]病例三:
患儿,张某,男,8岁。主诉:反复口疮发作,形体消瘦,厌食,大便秘结,予本发明中药服用20余贴,口疮未再发作。
[0012]病例四:
患儿,赵某,女,6对。主诉:口角流涎,口腔溃烂,哭闹不安,不欲进食,予本发明中药服用10余贴,口疮逐渐愈合,且未再发作,食欲渐好。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3-7、板蓝根10-14、粉苞苣6-10、当归10-14、黄芩3_7、岩白菜13-17、黄连1_5、竹叶6_10、薄荷13-17、南瓜叶6-10、黄瓜叶6-10、肉桂1_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治疗口疮的中药,其特征在于:各原料组分之间的重量配比为:金银花5、板蓝根12、粉苞苣8、当归12、黄芩5、岩白菜15、黄连3、竹叶8、薄荷15、南瓜叶8、黄瓜叶8、肉桂3。
【文档编号】A61P1/02GK104491551SQ201510000825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4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4日
【发明者】黄遵羲 申请人:霍山县中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