腕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386阅读:186来源:国知局
腕部保护套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腕部保护套,包括:基体;支撑板;第二定位槽;定位带,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定型板,长度短于定位带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从两端包绕定型板,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以及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兜,而将定位带和定型板纳入,且兜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依据本发明适用性比较强,且具有比较好的保护效果。
【专利说明】腕部保护套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时对腕部进行保护的装置。

【背景技术】
[0002]静脉留置针、桡动脉穿刺等往往需要对腕部进行保护,例如静脉留置针,适用于儿童,但儿童对事物的认识不足,不懂得如何保护自己,手腕、手掌的活动相对随意而不能规避留置针在血管内的延伸,容易对自己产生伤害。
[0003]再如桡动脉穿刺,所谓桡动脉,其在人体中先经肱桡肌与旋前圆肌之间,继而在肱桡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下行,绕桡骨茎突至手背,穿第I掌骨间隙到手掌,与尺动脉掌深支吻合构成掌深弓。桡动脉下段仅被皮肤和筋膜遮盖,是临床触摸脉搏的部位。动脉血气分析能客观反映呼吸衰竭的性质和程度,是判断患者有无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的可靠方法。对指导氧疗、调节机械通气的各种参数以及纠正酸碱和电解质失衡均有很重要的意义。临床上常选用桡动脉穿刺采集动脉血标本做血液气体分析。
[0004]由于桡动脉相对比较细,穿刺难度比较大,要求患者手臂自然平放,因操作者左手食指需触摸桡动脉搏动,无法绷紧穿刺部位的皮肤,使穿刺部位皮肤松弛,进针时患者明显感到穿刺部位疼痛,有的患者因无法耐受,甚至拒绝穿刺;因不能很好地固定桡动脉,穿刺时桡动脉易滑动,致使反复穿刺或容易穿刺失败。因此,为辅助桡动脉穿刺,需要对腕部进行固定。
[0005]目前医院普遍采用例如架手板进行腕部或者手掌的固定,所谓架手板其主体实质上是一块硬质板,在架手板不足时可以使用例如银行卡之类的硬质板代替。使用时将架手板或者类似的硬质板置于手掌或者手腕合适位置,然后用胶带进行架手板的固定。
[0006]架手板形制相对简单,不能有效的与人体生理结构相匹配,也往往与相应的操作不相匹配。
[0007]中国专利文献CN202446578U公开了一种静脉留置针防脱落装置,它配有一个手套,可以套在患者手上,然后在辅助例如腕带、袖带进行其可靠固定。其主体欠缺刚性,本质上主要用来防止留置针的脱落,而不能避免腕部、手掌的翻转。
[0008]中国专利文献CN20216899IU则公开了一种输液用保护手套,其结构与CN202446578U所公开的方案相近,其区别主要在于保护手套的手掌面采用一块硬质的底板。这种手套状的结构因个体的差异造成其适用性相对较差,且均不能对腕部进行有效保护。
[0009]中国专利文献CN102379688B则公开了一种动脉穿刺留置针固定装置,该固定装置通过一中部为平板两侧带有弧形结构的前臂托板再配合固定带实现腕部的固定,其本质上类同于架手板,其区别之处在于增加了一些辅助结构。单纯就手腕的固定来说,其仍然采用在手臂方向上平直的板进行固定,适应性偏差。
[0010]形制相对简单的固定装置应用比较广泛,再如中国专利文献CN201631841U公开的医用输液固定板,也是采用一块具有一定刚度的板(芯板),再通过定位带扣合。整体而言,当前采用这类形制的输液/穿刺针固定装置比较普遍,缺陷也基本相同,前文中基本进行了说明。


【发明内容】

[0011]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性比较强的腕部保护套,且该腕部保护套就有较好的保护效果。
[0012]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腕部保护套,包括:
基体,该基体的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的矩形片,且主体相对的一对边为连接边,用以匹配连接以使主体形成套;在一连接边的一端内侧预定距离处开有一拇指孔;
支撑板,为刚性的条形板,平行于连接边并固定设置在两连接边之间的主体中部;第二定位槽,为轴线平行于连接边的直槽口,与拇指孔相对而分居在支撑板的两边;其中该第二定位槽的槽底设有粘扣的第一逆工作面;
定位带,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
定型板,长度短于定位带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从两端包绕定型板,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以及
9?顶部,与第二定位槽配合形成贺,而将定位带和定型板纳入,且9?顶部与第二定位槽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
[0013]依据本发明,从上述结构可以看出,基体可以通过连接边的连接形成一个柔性的套,支撑板匹配手掌和小臂内面形成第一支撑,拇指孔套入大拇指形成一限位,定型板的位置通过定位带而具备在套轴向前后调整的能力,从而能够适应手型大小不同的患者,而具有较好的适应性。另外,通过支撑板的基础固定,再附加定型板,形成两个面的夹持定型,能够对腕部形成较好的保护。
[0014]上述腕部保护套,与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拇指孔在该端的边沿平齐,具有与手掌生理结构很好的适配性。
[0015]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包括条形平整的板体和在其长度方向上匹配拇指孔处设置的匹配手掌的曲面板;
相应地,在主体上形成有匹配曲面板的预制定位槽。
[0016]依据上述结构,形成的曲面板在手掌与手腕处形成定位,且构造轮廓简单,制作方便。
[0017]进一步地,所述曲面板为一球面板,成型方便,且手感也会比较舒适。
[0018]为方便调整,所述兜顶部的一侧边缝纫在第二定位槽的一侧槽壁上边而形成第一连接点,由此形成翻开结构;
在兜顶部的另一侧边或者两端至少一处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点。
[0019]为利于提高操作效率,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为粘扣结构。
[0020]在一些实施例中,第二连接点设置在兜顶部的另一侧边,且匹配的粘扣结构为:
在该另一侧边向外延伸有第一粘扣面,并在基体上与之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第一粘扣面性质相反的第二粘扣面。
[0021]于一些实施例中,为了进一步提高对腕部的保护效果,在基体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该第一定位槽为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槽的直槽口,且比第二定位槽短而与拇指孔在同一轴线上;
相应地,还为第一定位槽定位带和定型板。
[0022]为方便佩戴,减少附加力矩,所述拇指孔为在第一定位槽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与虎口配合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
[0023]优选地,为方便操作用于连接边连接的结构为:
在一连接边上形成有束带孔;
在另一连接边上连接有束带。

【专利附图】

【附图说明】
[0024]图1为依据本发明的一种腕部保护套的结构原理图(图中为清楚图示省略部分结构
[0025]图2为反应基体面料结构的腕部保护套的结构原理图。
[0026]图3为定位槽组件分解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第一定位槽,2.封边,3.基体,4.板体,5.盖片,6.第二定位槽,7.束带,
8.定位头,9.预制槽,10.预制定位槽,11.拇指孔,12.束带孔,13.连接体,14.贺顶部,15.定型板,16.光面,17.工作面,18.定位带,19.逆性工作面,20.兜底部。

【具体实施方式】
[0028]参照说明书附图1所示的一种腕部保护套,是其展开结构,另外需要注意,所说的“套”包含但并不表示全部都是覆盖圆周的套,否则图示的例如相对较长的束带7就失去意义,通过束带7实现“套”大小的调整,以满足不同轴径手臂的使用。
[0029]图中“套”主体,可见于图中的基体3所包围手臂的范围,应涵盖手臂正面和两个侧面,手臂背面可部分地被涵盖,有利于例如“束带7”长度的调整,以适应不同的患者。
[0030]自然,成人与儿童之间手臂大小差别很大,本方案不涉及全年龄段的适应性,可以制作成例如幼童、少年、青年等各个分段的型号,因此,不必强调其最广泛的适应性。
[0031]在基础的参考系中,匹配手心手背,手心侧表示正面,手背侧标示背面。
[0032]在基础的参考系中,图1中束带孔12与束带7所限定的两边之间构成为向内,反之,则为向外,若为内侧,为所限定边的例如图中基体3左边沿的右侧。
[0033]参见图1-3所示的结构,所限定的腕部保护套设有一个基体3,该基体3的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的矩形片。
[0034]所使用的软质材料优选植物纤维,例如棉、麻,成本低,透气性好。
[0035]所使用的软质材料粗还可选为其他亲水性材料,主要是亲水性纤维,例如前述的棉麻属于亲水性纤维材料。
[0036]关于所述亲水性纤维(hydrophilic fiber),是指回潮率大于4.5%、吸湿性较强的纤维,例如棉或者麻。此类纤维的大分子链上具有一定数量的较强极性的集团(如-0H、-NH、C=O等),能与水分子形成氢键结合。其无定形区和结晶区的边缘部分较大,分子结构较为疏松,水分子容易深入纤维表面的微小空隙内。
[0037]亲水性纤维种类繁多,因此,适应于本方案的亲水性纤维选材范围也很广。并且公知的所有天然纤维如蚕丝、兔毛、驼毛、棉、麻等等,都属于亲水性纤维。人造纤维中的再生纤维如粘胶纤维其化学成分与棉纤维完全相同,所以也属于亲水性纤维。而所有合成纤维如涤纶、锦纶、氨纶、丙纶、氯纶等等,都属于非亲水性纤维、也叫做疏水性纤维。
[0038]亲水性纤维的典型特点之一是其编织物能够吸水并能够及时的将所吸的水很快的排出,这也是为什么穿着亲水性纤维的衣服舒适性更好,原因也在于亲水性纤维所制造的纺织品,能及时散发人体排出的水汽,使服用者感觉舒适,没有发闷、不透气的不良感受。
[0039]基体3优选植物纤维,比如棉布或者麻布制作,为了增加强度,可以含有网状的结构层,以不影响透气为前提。
[0040]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采用以棉或者麻为衬底的多层结构的基体3结构,结构层的其他部分可以制作孔洞,以提高透气性。
[0041]在前述的内容中已经指出,“套”大多数的应用中并不构成完全的周向包围结构,而具有暴露的部分,例如匹配手背的部分暴露出来,不影响固定,但具有很好的透气性。
[0042]应当注意,所谓的矩形片并非几何意义上的矩形,而表示宏观的矩形,例如六角头螺栓,并不表示其是严格意义上的六棱体。例如图中,矩形的四个顶角圆角化处理。
[0043]在图1中所示的结构中,主体相对的一对边,例如图中所示的左右两边构造为连接边,用以匹配连接以使主体形成套。
[0044]关于两连接边的连接,可以是自体的连接,例如采用按扣的连接方式,基体3部分含有弹性体,也可以满足调整套围的需要。
[0045]连接边上还可以附加其他连接结构,连接边作为连接基体,附加的连接结构用于实现连接。例如图1中所示的束带7和束带孔12的结构。
[0046]图中还含有一个定位结构,也就是在一连接边的一端内侧预定距离处开有一拇指孔11,图中上下表示的就是连接边的延伸方向,所说的一端指的是在该延伸方向上的端部。内侧则表示为两连接边之间的“内”,通常理解上,在此处“内侧”不超出两边距从该连接边起的三分之一处,以匹配构造“套”的结构条件下,匹配小臂正面和两侧。
[0047]这样,当拇指孔11佩戴到手指上时,会形成一个在“套”轴向的约束,同时也会产生周向的约束,而限定住其他部分的位置,例如下面所提到支撑板等。
[0048]关于支撑板,在图1中表示为由板体4和定位头8构成的板,整体表现为为刚性的条形板,整体类似于常规的架手板,其设置目的也是常规架手板在本方案中的变形,所起的作用可直接匹配架手板。
[0049]其设置方式如图1所示,平行于两连接边,并固定设置在两连接边之间的主体中部,或者说位于基体3的中间位置,使用时匹配小臂和手掌的正面,起到支撑作用。
[0050]进一步地,在图1中所示的结构中,还设有第二定位槽6,为轴线平行于连接边的直槽口,如图1中所示,这种直槽又叫腰形槽,在图中,与拇指孔11相对而分居在支撑板的两边,使用时匹配小臂的侧面,不延伸到手掌部位,仅延伸到手腕关节处。
[0051]在此先行描述一下粘扣结构,粘扣全称是粘扣带,又称魔术贴(HOOk&LOOP),在一些领域中还被称为子母扣,是衣服上常用的一种连接辅料,分子母两面,一面是细小柔软的纤维,圆毛(LOOP),另一面是较硬带钩的刺毛(HOOK)。一般的衣服HOOK在上面。
[0052]本方案中的工作面表示圆毛面和刺毛面之一,逆工作面则表示与其性质相反的面,例如工作面为圆毛面,则逆工作面就表示刺毛面。
[0053]基于粘扣的结构,其中该第二定位槽6的槽底设有粘扣的第一逆工作面,这样就能够匹配工作面17,可以相互粘合或者脱开。
[0054]进一步地,定位带18,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17,另一带面为光面16,见图3,其中在定位带18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例如图3中所示的逆性工作面19,那么相对地,兜顶部14与兜底部相对的面也是逆性工作面。这样,在图3所示的定位带18所示的结构中,兜底部20和兜顶部14能够同时与定位带18配合。
[0055]进而,如图3所示,配置定型板15,长度短于定位带18而置于光面16上,并在该定型板15的两端,由于比定型板15长,余出的定位带18从两端包绕定型板15,而使部分工作面17逆向于第二定位槽6,也就是朝向兜顶部14,这样,当包绕完成后,上下两个部件,也就是兜顶部14和兜底部20就能够对定位带18形成可靠定位,进而约束定型板15的位置。
[0056]基于前述的结构,定位带18的调整非常方便,只需要包绕完成,将其放在例如第二定位槽6的长度方向上的预定位置,压合即可形成可靠定位。
[0057]因此,关于兜顶部14,如图3所示,与第二定位槽6配合形成兜,而将定位带18和定型板15纳入,且兜顶部14与第二定位槽6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
[0058]本方案中的调整涉及两个方面,一个是周面的调整,即基体围绕所形成的套的大小的调整,以匹配手臂粗细;再一个方面是定型板的调整,适应不同的手臂长度。通过对这两个方面的调整,适应不同的患者。
[0059]当然,如前文所述,此处的调整并不是要求一个型号的腕部保护套适应所有的患者,这是不现实的,或者说代价太大。
[0060]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所述支撑板的下端与拇指孔11在该端的边沿平齐,使用时,支撑板能够延伸到手心位置,相应于手掌的生理结构,在此处即可形成可靠的支撑。
[0061]在一些实施例中,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支撑板还可以继续往下所示的方向延伸,覆盖整个手掌心,但相对而言会影响透气性,不建议使用。在优选的实施例中采用图1所示的结构,即前文所述的与拇指孔11在下端的边沿平齐。
[0062]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支撑板通过袋式结构固定在基体3,图中开有预制定位槽9,但可以预见的是,不设置预制定位槽9也可以完成定位板的固定,可以直接利用图中所示的盖片5缝纫在基体3上形成袋,用以将支撑板纳入实现固定。
[0063]在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在支撑板上形成预制孔,通过这些预制孔例如使用线将其固定在基体3上。
[0064]在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包括条形平整的板体和在其长度方向上匹配拇指孔11处设置的匹配手掌的曲面板,直接匹配掌型,具有较好的匹配度,佩戴条件下相对也比较舒适。
[0065]应当注意,佩戴时,曲面的向掌心隆起。
[0066]在前述的内容中指出,支撑板采用常规的架手板也可以满足使用要求。
[0067]参见说明书附图1,图中在基体3上还设有配型结构,具体是在主体上形成有匹配曲面板的预制定位槽9,配合方式可见于图3下部,该种结构也有利于支撑板的固定。
[0068]为有利于设计制作,所述曲面板为一球面板,球面板的半径不宜过小,以不小于10厘米为宜。
[0069]图3中,所述兜顶部14的一侧边缝纫在第二定位槽6的一侧槽壁上边而形成第一连接点,由此形成翻开结构,有利于定型板15的定位操作,且减少了操作时的固定点。
[0070]加以配合的,在兜顶部14的另一侧边或者两端至少一处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6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点,以形成可靠连接。
[0071]在图3所示的结构中,图中的逆性工作面19没有完全占据兜底部20的上表面,余出的部分可以构造连接点。当然连接点也可以采用粘扣结构形成,相应地,逆性工作面19可以全部占据兜底面20的上表面,在兜顶面14上留出部分表面用以形成相对的工作面,例如匹配兜底部20的两端位置。
[0072]还可以构造出例如匹配兜底部20的周缘位置设置连接点,形成一圈的粘扣结构。
[0073]优选地,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为粘扣结构,操作非常方便。
[0074]具体的,第二连接点设置在兜顶部14的另一侧边,且匹配的粘扣结构为:
在该另一侧边向外延伸有第一粘扣面,并在基体3上与之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第一粘扣面性质相反的第二粘扣面。
[0075]在一些优选的实施例中,在基体3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1,该第一定位槽I为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槽6的直槽口,且比第二定位槽6短而与拇指孔11在同一轴线上;
相应地,还为第一定位槽I定位带和定型板,设置方式与第一定位槽I相同。
[0076]这样两块定型板分别匹配手臂的两侧,形成更加可靠的定位。
[0077]在图1所示的结构中,第一定位槽I的位置与拇指孔11并不在一轴线上,而是更靠近左侧的连接边,在使用时,第一定位槽I会偏置于小臂背面,相对形成更加可靠的定位,只不过覆盖较多的皮肤表面,影响透气性。
[0078]为避免对皮肤产生较多的摩擦,所述拇指孔11为在第一定位槽I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与虎口配合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大拇指的一侧能够暴露出来,不会产生较大的附加载荷,佩戴舒适性更好。
[0079]当拇指孔11为圆形时,由于拇指的走向并非与“套”的壁面垂直,佩戴时,即便是基体3为柔性体,也会产生一定的附加载荷,而影响配戴舒适性,当然,本方案也不排除圆形拇指孔的使用。
[0080]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用于连接边连接的结构为:
在一连接边上形成有束带孔12 ;
在另一连接边上连接有束带7。
[0081]其中束带7的两个面可以采用粘扣的结构,穿过束带孔后,直接反绕粘接,操作非常方便。
【权利要求】
1.一种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体(3),该基体(3)的主体为软质材料制作的矩形片,且主体相对的一对边为连接边,用以匹配连接以使主体形成套;在一连接边的一端内侧预定距离处开有一拇指孔(11); 支撑板,为刚性的条形板,平行于连接边并固定设置在两连接边之间的主体中部; 第二定位槽(6),为轴线平行于连接边的直槽口,与拇指孔(11)相对而分居在支撑板的两边;其中该第二定位槽(6)的槽底设有粘扣的第一逆工作面; 定位带(18),其一带面为粘扣的工作面,另一带面为光面,其中在定位带(18)长度方向上部分工作面与第一逆工作面配合; 定型板(15),长度短于定位带(18)而置于光面上,并在该定型板(15)的两端,余出的定位带(18)从两端包绕定型板(15),而使部分工作面逆向于第二定位槽(6);以及 9?顶部(14),与第二定位槽(6)配合形成贺,而将定位带(18)和定型板(15)纳入,且贺顶部(14)与第二定位槽(6)相对的面为第二逆工作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的一端与拇指孔(11)在该端的边沿平齐。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板包括条形平整的板体和在其长度方向上匹配拇指孔(11)处设置的匹配手掌的曲面板; 相应地,在主体上形成有匹配曲面板的预制定位槽(9)。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曲面板为一球面板。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兜顶部(14)的一侧边缝纫在第二定位槽(6)的一侧槽壁上边而形成第一连接点,由此形成翻开结构; 在兜顶部(14)的另一侧边或者两端至少一处设置有与第二定位槽(6)可拆连接的第二连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形成所述第二连接点的结构为粘扣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接点设置在兜顶部(14)的另一侧边,且匹配的粘扣结构为: 在该另一侧边向外延伸有第一粘扣面,并在基体(3)上与之相对的面上形成有与第一粘扣面性质相反的第二粘扣面。
8.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在基体(3)上还设有第一定位槽(1),该第一定位槽(I)为轴线平行于第二定位槽(6)的直槽口,且比第二定位槽(6)短而与拇指孔(11)在同一轴线上; 相应地,还为第一定位槽(I)定位带和定型板。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所述拇指孔(11)为在第一定位槽(I)方向延伸的条形孔,且与虎口配合的一端为大端,另一端为小端。
10.根据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的腕部保护套,其特征在于,用于连接边连接的结构为: 在一连接边上形成有束带孔(12); 在另一连接边上连接有束带(7 )。
【文档编号】A61M5/52GK104474612SQ201510003218
【公开日】2015年4月1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6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6日
【发明者】乔建红, 张兴波, 徐雁, 薛秀娟 申请人:山东省千佛山医院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