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804712阅读:332来源:国知局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专利摘要】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特别公开了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由墨旱莲、菟丝子、决明子、夏枯草、莱菔子、炙甘草、夜交藤、枸杞子、山萸肉、白芍、肉桂、党参、清半夏、龙齿、连翘、天麻和石菖蒲组成。本发明多味中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发挥协同作用,具有显著的益智健脑、镇静安神、补气养血的作用,该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服用时间短,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长期使用效果好,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专利说明】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技术领域】
[0001]本发明涉及中药应用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0002]神经衰弱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主要表现为睡眠障碍,如“入睡难、早醒、睡眠不实、彻夜不眠”等,重者头昏、头痛、心悸、易怒、烦躁、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下降及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等,轻者影响工作及学习,重者对周围事物不感兴趣,有厌世念头。资料表明,神经衰弱要是各种原因造成大脑皮质内抑制过程的弱化。因无任何的器质性症状,脑力劳动者患病率最高,一般为记忆力差、白昼困倦欲睡,夜间则不易入睡、多梦、易醒,头昏、头痛、肌肉酸痛,夜间失眠疲劳、易兴奋、易激惹、精神倦怠、其他症状。
[0003]神经衰弱是一种多发病,西医治疗神经衰弱主要依赖安定等安眠镇静剂对症治疗,但这些药物在安全性和依赖性方面存在缺陷,副作用比较大,容易形成成瘾性、耐药性,故不宜长时间服用。中医中药治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瑰宝,具有西药没有的优点,其药源广泛,毒副作用小,即不会成瘾,也不会产生依赖性。有一大批高科技中医药成果在神经衰弱、失眠治疗领域发挥着重要作用,如莱菔子胶囊、三七人参花茶、百合莱菔子胶囊、九味神安胶囊等,这些药物对神经衰弱均有一定的疗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有些药物起效慢,效果不十分明显,服用时间长,疗效不稳定等等。


【发明内容】

[0004]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具有益智健脑,镇静安神,补气养血的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服用时间短,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长期使用效果好的治疗优势,具有很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0005]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l-10g,菟丝子2-9g,决明子10_20g,夏枯草15-25g,莱菔子10-22g,炎甘草l_8g,夜交藤5_15g,枸杞子5_18g,山萸肉10-15g,白芍5-10g,肉桂4-10g,党参10-21g,清半夏1-1Og,龙齿15_30g,连翘5-10g,天麻3-5g,石菖蒲8-16g。
[0006]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3_8g,菟丝子4_7g,决明子13_17g,夏枯草18-20g,莱菔子14-20g,炙甘草2-6g,夜交藤7-12g,枸杞子10_15g,山萸肉ll-14g,白芍7-9g,肉桂5-8g,党参13-18g,清半夏4-8g,龙齿17_25g,连翘6_9g,天麻3-4g,石菖蒲 10-14g。
[0007]更优选的,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5g,菟丝子6g,决明子15g,夏枯草18g,莱菔子15g,炎甘草4g,夜交藤1g,枸杞子12g,山萸肉12g,白苟8g,肉桂6g,党参15g,清半夏6g,龙齿20g,连翅8g,天麻4g,石菖蒲12g。
[000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份为一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0009]本发明中药的药理如下:
墨旱莲:味甘、酸,性寒。归肾、肝经。功能主治:滋补肝肾,凉血止血。
[0010]菟丝子:味辛、甘,性微温。归肝、肾、脾经。功能主治:补肾益精,养肝明目,健脾固月台。
[0011]决明子:性微寒,味甘、咸、苦。清热明目、润肠通便。功能主治:目赤肿痛,大便秘结。
[0012]夏枯草:味苦、辛,性寒。入肝、胆经。功能主治:清泄肝火,散结消肿,清热解毒,凉血止血。
[0013]莱菔子:味辛甘,性平,归脾、胃、肺经。消食导滞,降气化痰。功能主治:食积气滞,脘腹胀满,嗳气,下痢后重,咳嗽痰多,喘促胸满。
[0014]炙甘草:味甘,性平。归心、肺、脾、胃经。功能主治:滋阴养血、益气复脉。
[0015]夜交藤:味苦,性温。入心、脾、肾、肝经。功能主治:养心,安神,通络,祛风。
[0016]枸杞子:性平,味甘。养肝,滋肾,润肺。功能主治:肝肾亏虚,头晕目眩,目视不清,腰膝酸软,虚劳咳嗽,消渴引饮。
[0017]山萸肉:味酸、涩,性微温。归肝、肾经。功能主治:补益肝肾,收敛固涩。
[0018]白芍:味苦酸,性凉。入肝、脾经。功能主治:养血柔肝,缓中止痛,敛阴收汗。
[0019]肉桂:性大热,味辛、甘。归肾、脾、心、肝经。功能主治:补火助阳,引火归源,散寒止痛,活血通经。
[0020]党参:味甘,性平;归脾、肺经;健脾补肺,益气养血生津。功能主治:脾胃虚弱,食少便溏,倦怠乏力,肺虚喘咳,气短懒言,自汗,血虚萎黄,口渴。
[0021]清半夏:味辛,性温。入脾、胃经。功能主治:燥湿化痰,消痞散结,治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
[0022]龙齿:味涩,性凉。归心、肝经。功能主治:镇惊安神,清热除烦。
[0023]连翘:味苦,性凉。清热,解毒,散结,消肿。功能主治:温热,丹毒,斑疹,痈疡肿毒,瘰疬,小便淋闭。
[0024]石菖蒲:味辛、苦,性温。归心、胃经。功能主治:化湿开胃,醒神益智。
[0025]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以纯中药为原料,多味中药有机结合,互为补充,发挥协同作用。经药效学实验验证,本发明具有显著的益智健脑、镇静安神、补气养血的作用,用本发明治疗神经衰弱,未见有明显的不良反应,该中药组合物制备简单,起效快,治疗效果显著,服用时间短,疗效稳定,无毒副作用,安全性高,长期使用效果好的治疗优势,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神经衰弱的药物,具有很好的医学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0026]以下结合实施例来进一步解释本发明,但实施例并不对本发明做任何形式的限制。
[0027]实施例1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lg,菟丝子9g,决明子20g,夏枯草15g,莱菔子22g,炎甘草Ig,夜交藤5g,枸杞子5g,山萸肉15g,白苟5g,肉桂1g,党参1g,清半夏1g,龙齿30g,连翅5g,天麻3g,石菖蒲16g。
[0028]配制及服用方法:水煎服,每份为一剂,每日一剂,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一疗程。
[0029]实施例2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3g,菟丝子7g,决明子17g,夏枯草20g,莱菔子20g,炎甘草2g,夜交藤7g,枸杞子1g,山萸肉14g,白苟7g,肉桂8g,党参13g,清半夏8g,龙齿25g,连翅6g,天麻4g,石菖蒲14g。
[0030]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1]实施例3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5g,菟丝子6g,决明子15g,夏枯草18g,莱菔子15g,炎甘草4g,夜交藤1g,枸杞子12g,山萸肉12g,白苟8g,肉桂6g,党参15g,清半夏6g,龙齿20g,连翅8g,天麻4g,石菖蒲12g。
[0032]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3]实施例4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Sg,菟丝子4g,决明子13g,夏枯草22g,莱菔子14g,炎甘草6g,夜交藤12g,枸杞子15g,山萸肉Ilg,白苟9g,肉桂5g,党参18g,清半夏4g,龙齿17g,连翅9g,天麻3g,石菖蒲10g。
[0034]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5]实施例5
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10g,菟丝子2g,决明子1g,夏枯草25g,莱菔子10g,炎甘草8g,夜交藤15g,枸杞子18g,山萸肉1g,白苟1g,肉桂4g,党参21g,清半夏Ig,龙齿15g,连翅1g,天麻5g,石菖蒲8g。
[0036]配制及服用方法同实施例1。
[0037]临床观察
1.临床资料
本发明人对300例病患者进行临床观察治疗,病人均为临床医师确诊的神经衰弱患者,其中男140例,女160例,年龄15-64岁,平均年龄39.4岁。
[0038]2.药物选择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每份为一剂,一日一剂,水煎服,分早晚两次饭后服用,7天为I疗程,轻者2个疗程,重者4-6个疗程即可痊愈,治疗周期为4个疗程。
[0039]3.疗效判定
(I)痊愈:经医生确诊神经衰弱的临床症状完全消失。
[0040](2)有效:经医生确诊神经衰弱的临床病症较服药前明显减轻。
[0041](3)无效:神经衰弱的临床病症无明显改善或加重。
4.治疗结果
服用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的300例患者中,痊愈158例,有效124例,无效18例,治愈率52.7%,总有效率94%。
[0042]5.典型病例
5.1孙某,48岁,男,个体工商户,因业务量大,经常忙至后半夜,出现心烦胸痛,忧郁,焦虑,健忘,失眠多梦等症状,服用多种中西药物效果均不明显、服用本发明的药物3个疗程,痊愈,各种症状消失,生活恢复正常。
[0043]5.2张某,女,35岁,白领,因工作压力大,经常加班,工作量大,出现夜不能寐,敏感多疑,健忘,失眠多梦,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服用多种药物效果均不明显。服用本发明的药物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2个疗程,基本痊愈,生活和工作恢复正常。
[0044]5.3李某,女,63岁,退休在家,多年的失眠,精神差,情绪不稳定,易疲乏,敏感多疑等症状,服用多种药物均无明显效果。服用本发明的药物I个疗程,症状明显减轻,继续服用3个疗程,症状趋于消失。
[0045]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虽然本发明以较佳的实施例揭示如上,但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设计思想和范围内,对本发明进行各种改动和润饰,都应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权利要求】
1.一种治疗神经衰弱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该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Ι-lOg,菟丝子2-9g,决明子10-20g,夏枯草15-25g,莱菔子10_22g,炙甘草l_8g,夜交藤5-15g,枸杞子5-18g,山萸肉10-15g,白芍5-10g,肉桂4_10g,党参10_21g,清半夏Ι-lOg,龙齿 15-30g,连翅 5-10g,天麻 3-5g,石菖蒲 8_16g。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3-8g,菟丝子4-7g,决明子13-17g,夏枯草18_20g,莱菔子14_20g,炙甘草2_6g,夜交藤7-12g,枸杞子10-15g,山萸肉ll_14g,白芍7_9g,肉桂5_8g,党参13_18g,清半夏4-8g,龙齿17-25g,连翅6-9g,天麻3_4g,石菖蒲10_14g。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组合物是由以下原料组成的:墨旱莲5g,英丝子6g,决明子15g,夏枯草18g,莱菔子15g,炎甘草4g,夜交藤1g,枸杞子12g,山萸肉12g,白苟8g,肉桂6g,党参15g,清半夏6g,龙齿20g,连翅8g,天麻4g,石菖蒲12g。
【文档编号】A61P25/20GK104491497SQ201510022183
【公开日】2015年4月8日 申请日期:2015年1月16日 优先权日:2015年1月16日
【发明者】王艳芬 申请人:王艳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