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432阅读:54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药物制剂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和制法。



背景技术:

肿瘤严重威胁人类的健康与生命,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700万人死于癌症,从1996年以来全球每年新确诊的肿瘤病人在1000万人以上,全球肿瘤病人总数已超过4000万。据卫生部的统计资料,目前我国每年新确诊的肿瘤患者约160万人,年死亡130万人,癌症患者总数在200万人以上。随着癌症发病率的上升,抗肿瘤研究已成为国内外医学研究的重要课题。

目前,临床上对肿瘤常用的三大治疗手段:化疗、放疗及手术,它们对肿瘤的治疗效果是确切的、明显的。但是,化疗和放疗在对肿瘤细胞杀伤的同时,无选择地伤害了正常健康的细胞,而手术治疗是局部治疗的手段,术后易复发,且手术不易根治肿瘤,而放疗和化疗的副作用很大,能引起严重的医源性疾病和后遗症,甚至会引起脏器的衰竭。而无论是化疗、放疗还是手术给患者带来的精神及经济上的压力都是难以承受的,尤其是身体上的伤害,使患者很难承受。

到目前为止尽管已有数十种化疗或辅助抗癌药物用于临床治疗,国内外西药对肿瘤疾病药物治疗,遇到以下问题:1、药物疗效低、副作用大,久服易对机体脏器损伤;2、药物质量不稳定,成本高。虽然有一些治疗肿瘤疾病的中药物,但由于效果不十分明显,患者仍然需要依靠一些副作用大的西药。所以,现在人们非常需要一种疗效高,副作用小,药物质量稳定,成本低的中药来解决这一顽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特征在于提供一种副作用小、配方合理、可有效治疗肿瘤、调节人体免疫机制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15-28、鲜芦笋10-20、乌蕨20-32、千屈菜8-15。

本发所述组合物,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经舒络、清热解毒、理气养阴、防癌抗癌之功,具有效果显著,药效确切,无毒副作用的优点。

进一步,制备所述组合物还包括如下重量份的原料:穿山甲5-10、仙茅8-16。

进一步优化所述组合物配方,结合中医理论,加以上述原料后使各个组分进一步协同作用,进一步提高肿瘤的治疗效果,同时提高组合物调节机体免疫力、修复损伤机体的功效。

优选,制备所述组合物所用原料的重量份数为:水红花子20、芦笋15、乌蕨25、千屈菜12、穿山甲8、仙茅11。

为了提高使用方便性,本发明将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与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制成的口服制剂,所述制剂为丸剂、片剂、胶囊剂、散剂或颗粒剂;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与辅料重量份数比为1:1-4。

优选地,所述口服制剂为片剂,所述中药组合物和辅料的重量份数比为1:2-3。

优选地,所述辅料包括重量份数比为3:1的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和N-十二烷胺木糖甙的混合物。

进一步地,所述辅料还包括重量份数比为2:1的紫云英苷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物。

更进一步地,所述辅料还包括重量份数比为5:2的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柠檬酸铁的混合物。

本发明所选上述辅料,与各组分及中药提取物中的活性成分无作用,三种辅料配方合理,能兼顾良好的流动性的特性,可使片剂粉末良好的粘合,且使片剂具有适宜的硬度和脆度,保证片剂质量,又能保证片剂的崩解有效性,使组合物的活性成分能以最快的速度达到最大的吸收;使组分含量均匀,药物剂量可控,同时对活性成分起到稳定作用,促进其吸收,并起到靶向定位释放作用,从而提高有效成分的利用度。

进一步本发明提供了所述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配方量水红花子和千屈菜,研磨成细粉后,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5-7倍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2-4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乌蕨,用30%-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4-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2-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3)取配方量的鲜芦笋,洗净晾干,榨汁后分离收集汁液待用,将残渣收集后用残渣重量2-4倍的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5h,然后收集提取液,减压蒸馏的细粉待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步骤3)得到的细粉加入到步骤3)收集的汁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组合物。

本发明所述的优选制备方法,是经过大量试验,合理的统筹和对比总结而出,全面提取和保留了药物的有效成分,保证了药物的合理性和高效性。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所述组合物及其制剂的用途,在制备治疗肿瘤的药物中的应用。

本发明所述的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结合中医理论,分析中药原料有效成分,同时辅以多年临床应用的优化,克服了禁忌组合的问题,诸药配伍,相得益彰,共奏扶正培本,益气养血,活血化瘀,软坚散结、通经舒络、清热解毒、理气养阴、防癌抗癌之功,具有显著的治疗肿瘤、调节机体免疫力和修复受损机体的功效,疗效显著,对身体无任何毒副作用,可长期服用调理身体;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配方简单,原料廉价易得,极大程度降低肿瘤患者的经济压力。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22、鲜芦笋17、乌蕨25、千屈菜13。

实施例2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20、芦笋15、乌蕨25、千屈菜12、穿山甲8、仙茅11。

实施例3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15、鲜芦笋10、乌蕨20、千屈菜8。

制备方法:

1)取配方量水红花子和千屈菜,研磨成细粉后,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5倍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4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乌蕨,用3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乙醇回流提取2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3)取配方量的鲜芦笋,洗净晾干,榨汁后分离收集汁液待用,将残渣收集后用残渣重量4倍的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三次,每次3h,然后收集提取液,减压蒸馏的细粉待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步骤3)得到的细粉加入到步骤3)收集的汁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4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该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28、鲜芦笋20、乌蕨32、千屈菜15。

制备方法:

1)取配方量水红花子和千屈菜,研磨成细粉后,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7倍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2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乌蕨,用75%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4倍的乙醇回流提取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3)取配方量的鲜芦笋,洗净晾干,榨汁后分离收集汁液待用,将残渣收集后用残渣重量2倍的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三次,每次5h,然后收集提取液,减压蒸馏的细粉待用;

4)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步骤3)得到的细粉加入到步骤3)收集的汁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5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15、鲜芦笋10、乌蕨20、千屈菜8、穿山甲5、仙茅8。

制备方法:

1)取配方量水红花子和千屈菜,研磨成细粉后,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乌蕨和仙茅,用5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5倍的乙醇回流提取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3)取配方量的鲜芦笋,洗净晾干,榨汁后分离收集汁液待用,将残渣收集后用残渣重量3倍的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三次,每次4h,然后收集提取液,减压蒸馏的细粉待用;

4)取配方量的穿山甲,碾压成极细粉,文火烘焙8min后,得到细粉待用;

5)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步骤3)和步骤4)得到的细粉加入到步骤3)收集的汁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6

一种治疗肿瘤的中药组合物,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经加工制备而成:水红花子28、鲜芦笋20、乌蕨32、千屈菜15、穿山甲10、仙茅16。

制备方法:

1)取配方量水红花子和千屈菜,研磨成细粉后,用体积比为1:1的乙醚和石油醚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6倍的混合溶液回流提取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2)取配方量的乌蕨和仙茅,用50%的乙醇水溶液回流提取三次,每次加入原料总重量5倍的乙醇回流提取3h,合并提取液后,减压浓缩,得浸膏待用;

3)取配方量的鲜芦笋,洗净晾干,榨汁后分离收集汁液待用,将残渣收集后用残渣重量3倍的乙酸乙酯回流提取三次,每次4h,然后收集提取液,减压蒸馏的细粉待用;

4)取配方量的穿山甲,碾压成极细粉,文火烘焙15min后,得到细粉待用;

5)将步骤1)和步骤2)得到的浸膏与步骤3)和步骤4)得到的细粉加入到步骤3)收集的汁液中混合均匀,即得所述组合物。

实施例7片剂

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 10g

辅料: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 15g

N-十二烷胺木糖甙 5g

制备方法:

1)将二分之一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和N-十二烷胺木糖甙加入到重量加入2倍量的50%乙醇中,充分研磨至糊状物,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混合均匀后制粒并干燥;

2)将剩余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和N-十二烷胺木糖甙与步骤1)所述的颗粒混合均匀,压片后得到所述片剂。

实施例8片剂

制备方法:

1)将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和N-十二烷胺木糖甙加入到重量加入2倍量的50%乙醇中,充分研磨至糊状物,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二分之一量的紫云英苷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物加入到糊状物中,混合均匀后制粒并干燥;

2)将剩余月桂酰肌氨酸和紫云英苷的混合物与步骤1)所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压片后得到所述片剂。

实施例9片剂

制备方法:

1)将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和N-十二烷胺木糖甙加入到重量加入2倍量的50%乙醇中,充分研磨至糊状物,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二分之一量的紫云英苷和月桂酰肌氨酸的混合物加入到糊状物中,混合均匀后制粒并干燥;

2)将剩余月桂酰肌氨酸和紫云英苷的混合物、羧甲基纤维素钠和柠檬酸铁与步骤1)所得的颗粒混合均匀,压片后得到所述片剂。

实施例10胶囊剂

制备方法:

1)将磁性铁交联酯化木薯变性淀粉、紫云英苷和羧甲基纤维素钠加入到重量加入2倍量的50%乙醇中,充分研磨至糊状物,将实施例1所制备的组合物加入到糊状物中,混合均匀后制粒并干燥;

2)将步骤1)制得的颗粒称重并分装到胶囊中即得所述胶囊剂。

试验1中药组合物对S180荷瘤小鼠抑瘤作用试验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试验1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试验2组为实施例2所述的组合物;对照1组为化疗药:环磷酰胺,用生理盐水配制成3mg/ml水溶液备用;对照2组为生物药:胸腺五肽,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04mg/ml水溶液备用;空白组为生理盐水。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条件为环境温度22℃~24℃,湿度50%-56%。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将肿瘤切成5毫米大小,0.2ml瘤液稀释液注入小鼠右腋皮下,次日称体重随机分组,第四天开始给药,每天一次,对照组和空白组腹腔注射给药0.2ml/g;试验组每天灌胃给药2mg/g,连续给药10天,停药15天后处死动物,剥离瘤块称重,计算各组平均瘤重和抑制率,结果见表1。

表1各组对S180荷瘤小鼠的抑瘤增效作用

注:与对照1相比Pa<0.01,与对照2组相比Pb<0.01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显著抑制S180荷瘤小鼠肿瘤的生长,效果优于目前常用的化疗药和生物药;其中试验2组的抑瘤效果更优,与对照组相比具有显著差异性。

试验2中药组合物对小鼠肝肿瘤抑制作用试验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试验1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试验2组为实施例2所述的组合物;对照1组为化疗药:环磷酰胺,用生理盐水配制成3mg/ml水溶液备用;对照2组为生物药:胸腺五肽,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04mg/ml水溶液备用;空白组为生理盐水。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条件为环境温度22℃~24℃,湿度50%-56%。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肝内接种H22瘤株,接种7天后,用戊巴比妥钠按35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剖腹暴露肝,测量肝上肿瘤表面最大径(a)和最小径(b),按(a*b2)/2=V(肿瘤体积)。分离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以银夹阻断肝总动脉,于手术放大镜下在胃十二指肠动脉上切口并插入外径0.3mm导管后再送入肝固有动脉,然后按试验分组分别注入受试药物,对照组和空白组给药0.2ml/g,试验组给药2mg/g,术后拔管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放开肝总动脉银夹,再缝合切口,将小鼠置于动物室待苏醒,继续饲养观察,手术后8天,按上法检测肿瘤体积,试验结果见表2。

表2各组对小鼠肝肿瘤的抑瘤增效作用

注:与对照1组相比Pa<0.01,与对照2组相比Pb<0.01,与试验1组相比Pc<0.05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显著降低H22肿瘤体积,有效抑制肿瘤增长,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肿瘤治疗效果更佳。

试验3中药组合物对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小鼠肝癌的抑制作用试验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试验1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试验2组为实施例2所述的组合物;对照1组为化疗药:环磷酰胺,用生理盐水配制成3mg/ml水溶液备用;对照2组为生物药:胸腺五肽,用生理盐水配制成0.04mg/ml水溶液备用;空白组为生理盐水。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条件为环境温度22℃~24℃,湿度50%-56%。

2试验方法与结果

小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用含二乙基亚硝胺(DENA)的饮水喂养小鼠,36周得原发性肝癌,用戊巴比妥钠按35mg/kg的剂量腹腔注射麻醉,固定,剖腹暴露肝,测量肝上肿瘤表面最大径(a)和最小径(b),按(a*b2)/2=V(肿瘤体积)。分离胃、十二指肠动脉、肝总动脉和肝固有动脉,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远端,以银夹阻断肝总动脉,于手术放大镜下在胃十二指肠动脉上切口并插入外径0.3mm导管后再送入肝固有动脉,然后按试验分组分别注入受试药物,对照组和空白组给药0.2ml/g,试验组给药2mg/g,术后拔管结扎胃十二指肠动脉,放开肝总动脉银夹,再缝合切口,将小鼠置于动物室待苏醒,继续饲养观察,手术后8天,按上法检测肿瘤体积,试验结果见表3。

表3各组对小鼠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肝肿瘤的抑瘤增效作用

注:与对照组相比Pa<0.01,与试验1组相比Pb<0.05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可显著降低由二乙基亚硝胺(DENA)诱发的小鼠肝癌肿瘤体积,有效抑制肿瘤增长,试验1组和试验2组与对照组相比均有显著差异性,与试验1组相比,试验2组的肿瘤治疗效果更佳。

试验4中药组合物对放化疗损伤修复的调节作用及预防作用试验

1试验材料

1.1受试药物:

试验1组为实施例1制备的组合物;试验2组为实施例2所述的组合物。

1.2试验动物:

昆明种小鼠50只,体重20±2g,由中国医科大学实验动物室提供;实验条件为环境温度22℃~24℃,湿度50%-56%。

2试验方法与结果

2.1S180荷瘤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的影响

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雌雄各半,分别为:正常对照组,S180荷瘤组,环磷酰胺组,试验1组和试验2组;环磷酰胺组给药剂量为20mg/kg,试验1组和试验2组给药剂量为500mg/kg,正常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小鼠接种S180实体瘤24h后给药,容积为0.1ml/10g,正常对照组和S180荷瘤组给予生理盐水。1次/d,连续14d。于给药第10天时,各组小鼠腹腔注谢2.5%绵羊红细胞0.5ml/只,末次给药后1h,眼眶取血并离心分离血清,测定并计算血清半数溶血值,结果见表4。

2.2 S180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动物分组、接种及给药剂量同实施例5。于末次给药后1h,尾静脉注射印度墨水(1:3稀释)0.05ml/10g,于注入墨水后1min及5min用定量采血管从小鼠眼眶后静脉丛取血20μl,立刻吹入0.1%Na2CO3溶液2ml中,于680nm处比色测定吸光度值,并处死小鼠,称体重、肝和脾重量,计算廓清指数K及吞噬系数α值,结果见表5。

表5各组对S180荷瘤小鼠血清半数溶血值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0.01;与S180荷瘤组相比Pb<0.01;与环磷酰胺组相比Pc<0.01;与试验1组相比Pd<0.05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180荷瘤组小鼠的血清半数溶血值显著降低;与S180荷瘤组相比,环磷酰胺化疗组显著降低了小鼠的血清半数溶血值,而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由于环磷酰胺化疗而引起的血清半数溶血值的降低,其中试验2组疗效更加显著,与试验1组具有差异性。

表6各组对S180荷瘤小鼠网状内皮系统吞噬功能的影响

注:与正常对照组相比Pa<0.01;与S180荷瘤组相比Pb<0.01;与环磷酰胺组相比Pc<0.01;与试验1组相比Pd<0.05

由上述试验结果可知,与正常对照组相比,S180荷瘤组小鼠的廓清指数K和吞噬系数α显著降低;与S180荷瘤组相比,环磷酰胺化疗组显著降低了小鼠的廓清指数K和吞噬系数α,而试验组均可显著提高由于环磷酰胺化疗而引起的廓清指数K和吞噬系数α的降低,其中试验2组疗效更加显著,与试验1组具有差异性。

结论

综合上述动物试验可知,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具有较好的抑制肿瘤增长,消除现有肿瘤的作用,且治疗效果好;另一方面,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还对放疗和化疗后机体损伤具有修复功能,增加吞噬细胞消化功能,使血清半数溶血值显著增加,对放疗或化疗后抗体形成具有较强的调节功能,增效解毒作用,增强机体免疫功能的调节,其中,与实施例1所述的中药组合物相比,实施例2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机体修复功能更优,面临肿瘤治疗与康复的庞大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临床资料

自2000-2015年共计收治267例肿瘤患者,其中甲状腺瘤43例、乳腺肿瘤56例、乳腺癌32例、肝癌26例、胃癌31例、肺癌41例、其他肿瘤38例,总有效率可高达85%以上,痊愈率也在45%以上;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对乳腺肿瘤、乳腺癌和肺癌的治疗效果最佳,有效率可高达90%,痊愈率可达到57%。

典型病例

崔某,男,48岁,经医院确诊为肺癌晚期,淋巴结转移无法手术,胸腔积液多,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15天复诊,胸腔无积液,食欲增加,精神好转;继续服用三个月,经医院复查,淋巴结转移消失,患者体重增加,随访至今仍正常生活。

邢某,女,62岁,左侧乳房有不适,乳房肿块逐渐增大,经医院检查,确诊为乳腺癌,肿块7.2×15.3厘米,因家庭经济较困难无法进行手术。就诊时左侧乳头凹陷,皮肤皱缩如桔皮状,肿块边缘不清,腋下淋巴结肿大。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7天后疼痛减轻,继续服用三个月后,经检查,乳房肿块缩小3/5,皮肤颜色正常,皮肤平展自然,凹凸皱缩消除,乳透检查,肿块消失,精神如常人。

王某,女,63岁,患者于医院经胃镜、彩超检查,确诊为胃癌,胃后壁有约7.2×9.3cm肿块,腹胀、腰背疼痛,偶有呕吐、恶心,经多方求治效果不佳,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15天后,腹胀消除,服用半年后,经医院检查,肿块消失,只能见到结缔组织病灶,患者生活一切正常,随访至今未复发。

杜某,男,67岁,肾上腺癌,经手术后发生肺转移,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半年后,经医院检查显示:肿瘤已明显变小,喘、疼痛症状明显见轻,用药一年后,肿瘤已基本消失,随访至今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