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液针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466445阅读:395来源:国知局
输液针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是一种输液针。



背景技术:

现有的输液针,针柄为片状,由于厚度不够,导致拿捏不方便。对于工作经验比较少的护士而言,为患者打针时,针头拿捏困难。容易出现针柄翻转、滑脱的问题,造成穿刺失败。非常影响患者的治疗情绪,造成二次穿刺还会加深患者的穿刺痛苦。并且,对护士而言,增加了穿刺时的心理负担,影响工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输液针,针柄部位设有折叠线,通过折叠线可以翻折出护翼,方便拿捏,提高输液针的穿刺成功率。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方案一:

输液针,包括针头,针头的后端设有针柄,针柄的侧面设有持针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柄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翼板与持针柄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梯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直角梯形,翼板的直角边与持针柄的外端对齐。

方案二:

输液针,包括导管、针芯,导管的尾部设有三通管,三通管的尾部一端管口连接有延长管,针芯从另一端的管口伸入到导管内,针芯的尾端设有针柄,针柄的侧面设有持针柄,其特征在于:所述持针柄为直板,持针柄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翼板与持针柄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梯形。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翼板呈直角梯形,翼板的直角边与持针柄的外端对齐。

方案一为普通的静脉穿刺头皮针,方案二为留置针。

有益效果:

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输液针,持针柄的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翼板与持针柄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使用时通过折叠线将翼板翻折起来,这样手指拿捏的面积就增加了,从而增加了静脉穿刺的稳定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所述翼板呈梯形,梯形的两侧边为斜面,折叠后翼板不会侧面不会干扰到针柄;所述翼板呈直角梯形,翼板外侧边的直角边与持针柄的外端对齐,内侧边的斜边不会干扰到针柄。

方案二的持针柄为直板,相较于现有留置针的蝶形持针柄而言,更加稳固。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例二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发明输液针,包括针头1,针头1的后端设有针柄2,针柄2的侧面设有持针柄3,所述持针柄3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4,翼板4与持针柄3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5;所述翼板4呈直角梯形,翼板4的直角边与持针柄3的外端对齐。

如图2所示的本发明输液针,包括导管1、针芯2,导管1的尾部设有三通管4,三通管4的尾部一端管口连接有延长管5,针芯2从另一端的管口伸入到导管1内,针芯2的尾端设有针柄6,针柄6的侧面设有持针柄7,所述持针柄7为直板,持针柄7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8,翼板8与持针柄7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3;所述翼板8呈直角梯形,翼板8的直角边与持针柄7的外端对齐。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输液针,包括针头,针头的后端设有针柄,针柄尾部连接有输液管,针柄的侧面设有持针柄,所述持针柄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翼板与持针柄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使用本发明所述的输液针,持针柄的两侧边对称设有翼板,翼板与持针柄连接的部位设有折叠线,使用时通过折叠线将翼板翻折起来,这样手指拿捏的面积就增加了,从而增加了静脉穿刺的稳定性,提高了穿刺的成功率。

技术研发人员:刘燕;刘茵;刘莉;王宏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刘燕
技术研发日:2016.02.14
技术公布日:2017.08.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