抛物面反射弧聚焦声波的多人电子听诊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256193阅读:652来源:国知局
抛物面反射弧聚焦声波的多人电子听诊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由一个抛物面反射弧聚焦声波的听诊器探头与多个耳塞组成的新型电子听诊器。用于医生对人或动物的心脏、呼吸、胃肠产生的声音,作生理或病理状况的鉴别诊断,以确定病情的工具。尤其适用于医学院校的教学和医院的临床查房、会诊和教学。



背景技术:

目前医生所用的听诊器一直是通过胶管内空气传导声音的传统型,一百多年来一直没有大的改变。听诊器的耳件紧塞在医生的耳道里,难免引起不适和疼痛,是临床医生使用听诊器躲避不了的困惑。通过管道传导声音的听诊器仅医生一个人能听诊,不便于临床医生在教学、查房和会诊时,交流和探讨。尤其是医学院校的老师对医学生的听诊教学很困难,不能有针对性的形象的讲解表达。



技术实现要素:

传统的听诊器是管道传导声音的单人听诊器。本发明的内容是由一反射弧聚集声波的听诊器探头与多个耳塞组成的新型无线或有线的多人电子听诊器。目的是要解决听诊器耳件压迫医生耳道的不适、听诊声音不能放大、不能多人同时听诊、听诊时语言交流困难等难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听诊器探头内安装一个抛物面的声波反射弧,将所有进入探头反射弧的声波,通过抛物面反射到抛物面焦点处的声音传感器上,使传感器上吸收的声波得到极大地增强。探头内还装有放大和发射装置,多个耳塞上都装有接收器,采用调频(fm)、调幅(am)、wifi、蓝牙、高斯频移键控(gfsk)等技术,来实施一个听诊探头将听诊信息有线或无线发送给多个听诊器耳件,来达到多人同时对一个声源的听诊。

将听诊器的探头放置在病人的听诊的部位,声音传到驻极体、动圈或纯电容的拾音器探头上,使声波转变为电信号,再采用调频(fm)调幅(am)、wifi、蓝牙和高斯频移键控(gfsk)等技术,将电信号进行放大、a/d模数转换、调制后发射出去。听诊器的耳塞内置有接收、解调、d/a数模转换、放大的装置,经接收、解调、d/a数模转换、放大处理后,转变成声音传入医生耳朵,即完成了高保真的无线通讯传输。

听诊器的探头和耳塞装置的电源使用可充电池。在听诊器不使用的时候,以无线感应的充电方式,为听诊器的探头和耳塞装置的电源电池补充电量,使医生不必顾及电源电量的耗竭,方便使用。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抛物面的反射弧将原始声波聚焦增强,不会出现频率改变的失真,再进行电子放大,使听诊的声音得到音量放大。不必像传统管道式听诊器那样,为了获取较大的音量,用耳件紧压两侧耳道,对听诊医生没有不适感觉。可以用耳塞来进行单侧耳朵的听诊,也可以多人同时对一个声源进行听诊。同时说话交流也不受影响,解决了临床医生在教学、查房和会诊时的困惑,即听诊时不能讲解,讲解时不能听诊,不能同时进行语言交流的难题。本发明将为医学生听诊能力的培养,提供新的教具;将对临床医生的诊断听诊,提供了更为有效的工具。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无线多人听诊器的无线通信传输示意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是由听诊器探头[1]和单个或多个无线耳塞[2]组成。听诊器探头[1]探测到声波,使其转变为电信号,再采用调频(fm)调幅(am)、wifi、蓝牙和高斯频移键控(gfsk)等技术,将电信号调制后发射出去。内置有接收、解码、放大功能的听诊器耳塞[2],将信号处理后,转变成声音传入医生耳朵,即完成了高保真的无线通讯传输。

图2为本发明听诊器探头内的抛物面反射弧示意图。

如图2所示,声波[5]传播到抛物面反射弧截面[4]上,全部声波都反射到抛物面焦点处的拾音器[3]上。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中听诊器探头[1],是由拾音器、抛物面反射弧、放大器、a/d模数转换器、高斯频移滤波器等组成。听诊器耳塞[2]是由接收器、解码器、d/a数模转换器、放大器和发声器等组成。耳塞[2]的形状可做成罩耳式、贴耳式、耳塞式和耳道式等,供不同习惯的医生选择。听诊器探头[1]内的抛物面接受到得声波,经反射弧全部反射到拾音器上,转变成电信号,再采用调频(fm)调幅(am)、wifi、蓝牙和高斯频移键控(gfsk)等技术,将电信号调制后发射出去。内置有接收、解码、放大功能的听诊器耳塞[2],将信号处理后,转变成声音传入医生耳朵,即完成了高保真的无线通讯传输。

听诊器探头和耳塞装置的电源采用可充电池,以无线感应的充电方式,为听诊器的探头和耳塞装置的电源电池补充电量。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是一种以抛物面反射聚焦声波为特征的多人电子听诊器。听诊器探头内装有抛物面反射弧、放大器和发射装置。多个耳塞上都装有接收器,采用调频调幅、WIFI、蓝牙和高斯频移键控等技术,实现了一个听诊探头可将听诊信息有线或无线发送给多个听诊耳件,达到多人同时对一个声源进行听诊。抛物面反射聚焦使原始声音得到增强,减少了失真。采用耳塞听诊,没有压迫耳道的不适,并可用单侧耳朵听诊,语言交流不受影响。解决了临床医生在带教、查房和会诊时的困惑,即能多人同时听,音量放大可调,同时可进行语言沟通。本发明为培养医学生,提供了新的教具;为医生提供了更为有效的诊断工具。

技术研发人员:贾乃仁;陈俊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深圳瑞爱心安移动心电信息服务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03.09
技术公布日:2017.09.19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