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24607阅读:110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特别是供神经性皮炎患者使用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医者认为:神经性皮炎又称慢性单纯性苔藓。是以阵发性皮肤瘙痒和皮肤苔藓化为特征的慢性皮肤病。为常见皮肤病,多见于成年人,儿童一般不发病。

临床表现:

A.本病初发时

仅有瘙痒感,而无原发皮损,由于搔抓及摩擦,皮肤逐渐出现粟粒至绿豆大小的扁平丘疹,圆形或多角形,坚硬而有光泽,呈淡红色或正常皮色,散在分布。因有阵发性剧痒,患者经常搔抓,丘疹逐渐增多,日久则融合成片,肥厚、苔藓样变,表现为皮纹加深、皮嵴隆起,皮损变为暗褐色,干燥、有细碎脱屑。斑片样皮损边界清楚,边缘可有小的扁平丘疹,散在而孤立。皮损斑片的数目不定,可单发或泛发周身,大小不等,形状不一。

B.神经性皮炎

好发于颈部两侧、项部、肘窝、腘窝、骶尾部、腕部、踝部,亦见于腰背部、眼睑、四肢及外阴等部位。皮损仅限于一处或几处为局限性神经性皮炎;若皮损分布广泛,甚至泛发于全身者,称为泛发性神经性皮炎。

C.自觉症状

为阵发性剧痒,夜晚尤甚,影响睡眠。搔抓后可有血痕及血痂,严重者可继发毛囊炎及淋巴结炎。

D.本病为慢性疾病,症状时轻时重,治愈后容易复发。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上述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神经性皮炎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无毒副作用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以解决神经性皮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3~6g、雄黄2~5g、荆芥8~18g、大黄5~25g、生地10~35g、苦参8~18g、白藓皮10~30g、百部5~20g、土荆皮10~30g、艾叶3~12g、黄柏8~18g、大风子仁4~6g、白矾2~6g、巴豆0.2~0.6g、全蝎4~8g、蜈蚣3~8g、斑蝥0.06~0.12g。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4~5.5g、雄黄3~4.5g、荆芥10~16g、大黄10~22g、生地15~32g、苦参10~16g、白藓皮12~26g、百部8~17g、土荆皮12~26g、艾叶6~10g、黄柏10~16g、大风子仁4.5~5.5g、白矾3~5.5g、巴豆0.3~0.5g、全蝎5~7g、蜈蚣4~7g、斑蝥0.08~0.11g。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5g、雄黄4g、荆芥14g、大黄20g、生地28g、苦参14g、白藓皮23g、百部15g、土荆皮23g、艾叶9g、黄柏14g、大风子仁5g、白矾5g、巴豆0.3g、全蝎6g、蜈蚣6g、斑蝥0.10g。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粉碎成粗粒状待用;

B、将粉碎好的粗粒状药物放入到有盖的药器中,加入8~10倍的酒精,密盖浸泡50~76小时,然后过滤去渣,即得外用药水。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及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使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外用药水均匀的涂抹在患病处(忌入口、眼),每日 3~5 次,15天为一个疗程。治疗3~4个疗程后,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硫磺,性味:酸、热,有毒,具有补火壮阳、温脾通便、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阳痿、遗精、尿频、带下、寒喘、心腹冷痛、久泻久痢、便秘、疥疮、顽癣、秃疮、天疱疮、湿毒疮、阴蚀、阴疽、恶疮等症;

雄黄,性味:辛、苦、温,有毒,具有燥湿、祛痰、杀虫、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痈疽疔疮、走马牙疳、喉风喉痹、疥癣、缠腰火丹、湿毒疮、痔疮、蛇虫咬伤、虫积、惊痫、疟疾、哮喘雄黄;

荆芥,性味:辛、温,具有发表、祛风、理血、炒炭止血之功效,用于治疗感冒发热、头痛、咽喉肿痛、中风口噤、吐血、衄血、便血、崩漏、产后血晕、痈肿、疮疥、瘰疬等症;

大黄,性味:苦、寒,具有泻热毒、破积滞、行瘀血之功效,用于治疗实热便秘、谵语发托、食积痞满、痢疾初起、里急后重、瘀停经闭、症瘕积聚、时行热疫、暴眼赤痛、吐血、衄血、阳黄、水肿、淋浊、溲亦、痈疡肿毒、疔疮、汤火伤等症;

生地,性味:味甘、苦、性寒,具有清热凉血、生津润燥之功效,用于治疗急性热病、高热神昏、斑疹、津伤烦渴、血热妄行之吐血、衄血、崩漏、便血、口舌生疮、咽喉肿痛、劳热咳嗽、跌打伤痛、痈肿等症;

苦参,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热毒血痢、肠风下血、黄疸、赤白带下、小儿肺炎、疳积、急性扁桃体炎、痔漏、脱肛、皮肤瘙痒、疥癞恶疮、阴疮湿痒、瘰疬、烫伤,外治滴虫性阴道炎等症;

白藓皮,性味:苦咸、寒,具有祛风、燥湿、清热、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风热疮毒、疥癣、皮肤痒疹、风湿痹痛、黄疸等症;

百部,性味:甘苦、微温,具有温润肺气、止咳、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风寒咳嗽、百日咳、肺结核、老年咳喘、蛔虫、蛲虫病、皮肤疥癣、湿疹等症;

土荆皮,性味:辛、温,有毒,具有杀虫、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疥癣瘙痒;

艾叶,性味:味辛、苦、性温,具有温经止血、散寒止痛、祛湿止痒之功效,用于治疗吐血、衄血、吃力血、便血、便血、崩漏、妊娠下血、月经不调、痛经、胎动不安、心腹冷痛、泄泻久痢、霍乱转筋、带下、湿疹、疥癣、痔疮、痈疡等;

黄柏,性味:苦、寒,具有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除骨蒸清虚热之功效,用于治疗湿热泻痢、黄疸、带下、热淋、脚气、痿辟、骨蒸劳热、盗汗、遗精、疮疡肿毒、湿疹瘙痒等症;

大风子仁,性味:辛、热,有毒,具有祛风、功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麻风,外用治疥、癣等症;

白矾,性味:酸涩、寒,有毒,具有消痰、燥湿、止泻、止血、解毒、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癫痫、喉痹、疚涎壅甚、肝炎、黄疸、黄肿、胃十二指肠溃疡、子宫脱垂、白带、泻痢、衄血、口舌生疮、疮痔疥癣、水火虫伤等症;

巴豆,性味:辛、热,大毒,具有泻下寒积、逐水退肿、祛痰利咽、蚀疮杀虫之功效,用于治疗寒邪食积所致的胸腹胀满急痛、大便不通、泄泻痢疾、水肿腹大、痰饮喘满、喉风喉痹、痈疽、恶疮疥癣等症;

全蝎,性味:咸辛、平,有毒,具有祛风、止痉、通络、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惊风抽摘、癫痫、中风、半身不遂、口眼歪斜、偏头痛、风湿痹痛、破伤风、淋巴结结核、风疹疮肿等症;

蜈蚣,性味:辛、温,有毒,具有祛风、定惊、攻毒、散结之功效,用于治疗中风、惊痫、破伤风、百日咳、瘰疬、结核、症积瘤块、疮疡肿毒、风癣、白秃、痔漏、烫伤等症;

斑蝥,性味:辛、热,有大毒,具有破血消癓、功毒蚀疮、引赤发泡之功效,用于治疗癓瘕肿块、积年顽癣、瘰疬、赘疣、痈疽不溃、恶疮死肌。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神经性皮炎的辨病与辨证相结合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神经性皮炎一证,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神经性皮炎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神经性皮炎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5g、雄黄4g、荆芥14g、大黄20g、生地28g、苦参14g、白藓皮23g、百部15g、土荆皮23g、艾叶9g、黄柏14g、大风子仁5g、白矾5g、巴豆0.3g、全蝎6g、蜈蚣6g、斑蝥0.10g。

实施例2: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5.5g、雄黄4.5g、荆芥16g、大黄22g、生地32g、苦参16g、白藓皮26g、百部17g、土荆皮26g、艾叶10g、黄柏16g、大风子仁5.5g、白矾5.5g、巴豆0.5g、全蝎7g、蜈蚣7g、斑蝥0.11g。

实施例3:

一种可有效治疗神经性皮炎的外用药水,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用药水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硫磺6g、雄黄5g、荆芥18g、大黄25g、生地35g、苦参18g、白藓皮30g、百部20g、土荆皮30g、艾叶12g、黄柏18g、大风子仁6g、白矾6g、巴豆0.6g、全蝎8g、蜈蚣8g、斑蝥0.12g。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神经性皮炎患者共700例,年龄为37岁以上的380例,只有320例为37岁以下。700例患者中痊愈的689例,显效的11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