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539306阅读:1064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剂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特别是供白脉病患者使用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的领域。



背景技术:

祖国医学认为:白脉病,藏医解剖学把人体的经脉分为白脉和黑脉。黑脉泛指血管,包括整个血液循环系统;白脉泛指神经系统,包括大脑、小脑、延脑、脊髓及多种神经。白脉病是指神经系统的功能障碍或病理损害,如:面瘫、三叉神经痛、面肌痉挛等,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

发生范围: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

那么,就如何找到一种可有效治疗白脉病的药物,是我们目前急需要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随着我国中医中药学的不断发展,在治疗白脉病上,人们逐渐意识到了中医治疗白脉病的优点,且在治疗过程中疗效好、见效快、毒副作用小等优势,针对现有西医治疗白脉病的现状,本发明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以解决白脉病患者早日恢复健康的问题。该药物是以常见的中药为原料,通过选择合理的药物及其质量份比,可有效治疗上述白脉病。

为达到上述发明的目的,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50~160g、珍珠(制) 30~100g、肉豆蔻30~100g、甘松30~60g、石膏150~500g、阳起石30~50g、丁香10~30g、甘草30~130g、土木香30~100g、麝香0.3~1.5g、山柰50~100g、藏茴香30~60g、牛黄1.5~3.5g、碱花6~18g、木香30~100g,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60~140g、珍珠(制) 35~90g、肉豆蔻35~90g、甘松35~50g、石膏170~420g、阳起石35~45g、丁香12~26g、甘草35~115g、土木香35~90g、麝香0.8~1.2g、山柰60~90g、藏茴香35~50g、牛黄2~3g、碱花8~16g、木香35~90g,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最佳方案”的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20g、珍珠(制) 80g、肉豆蔻80g、甘松45g、石膏350g、阳起石40g、丁香23g、甘草100g、土木香80g、麝香1g、山柰80g、藏茴香45g、牛黄2.5g、碱花14g、木香80g,淀粉适量。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备而成:

A、除淀粉外,将上述原料中药拣去杂质、粉尘及干燥后,按照质量份比共研为极细末待用;

B、按照传统制备中药水丸剂的方法,将研磨好的极细末药物和淀粉过筛后,放入药器中混合拌均,然后制备成水丸剂(其水丸的粒度为:4.6mm~4.7mm),进而晒干、分装、密封、包装即可。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服用方法为:将制备好的水丸剂药物以每日三次服用,早中晚各服一次,给药量5g /次,温开水送服,服药7~21天,症状消失,病获痊愈。

本发明组方中的各原料中药在中国药典、中国辞典以及中华本草中均有详细的记载。本发明选用其中最常见的中药为原料,充分发挥各组分的药理功效:

姜黄,性味:辛苦、温,具有破血、行气、通经、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痞满胀痛、臂痛、症瘕、妇女血瘀经闭、产后瘀停腹痛、跌扑损伤、痈肿等症;

珍珠(制),性味:味甘、咸、性寒,具有安神定惊、清肝明目、解毒生肌之功效,用于治疗惊悸怔仲、心烦失眠、惊风癫痫、目赤翳障、口舌生疮、咽喉溃腐、疮疡久不收口;

肉豆蔻,性味:辛、温,具有温中行气、涩肠止泻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久泻不止、脘腹胀痛、食少呕吐;

甘松,性味: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气止痛、醒脾健胃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胀痛、不国民饮食、牙痛、脚气;

石膏,性味:辛甘、寒,具有生用解肌清热、除烦止渴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壮热不退、心烦神昏、谵语发狂、口渴咽干、肺热喘急、中暑自汗、胃火头痛、牙痛、热毒壅盛、发斑发疹、口舌生疮、煅敷生肌敛疮,外治痈疽疮疡、溃不收口、汤火烫伤;

阳起石,性味:温、咸,具有温肾壮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肾阳虚衰、阳痿、遗精、早泄、腰膝酸软、宫寒不孕、带下、症瘕、崩漏等病症;

丁香,性味:辛、温,具有温中降逆、补肾助阳之功效,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

甘草,性味:甘、平,具有益气补中、缓急止痛、润肺止咳、泻火解毒、调和诸药之功效,用于治疗倦怠食少、肌瘦面黄、心悸气短、腹痛便溏、四肢挛急疼痛、脏躁、咳嗽气喘、咽喉肿痛、痈疮肿痛、小儿胎毒及药物、食物中毒;

土木香,性味:辛、苦、温,具有健脾和胃、调气解郁、止痛安胎之功效,用于治疗胸胁、脘腹胀痛、呕吐泻痢、胸胁挫伤、岔气作痛、胎动不安;

麝香,性味:味辛、性温,具有开窍醒神、活血散结、止痛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宰昏、中风痰厥、气郁暴厥、中恶昏迷、血瘀经闭、癥瘕积聚、心腹急痛、跌打损伤、痹痛麻木、痈疽恶疮、喉痹、口疮、牙疳、脓耳;

山柰,性味:辛、温,具有温中、消食、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心腹冷痛、停食不化、跌打损伤、牙痛、胸隔胀满、脘腹冷痛,饮食不消;

藏茴香,性味:辛、甘、性温,具有理所开胃、散寒止痛之功效,用于治疗脘腹冷痛、呕逆、消化不良、疝气痛、寒滞腰痛;

牛黄,性味:甘、凉,具有清心、豁痰、开窍、凉肝、息风、解毒之功效,用于治疗热病神昏、中风痰迷、惊痫抽搐、癫痫发狂、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肿疔疮;

碱花,性味:甘、咸、平,微毒,具有解毒排脓、消食化痰、驱虫通便之功效,用于治疗胃胀、消化不良、疮疡、虫病、中毒性肝炎、大便不利等症;

木香,性味:辛苦、温,具有行气止痛、温中和胃之功效,用于治疗中寒气滞、胸腹胀痛、呕吐、泄泻、下痢里急后重、寒疝等症。

本发明药物是基于中医治疗白脉病的原则,从药理作用及作用机制认为:就白脉病,本发明所提供的药物中的各原料中药药效共奏,对上述疾病有很好的治疗效果。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就是针对上述白脉病的治疗而提出的一种中药配方,采用该配方制备的药物药效好,见效快,是一个标本兼治的中药组方,特别适合临床使用。下面结合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描述: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20g、珍珠(制) 80g、肉豆蔻80g、甘松45g、石膏350g、阳起石40g、丁香23g、甘草100g、土木香80g、麝香1g、山柰80g、藏茴香45g、牛黄2.5g、碱花14g、木香80g,淀粉适量。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40g、珍珠(制) 90g、肉豆蔻90g、甘松50g、石膏420g、阳起石45g、丁香26g、甘草115g、土木香90g、麝香1.2g、山柰90g、藏茴香50g、牛黄3g、碱花16g、木香90g,淀粉适量。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白脉病的丸剂药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药物的各个组分及其质量份比如下所示:

姜黄160g、珍珠(制) 100g、肉豆蔻100g、甘松60g、石膏500g、阳起石50g、丁香30g、甘草130g、土木香100g、麝香1.5g、山柰100g、藏茴香60g、牛黄3.5g、碱花18g、木香100g,淀粉适量。

典型病例

经临床诊断治疗白脉病患者共860例,年龄为45岁以上的530例,只有330例为45岁以下。860例患者中痊愈的795例,显效的的65例,总有效率达100%。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