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21944阅读:19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



背景技术:

一般如果有行动不便的患者、协调性较差的老年人无法独自行走时,就要选用手杖、拐杖、助行器或轮椅等辅助器材,通过这些器械来达到行走的目的。其中,助行器是辅助器械中最能提供给使用者稳定行走力和支撑力的工具。助行器能够让腿脚不方便的老人或病人和正常人一样外出散步。市场上现有的助行器一般都具有座椅功能,以供腿脚不便的病人或老人休息,但是一般的助行器无法进行折叠,这样就会造成收纳的不便,同时由于椅板的高度无法调节,所以无法适应不同的人群。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椅板高度可调的折叠式助行器。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包括右部助行支架和左部助行支架;右部助行支架包括右支架、右椅板、右升降装置和一对右底柱;左部助行支架包括左支架、左椅板、左升降装置和一对左底柱;右支架和左支架呈倒置的“U”字型;右支架和左支架均有竖直的两支脚和两支脚之间的横向连杆组成;一对右底柱分别插设在右支架的两支脚的底部;一对左底柱分别插设在左支架的两支脚的底部;右升降装置固定在右支架的两支脚之间;左升降装置固定在左支架的两支脚之间;右椅板的右端铰接在右升降装置上;左椅板的左端铰接在左升降装置上;右椅板的左端下端面和左椅板的右端下端面之间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铰链;

右升降装置和左升降装置的结构左右对称;右升降装置包括右支撑座、右导向架、右调节螺栓、右连接杆、一对右支撑板和一对右导向块;左升降装置包括左支撑座、左导向架、左调节螺栓、左连接杆、一对左支撑板和一对左导向块;

右支撑座和左支撑座结构左右对称;左支撑座横截面呈“凵”字型;左支撑座由竖直的前导向板、水平的中央连接板和竖直的后导向板组成;前导向板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呈长孔的前导向槽;后导向板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呈长孔的后导向槽;中央连接板的中间成型升降孔和相对于升降孔前后对称的一对方形导向孔;右支撑座和左支撑座通过前导向板和后导向板分别固定在右支架和左支架;

右导向架横截面呈“凵”字型;右导向架的两侧竖直板上枢接有右连接杆;右导向架通过两侧竖直板插设在右支撑座的一对方形导向孔;右导向架的水平板位于右支撑座的下方并且中间开设有螺纹孔;右调节螺栓插设在右支撑座的升降孔并且下部螺接在右导向架的水平板上;右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一对呈长孔状的右导向块;右连接杆固定位置位于右导向块的下部的圆心处;一对右导向块的上部的圆心处固定有一对右转轴;一对右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一对呈长孔状的右支撑板的上部的圆心处;一对右支撑板的下部之间固定有右椅板;一对右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右导向架的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内;

左导向架横截面呈“凵”字型;左导向架的两侧竖直板上枢接有左连接杆;左导向架通过两侧竖直板插设在左支撑座的一对方形导向孔;左导向架的水平板位于左支撑座的下方并且中间开设有螺纹孔;左调节螺栓插设在左支撑座的升降孔并且下部螺接在左导向架的水平板上;左连接杆的两端固定有一对呈长孔状的左导向块;左连接杆固定位置位于左导向块的下部的圆心处;一对左导向块的上部的圆心处固定有一对左转轴;一对左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一对呈长孔状的左支撑板的上部的圆心处;一对左支撑板的下部之间固定有左椅板;一对左导向块滑动设置在左导向架的前导向槽和后导向槽内。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椅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圆柱形的右磁铁;左椅板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圆环形的左磁铁;左磁铁的内径大于右磁铁的直径。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磁铁和右椅板的左端面的距离与左磁铁和左椅板的右端面的距离相等。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支架的横向连杆中部固定有右扶手;左支架的横向连杆中部固定有左扶手。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支架与右底柱之间通过右调节螺钉连接,右支架的两支脚上成型有若干右调节孔,所述右底柱上成型有与右调节孔相对应的螺纹孔;左支架与左底柱之间通过左调节螺钉连接,左支架的两支脚上成型有若干左调节孔,所述左底柱上成型有与左调节孔相对应的螺纹孔。

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优选,右底柱底部固定有右橡皮垫;左底柱底部固定有左橡皮垫。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助行器可以通过右椅板和左椅板进行左右折叠,便于收纳和运送,并且右椅板和左椅板可以分别通过右升降装置和左升降装置调节上下位置,便于使用者休息。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升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右支撑座121和左支撑座221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右支撑座121和左支撑座22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0、右部助行支架;100、右支架;1000、右调节孔;101、右扶手;102、右底柱;1021、右橡皮垫;103、右调节螺钉;11、右椅板;110、右磁铁;12、右升降装置;121、右支撑座;122、右导向架;123、右调节螺栓;124、右连接杆;125、右支撑板;126、右导向块;20、左部助行支架;200、左支架;2000、左调节孔;201、左扶手;202、左底柱;2021、左橡皮垫;203、左调节螺钉;21、左椅板;210、左磁铁;22、左升降装置;221、左支撑座;2210、前导向板;22100、前导向槽;2211、中央连接板;22110、方形导向孔;22111、升降孔;2212、后导向板;22120、后导向槽;222、左导向架;223、左调节螺栓;224、左连接杆;225、左支撑板;226、左导向块;30、铰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5所示,一种可折叠式助行器,包括右部助行支架10和左部助行支架20;右部助行支架10包括右支架100、右椅板11、右升降装置12和一对右底柱102;左部助行支架20包括左支架200、左椅板21、左升降装置22和一对左底柱202;右支架100和左支架200呈倒置的“U”字型;右支架100和左支架200均有竖直的两支脚和两支脚之间的横向连杆组成;一对右底柱102分别插设在右支架100的两支脚的底部;一对左底柱202分别插设在左支架200的两支脚的底部;右升降装置12固定在右支架100的两支脚之间;左升降装置22固定在左支架200的两支脚之间;右椅板11的右端铰接在右升降装置12上;左椅板21的左端铰接在左升降装置22上;右椅板11的左端下端面和左椅板21的右端下端面之间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铰链30;

如图1~图5所示,右升降装置12和左升降装置22的结构左右对称;右升降装置12包括右支撑座121、右导向架122、右调节螺栓123、右连接杆124、一对右支撑板125和一对右导向块126;左升降装置22包括左支撑座221、左导向架222、左调节螺栓223、左连接杆224、一对左支撑板225和一对左导向块226;

如图1~图5所示,右支撑座121和左支撑座221结构左右对称;左支撑座221横截面呈“凵”字型;左支撑座221由竖直的前导向板2210、水平的中央连接板2211和竖直的后导向板2212组成;前导向板2210的后端面上开设有呈长孔的前导向槽22100;后导向板2212的前端面上开设有呈长孔的后导向槽22120;中央连接板2211的中间成型升降孔22111和相对于升降孔22111前后对称的一对方形导向孔22110;右支撑座121和左支撑座221通过前导向板2210和后导向板2212分别固定在右支架100和左支架200;

如图1~图5所示,右导向架122横截面呈“凵”字型;右导向架122的两侧竖直板上枢接有右连接杆124;右导向架122通过两侧竖直板插设在右支撑座121的一对方形导向孔22110;右导向架122的水平板位于右支撑座121的下方并且中间开设有螺纹孔;右调节螺栓123插设在右支撑座121的升降孔22111并且下部螺接在右导向架122的水平板上;右连接杆124的两端固定有一对呈长孔状的右导向块126;右连接杆124固定位置位于右导向块126的下部的圆心处;一对右导向块126的上部的圆心处固定有一对右转轴;一对右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一对呈长孔状的右支撑板125的上部的圆心处;一对右支撑板125的下部之间固定有右椅板11;一对右导向块126滑动设置在右导向架122的前导向槽22100和后导向槽22120内;

如图1~图5所示,左导向架222横截面呈“凵”字型;左导向架222的两侧竖直板上枢接有左连接杆224;左导向架222通过两侧竖直板插设在左支撑座221的一对方形导向孔22110;左导向架222的水平板位于左支撑座221的下方并且中间开设有螺纹孔;左调节螺栓223插设在左支撑座221的升降孔22111并且下部螺接在左导向架222的水平板上;左连接杆224的两端固定有一对呈长孔状的左导向块226;左连接杆224固定位置位于左导向块226的下部的圆心处;一对左导向块226的上部的圆心处固定有一对左转轴;一对左转轴的另一端分别插设在一对呈长孔状的左支撑板225的上部的圆心处;一对左支撑板225的下部之间固定有左椅板21;一对左导向块226滑动设置在左导向架222的前导向槽22100和后导向槽22120内。

如图2、图3所示,右椅板1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圆柱形的右磁铁110;左椅板21的下端面上固定有一对前后对称的圆环形的左磁铁210;左磁铁210的内径大于右磁铁110的直径。

如图3所示,右磁铁110和右椅板11的左端面的距离与左磁铁210和左椅板21的右端面的距离相等。

如图1所示,右支架100的横向连杆中部固定有右扶手101;左支架200的横向连杆中部固定有左扶手201。

如图1所示,右支架100与右底柱102之间通过右调节螺钉103连接,右支架100的两支脚上成型有若干右调节孔1000,所述右底柱102上成型有与右调节孔1000相对应的螺纹孔;左支架200与左底柱202之间通过左调节螺钉203连接,左支架200的两支脚上成型有若干左调节孔2000,所述左底柱202上成型有与左调节孔2000相对应的螺纹孔。

如图1所示,右底柱102底部固定有右橡皮垫1021;左底柱202底部固定有左橡皮垫2021。

助行器折叠过程:

把右椅板11和左椅板21的连接处往上用力拉,然后就可以把右椅板11和左椅板21折叠在一起,同时右部助行支架10和左部助行支架20也折叠在一起;由于左椅板21下端面的左磁铁210和右椅板11的右磁铁110存在,右椅板11和左椅板21会被牢牢靠近在一起。

右椅板11和左椅板21调节过程:

顺时针或者逆时针旋转右调节螺栓123和左调节螺栓223,就能带动右导向架122和左导向板222沿前导向槽22100和后导向槽22120上下运动,即右椅板11和左椅板21上下运动。

以上内容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