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温型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76284阅读:401来源:国知局
测温型气管导管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气管导管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测温型气管导管。



背景技术:

现在的气管导管仅限于进行有效的人工或机械通气,防止患者缺氧和二氧化碳滞留。不能在进行通气的同时进行测温,而人体体温的恒定是维持机体各项生理功能的基本保证。低体温是手术期最常见的热紊乱现象之一,发生率可高达50%~80%。导致患者手术期低体温的因素众多,如环境温度、麻醉方式及术中用药等。低体温造成的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与围术期心肌缺血、凝血疾病、伤口感染和苏醒延时等并发症密切相关,增加住院费用,对于患者预后造成有很大影响,常导致术后死亡率增加。

公开号为CN205434617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可加药测温冲洗型双腔气管导管,包括气管导管、衔接口、充气套囊、充气导管、温度传感器和加药导管;所述衔接口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的一端; 所述充气套囊设置在所述气管导管的另一端;所述充气导管与所述充气套囊连通,用于为所述充气套囊充气,使所述充气套囊鼓起;所述充气套囊包括内腔和外腔;所述气管导管包括充气腔和冲洗腔;所述充气腔与所述冲洗腔并联设置;所述充气腔的一端与所述内腔连通,用于将所述气管导管内的 气体导入人体内;所述充气腔的另一端与所述充气导管连通;所述外腔套在所述内腔外;所述外腔与与所述加药导管连通;所述外腔上设置有多个与外界连通的加药孔;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充气套囊远离气管导管的一端。但是在气管导管插入人体后,由于各个人的气管存在差异使得气管导管在插入人体气管内时,导管上的温度传感器在人体气管内的不同的位置,此时需将温度传感器移至所需测量的位置,以及气管内存在杂物时使得伸入人体气管内的温度传感器与杂物碰触而导致测量温度有误,此时也需将温度传感器移至所需测量的位置,而此时由于温度传感器位置固定,因此造成测量的温度有误,不能及时调整温度传感器的位置将温度而反馈给医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测温型气管导管,具有扩大气管检测温度的范围及时将气管温度的变化反馈给医生的优点。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测温型气管导管,包括上下开口中空的管体、充气套囊、充气导管和加药导管,所述充气导管和加药导管设置在管体内壁内,所述充气套囊设置在管体的一端,所述充气导管与所述充气套囊连通,所述管体外壁在充气套囊的上端开设有向远离充气套囊方向螺旋延伸的滑槽,所述滑槽内滑移连接有温度传感器,所述滑槽槽底开设有沿滑槽方向延伸的导向槽,所述管体内壁开设有通孔一,所述通孔一一端与导向槽连通,另一端通过通孔二与外界连通,所述温度传感器一端设有导线,所述导线沿导向槽穿过通过一从通孔二内穿出,所述导线在穿出的一端连接有显示屏,所述导向槽内设有拉线,所述拉线一端沿通孔一从通孔二内穿出,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时将气管导管有充气套囊的一端插入人体内,人体通过中空的管体呼吸,充气导管往充气套囊里面充气,此时被充气的充气套囊减小了管体通入的气体通过人体气管呼出,人体所需的药物通过加药导管进入人体,在对人体进行气管插管时温度传感器随时监测人体内的温度,对病人进行实时体温监护,当医生通过拉动拉线,进而使得拉线在导向槽内移动,使得拉线驱动温度传感器沿着螺旋形滑槽移动,此时温度传感器能够监控气管内各个方向的温度,及时改变温度传感器的位置,扩大气管检测温度的范围,通过导线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上,能及早判断和预防患者是否发生低体温,通孔一的设置便于医生在人体外拉动拉线,以及便于导线和显示屏连接,导向槽的设置减小拉线和导线通过滑槽而与人体器官接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导向槽内设有限制拉线和导线伸出导向槽的槽口的限位件。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件的设置减小了拉线和导线从导向槽的槽口伸出进而通过滑槽与人体气管接触,进而减小拉线或者导线对气管造成的感染。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挡板,所述挡板铰接设置在导向槽两侧的槽壁上,所述挡板远离铰接的位置的一端相互抵触,所述挡板在与导向槽槽壁铰接的一端设有使得挡板相互抵触的扭簧,所述挡板沿导向槽的槽壁均匀间隔设置,所述挡板上开设有供拉线和温度传感器连接部位穿过的限位槽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挡板的一端与导向槽的槽壁铰接,因此转动挡板将拉线和导线放入导向槽内时,扭簧被拉伸而具有弹力,此时挡板在扭簧弹力的作用下与导向槽的槽壁抵触,进而限制了拉线或者导线从导向槽内伸出,挡板在扭簧的作用力下始终与导向槽的槽壁抵触,将挡板沿导向槽的槽壁均匀间隔设置,使得管体在进入人体内时,挡板将导向槽内的拉线或者导线限制在导向槽内,限位槽一的设置便于温度传感器在滑槽内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限位件为均匀间隔设置在导向槽槽底的立柱,所述立柱上分别开设有供导线和拉线穿过的通孔三,所述立柱上端开设有供拉线和温度传感器连接部位穿过的限位槽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拉线和导线进入导向槽内时,拉线和导线通过通孔三与温度传感器连接,限制了拉线和导线从导向槽内滑出,立柱的设置使得拉线和导线与导向槽槽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进而减小拉线和导线在沿着导向槽移动时与导向槽之间的磨损,限位槽二的设置便于温度传感器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立柱远离导向槽槽底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槽口,所述立柱朝向导向槽槽口的一端设有滚珠。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立柱延伸至导向槽的槽口,使得温度传感器在滑槽内移动时,立柱对温度传感器的底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在立柱朝向导向槽槽口的一端设有滚珠,使得温度传感器在移动时减小温度传感器与立柱之间的摩擦,保护温度传感器,此外利于温度传感器在滑槽内的移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为热敏电阻传感器。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热敏电阻传感器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灵敏度较高,在通过拉线驱动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在移动到不同位置时使得温度传感器可以快速测量出精确的温度。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管体上设有覆盖滑槽槽口的挡网。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挡网设置在滑槽槽口上,限制了温度传感器通过滑槽与人体气管的接触,进而减小对人体气管的感染,同时也避免拉线和导线从滑槽内伸出。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在背离拉线的一侧设有弹性绳,所述弹性绳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槽的槽壁连接。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通过拉线拉动温度传感器时,温度传感器将沿着滑槽移动,当温度传感器失去拉线的拉力时,温度传感器依靠自身的重力下降,此时在温度传感器背离拉线的一侧设有弹性绳,弹性绳在温度传感器被拉线拉动时被拉伸而具有弹力,当温度传感器失去拉力时,温度传感器将在弹性绳的作用力下而向远离拉线的方向移动,进而快速复位。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拉线在穿出通孔二的位置穿设有收线筒,所述收线筒外壁开设有供拉线缠绕的环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拉线上穿设有收线筒,使得收线筒可以沿着拉线移动,便于将收线筒移动至通孔二的位置,进而当拉线在从通孔二的位置被拉出时,将拉线缠绕在收线筒上的环槽内,便于操作。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温度传感器周向设有耐磨垫。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耐磨垫的设置减小了温度传感器在滑槽内移动时与滑槽槽壁的摩擦,保护了温度传感器,延长了温度传感器的使用寿命。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在管体外壁上设置的螺旋形滑槽,便于滑槽内温度传感器沿着滑槽移动,进而测量气管各个位置的温度,扩大了气管的测量位置,及时改变测量位置进而将气管内的温度及时反馈给操作者,拉线的设置便于通过通孔一拉动温度传感器,使得温度传感器沿着滑槽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通孔一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3中B部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5是实施例1的用于体现挡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体;11、充气套囊;12、充气导管;13、加药导管;14、滑槽;141、温度传感器;1411、导线;1412、显示屏;1413、拉线;1414、收线筒;1415、环槽;1416、耐磨垫;142、导向槽;1421、挡板;1422、扭簧;1423、限位槽一;1424、立柱;1425、通孔三;1426、限位槽二;1427、滚珠;15、通孔一;151、通孔二;16、挡网;17、弹性绳。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一种测温型气管导管,参照图1,包括上下开口中空的管体1、充气套囊11、充气导管12和加药导管13,充气套囊11设置在管体1的一端,充气导管12和加药导管13设置在管体1内壁内,将充气导管12与充气套囊11连通,在充气导管12远离充气套囊11的一端通过导管与充气装置连接,充气装置为现有技术,在此不做赘述,加药导管13的一端未与充气套囊11连通并伸出充气套囊11,另一端与外界空气连通。

参照图1和图2,管体1外壁在充气套囊11的上端开设有向远离充气套囊11方向螺旋延伸的滑槽14,在滑槽14内滑移连接有温度传感器141,温度传感器141用于检测管体1伸入气管内时气管内的温度,优选将温度传感器141设为热敏电阻传感器,热敏电阻传感器实现较高的测量精度,灵敏度较高,温度传感器141在移动到不同位置时使得温度传感器141可以快速测量出精确的温度,由于滑槽14沿螺旋形分布,因此在温度传感器141沿着滑槽14移动时,可以沿着管体1周向检测气管内各个方向的温度,及时调整温度传感器141的位置,提高测量的准确性,同时扩大气管检测温度的范围;参照图3和图4,管体1内壁开设有通孔一15,通孔一15一端与滑导向槽142连通,另一端通过通孔二151与外界连通,在温度传感器141一端设有导线1411,此时在滑槽14槽底开设有沿滑槽14方向延伸的导向槽142,导线1411沿导向槽142穿过通过一从通孔二151内穿出,导线1411在穿出的一端连接有显示屏1412,温度传感器141通过导线1411将数据显示在显示屏1412上,使得测温型气管导管在插入人体过程中可以持续的将人体的气管温度实时反馈给医生,能及早判断和预防患者是否发生低体温,通孔一15的设置便于使用者在人体外拉动拉线1413,以及便于导线1411和显示屏1412连接。

参照图5,为了驱动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移动,因此在导向槽142内设有拉线1413,将拉线1413一端沿通孔一15从通孔二151内穿出,另一端与温度传感器141连接;当拉线1413和导线1411放入导向槽142内时,导向槽142两侧的槽壁上铰接有挡板1421,挡板1421远离铰接的一端相互抵触,挡板1421在与导向槽142槽壁铰接的一端设有使得挡板1421相互抵触的扭簧1422,扭簧1422使得挡板1421在不受力时将挡板1421始终与导向槽142的槽壁抵触,限制拉线1413和导线1411伸出导向槽142的槽口,将挡板1421沿导向槽142的槽壁均匀间隔设置,使得管体1在进入人体内时,挡板1421将导向槽142内的拉线1413或者导线1411限制在导向槽142内,挡板1421上开设有供拉线1413和温度传感器141连接部位穿过的限位槽一1423,使得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移动时,拉线1413和温度传感器141连接部位沿着限位槽一1423移动,改变温度传感器141的位置及时测量人体的温度。

参照图2,在通过拉线1413拉动温度传感器141时,温度传感器141将沿着滑槽14移动,当温度传感器141失去拉线1413的拉力时,温度传感器141依靠自身的重力下降,此时温度传感器141在背离拉线1413的一侧设有弹性绳17,弹性绳17的一端与温度传感器141连接,另一端与导向槽142的槽壁连接,在温度传感器141被拉线1413拉动时弹性绳17被拉伸而具有弹力,当温度传感器141失去拉力时,温度传感器141将在弹性绳17的作用力下而向远离拉线1413的方向移动,进而快速复位。

参照图5,管体1上设有覆盖滑槽14槽口的挡网16,限制了温度传感器141通过滑槽14与人体气管的接触,进而减小对人体气管的感染,同时也避免拉线1413和导线1411从滑槽14内伸出;拉线1413在穿出通孔二151的位置穿设有收线筒1414,收线筒1414外壁开设有供拉线1413缠绕的环槽1415,使得收线筒1414可以沿着拉线1413移动,便于将收线筒1414移动至通孔二151的位置,进而当拉线1413在从通孔二151的位置被拉出时,将拉线1413缠绕在收线筒1414上的环槽1415内,便于操作;当拉线1413拉动温度传感器141时温度传感器141周向设有耐磨垫1416,减小了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移动时与滑槽14槽壁的摩擦,保护了温度传感器141,延长了温度传感器141的使用寿命。

具体操作过程:将气管导管的管体1有充气套囊11的一端插入人体内,人体通过中空的管体1呼吸,充气导管12往充气套囊11里面充气,此时被充气的充气套囊11减小了管体1通入的气体通过人体气管呼出,人体所需的药物通过加药导管13进入人体,在此过程中,拉动拉线1413使得拉线1413在导向槽142内移动,此时拉线1413带动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移动,使得温度传感器141沿着滑槽14螺旋移动,改变温度传感器141的位置及时测量人体的温度,还可以检测气管内的周向各个位置的温度,通过导线1411反馈到显示屏1412上,便于医生及时了解人体气管内的温度。

实施例2:一种测温型气管导管,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参照图6,为了限制拉线1413和导线1411伸出导向槽142的槽口,在导向槽142的槽底均匀间隔设置有立柱1424,立柱1424上分别开设有供导线1411和拉线1413穿过的通孔三1425,限制了拉线1413和导线1411从导向槽142内滑出,立柱1424的设置使得拉线1413和导线1411与导向槽142槽底之间有一定的距离,进而减小拉线1413和导线1411在沿着导向槽142移动时与导向槽142之间的磨损,立柱1424上端开设有供拉线1413和温度传感器141连接部位穿过的限位槽二1426,限位槽二1426的设置减小了立柱1424对拉线1413和温度传感器141连接部位在移动时的阻力,利于温度传感器141的移动;此外立柱1424远离导向槽142槽底的一端延伸至导向槽142槽口,使得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移动时,立柱1424对温度传感器141的底部提供一定的支撑力,立柱1424朝向导向槽142槽口的一端设有滚珠1427,使得温度传感器141在移动时减小温度传感器141与立柱1424之间的摩擦,保护温度传感器141,以及利于温度传感器141在滑槽14内的移动。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