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04450阅读:273来源:国知局
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



背景技术:

黄斑裂孔治疗时,其中一种治疗方法为使用内界膜移植,包括内界膜覆盖和填塞。具体操作时,从黄斑区视网膜剥一层内界膜,将其覆盖和填塞至黄斑裂孔内。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内界膜尺寸大于黄斑裂孔。在将内界膜移植至黄斑裂孔内时,现有技术没有合适的器械可供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帮助将内界膜填塞和覆盖至黄斑裂孔内的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其特征在于,包括:

手柄;

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手柄首尾相连;

弯折片,所述弯折片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端部,与所述操作杆成一夹角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所述弯折片与所述操作杆垂直设置。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还包括光导纤维,所述光导纤维自手柄中间穿过,并可向所述弯折片发光地设置。

本发明中的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医生使用时可方便地将内界膜覆盖和填塞至黄斑裂孔内。移植的内界膜大于裂孔,弯折片可自裂孔伸入黄斑下方,将内界膜填塞至黄斑以下,并将内界膜铺平。手柄设置光导纤维照明,可帮助医生观察,方便气液交换灯手术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所示,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包括手柄1、操作杆2和弯折片3。所述操作杆2与所述手柄1首尾相连。所述弯折片3设置在所述操作杆2端部,与所述操作杆2成一夹角a设置。夹角a的范围可根据实际使用方便设置。优选地是,弯折片3与操作杆2的夹角a为直角,即弯折片3与所述操作杆2垂直设置。所述手柄1设置有光导纤维4,光导纤维4自手柄1中间穿过,一端可朝向所述弯折片3发光地设置,另一端连接光源。

本发明中的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医生使用时可方便地将内界膜覆盖和填塞至黄斑裂孔内。移植的内界膜大于裂孔,弯折片可自裂孔伸入黄斑下方,将内界膜填塞至黄斑以下,并将内界膜铺平。手柄设置光导纤维照明,可帮助医生观察,方便气液交换灯手术操作。

本发明中的实施例仅用于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并不构成对权利要求范围的限制,本领域内技术人员可以想到的其他实质上等同的替代,均在本发明保护范围内。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斑裂孔内界膜移植手术器械,其包括:手柄;操作杆,所述操作杆与所述手柄首尾相连;弯折片,所述弯折片设置在所述操作杆端部,与所述操作杆成一夹角设置。本发明中的黄斑裂孔内界膜填塞手术器械,医生使用时可方便地将内界膜填充至黄斑裂孔内。即使内界膜大于裂孔,弯折片可自裂孔伸入黄斑下方,将内界膜填塞至黄斑以下,并将内界膜铺平。手柄设置照射灯,可帮助医生观察,方便操作手术。

技术研发人员:陈亦棋;沈丽君;赵士鑫;吴素兰;王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
技术研发日:2016.11.16
技术公布日:2017.08.0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