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去血丝霜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4508250阅读:1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护肤化妆品领域,具体的涉及一种去红血丝霜。



背景技术:

红血丝主要是因为面部角质层薄弱导致毛细血管位置更容易接触和感知到外界环境变化,从而造成毛细血管扩展而引起的面部现象。面部红血丝患者面部看上去比一般正常肤色红。人们常称高原脸或红脸蛋或是烂苹果,有的仅仅是两侧颧部发红,边界呈圆形,一般呈丝线状排列。这种皮肤薄而敏感,过冷、过热、情绪激动时脸色更红。严重者还会形成沉积性色斑,难以治愈。不仅影响外表的美丽,还会给心理造成阴影,给正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不便。

红血丝产生的原因可能是:①、遗传因素血管脆弱,敏感皮肤,表皮过薄,②、使用化妆品、美容药品不当;③、促进表皮变薄,血管长久扩张或皮肤敏感等。

红血丝治疗红血丝最重要的是改善面部毛细血管的弹性,恢复血管的正常收缩与舒张功能,降低血管通透性,当前红血丝治疗方法主要分为活细胞疗法,物理治疗,化学治疗。活细胞疗法是近几年新出现的治疗方法,效果令人满意,不易反弹,但产品生产技术难度很大,价格昂贵。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出一种去红血丝霜及其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去红血丝霜,是按照重量百分比由ⅰ相:m-685g,二甲基硅油2g,经酰胺1g,乳木果油4g,角鲨烷4g,十六至十八混合醇1g,氢化聚癸烯4g,羟苯丙酯0.06g,维生素e1.5g,bht0.02g;ⅱ相:1,3-丁二醇4g,羟丙基纤维素0.3g,尿囊素0.2g,nmf-504g,海藻多糖3g,去血丝生物素2g,蒸馏水63.92g,羟苯甲酯0.12g;ⅲ相:丙二醇4g,cmg0.2g,0.5%透明质酸溶液10g,表皮生长因子0.5g,丝肽液4g,;ⅳ相:香精0.3g,杰马bp0.3g。

一种去红血丝霜,其配制方法如下:

(1)称取各组分;

(2)先将ⅱ相组分与ⅲ相组分均匀混合,溶解,加热至40℃备用;

(3)将ⅰ相、ⅱ相组分分别加热灭菌至80℃,当ⅰ相、ⅱ相两相温度相等时,将ⅰ相加入ⅱ相,均质乳化3min,搅拌降温至45℃,

(4)加入ⅲ相、ⅳ相,缓慢搅拌至36℃,即得。

本发明的一种去红血丝霜,能有效收敛、抗衰、除皱、收缩血管、增加皮肤厚度、修复面部红血丝、修复受损皮肤。用于面部血管扩张、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等敏感性肌肤。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去红血丝霜,是按照重量百分比由ⅰ相:自乳化单硬脂酸甘油酯gc3g,二甲基硅油1.5g,硬脂酸1g,羟苯丙酯0.06g,霍霍巴油1.5g,液体石蜡8g,维生素e0.6g,角鲨5g,月桂氮卓酮1.5g;ⅱ相:1,3-丁二醇4g,羟苯甲酯0.12g,nmf-503g,nt-200a3g,尿囊素0.2g,丙二醇3g,超细氧化锌2g,汉生胶0.3g,维生素e0.6g,蒸馏水61.62g;ⅲ相:丙二醇3g,cmg0.2g,内皮素拮抗药0.02g,芦荟粉0.3g,0.5%透明质酸溶液10g;ⅳ相:香精0.3g,杰马bp0.3g。

实施例2

一种去红血丝霜,其配制方法如下:

(1)称取各组分;

(2)先将ⅱ相组分与ⅲ相组分均匀混合,溶解,加热至40℃备用;

(3)将ⅰ相、ⅱ相组分分别加热灭菌至80℃,当ⅰ相、ⅱ相两相温度相等时,将ⅰ相加入ⅱ相,均质乳化3min,搅拌降温至45℃,

(4)加入ⅲ相、ⅳ相,缓慢搅拌至36℃,即得。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一种去红血丝霜,是按照重量百分比由二甲基硅油 2g,经酰胺1g,乳木果油 4g,角鲨烷 4g,十六至十八混合醇1g,羟苯丙酯0.06g,维生素E1.5g,1,3‑丁二醇 4g,羟丙基纤维素0.3g,尿囊素0.2g,海藻多糖 3g,去血丝生物素2g,蒸馏水63.92g,羟苯甲酯 0.12g,丙二醇4g,0.5%透明质酸溶液10g,表皮生长因子0.5g,丝肽液4g等组成。本发明的一种去红血丝霜,能有效收敛、抗衰、除皱、收缩血管、增加皮肤厚度、修复面部红血丝、修复受损皮肤。用于面部血管扩张、激素依赖性皮炎、化妆品皮炎等敏感性肌肤。

技术研发人员:毛雨婷;李俊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天津嘉氏堂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6.11.18
技术公布日:2018.05.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