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37588阅读:500来源:国知局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与流程

本发明属于外用冠心病心绞痛中药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2015年中国心血管病报告”发布,心血管病占居民疾病死亡构成的40%以上,农村为44.6%,城市为42.51%为我国居民的首位死因。心血管病负担日渐加重,已成为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冠心病)是最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近年来,随着生活方式的改变,冠心病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我国每年新发冠心病事件(包括急性心肌梗死,冠心病猝死和慢性冠心病死亡)约130万例次。冠心病的治疗有口服用药及冠脉支架两种方式。冠脉支架费用高,远期效果不详。现阶段口服用药仍是治疗冠心病的首选方法。心绞痛是冠心病最主要的临床症状,也是降低患者生活质量,促使其就医的主要原因。对缓解心绞痛临床上主要应用药物,有关其他外用方法报道较少。

2010年辽宁中医药大学陈维报道,应用心绞痛贴膏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治疗组对照组共收录80名符合诊断的患者。心绞痛贴膏是将几味中药或醇化和水煎浓缩药物加入部分药物粉末,和基脂渗透剂做成膏,外用到内关、心腧、膻中、足三里、丰隆共5个穴位上;该组方所贴敷穴位较多,贴敷时间短,患者接受困难;对胸痛缓解的总有效率仅为89.47%,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基于现阶段临床上缺乏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外用方法,另外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心绞痛贴膏存在所贴敷穴位较多、贴敷时间短、患者接受困难,治疗总有效率有待提高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了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及其制作方法和使用方法。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包括无纺布层1和药物层6,所述的药物层6主要是由复方丹参滴丸制成的。

进一步限定,所述的药物层6还包含蜂蜜。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限定,所述贴片还包括黏贴层2、防渗层3、防粘离型纸条4、环形槽5和纸制隔离层7,无纺布层1上设置黏贴层2,黏贴层2的一个边缘设置防粘离 型纸条4,黏贴层2上设置防渗层3,防渗层3上设置环形槽5,环形槽5内设置药物层6,最上方设置纸制隔离层7。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的制作方法是将复方丹参滴丸研磨成细粉末,调和蜂蜜后粘接在环形槽5内即可。

将复方丹参滴丸研磨成70目细粉末

每帖含复方丹参滴丸5~10粒。

将蜂蜜作为介质,改变其丹参滴丸粉末的形状,使其成为软固体更易于固定在贴片上,进一步使其易于贴敷在神阙穴上,不易改变位置,以免发生位置改变对敷贴疗效产生影响。

上述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的使用方法是将其贴敷在神阙穴上,每日一次,持续贴敷。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本发明是将复方丹参滴丸,研磨成细粉末,调和蜂蜜制成穴帖,贴敷到患者神阙穴上,有效缓解冠心病心绞痛。

复方丹参滴丸是于1996年投入市场的,在已成为临床上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常规用药。到2016年年底,天士力复方丹参滴丸将全面通过美国FDA三期临床认证,也将成为第一个走出国门的中药。从中医的角度来说,复方丹参滴丸的组方配伍有相得益彰的作用。君药丹参活血化瘀,养血宁心,宽胸止痛,臣药三七对凝血系统有双向调节作用,止血不留瘀,活血不出血,化瘀止血,活血定痛,冰片作为佐使药有芳香走窜,宽胸理气,无往不达的作用。复方丹参滴丸的药用物质是经过下列处理制得的:取经粉碎的丹参、三七药材,加水提取3次,经过过滤,将滤液减压浓缩,向浓缩液中加入乙醇,形成沉淀;将乙醇上浓缩,制成稠膏,作为药用物质;处方中的冰片为纯化合物,只要粉碎即可。三种成分配合在一起具有1+1+1>3的作用,即服用复方丹参滴丸比同时服用丹参加三七加冰片效果要好。丹参素从丹参中的水溶性成分提炼出来,有保护心肌、抗血栓形成、保护神经细胞等作用。提取三七中的有效成分三七皂甙,生物利用度高。冰片为天然冰片,含量低,对肠胃刺激小,独行则势弱,佐使则有功。

本发明的贴片药物层呈固态分子分散体系,药物有效成分呈分子状态直接分散于基质中,在体温作用下,药物层熔融,药液成透明状,药物层中的有效成分分子通过神阙穴渗透入人体中,快速被人体吸收,进入体内可迅速释放,有效成分经脐部汗腺通道、角质层及表皮层转运进入细胞间质,快速弥散进入毛细血管,依次经附脐静脉、门静脉、肝脏、 下腔静脉到达心脏,有利于充分吸收而发挥疗效。本发明克服了传统固体中药制剂起效慢、药效低的不足,具有速效的特点。

本发明穴位贴敷的这种治疗方式有效的规避了肝脏的首过效应,并且不用患者反复吃药,患者的依从性高。

本发明的贴片贴敷后能明显减轻胸痛的程度,减少发作的次数。

本发明填补了冠心病心绞痛外用疗法的空白。充分应用现在冠心病治疗领域中疗效确切的复方丹参滴丸,对其用法进行了有效的创新。口服复方丹参滴丸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总有效率也能达到90%以上,关键患者服用口服药需要其较高的依从性才能保证疗效。要保证口服药物的有效血药浓度,对患者用药的依从性有极高的要求,而冠心病的患者群往往年龄偏大,按时按顿的保证用药,对患者是个难题,本发明可以有效规避口服复方丹参滴丸的上述缺点,本发明的贴片每日一次贴敷,全天有效,易于使用,并且其滴丸的优势也能发挥出来,充分利用复方丹参滴丸对冠心病心绞痛确切的疗效,具有较高的临床疗效,有效规避了其频繁给药的缺点。

本发明的贴片满足广大冠心病患者的需求,提高其生活质量,延缓疾病的发展,并且控制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必将创造良好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本发明的贴片使用后一天之内即有效果,适合长期应用,无副作用。本发明要解决现有心绞痛贴膏存在的问题,其所贴穴位少、贴敷时间长、不需频繁更换,易于患者接受,治疗总有效率高达96.66%。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所述贴片的结构示意图,图1中1——无纺布层,2——黏贴层,3——防渗层,4——防粘离型纸条,5——环形槽,6——药物层,7——纸制隔离层;图2是患者刘某治疗前心电图;图3是患者刘某治疗后心电图。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方式一:结合图1进行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包括无纺布层1、药物层6、黏贴层2、防渗层3、防粘离型纸条4、环形槽5和纸制隔离层7,无纺布层1上设置黏贴层2,黏贴层2的一个边缘设置防粘离型纸条4,黏贴层2上设置防渗层3,防渗层3上设置环形槽5,环形槽5内设置药物层6,最上方设置纸制隔离层7;所述的药物层6是由天津天士力集团生产的复方丹参滴丸和蜂蜜制成的。

用于冠心病心绞痛贴片的制作方法是将复方丹参滴丸研磨成粉末70目。

采用下述试验验证发明效果

选择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型患者60例。西医诊断标准参照《不稳定型心绞痛诊断和治疗建议》(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2000年版),中医诊断标准参照2002年颁布的《中药新药治疗胸痹(冠心病心绞痛)临床研究指导原则》。纳入标准:①年龄在50~70岁之间住院患者。②西医诊断标准符合冠心病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患者。④自愿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符合以下任意一项者):①经检查确诊患有冠心病急性心梗,或有中度、重度心绞痛以及严重心脏疾患、重度神经官能症、甲亢、颈椎病、更年期症候群、及胃食管返流所致胸痛患者。②合并重度心律失常(房颤、房扑、阵发性室速等)、重度心肺功能不全、重度高血压(III级)患者。③三个月内已参加其他临床试验研究,可能影响本研究结果的患者。按照入院顺序将60名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研究组30例,男性15例、女性15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60.87±6.37岁。对照组30例,男性19例、女性11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50岁,平均年龄为61.63±5.87岁。经统计学分析,两组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危险度度分层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方法

1.治疗方法

研究组:在稳定型心绞痛西医基础治疗基础上联合应用具体实施方式一所述的贴片;每帖含复方丹参滴丸8粒,粉碎后加入少许蜂蜜,粘附在空贴上。心舒神阙帖贴敷在神阙穴上,每日一次,持续贴敷。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对照组:给于西医基础治疗,神阙穴贴服淀粉加蜂蜜制成的穴帖。每日一次,持续贴敷。半个月为一个疗程。

2.评价指标

干预前及干预2周后分别于安全性指标(血、尿常规,肝功能、肾功能)基础上通过分析疗效性指标对两组患者进行测评。其中,疗效性指标包括如下:

2.1中医证候积分:参照《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2002年版)的标准制定中医证候疗效判定标准。

2.2冠心病心绞痛记分:参照《中药新药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指导原则》(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2002年颁发)。

2.3心电图疗效评定:参照《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疗效判定标准》(1979年9月, 上海)。

2.4硝酸甘油停减率判定标准:停减率:(治疗前用药片数-治疗后用药片数)/治疗前用药片数×100%。

3统计学方法

将本实验获得的资料建立数据库,应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及处理。定量资料以 表示;定数资料以频数比、构成表表示。对于符合正态分布者,同组内治疗前后比较采取配对t检验方法,组间比较采取独立样本t检验方法。对于不符合正态分布者,采取非参数检验方法,等级资料采用χ2检验。分析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种情况下各组指标的差异性,P>0.05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明显差异,P<0.01存在显著性差异。

结果

1.干预前两组患者一般情况的比较

两组患者的一般情况、病程、危险度分层方面无显著性差异,具有可比性(P>0.05)。见表1。

表1两组患者一般情况比较

1)为χ2值,2)为t值

2.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症候积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中医临床证候积分无显著性差异,P=0.755>0.05具有可比性,治疗前后两组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0<0.01;治疗后两组间比较P=0.036<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在中医临床证候疗效上,研究组明显优于对照组。见表2。

表2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症状积分比较

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心绞痛症状疗效比较

统计结果显示,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间,疼痛程度记分经非参数检验,治疗前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具有明显差异,说明在改善心绞痛症状方面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治疗前后组内比较P<0.01,具有显著性差异,说明两组均能明显改善心绞痛症状。见表3。

表3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绞痛症状积分比较

4.干预后两组心电图疗效比较

经过两周的治疗,运用卡方检验两组总有效例数,结果示P=0.937,无显著性差异(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说明两组在心电图疗效上,无明显差异。见表4。

表4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心电图疗效比较

5.干预后两组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经过两周的治疗,研究组的30例患者在治疗前均通过服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经过治疗后,硝酸甘油停药为9例,减药为18例;对照组30例患者在治疗前亦均服用硝酸甘油缓解心绞痛,治疗后,5例患者可停药,14例可减少硝酸甘油用量。经统计学处理,硝酸甘油停减率治疗组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45,P<0.05)。见表5。

表5干预2周后两组患者硝酸甘油减停率比较

现病史:患者因天气原因20天前出现阵发性胸闷痛,伴头晕恶心,近一周加重。自诉于1987年诊断为“冠心病心绞痛”“高血压”。2012年行320排冠脉CT,结果示“前降支中—重度狭窄,右冠状动脉重度狭窄”,建议行冠脉支架植入术,因利多卡因过敏,未做介入治疗。长期口服拜阿司匹林、代文、消心痛等。近20天出现胸闷痛,放射至后背及左肩部,稍劳即发,每次持续几分钟。

患者一般状态:T:36.7C P:60次/分 R:20次/分 BP:160、90mmHG神志清晰,呼吸急促,面色红润,表情痛苦,性情急躁,视物模糊。二便正常。心电图如图2所示。

诊断: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不稳定型心绞痛

原发高血压3级

治疗原则:抗凝、扩冠、降压、止痛

用药:低分子肝素钠5000u日一次皮下注射;5%葡萄糖250ml异舒吉20mg日一次静脉输液;阿司匹林100mg日一次口服;舒心神阙贴日一次穴位贴敷。

预后:共住院20天,患者症状明显好转,心电图缺血症状缓解,参见图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