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9202阅读:2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背景技术:

消化性溃疡主要指发生于胃和十二指肠的慢性溃疡,是一多发病、常见病。溃疡的形成有各种因素,其中酸性胃液对黏膜的消化作用是溃疡形成的基本因素,因此得名。酸性胃液接触的任何部位,如食管下段、胃肠吻合术后吻合口、空肠以及具有异位胃黏膜的Meckel憩室,绝大多数的溃疡发生于十二指肠和胃,故又称胃、十二指肠溃疡。目前治疗消化性溃疡的药物众多,例如公开号为:CN105727099A、名称为《医治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及制法》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了医治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组合物,主要由下列原料药制备而成,均为质量份:淡竹根9~16,佛手花5~10,碎骨子7~14,赤小豆6~10,紫苏叶4~8,莙荙菜3~6,薤白7~11,短柄菝葜8~14,玳玳花5~9,秋海棠根10~18,南瓜藤8~14,小白薇10~15,竹叶椒4~6,石莽草3~7,胡颓子根4~8。本发明配方科学、作用协同,所得产品具有和胃理气、行气止痛等功效,见效快、疗程短。但其配伍较为复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配伍较为简单、安全可靠、疗效好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是由下述重量配比的原料制成:

积壳20~30、柴胡15~25、白芍12~20、延胡索7~15、党参9~18、元胡7~15、青黛15~25、甘草5~12。

各原料的优选重量配比为:

积壳22~28、柴胡18~22、白芍15~18、延胡索8~12、党参10~15、元胡8~12、青黛18~22、甘草6~10。

各原料的最佳重量配比为:

积壳25、柴胡20、白芍16、延胡索10、党参12、元胡10、青黛20、甘草8。

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制备方法为:按重量配比称取原料积壳、柴胡、白芍、延胡索、党参、元胡、青黛、甘草,加入5~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服用方法为:口服,每日2次,每次服200~250克。

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以积壳为主药,搭配其它辅药,它们相互影响,协同作用,从而起到很好的疏肝清热,健脾和胃,行气止痛,收敛生肌作用,对消化性溃疡有很好的疗效,而且其原料简单、服用方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以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这些实施例。

以下各实施例中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实施例1

药物重量配比:

积壳20份、柴胡15份、白芍12份、延胡索7份、党参9份、元胡7份、青黛15份、甘草5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5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2

药物重量配比:

积壳30份、柴胡25份、白芍20份、延胡索15份、党参18份、元胡15份、青黛25份、甘草12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8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40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施例3

药物重量配比:

积壳25份、柴胡20份、白芍16份、延胡索10份、党参12份、元胡10份、青黛20份、甘草8份。

制备方法:

按上述重量配比称取原料,加入6倍原料重量的水煎煮,水沸后文火煮35分钟,滤出药液,即得。

实验例:

以下通过实验例进一步阐述本发明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的有益效果。

1、实验人群:

分为A、B两个实验组:

A组:女性患者100例;年龄20~54岁。

B组:男性患者120例;年龄25~55岁。

2、药物服用方法:

口服本发明实施例3制得的治疗消化性溃疡的中药每天2次,每次服250克,连服30天。

3、疗效评定:

(1)无效:与服药前相比,治疗效果不明显。

(2)显效:治疗效果明显。

4、治疗效果: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