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91648阅读:32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
技术领域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乳腺增生是女性最常见的乳房疾病,其发病率占乳腺疾病的首位。近些年来该病发病率呈逐年上升的趋势,年龄也越来越低龄化。它是既非炎症又非肿瘤的一类病,多发于30~50岁女性,发病高峰为35~40岁。乳腺增生症是正常乳腺小叶生理性增生与复旧不全,乳腺正常结构出现紊乱,属于病理性增生。目前该疾病真正的发病原因还不明确,多认为与内分泌失调及精神、环境因素等有关。而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发病率占全身各种恶性肿瘤的7~10%,在妇女仅次于子宫癌,已成为威胁妇女健康的主要病因。乳腺增生病与乳癌在临床表现上都以肿块为主,在发病机制上有相似之处,而且某引起类型的乳腺增生病可以发展成乳癌。中医学记载此类疾病为“乳癖”范畴之内,分析认为由内伤七情,心理压力过度、生活方式的改变,使得肝气不舒,气滞痰凝、郁结。病理性的乳腺增生,需积极治疗,尤其是囊性增生类型,由于存在癌变的可能,不能掉以轻心。如果发生癌变,切除正常器官,给患者本人、家庭造成不可挽回和无法弥补的心理创伤,产生了巨大的精神压力。临床上治疗乳腺增生及乳腺癌预防治疗,常用的药物多数是中成药,具有活血化瘀、疏肝理气、软坚散结、调补气血等作用,由于选用药材不同,病症各异,治疗效果差异较大。此外,尚有激素疗法,有人采用雄激素治疗本病,但这种治疗有可能加剧人体激素间失衡,不宜常规应用。仅在症状严重,影响正常工作和生活时,才考虑采用。由于乳腺增生及乳腺癌的病型较多,普通的治疗药物,需要明确针对病型,因此对于诊断的要求极高,误诊也是临床常见情况。技术实现要素:基于
背景技术
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提出了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配伍合理,疗效显著,复发率低,可有效治疗乳腺增生和早期乳腺癌,而且其毒副作用小,价格低廉。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7~30份,川楝子3~6份,橘核9~12份,乌梅6~9份,香橼6~9份,浙贝母3~6份,法半夏1~3份,鳖甲3~6份,山慈菇3~6份,当归12~15份,莪术3~6份,血竭1~3份,红藤3~6份,马鞭草12~15份,黄芪6~9份,葶苈子3~6份,甘草5~8份。香附,味辛、微苦、甘,性平。入肝、三焦经。能理气解郁,调经止痛。用于肝郁气滞,胸、胁、脘腹胀痛,消化不良,月经不调,经闭痛经,寒疝腹痛,乳房胀痛。川楝子,味苦,性寒。归肝、小肠、膀胱经。能舒肝行气止痛,驱虫。用于胸胁、脘腹胀痛,疝痛,虫积腹痛。橘核,味苦,性平。归肝、肾经。具有理气,止痛的功效。主治疝气,睾丸肿痛,乳痈,腰痛,膀胱气痛。乌梅,味酸、涩,性平。归肝、脾、肺、大肠经。能敛肺,涩肠,生津,安蛔。用于肺虚久咳,久痢久泻,虚热消渴,蛔厥呕吐腹痛;胆道蛔虫症。香橼,味辛、苦、酸,性温。归肝、肺、脾经。能理气降逆,宽胸化痰。主治胸腹满闷;胁肋胀痛;咳嗽痰多。浙贝母,味苦,性寒,归心经、肺经。能清热化痰,散结解毒。主治风热咳嗽,肺痈喉痹,瘰疬,疮疡肿毒。法半夏,石灰制半夏。治寒痰、湿痰为主,同时具有调脾和胃的作用。形如生半夏,内外皆呈黄色或淡黄白色。味辛,性温。入脾、胃经。能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主治咳喘痰多,呕吐反胃,胸脘痞满头痛眩晕,夜卧不安,瘿瘤痰核,痈疽肿毒。鳖甲,味咸,性微寒。归肝、肾经。能滋阴潜阳,软坚散结,退热除蒸。用于阴虚发热,劳热骨蒸,虚风内动,经闭,癓瘕,久疟疟母。山慈菇,味辛、甘,性寒,小毒。归脾经、肝经。能消肿,散结,化痰,解毒。主治痈疽疔肿,瘰疬,喉痹肿痛,蛇、虫、狂犬伤。当归,味甘、辛,性温。入肝、心、脾经。具有补血和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经闭腹痛,症瘕结聚,崩漏;血虚头痛,眩晕,痿痹;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窃,跌扑损伤。莪术,味辛、苦,性温。归肝、脾经。具有行气破血,消积止痛的功效。用于燀瘕痞块,瘀血经闭,食积胀痛;早期宫颈癌。血竭,味甘、咸,性平。入心胞、肝经。具有行瘀,止血,止痛,敛疮生肌的功效。用于跌扑折损,内伤瘀痛;外伤出血不止。红藤,味苦,性平,入大肠经。具有清热解毒、活血散瘀、祛风杀虫的功效。用于肠痈腹痛、风湿痹痛、跌打伤痛,妇女痛经,赤痢,血淋,疳积虫痛等症。马鞭草,味苦,性凉。归肝、脾经。能活血散瘀,截疟,解毒,利水消肿。用于症瘕积聚,经闭痛经,疟疾,喉痹,痈肿,水肿,热淋。黄芪,味甘,性微温。归肺、脾、肝、肾经。具有益气固表、敛汗固脱、托疮生肌、利水消肿之功效。用于治疗气虚乏力,中气下陷,久泻脱肛,便血崩漏,表虚自汗,痈疽难溃,久溃不敛,血虚萎黄,内热消渴,慢性肾炎,蛋白尿,糖尿病等。葶苈子,味辛、苦,性寒。归肺、膀胱经。能泻肺平喘,行水消肿。用于痰涎壅肺、喘咳痰多、胸胁胀满、不得平卧、胸腹水肿、小便不利。甘草,味甘,性平,归十二经。能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祛痰止咳,缓急止痛,调和诸药。用于脾胃虚弱,倦怠乏力,心悸气短,咳嗽痰多,脘腹、四肢挛急疼痛,痈肿疮毒,缓解药物毒性、烈性。优选地,香附、川楝子、橘核的重量比为28~29:4~5:10~11。优选地,乌梅、香橼、浙贝母、法半夏、鳖甲、山慈菇的重量比为7~8:7~8:4~5:1.5~2.5:4~5:4~5。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8~29份,川楝子4~5份,橘核10~11份,乌梅7~8份,香橼7~8份,浙贝母4~5份,法半夏1.5~2.5份,鳖甲4~5份,山慈菇4~5份,当归13~14份,莪术4~5份,血竭1.5~2.5份,红藤4~5份,马鞭草13~14份,黄芪7~8份,葶苈子4~5份,甘草6~7份。优选地,当归、莪术、血竭、红藤、马鞭草的重量比为13.5:4.5:2:4.5:13.5。优选地,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8.5份,川楝子4.5份,橘核10.5份,乌梅7.5份,香橼7.5份,浙贝母4.5份,法半夏2份,鳖甲4.5份,山慈菇4.5份,当归13.5份,莪术4.5份,血竭2份,红藤4.5份,马鞭草13.5份,黄芪7.5份,葶苈子4.5份,甘草6.5份。乳络为肝胃所主,因肝郁胃阻,而乳络不畅,日久则痰聚血凝成癖,发为乳腺增生,肝郁气血失畅,累及冲任,故月经不调,女性乳房属于生殖系统,故冲任失调又反之累及乳络,故乳病症状随月经而变化。综上所述,乳癖之病为肝气郁结,冲任失调,而致气滞痰凝血瘀于乳络,结成乳癖。本发明采用香附、川楝子、橘核相互配合,舒肝行气,理气解郁,调经止痛;以乌梅、香橼、浙贝母、法半夏、鳖甲、山慈菇相互配合,软坚散结,滋阴潜阳,理气降逆,宽胸化痰;而当归、莪术、血竭、红藤、马鞭草相互配合,行气破血,调经止痛,补血和血,活血散瘀;再以黄芪补中益气,葶苈子泻肺消肿,甘草调和诸药;上述诸药配合,能够肝气畅达而气血流通,化痰祛瘀,软坚散结而标本兼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实施例1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7份,川楝子6份,橘核9份,乌梅9份,香橼6份,浙贝母6份,法半夏1份,鳖甲6份,山慈菇3份,当归15份,莪术3份,血竭3份,红藤3份,马鞭草15份,黄芪6份,葶苈子6份,甘草5份。实施例2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30份,川楝子3份,橘核12份,乌梅6份,香橼9份,浙贝母3份,法半夏3份,鳖甲3份,山慈菇6份,当归12份,莪术6份,血竭1份,红藤6份,马鞭草12份,黄芪9份,葶苈子3份,甘草8份。实施例3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8份,川楝子5份,橘核10份,乌梅8份,香橼7份,浙贝母5份,法半夏1.5份,鳖甲5份,山慈菇4份,当归14份,莪术4份,血竭2.5份,红藤4份,马鞭草14份,黄芪7份,葶苈子5份,甘草6份。实施例4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9份,川楝子4份,橘核11份,乌梅7份,香橼8份,浙贝母4份,法半夏2.5份,鳖甲4份,山慈菇5份,当归13份,莪术5份,血竭1.5份,红藤5份,马鞭草13份,黄芪8份,葶苈子4份,甘草7份。实施例5本发明提出的一种用于乳腺增生及早期乳腺癌的中药组合物,其原料按重量份包括:香附28.5份,川楝子4.5份,橘核10.5份,乌梅7.5份,香橼7.5份,浙贝母4.5份,法半夏2份,鳖甲4.5份,山慈菇4.5份,当归13.5份,莪术4.5份,血竭2份,红藤4.5份,马鞭草13.5份,黄芪7.5份,葶苈子4.5份,甘草6.5份。本发明制备方法如下:将上述药物混合后,加水,武火煮沸,再用文火煎煮1~2h,冷却,滤去药渣即得。动物药理实验取SD雌性未孕大鼠80只,体重为180~220g,随机分为4组,分别为空白对照组、对照药物组和实验组。除空白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大鼠按0.5g/kg皮下注射苯甲酸雌二醇,1次/d,连续3周,随后皮下注射黄体酮5mg/kg,1次/d,连续注射1周。空白对照组每天皮下注射生理盐水0.2mL/只,连续注射4周。各给药组按剂量灌胃给药,实验组给予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剂量为10.2g生药/kg;对照药物组给予枸橼酸他莫昔芬,剂量为3.6g生药/kg;空白对照组则给予等体积蒸馏水,1次/d,连续8周。末次给药后1h,大鼠麻醉,腹腔静脉取血3mL作雌二醇、孕酮、睾酮测定;用精密游标卡尺测量每只大鼠胸部第2、3对乳房乳头高度;以6mm打孔器取下第2对完整乳房,电子天平称重。1、本发明实验对乳腺增生大鼠乳头高度的影响组别剂量(g生药/kg)第2对乳房乳头高度第3对乳房乳头高度实验组9.80.48±0.090.50±0.11对照药物组3.60.65±0.100.68±0.08空白对照组/1.29±0.181.26±0.11由上表可知,实验组用药8周后,大鼠第2、3对乳头高度与2个对照组进行相比均明显减小(P<0.05)。2、本发明实验对乳腺增生大鼠乳房重量的影响组别剂量(g生药/kg)第2对乳房重量(mg)实验组9.856.47±16.38对照药物组3.668.67±15.23空白对照组/74.36±12.38由上表可见,实验组用药8周后,乳腺增生大鼠第二对乳房重量与2个对照组进行相比均明显减小(P<0.05)。人体临床实验通过筛选女性门诊患者,选择确诊为乳腺增生或早期乳腺癌病症的患者100例,年龄最小者26岁,年龄最大者60岁,患者均知情同意参与实验。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口服特茉芬,一次2片,每日一次;实验组口服本发明实施例5所得中药煎剂,每日一次。7天一个疗程,6个疗程治疗后,结果如下:组别n痊愈显效有效总有效率无效实验组502912796%2对照组502114886%7由上表可知:本发明所得药剂的疗效显著,优于现有技术。随访半年,实验组29例痊愈患者,复发3例;对照组21例痊愈患者,复发7例,由此可知本发明复发率低。其中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症判断疗效标准》中有关疗效标准:治愈:临床症状全部消失,实验室检查正常。显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接近正常水平。有效:临床症状减轻,试验室检查各相关指标有所改善,体征有改善。无效:临床症状无明显好转或加重。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
技术领域
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及其发明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