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祛肺中浊痰的混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44336阅读:276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祛肺中浊痰混合物。



背景技术:

痰的主要来源是气管、支气管腺体和杯状细胞的分泌物。在正常情况下,呼吸道的腺体不断有小量分泌物排出,形成一层薄的粘液层,保持呼吸道的湿润,并能吸附吸入的尘埃、细菌等微生物,借助于柱状上皮纤毛的摆动,将其排向喉头,随咳嗽咳出,或被咽下。所以一般不感觉有痰。在呼吸道的反复感染、异物、过热过冷的空气、刺激性气体、香烟或过敏因素的刺激下,支气管分泌大量痰液。

有吸烟史的人肺中有浊痰的几率会大大提高,有的严重至无法平躺入睡。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祛肺中浊痰的混合物,制作简单,绿色安全,对于祛除肺中的浊痰,特别是对于因吸烟等造成的积油、浊痰有显著的疗效。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问题所提供的技术方案是:这种祛肺中浊痰的混合物,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其由以下重量配比的原料混合而成:皂荚200-350、百合100-200、杏仁120-280、半夏100-200、当归130-260、红枣200-400。

作为优选,它是由以下总量分配比的草原料制成:皂荚280、百合150、杏仁220、半夏130、当归180、红枣330。

皂荚,辛,温。有小毒。开窍,祛痰,解毒。用于中风口噤,喘咳痰壅,癫痫,痈疮中毒。百合,甘;微苦;微寒。归心;肺经。用于养阴润肺;清心安神。主阴虚久嗽;痰中带血;热病后期;余热未清,或情志不遂所致的虚烦惊悸、失眠多梦、精神恍惚;痈肿;湿疮。杏仁,苦,微温;有小毒。能止咳平喘,润肠通便。半夏,辛,温,有毒。入脾、胃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治湿痰冷饮,呕吐,反胃,咳喘痰多,胸膈胀满,痰厥头痛,头晕不眠。外消痈肿。用于痰多咳喘、痰饮眩悸、内痰眩晕、呕吐反胃、胸脘痞闷、梅核气症;生用外治痈肿痰核。当归,甘、辛、温。归肝、心、脾经。功能: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症瘕结聚;崩漏;虚寒腹痛;痿痹;肌肤麻木;肠燥便难;赤痢后重;痈疽疮疡;跌扑损伤。红枣,甘,温。归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缓和药性。用于脾胃虚弱,食少便溏,血虚萎黄,妇女脏躁。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制作简单,绿色安全,对于祛除肺中的浊痰,特别是对于因吸烟等造成的积油、浊痰有显著的疗效。

具体实施方式:

具体实施例一:

李某某,男,49岁,二十年吸烟史,2014年发现出现咳痰,有时严重至无法平躺。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物,一个半个月后上述症状均消失。

本案例使用的原料重量比配是:皂荚280、百合150、杏仁220、半夏130、当归180、红枣330。

以上药材称取后除了红枣外,磨成细粉,蜜炼成丸,每丸约2.5克,每日三次,每次3-5粒。每次用红枣趁水送服。

具体实施例二:

张某某,男,35岁,多年吸烟史,咳痰,欲戒烟。使用本发明所提供的混合物,一个月后咳痰现象消除,再服半个月后对烟的依赖大幅下降。

本案例使用的原料重量比配是:皂荚270、百合160、杏仁120-280、半夏130、当归190、红枣340。

以上药材称取后除了红枣外,磨成细粉,蜜炼成丸,每丸约2.5克,每日三次,每次3-5粒。每次用红枣趁水送服。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