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0417阅读:54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组合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气温的逐渐变暖,四季气候变化无常,冬应寒反热,秋应凉反燥,署夏常湿,春季多风。再加人们的饮食无节,一会吃凉的,一会又吃热的,伤脾伤胃。导致湿热病在近20年广泛流行。湿热病一年四季皆可发生,它是以外感湿热邪气所引起的,以发热,气机阻滞,脾胃升降失调为主要临床表现的多种急性热病的总称。一般治疗湿热病有四法;一;辛温宣透,芳香化湿;二;辛温开郁,苦温燥湿;三;苦寒清热燥湿;四;淡渗利湿;治疗湿热病也有五种禁忌;禁忌严明;一,忌大汗;二,忌大下,三,忌滋补,四,忌温补,五,忌生凉物;如严格遵循湿热病治疗大法及治疗禁忌治疗湿热病,湿热病不难治愈。但在实际诊疗当中发现许多来诊病人自述:一开始发冷,继而发热,头重疼昏闷,发困无力,不思饮食,似感冒样的症状,医生给予抗生素治疗,先口服,几天无效,就改用抗生素静脉注射治疗,不但不好转,反而加重。没办法又让患者去大医院检查,医院也给了些先锋之类的西药,也不见效。

因为湿热病是一种湿邪与热邪合而为病,是一种戾气,医院各种化验都检查不出来,只是有的病人化验血象有点高,20年经验所得;用抗生素治疗湿热病几乎无效,只能养病。湿和热是两种不同的属性的邪气,湿为阴邪,热为阳邪,矛盾为患,湿蕴热伏,热蒸湿动,症状往往相互矛盾出现,如;头昏如斗大,先恶寒后发热,身热不畅,口干不欲饮水,四肢发凉,热而面不红赤,反青,白,黄,脉无定律或濡,或数等矛盾症状,往往容易误治。湿热病一旦误治,将导致湿热邪气留恋三焦,热郁湿中,湿蒸热动,如油入面,难分难解,使病程长而缠绵难愈,有的转归它病(传经),甚至危生命。另外,抗生素滥用也是西医治疗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现象。

咽炎,中医称之为夹喉蕴,喉痹西医称之为咽炎,其都是湿热郁阻,痰热互结而治。在临床中经常会遇到由湿热邪气引发的咽炎(喉痹)。该湿热病咽炎的症状表现为: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疼,咽红肿疼,或出满红疹,口微渴,痰黄粘不易出,舌尖边红,脉浮数,苔薄白。此为湿热邪气侵袭上焦,肺卫受阻,湿热邪气不得宣发,蕴闭清窍而至。临床发现,该病经常会被误诊为普通的咽炎进行治疗,但使用普通的咽炎药物对湿热病咽炎治疗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疗效显著、成本低廉、无毒副作用、治愈率高的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金银花6-10份、射干4-8份、连翘4-10份、贝母4-8份、茵陈8-30份、滑石粉5-10份、白蔻仁4-10份、葛根6-10份、防风6-10份、薏苡仁8-30份、茯苓8-30份、桑叶4-10份、菊花6-10份、青黛4-8份、牛蒡子4-8份、桔梗4-10份、半夏4-10份、藿香7-10份、厚朴5-10份、藁本5-10份、炙枇杷叶6-15份、栀子4-10份、荷花叶8-20份。

进一步地,该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重量份数的组分组成:金银花8份、射干6份、连翘7份、贝母6份、茵陈20份、滑石粉7份、白蔻仁7份、葛根8份、防风8份、薏苡仁20份、茯苓20份、桑叶7份、菊花8份、青黛6份、牛蒡子6份、桔梗7份、半夏7份、藿香8份、厚朴7份、藁本7份、炙枇杷叶10份、栀子7份、荷花叶14份。

本发明相对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由金银花、射干、连翘、贝母、茵陈、滑石粉、白蔻仁、葛根、防风、薏苡仁、茯苓、桑叶、菊花、青黛、牛蒡子、桔梗、半夏、藿香、厚朴、藁本、炙枇杷叶、栀子、荷花叶组成,其中,藿香:辛,微温,归脾、胃、肺经。功能;芳香化湿,化湿和中,利气止呕。茯苓:甘,淡,平。归,心,脾,肾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薏苡仁:甘,淡,微寒,归脾,胃肺经。功能;利水渗湿,健脾。白蔻仁:辛,温。归肺,脾,胃经。芳香化湿,温中止呕。荷花叶:味,苦,性平。功能,清署利湿。茵陈:苦,微寒,归脾胃肝胆经;功能;清热利湿。滑石粉:甘,淡,寒,归胃膀胱经。功能;清热利湿。葛根:甘,辛,平,归脾胃经,功能,解肌退热,生津止渴。防风:甘,辛,微温,归肝,脾经。功能;散风胜湿。连翘,苦,微寒,归心,肺,胆经。功能;清热解毒,消痈散结。射干:苦,寒。归肺经。功能:清热解毒,怯痰利咽。贝母,苦,寒,归肺,心经,功能;清热化痰,润肺止咳,开郁散结。桔梗:辛,苦,平。归肺经。功能:宣肺止咳。栀子:苦,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功能:清热利湿,降三焦之火。青黛:咸,寒,归肝,肺,胃经。功能;清热解毒,凉血散肿。半夏:辛,温,归脾,为肺经。燥湿化痰,降逆止呕,消痞散结。厚朴:辛,苦,温,归脾胃,肺,大肠经。功能:行气燥湿,下气平喘。藁本:温,归膀胱经;功能:散风寒湿邪治头痛。炙枇杷叶:苦,微寒。归肺,胃经。功能;化痰止咳。金银花:甘,寒,归,肺,胃,大肠经。功能:清热解毒。桑叶:苦,甘,寒。归肺,肝经。疏散风热,平肝凉血。菊花:甘,苦寒。归肺,肝,肾经。功能:疏散风热,清热解毒。牛蒡子:辛,苦,寒,归:肺,胃经。功能:疏散风热,宣肺化痰,解毒利咽。以上各中药组分中,薏苡仁、茯苓、半夏、茵陈、滑石粉、厚朴、炙枇杷叶、栀子清热利湿,燥湿健脾,下气行痰;金银花、青黛、贝母、连翘、桔梗、牛蒡子、射干清热化痰,解毒利咽;藿香、白蔻仁、桑叶、菊花、藁本、荷花叶、葛根、防风辛凉宣透,芳香化湿,醒脾和中。本发明从湿热病的成病原因及机理出发,各组分相辅相成,相互配合产生协同作用,诸药配伍不仅全面周到,且主次分明,扬诸药之利,制诸药之弊,在上焦用辛凉轻宣之剂,疏透在表之邪,切忌用药过重过凉,其方纯为辛凉平剂,清肃上焦湿热,不犯中下,无开门辑盗之弊,有清以去实之力,用之得当,自起奇效。诸药合用热清湿散,则喉痹自愈。对于湿热病咽炎患者效果明显,药少力专,治标治本,无明显毒副作用,具有事半功倍之功效,有效率达百分之九十以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1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金银花8g、射干6g、连翘7g、贝母6g、茵陈20g、滑石粉7g、白蔻仁7g、葛根8g、防风8g、薏苡仁20g、茯苓20g、桑叶7g、菊花8g、青黛6g、牛蒡子6g、桔梗7g、半夏7g、藿香8g、厚朴7g、藁本7g、炙枇杷叶10g、栀子7g、荷花叶14g。

使用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水500ml,煎至200ml,纱布过滤去渣,放置药液温凉至35-45℃。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实施例2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金银花6g、射干8g、连翘4g、贝母8g、茵陈8g、滑石粉10g、白蔻仁4g、葛根10g、防风6g、薏苡仁30g、茯苓8g、桑叶10g、菊花6g、青黛8g、牛蒡子4g、桔梗10g、半夏4g、藿香10g、厚朴5g、藁本10g、炙枇杷叶6g、栀子10g、荷花叶8g。

使用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水500ml,煎至200ml,纱布过滤去渣,放置药液温凉至35-45℃。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实施例3

一种用于治疗湿热病咽炎的中药组合物,它由以下含量的组分组成:金银花10g、射干4g、连翘10g、贝母4g、茵陈30g、滑石粉5g、白蔻仁10g、葛根6g、防风10g、薏苡仁8g、茯苓30g、桑叶4g、菊花10g、青黛4g、牛蒡子8g、桔梗4g、半夏10g、藿香7g、厚朴10g、藁本5g、炙枇杷叶15g、栀子4g、荷花叶20g。

使用时在上述中药组合物中加水500ml,煎至200ml,纱布过滤去渣,放置药液温凉至35-45℃。每日一次,一周为一疗程。

临床试验:

1.1一般资料

100例湿热病咽炎患者中,男52例,女48例,年龄22-65岁。患者临床表现: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疼,咽红肿疼,或出满红疹,口微渴,痰黄粘不易出,舌尖边红,脉浮数,苔薄白。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两组年龄、临床情况等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治疗方法

1.2.1对照组 给予常规咽炎药物口服。

1.2.2治疗组 给予本发明实施例1中药组合物制得的药液口服。中药组合物组成:金银花8g、射干6g、连翘7g、贝母6g、茵陈20g、滑石粉7g、白蔻仁7g、葛根8g、防风8g、薏苡仁20g、茯苓20g、桑叶7g、菊花8g、青黛6g、牛蒡子6g、桔梗7g、半夏7g、藿香8g、厚朴7g、藁本7g、炙枇杷叶10g、栀子7g、荷花叶14g。

1.2.3疗程 两组治疗时间均为一周。

1.3观察指标

治疗前后记录患者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

1.4疗效评定标准

显效:症状消失或基本消失,或由较重减到轻度;

有效:发作次数明显减少、程度明显减轻、持续时间明显减少;

无效:症状与治疗前基本相同;

加重:发作次数增加、程度加重,持续时间更长。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

1.6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治疗组总有效率远远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治疗组和对照组患者临床症状疗效比较

典型病例

病例一、王某某,男,18岁,来诊,发热,怕冷,咽干,口燥,微渴,头疼,咽之疼甚,咽喉发红,舌尖红,痰黄粘不易出,舌薄白,此为湿热在上焦,肺卫受阻。诊断为湿热病咽炎。治疗,辛凉宣透,疏散风热。给予中药组合物:金银花8g、射干6g、连翘7g、贝母6g、茵陈20g、滑石粉7g、白蔻仁7g、葛根8g、防风8g、薏苡仁20g、茯苓20g、桑叶7g、菊花8g、青黛6g、牛蒡子6g、桔梗7g、半夏7g、藿香8g、厚朴7g、藁本7g、炙枇杷叶10g、栀子7g、荷花叶14g。服用三天后,诸症大减,怕冷消失,痰易咳出,服用一周后,痊愈。

病例二、王某,男,成人,自述:咽干,口燥,微渴,头疼,咽之疼甚,咽喉发红。到就近医院治疗,被诊为咽炎,输药治疗二天后(抗生素,先锋),不效加重。来诊:怕冷,恶热,查喉部红肿,堵如隙缝,布满红色疹子及白泡,有的白泡已溃烂,自说,咽干,吞咽时如有物堵塞,食水难下,痰黄粘不易出,咽之喉疼如刺。面色青黄,舌红,舌苔白腻微黄,脉濡数。此为湿热病咽炎误治,给予中药组合物:金银花10g、射干4g、连翘10g、贝母4g、茵陈30g、滑石粉5g、白蔻仁10g、葛根6g、防风10g、薏苡仁8g、茯苓30g、桑叶4g、菊花10g、青黛4g、牛蒡子8g、桔梗4g、半夏10g、藿香7g、厚朴10g、藁本5g、炙枇杷叶15g、栀子4g、荷花叶20g。服用三天后,咽干,咽疼,症状大减,咳出大量黄粘性痰,吞咽时的堵塞基本消失,查喉:已不肿,疹点,溃疡面变小,服用一周后,痊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