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343691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耦合贴片,具体涉及一种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医用超声耦合剂是临床B超检查必不可少的医用材料,其对改善超声诊断技术的清晰度和分辨率发挥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医用超声耦合剂可以驱除超声探头与人体组织之间的空气,从而建立高效、保真的超声传播通道,理想的耦合剂应具备导声性能好、图像清晰、分辨力高;对人无毒无刺激,与皮肤黏膜生物相容性好;不损伤超声探头,不污染衣物等特点。传统的超声耦合剂多为液体,以涂抹的方式应用,但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当采用超声波治疗时,被皮肤吸收的药物与液体耦合剂一同使用时,作为治疗目的的药物与液体耦合片将会混合,极有可能产生无法预测的化学反应,且无法应用于人体弯曲部位或不适于接触破损的部位。此外,使用后需要使用水清洗或者卫生纸直接擦拭以去除残余耦合剂,这样操作既不方便也不卫生。近年来兴起的固态超声耦合剂可克服液体超声耦合剂上述的缺陷,可用于身体表面的任何部分。现有技术中固态超声耦合剂多以水性高分子材料作为主要成分,添加一定的保湿剂、防腐剂、着色剂等物质,经固化制成,如:公开号为CN105536005A的中国专利申请公开了一种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该超声耦合贴片,按质量百分比由以下成分组成:海藻酸钠聚合物1.0%-6.0%、卡拉胶1.0%-5.0%、黄原胶0.03%-0.05%、羟甲基纤维素0.1%-0.8%、丙二醇2.0%-15%、甘油2.0%-15%、防腐剂0.01%-0.12%,余量为去离子水。但该专利中的卡拉胶形成的凝胶遇光易降解,容易失去黏度,液化。因此,有必要开发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以满足市场需求。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安全、有效且稳定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为如下:一种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20~40%、海藻酸丙二醇酯2~6%、脂肪酸三元醇单酯2~8%、保湿剂6~12%、防腐剂0.01~0.05%、余量为去离子水。优选地,所述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脂肪酸三元醇单酯6%、保湿剂8%、防腐剂0.02%、余量为去离子水。上述的水性聚合物凝胶由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1):(2~4)的重量比组成。优选地,所述的水性聚合物凝胶由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进一步地,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为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呈固体状,较其他液态丙烯酸共聚物,有效成分高且稳定性好,所述的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的制备方法为本领域常用的溶液聚合法,即为:(1)分别称取经减压精制后的聚合单体丙烯酸、丙烯酸丁酯以及苯乙烯,混匀,所述的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的重量比为3.2:4.4:0.9,然后加入2~3wt%的引发剂偶氮二异丁腈(AIBN),混匀,再加入适量的正丁醇,配制成含固量为10%的混合溶液,备用;(2)取50mL正丁醇置于反应器中,加热升温至溶剂回流温度,在匀速搅拌下缓慢滴加步骤(1)制备得到的混合溶液,所述混合溶液和正丁醇的体积比为2:1,滴加速度为0.8mL/min,在80~120℃回流反应4~6h,反应结束后,降温至60℃,在搅拌下滴加氨水,至体系的PH值至8~9,出料即得共聚物溶液,然后置于105℃干燥至恒量,即得共聚物。上述的改性田箐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一定量的田箐胶粉分散于冷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0.4%的胶液,在搅拌状态下滴加1mol/L的盐酸溶液调制pH至5~6,然后往胶液中慢慢滴加乙烯基吡咯烷酮,继续搅拌20min,随后将胶液进行超声震荡10min,并通入氮气,得混合物,备用;(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γ-射线辐射处理10~15min,然后取出放置2~3h,在搅拌下缓慢滴加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5min,2000r/min离心15min,取沉淀加水搅拌溶解,再次缓慢滴加2~3倍体积的无水乙醇,4000r/min离心10min,将沉淀进行干燥,得粗提物;(3)将步骤(2)处理得到的粗提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抽提24h,以除去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然后在50℃条件下真空干燥,即得纯化的改性田箐胶。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田箐胶的制备方法步骤(1)中的田箐胶粉和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比为1:4。进一步地,所述改性田箐胶的制备方法步骤(2)中的γ-射线辐射剂量为3~20kGy。进一步地,所述的脂肪酸三元醇单酯为月桂酸甘油单酯、硬脂酸甘油单酯、棕榈酸甘油单酯、豆蔻酸甘油单酯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的保湿剂为多元醇类、多糖类、天然丝肽、NMF-50、角鲨烷和吡咯烷酮羧酸钠中的至少一种。进一步地,所述的防腐剂为二甲基异噻唑啉酮、咪唑烷基脲、二羟甲基二甲基乙内酰脲、苯氧乙醇、碘丙炔醇丁基氨甲酸酯、DMDM乙内酰脲中的至少一种。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所述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1)往水溶性丙烯酸共聚物中加入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分多次少量加入改性田箐胶,振荡溶解30~60min,得混合物;(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海藻酸丙二醇酯、脂肪酸三元醇单酯,升温至50~60℃,保温继续搅拌25~30min,然后加入保湿剂,搅拌混合均匀;(3)待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室温,加入防腐剂,并搅拌均匀,制成成品液;(4)将成品液抽真空消泡6~10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具,经固化,脱模,包装,即得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本发明所述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可根据临床应用的需要,制成B超设备使用的常规尺寸、形状,包括但不限于MP-A型、不规则形规格MP-B型。所述的MP-A型圆形规格,直径×厚度:90×8mm、90×10mm、90×15mm、90×20mm、100×10mm、100×15mm、100×20mm、90×25mm、20×2mm、25×2mm、20×5mm。所述的不规则形规格MP-B型:B1、B2、B3、B4、B5、B6、B7、B8、B9。本发明所述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外观为半透明或透明状,并可通过添加相应的着色剂制成带有颜色的耦合贴片。上述的改性田箐胶为田箐胶与乙烯基吡咯烷酮接枝共聚物,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通过在田箐胶分子的主链、侧链上的羟基、羧基等活性基团引入乙烯基吡咯烷酮,可显著提高田箐胶的光、热稳定性,并对田箐胶的粘度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降低田箐胶的粘度,提高田箐胶的凝胶强度,使其形成的凝胶力学性质与人体组织相近。当田箐胶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以质量比为1:(3~6)的比例进行反应,接枝率随着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乙烯基吡咯烷酮自身聚合程度也在增加,导致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转化率降低,当田箐胶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反应,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转化率达到最佳,达43.85%,且接枝率达108.16%。本发明以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作为固态超声耦合贴片的水性聚合物凝胶,以天然胶料和高分子材料复合而成,两种组分相辅相成,所述的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可弥补改性田箐胶凝胶的韧性不足、强度低和组织负载能力差的缺陷,同时可充分发挥改性田箐胶优异的粘合性、增稠性、成膜性。此外,所述的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还可有效地防止水性聚合物凝胶发生老化现象。所述的海藻酸丙二醇酯有利于提高改性田箐胶抗盐性,防止改性田箐胶与金属离子发生交联,形成具有一定抗水性的网状结构的高粘弹性冻胶。所述的脂肪酸三元醇单酯为硬脂酸、月桂酸、棕榈酸、豆蔻酸、油酸等脂肪酸与丙三醇反应形成的单酯,性质温和,可有效抑制固态超声耦合贴片在制备过程中形成起泡,使制成的固态超声耦合贴片具有良好的声传导性能。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势在于:(1)本发明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柔韧而富有弹性,表面光洁为无色透明状,且无气泡、无不溶异物,具有与人体软组织最为接近的声学性能,其声速、声特性阻抗率和声衰减系数斜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99-2008中关于医药超声耦合剂的标准,具有较高的超声诊断的准确性。(2)本发明提供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对皮肤细胞无毒性,无致敏性、无刺激,安全性高,且对光、热均稳定,在37℃放置180天或在50℃放置90天,其外表光滑,表面上无液化现象,且没有出现霉变或异味,稳定性好。(3)本发明提供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为固态,因而运输、储存和使用方便且经济。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描述本发明,但本发明不仅仅限于以下实施例。实施例1改性田箐胶制备与性能检测A-D组改性田箐胶的制备原料见下表:组别A组B组C组D组田箐胶粉:乙烯基吡咯烷酮(质量比)1:31:41:51:6制备方法:(1)取一定量的田箐胶粉分散于冷水中,制成质量分数为0.4%的胶液,在搅拌状态下滴加1mol/L的盐酸溶液调制pH至6,然后往胶液中慢慢滴加乙烯基吡咯烷酮,继续搅拌20min,随后将胶液进行超声震荡10min,并通入氮气,得混合物,备用;(2)将步骤(1)处理得到的混合物进行γ-射线辐射处理12min,辐射剂量为3~20kGy,然后取出放置3h,在搅拌下缓慢滴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继续搅拌5min,2000r/min离心15min,取沉淀加水搅拌溶解,再次缓慢滴加2倍体积的无水乙醇,4000r/min离心10min,将沉淀进行干燥,得粗提物;(3)将步骤(2)处理得到的粗提物置于索氏提取器中,加入无水乙醇抽提24h,以除去反应生成的聚乙烯吡咯烷酮,然后在50℃条件下真空干燥,即得纯化的改性田箐胶。改性田箐胶性能检测:接枝率%=(W2-W1)/W1×100,单体转化率%=(W2-W1)/W3×100,其中,W1为田箐胶粉的质量,W2为改性田箐胶的质量,W3为乙烯基吡咯烷酮的质量。结果见下表1。表1改性田箐胶接枝率和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转化率组别A组B组C组D组接枝率(%)105.73108.16112.35115.04单体转化率(%)42.2843.8539.5434.72结果显示,田箐胶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以质量比为1:(3~6)的比例进行反应,接枝率随着乙烯基吡咯烷酮的用量增加而增加,但同时乙烯基吡咯烷酮自身聚合程度也在增加,导致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转化率降低,当田箐胶与乙烯基吡咯烷酮以质量比为1:4的比例进行反应,乙烯基吡咯烷酮单体的转化率达到最佳,达43.85%,且接枝率达108.16%(B组)。以下无菌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均以B组制得的改性田箐胶作为原料。实施例2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实施例2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月桂酸甘油单酯6%、聚乙二醇8%、咪唑烷基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1)往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中加入水,搅拌至完全溶解,然后分多次少量加入改性田箐胶,振荡溶解50min,得混合物;(2)往步骤(1)得到的混合物中加入海藻酸丙二醇酯、月桂酸甘油单酯,升温至55℃,保温继续搅拌30min,然后加入聚乙二醇,搅拌混合均匀;(3)待步骤(2)得到的物料降温至室温,加入咪唑烷基脲,并搅拌均匀,制成成品液;(4)将成品液抽真空消泡8min,然后在真空条件下注入模具,经固化,脱模,包装,即得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实施例3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实施例3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5%、海藻酸丙二醇酯3%、月桂酸甘油单酯4%、聚乙二醇6%、二甲基异噻唑啉酮0.03%、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实施例4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实施例4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22%、海藻酸丙二醇酯6%、月桂酸甘油单酯8%、聚乙二醇12%、苯氧乙醇0.05%、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实施例5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实施例5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硬脂酸甘油单酯6%、吡咯烷酮羧酸钠8%、DMDM乙内酰脲0.04%、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1: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实施例6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实施例6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豆蔻酸甘油单酯6%、NMF-508%、二羟甲基二甲基乙内酰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1:4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对比例1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对比例1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月桂酸甘油单酯6%、聚乙二醇8%、咪唑烷基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仅由改性田箐胶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水性聚合物凝胶缺乏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仅由改性田箐胶组成。对比例2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对比例2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4%、月桂酸甘油单酯6%、聚乙二醇8%、咪唑烷基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所述的水性聚合物凝胶中的改性田箐胶替换为田箐胶。对比例3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对比例3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月桂酸甘油单酯6%、聚乙二醇12%、咪唑烷基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不添加海藻酸丙二醇酯,并相应增加保湿剂聚乙二醇的用量。对比例4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制备本发明对比例4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由以下重量百分比计的组分组成:水性聚合物凝胶30%、海藻酸丙二醇酯6%、聚乙二醇12%、咪唑烷基脲0.02%、余量为去离子水,其中水性聚合物凝胶水性聚合物凝胶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以0.5:2的重量比组成。制备方法参考实施例2,本对比例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不添加月桂酸甘油单酯,并相应增加海藻酸丙二醇酯和保湿剂聚乙二醇的用量。试验例一、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理化特性检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GB/T15261-2008、GB/T16886.5-2003、GB/T16886.10-2005、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2002年版)中第2.1.11.3.1项,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2-6和对比例1-4制得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外观、pH值、密度和声学性能进行检测,结果见下表2。表2本发明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外观、pH值和密度的检测结果表3本发明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声学性能检测结果组别声速(m/s)声特性阻抗率(Pa.s/m)声衰减系数斜率(dB/cm.MHz)实施例215841.63×1060.036实施例315921.65×1060.041实施例415681.61×1060.030实施例515901.65×1060.038实施例615981.66×1060.039对比例116551.75×1060.056对比例216421.73×1060.053对比例316321.70×1060.050对比例416201.68×1060.045由上表2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6制得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为无色透明状,且无气泡、无不溶异物,密度为1.027~1.042g/cm3,pH值为6.94~7.10,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99-2008中关于医药超声耦合剂的标准。而对比例4缺乏月桂酸甘油单酯,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出现少量的气泡。由上表3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6制得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声速为1568~1605m/s,声特性阻抗率为1.61×106~1.67×106Pa.s/m,声衰减系数斜率为0.030~0.041dB/cm.MHz,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医药行业标准》YY0299-2008中关于医药超声耦合剂的标准(声速为1520~1620m/s、声特性阻抗率为1.5×106~1.7×106Pa.s/m、声衰减系数斜率≤0.05dB/cm.MHz),具有优异的声学性能,且以实施例2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与人体软组织的平均声速1540m/s,声特性阻抗率为1.59×106Pa.s/m最接近,声衰减系数斜率最小,声学性能最佳。而对比例1所述的水性聚合物凝胶缺乏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仅由改性田箐胶组成,或对比例2中以田箐胶替换改性田箐胶,两者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的声速、声特性阻抗率和声衰减系数斜率均超出了标准;对比例3和对比例4分别缺乏海藻酸丙二醇酯和月桂酸甘油单酯,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的声速、声特性阻抗率和声衰减系数斜率均有所增加。以上结果表明,由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和改性田箐胶组成的水性聚合物凝胶为主要原料制成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具有优异的声学性能,超声传导效果良好,而海藻酸丙二醇酯和月桂酸甘油单酯对保持声学性能具有重要作用。试验例二、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微生物限度检查根据GB/T15979-2002《卫生用品的评价标准》规定,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2-6和对比例1-4中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进行微生物限度检查,结果见下表4。表4本发明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微生物限度检测结果由上表4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6和对比例1-4制得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检测的细菌总数≤200cfu/g,真菌总数≤100cfu/g,且未检出大肠菌群、绿脓杆菌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致病菌,符合《卫生用品的评价标准》中关于微生物限度的标准。试验例三、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生物相容性试验按照GB/T16886.5-2003和GB/T16886.10-2005分别对本发明实施例2、5、6和对比例2中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固化前的成品液进行细胞毒性试验、刺激与致敏性试验,结果见下表5和6。表5本发明超声耦合贴片成品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毒性试验结果组别现象结论实施例2细胞排列密集规则、呈三角形或梭形、未见细胞变性或坏死无毒性实施例5细胞排列密集规则、呈三角形或梭形、未见细胞变性或坏死无毒性实施例6细胞排列密集规则、呈三角形或梭形、未见细胞变性或坏死无毒性对比例2细胞排列密集规则、呈三角形或梭形、未见细胞变性或坏死无毒性表6本发明超声耦合贴片成品液对豚鼠的急性皮肤刺激和致敏性试验结果组别刺激现象结论实施例2无红斑、无水肿无刺激、无致敏性实施例5无红斑、无水肿无刺激、无致敏性实施例6无红斑、无水肿无刺激、无致敏性对比例2无红斑、无水肿无刺激、无致敏性由上表5和6可知,本发明实施例2、5、6和对比例2的超声耦合贴片成品液对L-929小鼠成纤维细胞的生长没有任何影响,且不会引起豚鼠出现红斑、水肿等刺激性或过敏性症状,表明本发明提供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安全性高,具有优良的生物相容性。试验例四、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稳定性检查分别取3批次实施例2、5、6对比例1-4制得的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密封包装置于37℃保存180d,50℃保存90d,不避光,观察超声耦合贴片的变化,结果见下表7。表7本发明固态医用超声耦合贴片的稳定性试验结果组别37℃,180d50℃,90d实施例2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实施例5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实施例6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对比例1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但出现发粘、变形现象对比例2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有少量液滴、出现霉变和异味对比例3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对比例4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由实施例2、5、6可知,经改性后的田箐胶具有较好的光、热稳定性,在50℃条件下放置90天,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外表光滑、无液化、无霉变或异味,而以田箐胶直接作为原料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在50℃条件下放置90天,出现少量液滴、霉变或异味等现象,见对比例2。此外,水性聚合物凝胶仅有改性田箐胶组成,不添加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制得的超声耦合贴片在50℃条件下放置90天后外表出现发粘、变形等老化现象,见对比例1;不添加海藻酸丙二醇酯或脂肪酸三元醇单酯,均不影响超声耦合贴片的稳定性,见对比例3、4。以上结果表明,添加丙烯酸-丙烯酸丁酯-苯乙烯共聚物有利于提高水性聚合物凝胶的抗老化性,经改性后的田箐胶有利于提高水性聚合物凝胶的光、热稳定性。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