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中医药物配方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42901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中药技术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中医药物配方。



背景技术:

慢性化脓性中耳炎是中耳黏膜、骨膜或深达骨质的化脓性炎症。临床以耳内流脓,鼓膜穿孔和听力下降为特点。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尤其多见于一些医疗卫生条件较差的农村,体质羸弱的儿童和老人、罹患慢性疾病的患者。慢性化脓性中耳炎多由急性脓耳未愈,病程久延所致,每因染邪则复发或症状加重,因此病机主要为脏腑亏虚,邪毒滞留。阳虚邪滞证中耳炎主要表现为耳内流脓日久不愈,量不多,脓液秽浊或呈豆腐渣样,多有臭味,听力减退明显,或有耳鸣。检查见鼓膜穿孔多在边缘部或松弛部大穿孔。全身或伴形寒肢凉,头晕神疲,腰膝痠软,小便清长,夜尿多。舌质淡,苔白润,脉沉迟无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药物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种种问题,发明一种利用中药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配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中医药物配方,组分为:熟地黄,山茱萸,山药,茯苓,泽泻,丹皮,肉桂,附子,麻黄,鹿角霜,白芥子,姜炭,生甘草;

每剂组分重量为: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3g,附子6g,麻黄6g,鹿角霜6g,白芥子10g,姜炭3g,生甘草6g;

制作服用:按每剂用量称取上述药材,水煎服,每日一次。

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是,采用上述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一种治疗阳虚邪滞证中耳炎的中医药配方。该药无任何毒副作用,无药物依赖性,配方简单,服用方便,成本低,疗效好,治愈率高。

具体实施方式

取熟地黄20g,山茱萸10g,山药20g,茯苓15g,泽泻10g,丹皮10g,肉桂3g,附子6g,麻黄6g,鹿角霜6g,白芥子10g,姜炭3g,生甘草6g;水煎服,每日一次。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