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驱蚊花露水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2045779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日化用品
技术领域
,具体涉及一种驱蚊花露水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花露水是用花露油或香精作为主体香料,配以酒精制成的一种香水类产品,现有的花露水的主要原料有酒精、香精和蒸馏水,并辅以少量螯合剂柠檬酸钠、抗氧化剂二叔丁基对甲酚等,现今有些市售的花露水含有薄荷醇、冰片,使之更为清凉。传统具有驱蚊效果的花露水中一般添加了化学合成的驱避剂如避蚊胺(DEET)、驱蚊油(DMP)、避虫酮、邻苯二甲酸二甲酯(DMP)或香茅醛等,涂在皮肤上,形成保护膜,使蚊虫不敢靠近,但上述化学合成的驱避剂虽然具有光谱驱避作用,对绝大多数的吸血昆虫有较好的效果,但长期或大量使用会出现局部或全身的皮肤损害,还会引起儿童皮肤过敏等问题。中国专利申请CN103830131A公开了一种儿童用花露水的制备方法,该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将羟基苯甲酸甲酯和艾叶提取物加入适量无菌水中并搅拌;将驱蚊酯和薄荷油加入医用乙醇中混匀;将上述混合物混合并加水补足至100%,搅拌均匀即得成品。本发明中薄荷油的气味比较浓烈,长期使用对儿童的嗅觉都有影响,另外,制备过程比较繁琐,驱蚊有效时间较短。中国专利申请CN105342918A公开了一种艾叶花露水及其制备方法,此发明的艾叶花露水包括以下组分薄荷醇、艾叶提取物、桉叶油、冰片、薄荷脑、野菊花提取物、金银花提取物、丁香提取物、苦参提取物、乙醇和去离子水。虽然此发明可有效的驱赶蚊虫,对治疗虫咬皮炎也有一定疗效,但是对呼吸道有刺激性,且驱蚊能力和止痒效果并不理想。技术实现要素: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驱蚊花露水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驱蚊花露水,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艾草10-15%、西洋甘菊6-10%、芦荟提取液5-15%、蜂胶5-10%、薰衣草油5-10%、檀香油3-7%、樟脑油2-5%、橄榄油1-4%和去离子水24-63%。优选的,所述的驱蚊花露水,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百分比组成:艾草12%、西洋甘菊8%、芦荟提取液10%、蜂胶8%、薰衣草油7%、檀香油5%、樟脑油3.5%、橄榄油2.5%和去离子水44%。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驱蚊花露水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艾草和西洋甘菊烘干,烘干温度为60-80℃,研磨成粉末,用去离子水浸泡3h,加热至100℃煎煮2-3h,过滤后残渣再加去离子水,再次以同样的方法浸泡、煎煮、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到合并滤液;S2、将芦荟提取液、蜂胶、薰衣草油、檀香油、樟脑油和橄榄油加入S1所得的合并滤液中,在30-40℃下加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艾草和西洋甘菊烘干温度为70℃。优选的,所述步骤S1中煎煮时间为2.5h。芦荟提取液CAS号:85507-69-3;蜂胶CAS号:8012-89-3;薰衣草油CAS号:8000-28-0;檀香油CAS号:8006-87-9;樟脑油CAS号:8008-51-3;橄榄油CAS号:8001-25-0。本发明中艾草(学名:ArtemisiaargyiH.Lév.&Vaniot)为菊科植物艾的干燥叶,其提取物含有一定的杀菌功效成分,其内含有一定杀菌功效成分。西洋甘菊(学名:MatricariachamomillaL.)是菊科植物,是最古老的芳香植物之一,花和精油具有抗炎症、解痉等作用,自古即被视为可镇静及舒缓效果绝佳的药草,广泛用于食品、化妆品、消毒剂、医药等领域中,是一种具有开发潜力的芳香植物和药用植物。芦荟提取液具有消炎和愈合伤口的作用,内含生物酶,通过与皮肤缓慢水解,起到消炎杀菌作用,并在氨基酸作用下,与角质层中胶原作用愈合伤口。蜂胶是纯天然物质,常用作疗疮、食品抗氧剂、美容化妆品等,其含有的丰富而独特的生物活性物质,使其具有抗菌、消炎、止痒、抗氧化、增强免疫等多种功能。薰衣草是公认的最具有镇静,舒缓,催眠作用的植物,研究发现,薰衣草有明显的抗菌作用,薰衣草中蕴含的芳樟醇是薰衣草抗菌的主要成分,另外薰衣草能除蚁、除蟑、除螨,放在衣柜、枕头下的时候,不但能代替樟脑丸,还能留下沁人的香味。檀香油为檀香科植物经蒸馏所得的挥发油,具有一定的抗菌作用。樟脑油具有清凉性且让蚊虫害怕的功效。橄榄油有极佳的天然保健功效、美容功效和理想的烹调用途。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配合、协同作用,在对人体皮肤无刺激性的情况下共同起到驱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优势在于:对皮肤无刺激性、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和伤寒杆菌有较好的抑制效果且驱蚊效果好。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细说明,这些实施例仅用于例证的目的,绝不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实施例1一种驱蚊花露水艾草10%、西洋甘菊6%、芦荟提取液5%、蜂胶5%、薰衣草油5%、檀香油3%、樟脑油2%、橄榄油1%和去离子水63%。制备方法:S1、将艾草和西洋甘菊烘干,烘干温度为60℃,研磨成粉末,用去离子水浸泡3h,加热至100℃煎煮2h,过滤后残渣再加去离子水,再次以同样的方法浸泡、煎煮、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到合并滤液;S2、将芦荟提取液、蜂胶、薰衣草油、檀香油、樟脑油和橄榄油加入S1所得的合并滤液中,在30℃下加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实施例2一种驱蚊花露水艾草12%、西洋甘菊8%、芦荟提取液10%、蜂胶8%、薰衣草油7%、檀香油5%、樟脑油3.5%、橄榄油2.5%和去离子水44%。制备方法:S1、将艾草和西洋甘菊烘干,烘干温度为70℃,研磨成粉末,用去离子水浸泡3h,加热至100℃煎煮2.5h,过滤后残渣再加去离子水,再次以同样的方法浸泡、煎煮、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到合并滤液;S2、将芦荟提取液、蜂胶、薰衣草油、檀香油、樟脑油和橄榄油加入S1所得的合并滤液中,在35℃下加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实施例3一种驱蚊花露水艾草15%、西洋甘菊10%、芦荟提取液15%、蜂胶10%、薰衣草油10%、檀香油7%、樟脑油5%、橄榄油4%和去离子水24%。制备方法:S1、将艾草和西洋甘菊烘干,烘干温度为80℃,研磨成粉末,用去离子水浸泡3h,加热至100℃煎煮3h,过滤后残渣再加去离子水,再次以同样的方法浸泡、煎煮、过滤,将两次滤液合并,得到合并滤液;S2、将芦荟提取液、蜂胶、薰衣草油、檀香油、樟脑油和橄榄油加入S1所得的合并滤液中,在40℃下加热搅拌均匀,冷却至室温,即得。对比例1一种驱蚊花露水艾草20%、芦荟提取液10%、蜂胶8%、薰衣草油7%、檀香油5%、樟脑油3.5%、橄榄油2.5%和去离子水44%。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不含西洋甘菊,增加艾草的含量。对比例2一种驱蚊花露水艾草12%、西洋甘菊8%、芦荟提取液18%、薰衣草油7%、檀香油5%、樟脑油3.5%、橄榄油2.5%和去离子水44%。制备方法与实施例2类似。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不含蜂胶,增加芦荟提取液的含量。产品性能评价测试试验例1:刺激性评价试验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2.试验对象:共250人,年龄18-60岁,男女各半。3.试验方法:将受试人员随即分为5组,每组50人,记作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参照文献方法进行试验(化妆品卫生规范2007版人体皮肤斑贴试验),将受试物(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放入斑试器内,用量为200mL。对照孔为空白对照(不置任何物质)。将加有受试物的斑试器用无刺激胶带贴敷于受试者的背部或前臂曲侧,用手掌轻压使之均匀地贴敷于皮肤上,持续24h。去除受试物斑试器后30min,待压痕消失后观察皮肤反应。如结果为阴性,于斑贴试验后24h和48h分别再观察一次。4.试验结果:各驱蚊花露水皮肤刺激性评价结果见表1。表1驱蚊花露水皮肤刺激性评价由表1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驱蚊花露水对皮肤的刺激性较小,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协同使得本发明制备的驱蚊花露水对皮肤更温和无刺激。试验例2:抗菌试验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和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2.试验对象:金黄色葡萄球菌菌落和伤寒杆菌菌落。3.试验方法:①准备下层无菌培养基:向无菌平皿中倾注10mL琼脂培养基,并使其凝结;②准备上层接种培养基:取45℃±2℃的琼脂培养基150mL放入烧瓶,加入细菌菌落总数为X1的试验菌液,振荡烧瓶使细菌分布均匀,向①中的每个平皿中倾注5mL,并使其凝结,接种过的琼脂培养面应在1h内使用;③将平皿分别置于5个无菌的密闭等大的容器中,在这5个密封容器中加入等大的小烧杯用于分别存放按照实施例1-3及对比例1-2制备的1mL的驱蚊花露水,在小烧杯的底部设置加热小烧杯的加热器促进花露水的挥发,控制密封容器中的气体成分始终与无菌的空气成分相同。经过24h的培养后,检测培养基中细菌菌落总数为X2。按照下式计算得出细菌菌落降低率,细菌菌落降低率=(X1-X2)/X1。4.试验结果:抗菌结果见表2。表2驱蚊花露水抗菌结果组别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金色葡萄球菌菌落降低率%83.1289.1884.2481.3481.36伤寒杆菌菌落降低率%77.2488.4579.3672.1873.31由表2可知,本发明制备的驱蚊花露水的抗菌效果较好。而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的抗菌效果比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花露水的效果差,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各组分相互作用,协同起抗菌的作用,且实施例2的抗菌效果最佳。试验例3:驱蚊效果试验1.试验材料: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2.试验对象:测试昆虫:淡色库蚊,羽化后4天未血吸的成虫,雌雄各半;测试人员:50名,年龄20-40岁,男女各半。3.试验方法:参照文献方法进行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农药登记用卫生杀虫剂室内药效试验及评价第9部分驱避剂(GB/T13917.9-2009),2009)。①攻击力实验:在长×宽×高为40cm×30cm×30cm的蚊笼内放入300只羽化后4天未吸血的白纹伊蚊雌蚊。测试人员手背暴露4cm×4cm皮肤,其余部分严密遮蔽。将手深入蚊笼中停留2min,密切观察,发现蚊虫停落,在其口器将刺入皮肤前抖动手臂将其驱,记为一只试虫停落。前来停落的试虫多于30只的测试人员和试虫记为攻击力合格,此人及此笼蚊虫可进行驱避试验;②驱避试验:选自35名攻击力合格的测试人员,男女各半。在其双手手背各画出5cm×5cm的皮肤面积,其中一只手按1.5μL/cm2的剂量均匀涂抹实施例1-3、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按暴露其中的4cm×4cm皮肤,其余部分严密遮蔽,另一只手为空白。涂抹驱避产品2h,将手伸入放有攻击力合格的蚊虫笼内2min,观察有无蚊虫前来停落吸血。之后每隔1h测试一次,只要有一只蚊虫前来吸血即判作驱避产品失效。记录驱避产品的有效保护时间(h)。4.试验结果:各驱蚊花露水的有效保护时间见表3。表3驱蚊效果组别实施例1组实施例2组实施例3组对比例1组对比例2组驱蚊时间(h)12.013.211.39.810.9由表3可知,对比例1-2制备的驱蚊花露水的驱蚊效果比实施例1-3制备的驱蚊花露水的驱蚊效果差,说明本发明配伍合理、科学,协同起驱蚊的作用,且实施例2的驱蚊效果最佳。以上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上述优选实施方式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以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为准。对于本
技术领域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内,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