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6105阅读:285来源:国知局
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护理用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



背景技术:

目前,医院护理使用中的卧床病人使用的垫子都是普通垫,具有一定厚度的平面整体,其缺陷是,很多时候,病人需要在床上进行小便时,由护理人员辅助支撑,病人不舒服且很痛苦,增加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方便病人大小便使用,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包括垫体,所述垫体一侧设有储物袋,所述垫体上设有枕头和坐垫,所述枕头内部安装有颈椎按摩器,所述枕头两侧分别设有纸巾包装套和置物盒套,所述纸巾包装套内部设有塑料包装或者纸盒包装的面巾纸,所述置物盒套内部设有一个药品置物盒,所述药品置物盒内设有急救药物,所述坐垫上设有透气孔,所述坐垫中部设有一次性方便袋,所述坐垫四周设有一个独立空腔结构,所述空腔内填充有竹炭颗粒,所述垫体两侧设有把手,所述垫体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护层、无菌棉垫和底层,所述防护层与底层三遍封闭一边开口连接,所述防护层与消毒棉垫之间设有发热片,所述发热片通过温控开关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颈椎按摩器上安装有闹钟,所述闹钟为带振动功能的闹钟。

所述颈椎按摩器上还安装有音乐播放器。

所述纸巾包装套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椭圆形的纸巾抽取孔,所述置物盒套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物品取放口。

所述把手上设有硅胶套。

所述底层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制成。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具有良好的透气性,在病人需要大小便时,病人在平躺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大小便;空腔内填充有竹炭颗粒,使坐垫具有抗菌防螨、吸湿排汗等作用;底层与消毒棉垫之间设有发热片,保证了病人处于一个舒适的温度环境下;枕头内安装颈椎按摩器,使用时既具有普通枕头的功能,又能对颈部进行按摩,实现了多功能;闹钟具有提醒时间功能,不需另外使用闹钟;音乐播放器可以听音乐,使病人精神放松;纸巾包装套和置物盒套,方便分别放置面巾纸和急救药片,避免面巾纸和急救药片从床上跌落或者隐藏,提高了使用的快捷性;储物袋的设置,方便病人放置私人物品,减轻了护理人员的工作难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垫体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垫体,2、储物袋,3、枕头,4、坐垫,5、颈椎按摩器,6、纸巾包装套,7、置物盒套,8、透气孔,9、一次性方便袋,10、空腔,11、竹炭颗粒,12、把手,13、防护层,14、无菌棉垫,15、底层,16、发热片,17、温控开关,18、闹钟,19、音乐播放器,20、硅胶套。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心内科卧床病人护理垫,包括垫体1,所述垫体1一侧设有储物袋2,所述垫体1上设有枕头3和坐垫4,所述枕头3内部安装有颈椎按摩器5,所述枕头3两侧分别设有纸巾包装套6和置物盒套7,所述纸巾包装套6内部设有塑料包装或者纸盒包装的面巾纸,所述置物盒套7内部设有一个药品置物盒,所述药品置物盒内设有急救药物,所述坐垫4上设有透气孔8,所述坐垫4中部设有一次性方便袋9,所述坐垫4外周设有一个独立空腔10结构,所述空腔10内填充有竹炭颗粒11,所述垫体1两侧设有把手12,所述垫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护层13、无菌棉垫14和底层15,所述防护层13与底层15三遍封闭一边开口连接,所述防护层13与消毒棉垫14之间设有发热片16,所述发热片16通过温控开关17进行温度调节。

所述颈椎按摩器5上安装有闹钟18,所述闹钟18为带振动功能的闹钟18。

所述颈椎按摩器5上还安装有音乐播放器19。

所述纸巾包装套6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椭圆形的纸巾抽取孔,所述置物盒套7正面的中心位置设有物品取放口。

所述把手12上设有硅胶套20。

所述底层15底部设有防滑垫,所述防滑垫采用橡胶制成。

使用时,病人可以将私人物品放置在储物袋2中,在病人需要大小便时,病人在平躺的情况下就可以进行方便,纸巾包装套6内部设有塑料包装或者纸盒包装的面巾纸,方便病人随时取用,所述防护层13与底层15三遍封闭一边开口连接,便于从开口插放入发热片,当温度较低的环境下,通过温控开关17将发热片16打开对垫体1进行加温,使病人处于一个舒适的环境下,利用颈椎按摩器5对颈部进行按摩,缓解病人疲劳感,病人在需要移动时,护理人员手提垫体1上的把手,将病人移动到需要移动的位置,所述垫体1由上至下依次包括防护层13、无菌棉垫14和底层15。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任何人应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作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相近的技术方案,均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本实用新型未详细描述的技术、形状、构造部分均为公知技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