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65011阅读:339来源:国知局
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的中医针灸器械中的揿针及压穴物。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因饮食结构、身体结构等的变化以及老龄人群的不断增加,各种疾病的痉挛性、突发性、急性发作情况在不断增加(如冠心病、心绞痛、各种病症的急性痉挛性疼痛),虽然针灸治疗恰恰具有能缓解、解除各种疾病的突发性、急性发作的痉挛病症的救治作用,但是过去这种治疗一般只能通过医生或在医院内通过特定的方式进行,因此人们急需创造出一种(在生命危急关头的紧急救治备用的)操作简易方便卫生、减痛避痛、取穴定位准确的急救针刺等施治工具,从而能让各种专业或非专业的人士都能将此方便的技术方法、快捷、准确的用于临床急救及各种急性痛症、病症的救治之中;同时还能为家庭准备了自备、自救,且能够方便及时缓解、解除各种(疾病突发、急发的)痉挛病症,从而成为得心应手的急救针刺工具和急救手段;显然要创造出解决克服前述问题的技术方法还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目前,公知的揿针由金属丝(是用不锈钢丝)盘绕成(较小的)图画钉形,每10枚或20枚管装、袋装、或将数枚揿针平行分置于固定板面(固定于板面的揿针针柄覆盖有一层胶布;也有用两层单面涂胶同向重叠的胶布分别将多枚揿针针柄固定在其间、并将多枚两层胶布的揿针黏贴于固定板面;切割备用)以供针灸临床一枚一枚分别予以手工取用;而公知的压穴物如磁片、磁珠、中草药种子(如王不留行籽)、各类菜籽、小药丸、火柴头等等颗粒状物体,也同样将其平行分置于固定板面的固定位置、且覆盖有一层胶布(并予以切割备用)以供临床逐一分别予以手工取用。由于该方法需治疗者用手或镊子一枚一枚逐一分别取用,故给揿针以及压穴物在中医临床应用过程中的操作带来了不便,特别是在多枚揿针以及压穴物的应用中减缓了工作效率,并且不利于广大人群在急救以及自我防病、治病中对揿针以及压穴物的应用。此外,发明人还曾于2004年申请了专利号为200420090010.0《一种多枚一次性揿针连续应用装置》提出了一种“其特征是:由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治疗单位(6)重叠形成的柱状系统(7),该治疗单位由揿针(1)、胶布(2)、固定支持架(4)组成。”为主的技术方案,但在实施中所遇到的严重问题是该专利的“凹凸控制装置(10)”无法合适的控制“压力传动手柄(8)”的作用力,从而导致:要么因“凹凸控制装置(10)”凸出部分太大,而使得作用于“压力传动手柄(8)”的作用力无法移动“支持外壳(9)”内的治疗单位(6)而无法应用于临床;要么因“凹凸控制装置(10)”凸出部分太小,而在每一次只需推出一枚针时、作用于“压力传动手柄(8)”的作用力却推出了“支持外壳(9)”内的多个治疗单位(6)造成了大量的浪费和(需处理、清理多推出的治疗单位)麻烦;即便“凹凸控制装置(10)”的凸出部分大小适中,但由于各种不同的使用者所作用于“压力传动手柄(8)”的作用力不尽相同,因此也产生了要么(力气大的人)推出了“支持外壳(9)”内的多个治疗单位(6),要么(力气小的人)推不出“支持外壳(9)”内的治疗单位(6);前述的这些问题及缺陷一直影响并且导致了该专利技术至今一直无法得以普及实施,更谈不上将其应用于急救治疗。显然,如要克服前述的问题与缺陷还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另外,发明人还于2012年申请了专利号为201220237399.1《避痛方便揿针》专利,提出了一种“由揿针针具、避痛过渡定位载物设施以及具有高粘度、高拉伸弯曲延展弹性、极薄透气性胶布组成,高弹性透气胶布的黏贴面上安置揿针针具,高弹性透气胶布的另一面则安置在避痛过渡定位载物设施上”的技术方案,用于“克服现有揿针产品加工繁琐、成本较高、操作使用不便……并可具有避痛、定位、易于普及家用”的技术目的,该技术虽然(较其以往针灸揿针一般性的治疗)具有操作使用方便、避痛、定位、易于普及家用等技术特点,但其对于急救(特别是一个人在家突发生命危急的紧急关头的个体自我急救)这种特殊性的紧急突发救治工作,却因该技术无法让紧急突发救治所需要的数个(该一个避痛方便揿针可制成单独个体)单独个体成为简易的可操作救治整体(即在突发急救过程中成一个整体的可操作工具),从而使得该急需尽快实施的突发紧急救治过程存在着操作使用复杂、繁琐问题,甚至因此延误了急救时机,并会导致抢救生命的失败(例如:一个患有冠心病患者单独在家,家中备有一包“有6个单独个体的重叠形式进行密封包装、消毒灭菌包装”的避痛方便揿针,当患者因心肌痉挛、突发心梗、奄奄一息,只能够十分勉强的拆开那包避痛方便揿针救治时,该6个单独个体只有1个被其拿住用于急救,其余的5个单独个体则洒落一地、患者此时再也无力去捡落地的单独个体来进行自救,由于该急救需用3个单独个体才能挽救生命,因此该自救失败、无法挽回生命);显然要创造出简易、方便的、整体性的、在突发生命危急紧急关头能够供个体自我急救的可操作救治的整体技术方案还需付出创造性劳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问题与缺陷,并创造出一种整体性操作简易方便、减痛避痛、取穴定位准确的急救应急(也可用于常规治疗)的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技术方案,从而有益于临床应用及广大人群急救和自我救治(备用在突发的生命危急关头予以紧急救治),有益于揿针安全卫生操作(灭菌后的产品不用手直接触碰揿针及胶布即可方便应用),有益于揿针避痛的快速高效便捷定位应用,有益于临床急救应急的高效便捷方便普及应用,且大幅度加强了全民应对自身突发疾病的急救应急能力,其方便快速高效卫生安全科学的治疗、急救应急功效将能够大幅度的提高全世界人类对于中医针灸揿针(科学性认识)广泛应用,从而能大幅度满足全世界人类对于在急救应急以及疾病治疗中应用中医针灸揿针的有效技术对自身突发疾病的急救应急能力提高的更广泛需求。

本实用新型实现其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救治组合重叠组成,同时还配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控避痛推柄;每一个救治组合均将揿针针具或压穴物固定在医用胶布上,再将固定有揿针针具或压穴物的医用胶布粘附在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上;救治组合与救治组合之间通过可控避痛推柄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的可控槽孔之间的极小间隙的间隙配合连接,使之重叠并组成一体;而小于可控槽孔的可控避痛推柄上的可控避痛推柄头部,则能方便救治组合与救治组合之间的分离。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揿针针具可分别选用含有各种不同元素(如钙、镁、钠、钾、铜、钴、铬、氟、铁、碘、锰、钼、镍、硒、硅、锡、钒、锌等)的、含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针头的揿针予以应用,以利于机体不同需求的电化学作用;上述技术方案中的压穴物可分别选用一个或一个以上各种不同形态的自然物(如:各种各类植物种子,矿物类、结晶类等物体)或人工合成物(如小药丸、塑料颗粒、磁片、磁珠等物体)。

上述技术方案中固定揿针针具的医用胶布可分别选用一层或一层以上不同的结构形式(如:揿针贴附固定于单层医用胶布胶面的、揿针采用树脂固定于单层医用胶布胶面中间的、揿针针柄被两层单面的同向重叠的胶布固定的、以及根据器械装置定位所需要固定揿针的多层胶布等等),以及各种不同的材质(如:弹力胶布、防水胶布、导电胶布等等)或不同形态的胶布(如圆形、方形、椭圆形、星形、多边形等等),但必须是合格的医用胶布。此外该医用胶布被粘附在粘附物(如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的剥离力应远小于其在应用时黏贴于穴位皮肤的剥离力(即医用胶布黏贴于穴位皮肤的剥离力应是医用胶布被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所粘附的剥离力的两至三倍之间或以上);医用胶布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可以采用直接被粘附物粘附(可以在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涂胶)或间接被粘附物粘附(可以在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黏贴固定间接粘附双面胶,该间接粘附双面胶的另一面则粘附医用胶布)的形式;前述技术必须满足固定有揿针针具的医用胶布能在使用中方便与粘附其的粘附物分离(该粘附物即: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或黏贴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的间接粘附双面胶)。

上述技术方案中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可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控槽孔;该可控槽孔可以根据配合(连接两个或两个以上救治组合的可控避痛推柄)的定位控制需要而可分别制成各种不同形态(如:圆形、椭圆形、新月形、方形、多边形等),可控避痛推柄可以通过该可控槽孔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救治组合予以定位连接重叠(使之连接成为一体);该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可以制成各种不同几何形态(如:圆柱形,椭圆柱形,以及方、长方、三角、星柱、多边柱等等立体几何)形态;该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用于粘附固定有揿针针具或压穴物的医用胶布;该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可以制有一定范围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围边,该围边可用于罩套保护另一个救治组合粘附面上粘附固定的带有揿针针具或压穴物的医用胶布,该围边可以根据需要制成(两片或两片以上)片状或桶状(并配合于其相应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几何形态);该围边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的结合面可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配合连接槽穴(以用于与另一个救治组合镶嵌槽穴凸起的楔合,该救治组合之间的楔合在需要分离时的摩擦力应尽可能接近于零),该围边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粘附面的另一边还可制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镶嵌槽穴凸起,该配合连接槽穴与镶嵌槽穴凸起可用于救治组合与救治组合之间连接的稳定,但是它们之间在需分离时应该是轻松方便的(分离时的摩擦力应尽可能接近于零)。

上述技术方案中可控避痛推柄应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的可控槽孔呈极小间隙的间隙配合(或采用极小作用力就可以移动的过渡配合);该可控避痛推柄头部体积应小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的可控槽孔的槽沟孔穴(该小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可控避痛推柄头部长度应超过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可控槽孔的槽沟孔穴厚度的1~2毫米左右,这样能避免应用时不利的外环境对于可控避痛推柄头部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分离的阻力,也就是说该可控避痛推柄头部与可控槽孔分离时应尽可能形成期间摩擦力接近于零的配合);但该可控避痛推柄的头部(需接触人体的避痛作用部)应圆润、圆钝而不应尖锐(即不能应其锐利而刺痛、损伤皮肤),其那远大于揿针针尖的推柄头部的作用面积、可先于揿针针尖施压于皮肤感觉细胞(即推柄头部作用的感觉细胞将远大于针尖所作用的细胞,并且还先于其实施了感觉),从而达到了揿针针刺的避痛作用。此外,可控避痛推柄还可根据不同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槽孔形态予以相应设计;可控避痛推柄的数量也可根据不同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槽孔的数量予以配置(两个以上的可控避痛推柄可以在其尾部或其它部位相互连接或制成一体,也可以不相互连接不制成一体,可以根据其操作功能予以选定);可控避痛推柄上还可以根据救治组合逐个应用的需要而设置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可控避痛推柄可控点或可控线(以控制救治组合应需的逐个依次应用)。

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可以配有一个前盖(用于保护最前面、首先待用的那个救治组合,该前盖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衔接分离可以按照已知技术处理);还可配有一个后盖或可推后盖,该后盖或可推后盖既可用于保护使用中不断后退的可控避痛推柄,也可以方便用于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手推(压)操作(该后盖或可推后盖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衔接分离可按照已知技术处理)。另外,该前盖和/或后盖或可推后盖上还可以选择安装具有对皮肤消毒、清洁和/或干燥功能的物体(以用于揿针治疗前对皮肤消毒、清洁和/或干燥)。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其小巧、携带便捷、使用方便,在急救与应急时不仅具有不用手直接触碰揿针以及胶布(不用手工撕剥后、黏贴揿针)就可以方便应用的安全卫生的操作功能,而且其还具有(先于针刺破皮的)压觉避痛装置,并且其还具有便捷准确的定位功能,从而克服了原本操作复杂、难以(定穴)把握、害怕(针刺破皮)疼痛等等的治疗障碍问题,使其成为低成本、简捷、方便、从容、淡定、安全、卫生的老百姓能够方便掌握应用的治疗以及(在生命危急关头的整体性可操作的紧急救治备用的)急救工具,因此其将能有益于临床高效的普及应用,有益于针灸揿针急救治疗的全民广泛普及应用,并且能大大的有益于中医针灸揿针在全世界人类的急救(这是因为,本发明能优于其他技术的关键结构特征在于:其救治组合与救治组合之间是通过除了可控避痛推柄头部的可控避痛推柄部分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上可控槽孔之间的极小间隙的间隙配合连接的,并使之组成重叠一体、且方便于数个所需救治组合整体能够依次分别连续快速进行紧急救治的结构;其可控避痛推柄上的可控避痛推柄的可控点或可控线还具有可控制救治组合应需的逐个依次应用;其“尽可能形成可控避痛推柄与可控槽孔之间摩擦力接近于零配合的”小于可控槽孔的可控避痛推柄头部,则能方便救治组合与救治组合之间的分离;从而使其能够大幅度加强应对自身突发疾病的自我救治的急救应急能力)、应急与治疗中得到广泛的科学认同以及普及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构造示意图;

图2是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救治组合构造示意俯视图;

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有2个镶嵌槽穴凸起,即:2个镶嵌槽穴凸起可以契合于另一个救治组合的配合连接槽穴,以配合稳定可控避痛推柄对这两个救治组合的连接);

图4是图2的A-A剖视图(图中有1个镶嵌槽穴凸起,即:这1个围边状的镶嵌槽穴凸起可契合于另一个救治组合围边状的配合连接槽穴,以配合稳定可控避痛推柄对这两个救治组合的连接);

图5是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可控避痛推柄构造示意图;

图1-5中:1揿针针具或压穴物,2医用胶布,3救治组合,4可控避痛推柄,5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6粘附物(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7粘附物(间接粘附双面胶),8可控槽孔,9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围边,10配合连接槽穴,11镶嵌槽穴凸起,12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3可控避痛推柄的可控点或可控线,14前盖,15后盖或可推后盖。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图2、图3、图4、图5为本实用新型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构造示意图以及救治组合构造示意和可控避痛推柄构造示意图,包括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医用胶布2、救治组合3、可控避痛推柄4、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5、粘附物(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6、粘附物(间接粘附双面胶)7、可控槽孔8、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围边9、配合连接槽穴10、镶嵌槽穴凸起11、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2、可控避痛推柄的可控点或可控线13、前盖14、后盖或可推后盖15。具体实施中,将已固定有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的医用胶布2被粘附在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5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6上形成救治组合3(或者将已固定有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的医用胶布2被粘附在间接粘附双面胶7的一面,而该间接粘附双面胶7的另一面则黏贴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5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6上形成救治组合3);再用可控避痛推柄4通过(穿过)两个或两个以上(救治组合3的)可控槽孔8,将其组成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主体(如是制有配合连接槽穴10、镶嵌槽穴凸起11的,其相邻救治组合3的连接将更稳定),再盖上前盖14、盖上后盖或可推后盖15经密封包装袋(盒)密封包装、灭菌待用。使用时,打开密封包装袋(盒),打开前盖:将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的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对着需要救治的穴位(其时因为高于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的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2会先于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作用于皮肤),轻轻地放在该穴位上方(此时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2作用于该穴旁的皮肤,而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却没有触及皮肤)予以定位,待确定穴位后再稍加用力按压(该时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2会先于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产生避痛作用)最前端的救治组合3突破可控避痛推柄的可控点或可控线13的阻力,可控避痛推柄4便后退,最前端的(救治组合3)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被医用胶布2黏贴在皮肤上;再拿开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因可控避痛推柄头部12小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中的可控槽孔)最前端的救治组合3与连接其后的救治组合3分离(由于最前端救治组合3的揿针针具或压穴物1已被医用胶布2黏贴在皮肤上,而该医用胶布2黏贴在皮肤的剥离力远大于粘附其的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6或黏贴于有可控槽孔垫片外壳的粘附面6的间接粘附双面胶7的剥离力,故只要将粘附在其上的粘附物轻轻去除即可),该拿开后的急救与应急用的重叠式方便揿针及压穴物只要按照其剩余的救治组合3的数量、按照前述“打开前盖:……”的操作过程反复予以实施即可。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