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取物袋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05902阅读:3620来源:国知局
腹腔镜取物袋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腹腔镜手术辅助工具,具体地指一种腹腔镜取物袋。



背景技术: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广泛开展,各个学科大部分手术都能够在腹腔镜下完成,腹腔镜手术切下的标本越来越大,越来越多,也越来越复杂。较大标本往往含有较大体积的固体组织和大量的液态或流质状组织,取出过程中要将固体组织剪碎装入取物袋取出,剪碎过程在袋内进行,剪碎后将液态、流质状以及碎末状固体组织使用吸引器吸出。而要在组织和液体混在一起的取物袋中吸引,极易堵吸引管,一旦堵塞,需要暂停手术,待吸引管通畅吸引后再进行手术,影响了手术进程;此外,现有的取物袋的袋口结构还存在取物袋进入腹腔后,袋口贴合紧密,难以分离;将袋口从手术开口取出时,袋口开口较大,袋体内的标本或液体容易溢出等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克服现有腹腔镜取物袋在使用时容易堵塞吸引器且袋口不容易打开的缺陷,提供一种结构合理、使用方便的腹腔镜取物袋。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腹腔镜取物袋,包括外袋和套设于外袋内的内袋,所述外袋和内袋的袋口朝向一致,外袋的深度比内袋的深度大3毫米以上,所述内袋为允许溶液透过的多孔或网状结构。

进一步地,所述外袋的袋口和内袋的袋口大部分沿周向相贴合,小部分保持分离形成间隙口。间隙口用于吸引管插入,吸取袋底的液体。

再进一步地,所述外袋的袋口外侧或内袋的袋口内侧沿周向设有一环形圈,所述环形圈内套设有一袋口环;所述袋口环包括一段弧形的弹性金属丝和一段细绳,所述弹性金属丝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细绳的两端相连;在所述环形圈上对应弹性金属丝的位置至少设有一个开口。弹性金属丝与细绳的设计方便袋口折叠、自动撑开和收紧。

优选地,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弹性金属丝上设有把手;

或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弹性金属丝向外凸出形成作为把手的迂回部。通过把手更容易拉出或抽出弹性金属丝,当把手的形状为与弹性金属丝一体的迂回部时,由于迂回部两侧的弧形的弹性金属丝不是直接连接在一起,更便于弹性金属丝的折叠,从而方便把袋口卷曲成更短小的条状。

可选地,位于所述开口处的弹性金属丝上设有拉绳。

优选地,所述弹性金属丝的弧长比细绳的长度长。弹性金属丝的弧长长度比细绳长,这样袋口在自然状态下,细绳无法与弹性金属丝贴合在一起,袋口是处于张开的状态。

进一步地,所述细绳为具有伸缩弹性的细绳。通过拉伸细绳可以使细绳的长度与弹性金属丝一致,以方便把袋口卷曲成条状。

优选地,所述环形圈由所述外袋的袋口沿周向向外卷曲成型或内袋的袋口沿周向向内卷曲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内袋设计为多孔或网状结构,液态、流质状以及碎末状固体组织通过内袋的多孔或网状结构进入外袋,吸引管可直接放入内袋底部将液体吸出,也可将吸引管通过间隙口插入外袋底部,吸出液态、流质状以及碎末状固体组织;不容易堵塞吸引管,手术更方便、加快了手术进程,缩短手术时间;进一步,在袋口增加弧形弹性金属丝,使得腹腔镜取物袋可以方便的折叠成条状置入腹腔,进入腹腔后,打开折叠,使弹性金属丝恢复自然弧形状态,袋口两侧自然分离,操作方便;将腹腔镜取物袋从腹腔取出时,拉动弹性金属丝,将其从袋口上的环形圈内抽出,与弹性金属丝相连的细绳会将环形圈收紧,袋口封闭,腹腔镜取物袋内部的液体不会溢出。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袋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袋口环的剖视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腹腔镜取物袋的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外袋1;内袋2;间隙口3;环形圈4;袋口环5;弹性金属丝5.1;迂回部5.1.1;细绳5.2;开口6;拉绳7。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一种腹腔镜取物袋,包括外袋1和套设于外袋1内的内袋2,外袋1和内袋2的袋口朝向一致,外袋1的深度比内袋2的深度大3毫米以上,内袋2为允许溶液透过的多孔或网状结构。

实施例2

如图2、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腹腔镜取物袋的结构和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外袋1的袋口和内袋2的袋口大部分沿周向相贴合,小部分保持分离形成间隙口3。吸引器可以通过内袋2的孔或网格深入外袋1的底部吸液,当吸引器的口径较大,无法从内袋2的网格穿过时,可以利用间隙口3深入外袋1的底部。

实施例3

如图4、图5所示,本实施例的腹腔镜取物袋的结构和实施例1大致相同,区别在于:外袋1的袋口外侧或内袋2的袋口内侧沿周向设有一环形圈4,环形圈4内套设有一袋口环5;袋口环5包括一段弧形的弹性金属丝5.1和一段细绳5.2,弹性金属丝5.1的两端分别与细绳5.2的两端相连;在环形圈4上对应弹性金属丝5.1的位置设有一个开口6。环形圈4由外袋1的袋口沿周向向外卷曲成型或内袋2的袋口沿周向向内卷曲成型。弹性金属丝5.1的弧长比细绳5.2的长度长。细绳5.2为具有伸缩弹性的细绳。

实施例4

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的腹腔镜取物袋的结构和实施例3大致相同,区别在于:

位于开口6处的弹性金属丝5.1向外凸出形成作为把手的迂回部5.1.1(也可采用其他形式的把手)。

通过迂回部5.1.1更容易拉动弹性金属丝5.1,便于弹性金属丝5.1的折叠,从而方便把袋口卷曲成更短小的条状。

实施例5

如图7所示,本实施例的腹腔镜取物袋的结构和实施例3大致相同,区别在于:位于开口6处的弹性金属丝5.1上设有拉绳7。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使用方法如下:

由于较大标本往往含有较大体积的固体组织和大量的液态或流质状组织,将标本放入内袋2后剪碎,剪碎后将液态、流质状以及碎末状固体组织透过内袋2的多孔或网状结构至外袋1内,将吸引器的吸引管通过间隙口3伸入至外袋1底部,从而将液态、流质状以及碎末状固体组织吸出。

腹腔镜手术时,将腹腔镜取物袋卷曲后通过手术开口塞入腹腔,腹腔镜取物袋进入腹腔后在弹性金属丝5.1的作用下自行膨胀打开,将标本放入内袋2内,对标本进行剪碎并将吸引器的吸引管通过间隙口3伸入至外袋1底部;需要将外袋1和内袋2的袋口从腹腔取出时,先通过开口6处的把手、迂回部5.1.1或拉绳7从环形圈4内拉出弹性金属丝5.1,使得细绳5.2收缩将环形圈4收紧,再通过拉动弹性金属丝5.1将环形圈4从手术开口拉出,之后将弹性金属丝5.1塞回环形圈4,使得环形圈4被撑开,最后取出内袋2内的标本。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