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081049阅读:3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属于医用辅助装置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雾化吸入疗法是利用气体射流原理,将水滴撞击的微小雾滴悬浮于气体中,形成气雾剂而输入呼吸道,进行呼吸道湿化或药物吸入的治疗方法,作为全身治疗的辅助和补充。喷射式雾化器即氧气雾化吸入法,是利用高速氧气气流,使药液形成雾状,再由呼吸道吸入,并且氧气又可解决缺氧问题,达到治疗的目的,临床上常常使用,疗效确切,但部分患者住院期间因病情原因作该治疗时只能卧位接受治疗,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药液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增加患者平均住院日,增加患者经济负担。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以克服目前卧位接受雾化吸入治疗患者,常常使药液腔不能垂直放置,药液不能位于药液腔底部,而至大部分药液不能雾化,严重影响治疗效果且造成药物浪费,不利于患者病情恢复的不足。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药液腔顶部与三通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与口含嘴连接;药液腔连接有氧气管。

前述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中,所述可塑形波纹管为医用胶管制件。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吸入器结构简单,制作成本低,特别适合卧位患者的使用,也可以用于普通患者。使用时可通过可塑形波纹管将口含嘴弯至任意角度和方向,始终保持药液腔处于垂直状态,提高药物的使用率,稳定疗效,且使用方便、安全可靠,便于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记为:1-药液腔、2-三通、3-回流管、4-可塑形波纹管、5-口含嘴、6-氧气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任何限制。

一种适用于卧位患者的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如图1所示: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个经可塑形波纹管4与口含嘴5连接;药液腔1连接有氧气管6。可塑形波纹管4为医用胶管制件。

实施例

本例是对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的改进,现有喷射式雾化吸入器包括药液腔1,药液腔1顶部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其余两个接口一个与回流管3连接,另一接口直接与口含嘴5连接。本例将口含嘴5与三通2的接口断开,在口含嘴5与三通接口之间增加一段可塑形波纹管4,可塑形波纹管4采用质地较硬的医用胶管制成,可任意塑形,可伸缩,类似吸管波纹段,塑形后不因雾化吸入器及药液、管道等引起变形,其余结构不变。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过程及原理

1、首先在一次性灭菌包装中取出喷射式雾化吸入器,按治疗要求在药液腔1中加入相应的药液;

2、依次将氧气管6和三通2与药液腔1连接,药液腔1顶端与三通2的中间接口连接,三通2的两侧接口分别与回流管3和可塑形波纹管4相连,可塑形波纹管4另一端与口含嘴5连接;

3、据患者体位任意弯曲和伸长可塑形波纹管4,使药液腔1中药液始终处于药液腔最低位;

4、打开氧气,使流量达到6-10L/min观察雾化效果良好即可给予患者治疗。

本实用新型改进结构的雾化吸入器管道利用卧位患者,提高了药物的使用率,稳定疗效。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安全可靠,制作成本低,便于推广和使用。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