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741217阅读:282来源:国知局
一种按摩机芯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按摩用具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涉及一种电动按摩用具的按摩机芯。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压力增加以及工作时间增长,目前市面上已有多种电动按摩用具,包括按摩椅、手臂按摩机、腿部按摩机等,用以消除疲劳及保健。

前述电动按摩用具的按摩原理是通过在其内部设置数组各自独立的按摩机芯,利用机械的滚动力作用和机械力挤压来进行按摩。如图1所示,现有的按摩机芯10主要具有两组按摩臂11通过偏心结构12设置在按摩机芯的基座13上;所述按摩臂11的两端设有按摩头14且中段与所述偏心结构12组接,所述偏心结构12与电机15连接,当电机15驱动偏心结构12动作时,将进而带动按摩臂11产生摇摆动作,对使用者产生按摩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现有的按摩机芯10由于按摩臂11是直接固定于偏心结构12的偏心轴杆121上,且按摩头14是两两成对地设于同一按摩臂11的两端,使得按摩臂11只能以固定且有限的角度进行摆动,实际使用时,容易因使用者体型及姿势无法与按摩机芯10配合,造成现有按摩机芯10无法达到应有的按摩效果,或者,只能由使用者自行调整姿势来配合摆动角度有限的按摩机芯10,因此造成使用者的不便与困扰。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情况,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按摩机芯,主要是将四支按摩臂组设于两端成形有不同偏心结构的二个偏心轴套上,通过所述偏心轴套两端的偏心结构带动所述四按摩臂实现多种按摩动作,以解决现有按摩机芯因按摩臂摆动角度受限导致无法达到应有按摩效果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按摩机芯,包括:基座;第一电机,设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一传动轴;二偏心轴套,套设于所述传动轴外部,所述偏心轴套的两端部分别形成一第一偏心结构及一第二偏心结构;四按摩臂,分别枢设于所述二偏心轴套的两端部上;令所述第一电机通过所述传动轴带动所述二偏心轴套转动,其中二按摩臂通过与所述第一偏心结构枢接实现第一按摩动作,另外二按摩臂通过与所述第二偏心结构枢接实现第二按摩动作。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偏心轴套成形有轴管贯设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及所述第二偏心结构;其中,定义沿所述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延伸方向为X方向;所述轴管,设于偏心轴套内部并贯设偏心轴套两端,成形有一第一管端及一第二管端;所述第一偏心结构,具有一第一斜轴部成形于所述轴管外部邻近第一管端处,定义所述第一斜轴部延伸方向为一第一轴向,所述第一轴向与所述X方向相交;所述第一斜轴部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一管端的第一切面,以及一邻近所述第二管端且自所述第一斜轴部外扩的环形斜抵部,所述第一管端凸出于所述第一切面并位于所述第一切面的中心位置;所述第二偏心结构,具有一第二斜轴部成形于所述轴管外部邻近第二管端处,定义所述第二斜轴部延伸方向为一第二轴向,所述第二轴向与所述X方向及所述第二轴向相交;所述第二斜轴部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二管端的第二切面以及一邻近所述第一管端且自所述第二斜轴部外扩的环形斜抵部,所述第二管端凸出于所述第二切面并位于所述第二切面的偏心位置;所述按摩臂,具有相对两端,一端设有按摩头,另一端与一牵引机构可万向枢转地连接,且所述按摩臂中段设有一套接口,其中二按摩臂的套接口与所述第一斜轴部套置枢接以实现第一按摩动作,另外二按摩臂的套接口与所述第二斜轴部套置枢接以实现第二按摩动作。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与所述四按摩臂之间具有牵引机构枢接连动;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二组偏心轮结构,各组偏心轮结构具有彼此错位度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的一内侧偏心轮及一外侧偏心轮,所述四按摩臂分别与所述二组偏心轮结构的内侧偏心轮与外侧偏心轮枢接;令所述第二电机通过所述驱动轴带动所述二组偏心轮结构转动,组接于同一组偏心轮结构的二按摩臂,通过所述内侧偏心轮与所述外侧偏心轮的错位设置实现第三按摩动作。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摩臂具有曲柄及按摩头,所述曲柄具有相对两端,一端组设所述按摩头,另一端设有一万向接头;所述牵引机构包括四支座、四连杆及两组偏心轮结构;其中,所述四连杆各具有相对两端,各连杆的其中一端成形为球头与所述按摩臂的万向接头连接,另一端成形为枢块;所述四个支座各具有相对两端,一端成形为枢接口与所述连杆的枢块枢接,另一端成形为组接口;所述两组偏心轮结构各具有彼此错位度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的一内侧偏心轮及一外侧偏心轮,且所述四个支座通过其组接口与所述二组偏心轮结构的内侧偏心轮及外侧偏心轮套置枢接。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三电机,所述第三电机具有一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与所述四按摩臂之间具有牵引机构连接传动;其中,所述牵引机构包括用以枢接带动所述四按摩臂的四连杆,所述四连杆通过四支座与一安装座枢接,所述安装座滑设于一螺杆上,所述螺杆与所述第三电机的传动机构连接并被其驱动实现正转和反转,进而驱使所述安装座沿所述螺杆滑移,并使所述按摩臂被所述牵引机构连动枢摆实现第四按摩动作。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基座上设有第二电机,所述第二电机具有一驱动轴所述驱动轴;所述牵引机构包括所述四支座、所述四连杆、两组偏心轮结构、所述安装座及所述螺杆;其中,所述四连杆各具有相对两端,各连杆的其中一端成形为球头与所述按摩臂的万向接头连接,另一端成形为枢块;所述四个支座各具有相对两端,一端成形为枢接口与所述连杆的枢块枢接,另一端成形为组接口;所述两组偏心轮结构各具有彼此错位度地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上的一内侧偏心轮及一外侧偏心轮,且所述四个支座通过其组接口与所述二组偏心轮结构的内侧偏心轮及外侧偏心轮套置枢接;所述四按摩臂通过所述内侧偏心轮与所述外侧偏心轮的错位设置以在被所述第二电机驱动时实现第三按摩动作;

所述安装座于相对两侧分别成形有二枢结部及一螺合部,所述安装座通过所述二枢结部与所述第二电机的驱动轴枢接,并通过所述螺合部滑移组设于所述螺杆;令所述安装座被所述第三电机驱动沿所述螺杆滑移,并带动所述按摩臂枢摆实现第四按摩动作。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安装座的螺合部相对两侧设有二滑孔,所述螺杆两侧设有二滑柱,所述二滑柱穿置所述二滑孔,令所述安装座被所述螺杆驱动后同时沿螺杆及滑柱位移。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按摩臂具有曲柄及按摩头,其中,所述曲柄成形有两个末端及一个转折处;所述两个末端分别成形为组接端部及枢摆端部,所述组接端部设有万向接头,所述枢摆端部设有插槽,所述万向接头用以与牵引机构枢接;所述转折处成形为套接口,以套置于所述偏心轴套的第一斜轴部或第二斜轴部;所述按摩头具有一插杆,所述插杆插置于所述插槽;令所述曲柄与所述牵引机构连接,所述第一电机驱动所述偏心轴套与所述按摩臂的套接口相对转动,从而带动所述按摩臂枢摆。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更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偏心轴套的第一偏心结构与第二偏心结构的二个斜抵部之间具有强化结构,所述强化结构成形为沿轴管外部设置的板部及肋部;所述第一斜轴部及第二斜轴部分别成形为内部具有十字肋结构且肋与肋之间中空的圆柱轴结构;所述偏心轴套在其第一管端处设有二直槽,所述二直槽是度相对地沿轴管延伸方向开设,用以和第一电机的传动轴的卡制组接。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进一步改进在于,所述二偏心轴套以其第一偏心结构朝向传动轴中段且第二偏心结构朝向传动轴两端地对称设置于所述传动轴上;所述按摩臂具有曲柄以及设于所述曲柄末端的按摩头,所述曲柄成形为L形且转折处设有套接口,所述套接口与按摩头之间成形为一摆动段;定义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结构的按摩臂为第一按摩臂,以及连接所述第二偏心结构的按摩臂为第二按摩臂;其中,所述第一按摩臂的摆动段与所述第二按摩臂的摆动段以所述传动轴为中心朝相反方向延伸成形,且所述第一按摩臂及第二按摩臂的摆动段成形为具有一内凹侧的弯弧形,所述第一按摩臂及第二按摩臂以其内凹侧相对地枢设于所述偏心轴套的第一斜轴部及第二斜轴部;借此,使按摩头朝向同一方向,以利于顶抵于需要被按摩的面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按摩机芯的立体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前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后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前视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偏心轴套外观结构示意图。

图5A是图5右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B是图5左端侧视的结构示意图。

图5C是图5的结构角度标示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电机的传动轴、偏心轴套、按摩臂、牵引机构的组接状态的后视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与牵引机构的结合结构以及牵引机构的偏心轮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牵引机构及其与第二电机的连接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9是本实用新型牵引机构及其与第二电机的连接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10至图13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被第一电机驱动时的偏心轴套运行轨迹示意图(1)、(2)、(3)、(4)。

图14至图17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依序对应图9、图10、图11及图12状态的按摩头运行轨迹示意图(1)、(2)、(3)、(4)。

图18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被第二电机驱使形成枢合及枢开动作的结构侧视示意图。

图19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被第二电机驱使形成枢合及枢开动作的结构前视示意图。

图20至图22依序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通过牵引机构与位于螺杆下端的升降座的结合结构侧视、前视、俯视示意图。

图23至图25依序是本实用新型按摩臂通过牵引机构与位于螺杆上端的升降座的结合结构侧视、前视、俯视示意图。

附图标记与部件的对应关系如下:

先前技术:按摩机芯10;按摩臂11;偏心结构12;基座13;按摩头14;电机15。

本实用新型:基座100;第一电机20;传动轴21;偏心轴套30;轴管31;第一管端311;第二管端312;轴孔313;直槽314;第一偏心结构32;第一斜轴部321;十字肋结构322;第一切面323;斜抵部324;第二偏心结构33;第二斜轴部331;十字肋结构332;第二切面333;斜抵部334;强化结构34;板部341;肋部342;按摩臂40;第一按摩臂40A;第二按摩臂40B;曲柄401;按摩头402;组接端部41;万向接头42;枢摆端部43;插槽44;套接口45;摆动段46;内凹侧461;插杆47;第二电机50;驱动轴51;牵引机构60;支座61;枢接口611;组接口612;连杆62;球头621;枢块622;内侧偏心轮63;偏心孔631;外侧偏心轮64;偏心孔641;安装座65;枢结部651;螺合部652;滑孔653;螺杆66;滑柱67;第三电机70;传动机构71;第四电机80;X方向(轴向);Y方向;Z方向;第一轴向A1;第二轴向A2;第一夹角θ1;第二夹角θ2;第一管端中心P1;第二管端中心P2;十字肋交集处P3。

具体实施方式

为利于对本实用新型的了解,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是用于例如按摩椅等电动按摩用具;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具有基座100,所述基座100上设有第一电机20、第二电机50及第三电机70,用以驱动不同的机构以实现多种按摩动作,提供更全面且更舒适的按摩效果。

其中,所述第一电机20的传动机构具有一传动杆21,所述传动杆21贯设组接二个偏心轴套30及四个按摩臂40,所述按摩臂40通过第一电机20驱动并配合所述偏心轴套30结构实现了第一按摩动作及第二按摩动作(图10至图17);所述第二电机50的传动机构连接并驱动一驱动杆51,所述驱动杆51与按摩臂40之间具有牵引机构60连接,所述按摩臂40通过第二电机50驱动并配合所述牵引机构60牵引带动实现了第三按摩动作(图18、图19);所述第三电机70的传动机构71连接一竖直螺杆66并驱动所述螺杆66实现正转或反转动作,所述螺杆66与按摩臂40之间有所述牵引机构60连接,所述按摩臂40通过第三电机70驱动并配合所述牵引机构60牵引带动实现了第四按摩动作(图20至图25)。

于本实用新型中,定义沿所述第一电机20的传动轴21延伸方向为X方向,沿所述螺杆66延伸方向为Y方向,所述X方向与Y方向相互垂直,以及一Z方向与所述X方向、Y方向垂直。需被理解的是,前述方向仅用于方便说明解释本实用新型附图的结构关系,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使用方向或方式;更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可以如图2所示,将按摩机芯的基座100呈直立状使用,亦可将按摩机芯的基座100呈打横设置使用。其中,所述基座100上可进一步设一第四电机80,用以连接传动机构带动整个按摩机芯进行位移。

如图5及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偏心轴套30成形有轴管31、第一偏心结构32、第二偏心结构33及强化结构34。其中:

所述轴管31设于偏心轴套30内部并贯设偏心轴套30两端,成形有一第一管端311及一第二管端312,所述第一管端311与第一偏心结构32成形于偏心轴套30的同一端部,所述第二管端312与第二偏心结构33成形于偏心轴套30的同一端部;所述轴管31围设形成一轴孔313,用以将所述偏心轴套30穿置安装在第一电机20的传动轴21上,所述轴孔313的轴向与所述X方向相同。

所述第一偏心结构32具有一第一斜轴部321成形于轴管31外部邻近第一管端311处,如图5C,定义所述第一斜轴部321延伸方向为一第一轴向A1,所述第一轴向A1与所述X方向相交形成第一夹角θ1;所述第一斜轴部321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一管端311的第一切面323,以及一邻近所述第二管端312且自所述第一斜轴部321外扩的环形斜抵部324,所述第一管端311凸出于所述第一切面323并位于所述第一切面323的中心位置,使所述第一管端311的中心P1如图5A位于十字肋交集处P3。

所述第二偏心结构33具有一第二斜轴部331成形于轴管31外部邻近第二管端312处,如图5C,定义所述第二斜轴部331延伸方向为一第二轴向A2,所述第二轴向A2与所述X方向相交形成第二夹角θ2,且所述第二轴向A2与所述第一轴向A1相交;所述第二斜轴部331具有一邻近所述第二管端312的第二切面333以及一邻近所述第一管端311且自所述第二斜轴部331外扩的环形斜抵部334,所述第二管端312凸出于所述第二切面333并位于所述第二切面333的偏心位置,使所述第二管端312的中心P2如图5B偏离所述十字肋交集处P3。且较佳地,所述第二管端312的中心P2是沿所述十字肋成形方向偏离。

如图5C所示,所述斜抵部324、334与按摩臂40套接后相抵处为一环形抵面,所述抵面较佳与所述第一切面323呈平行,以使第一斜轴部321形成宽度相同的外表面,用以稳定套置轴承,再组接按摩臂40。另,于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夹角θ1和第二夹角θ2的角度相同,但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并不限于此,所述第一夹角θ1及第二夹角θ2可以视按摩动作设计需求进行调整并以不影响四个按摩臂40同时作动为准。

如图5A、5B所示,所述第一斜轴部321及第二斜轴部331分别成形为内部具有十字肋结构322、332且肋与肋之间中空的圆柱轴结构,所述十字肋结构322、332用以在节省偏心轴套30制造成本的状态下强化偏心轴套30的轴管31管端结构强度。于本实施例中,如图5A所示,所述偏心轴套30在其第一管端311处设有二直槽314,所述二直槽314是180度相对地沿轴管31延伸方向开设,用以和第一电机20的传动机构(传动轴21)的卡制结构组固,以令偏心轴套30随传动轴同动旋转。如图5A,所述十字肋结构322的其中二肋与所述第二管端312的二直槽314位置对合,所述轴管31的管壁形成直槽314的槽口,所述二肋分别凹设形成二直槽314的槽壁。

所述强化结构34沿轴向成形于轴管31外部并连接所述第一偏心结构32与第二偏心结构33的二个斜抵部324、334。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强化结构34是横截面大致呈十字状的强化结构34。具体地,所述强化结构34在轴管31的相对两侧成形有数量相对及位置对应的板部341,如图5所示,偏心轴套30在二个斜抵部324、334相距最远及最近的轴管31相对两侧分别成形有单一板部341,偏心轴套30并在二个斜抵部324、334距离变化的轴管31相对两侧处分别成形有三个平行板部341,且所述单一板部341的相对两面与其邻接的板部341之间另成形强化肋部342。藉此,利用板部341及肋部342连接于所述第一偏心结构32与第二偏心结构33之间,达到提高偏心轴的整理结构强度,同时由于强化结构34在板部341与肋部342之间为空心,而具有节省偏心轴套30制作成本的有益技术效果。

如图7所示,所述按摩臂40具有曲柄401及按摩头402组合构成。所述曲柄401大致成形为L形而具有两个末端及一个转折处;所述两个末端分别成形为一组接端部41及一枢摆端部43,所述组接端部41设有一万向接头42,所述枢摆端部43设有一插槽44,所述万向接头42用以与所述牵引机构60的连杆62枢接,所述插槽44用以组接按摩头402;所述转折处成形为一套接口45,用以套置于所述偏心轴套30的第一斜轴部321或第二斜轴部331,使曲柄401与牵引机构60连接后,在偏心轴套30被第一电机20驱动后两者相对转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偏心轴套30的第一斜轴部321或第二斜轴部331外部通过设置轴承(图未示)与曲柄401的套接口45组接,从而实现可相对转动地组接。所述按摩头402连接有一插杆47,所述按摩头402通过所述插杆47插置于所述插槽44,所述按摩头402与所述曲柄401组接形成按摩臂40。

如图2、图4、图6及图7所示,定义设于所述第一斜轴部321的按摩臂40为第一按摩臂40A,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斜轴部331的按摩臂40为第二按摩臂40B,所述曲柄401的套接口45与按摩头402之间成形为一摆动段46,所述第一按摩臂40A的摆动段46成形为朝向传动轴21两端弯曲的弯板形结构,所述第二按摩臂40B的摆动段46成形为平板结构,且所述按摩臂40安装于偏心轴套30并与牵引机构60连接后,第一按摩臂40A的摆动段46与第二按摩臂40B的摆动段46以其套接口45为中点概呈上下镜像对称,具体地,如图4所示,第一按摩臂40A的摆动段46朝下延伸,而第二按摩臂40B的摆动段46则朝上延伸,以令第一、第二按摩臂40A、40B的按摩头402如图4、图10至图13所示大致在Y-Z平面上呈现上下交集重叠或些微错位的结构组成。

此外,所述第一按摩臂40A及第二按摩臂40B的摆动段46成形为弯弧形,且所述第一按摩臂40A及第二按摩臂40B以内凹侧461上下相对地组设于所述偏心轴套30的第一斜轴部321及第二斜轴部331,令所述第一、第二按摩臂40A、40B的摆动段46如图2、图20所示组接形成弯月状。

如图6和图7所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具有四个按摩臂40通过组接于所述偏心轴套30的第一偏心结构32或第二偏心结构33,使得偏心轴套30被第一电机20的传动轴21驱动旋转时,通过前述第一斜轴部321、第二斜轴部331的斜轴结构,配合第一管端311与第一斜轴部321为同心结构,以及第一斜轴部321与第二斜轴部331为偏心结构,实现按摩臂40执行如图14至图17下半部左右线性偏摆轨迹的第一按摩动作,以及如图14至图17上半部圆弧或椭圆轨迹的第二按摩动作。

请以图10至图13配合参阅图14至图17。其中,图10至图13显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被第一电机20驱动后的偏心轴套30在连续的四个位置的运行轨迹示意图;图14至图17是依序对应于图10至图13的偏心轴套30位置,显示本实用新型当偏心轴套30位在所述四个位置时,按摩机芯的四个按摩臂40的状态。其中,所述第一按摩臂40A由于第一斜轴部321偏离轴向(X方向)且与第一管端311为同心关系而在偏心轴套30转动后产生循环打开、夹合的左右线性往复偏摆轨迹,以及所述第二按摩臂40B由于第二斜轴部331偏离轴向(X方向)且与第二管端312为偏心关系而在偏心轴套30转动后产生圆弧或椭圆绕行轨迹。

如图7至图9所示,所述牵引机构60包括四支座61、四连杆62、两组偏心轮结构、一安装座65及一螺杆66;其中,所述四个支座61与所述四按摩臂40之间通过所述四连杆62连接;所述四连杆62各具有相对两端,各连杆62的其中一端成形为球头621与所述按摩臂40的万向接头42连接,另一端成形为枢块622;所述四个支座61具有相对两端,一端成形为枢接口611与所述连杆62的枢块622枢接,另一端成形为组接口612,用以套置所述偏心结构。于本实用新型中,所述按摩臂40通过所述万向接头42及枢块622,达到使得按摩臂40能够被牵引完成第一至第四等多种按摩动作。

如图9所示,所述两组偏心轮结构安装于所述第二电机50的驱动轴51上,各组偏心轮结构具有一内侧偏心轮63及一外侧偏心轮64,所述内侧偏心轮63是指相对远离驱动轴51两端而位在内侧的偏心轮,所述外侧偏心轮64是指相对靠近驱动轴51两端而位在外侧的偏心轮。

如图7、图8所示,所述内侧偏心轮63与外侧偏心轮64上各设有一偏心孔631、641;令所述内侧偏心轮63与外侧偏心轮64彼此错位180度地通过其偏心孔631、641安装于所述驱动轴51上,所述支座61的组接口612套置于所述内侧偏心轮63及外侧偏心轮64上,所述第二电机50的传动机构与所述驱动轴51连接并驱动所述驱动轴51旋转带动偏心轮63、64与支座61相对转动,从而带动组设于同一组偏心轮上的支座61作错位180度的往复运动。

于本实施例中,所述内侧偏心轮63、外侧偏心轮64外部通过设置轴承与支座61的组接口612组接,从而实现可相对转动地组接。

请以图9配合参阅图4,皆显示本实用新型本申请按摩机芯的正面视图。其中,如图4,所述两个第一按摩臂40A与相对远离驱动轴51两端而位在内侧的两个连杆62及两个支座61连接,所述两个第二按摩臂40B与相对靠近驱动轴51两端而位在外侧的两个连杆62及两个支座61连接;配合参阅图9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第一按摩臂40A是通过内侧偏心轮63与驱动轴51连接,第二按摩臂40B则是通过外侧偏心轮64与驱动轴51连接。

请以图7至图9配合参阅图18、图19。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四个按摩臂40通过依序与所述连杆62、支座61与所述内侧偏心轮63或所述外侧偏心轮64组接,从而连接至所述第二电机50的驱动轴51。图18、图19显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按摩臂40被第二电机50驱动后,所述第一按摩臂40A及第二按摩臂40B经由被错位180度的内侧偏心轮63及外侧偏心轮64带动,而在Y-Z平面上产生往复夹合及展开的第三按摩动作。

如图4、图6及图20至图21所示,所述牵引机构60更包括一安装座65及一螺杆66;所述按摩臂40的曲柄401通过前述牵引机构60枢设于所述安装座65上;所述安装座65滑设于所述螺杆66上,所述螺杆66与一第三电机70的传动机构71连接并被其驱动实现正转和反转,进而驱使所述安装座65沿所述螺杆66滑移,并使所述按摩臂40被所述牵引机构60连动枢摆;

具体地,所述安装座65于相对两侧分别成形有二枢结部651及一螺合部652,所述安装座65通过所述二枢结部651与所述第二电机50的驱动轴51连接,并通过所述螺合部652滑移组设于所述螺杆66;令所述安装座65被所述第三电机70驱动沿所述螺杆66滑移,从而使所述按摩臂40被所述牵引机构60连动枢摆形成第四按摩动作。

如图20至图22以及图23至图25,分别依序显示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的侧视图、前视图及俯视图。其中,如图20、图23,所述四个按摩臂40以第一电机20的传动轴21为固定支点,当安装座65位在螺杆66底端时(图20至图22),按摩臂40为所述连杆62及支座61牵引呈现上扬状态;当安装座65位在螺杆66底端时,按摩臂40为所述连杆62及支座61牵引呈现下倾状态(图23至图25);是以,当安装座65沿螺杆66滑移时,将牵引所述按摩臂40产生往复上扬下倾的第四按摩动作。

此外,于本实施例中,为确保所述安装座65稳定地沿所述螺杆66滑移,如图21、图22所示,所述安装座65的螺合部652相对两侧设有二滑孔653,用以被与所述螺杆66平行设置的二滑柱67穿置,所述螺杆66与所述二滑柱67平行排列位于同一平面上,令所述安装座65被螺杆66驱动后同时沿螺杆66及滑柱67上下位移,实现提高安装座65上下位移稳定度的技术效果。

据上,本实用新型按摩机芯通过前述结构的相互配合,使按摩臂40能够提供至少四种按摩动作,并在至少二电机同时运转的情况下提供更多角度的按摩动作,有效解决现有按摩机芯因按摩臂摆动角度受限导致无法达到应有按摩效果的技术问题。

以上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可根据上述说明对本实用新型做出种种变化例。因而,实施例中的某些细节不应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本实用新型将以所附权利要求书界定的范围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