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154013阅读:358来源:国知局
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具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在临床上,对皮肤创面的护理较为困难、复杂,针对不同程度的创面伤情,需要用到药物涂抹、创面杀菌、创面负压引流、包扎等各种护理手段,这些繁琐的护理手段增大了护理难度,提高了医护人员的劳动强度,为此,研发一种可实现多种护理手段的护理装置,以减轻医护人员负担,提高护理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问题,特提供了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皮肤科用创面护理装置,其包括有手柄和固定于手柄前端的扣罩,扣罩由上部的锥形扣罩部分和下部的柱形扣罩部分构成,锥形扣罩部分的上端有通过固定件固定的负压引流管和输药管,负压引流管的上端连至负压源,下端伸出至扣罩内,输药管的上端连至药源,下端伸出至扣罩内且在扣罩内形成有固定于柱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的环形输药管,环形输药管上均布有药物喷头,锥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敷有反光膜,锥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紫外灯,柱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用于固定吸附垫的固定挡圈,吸附垫覆于创面上,吸附垫上设有蜂窝孔以便吸收创面渗出液,手柄上设有控制负压引流管通断的负压引流开关、控制药物喷头的药物喷头开关和控制环形紫外灯的紫外灯开关。

更优地,柱形扣罩的下沿上设有一圈橡胶贴圈。

更优地,药物喷头与环形输药管活动连接以实现喷药角度的可调节。

更优地,药物喷头的喷药方向与弧形扣罩横截面的角度为-15°至-45°。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医护人员可通过本装置方便的以各种护理手段对皮肤创面进行护理,解决了传统医疗器械下,存在的护理难、护理负担重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负压引流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紫外杀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在进行药物喷涂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手柄、2扣罩、3固定件、4负压引流管、5环形紫外灯、6输药管、7环形输药管、8药物喷头、9负压引流开关、10紫外灯开关、11药物喷头开关、12吸附垫、13固定挡圈、14橡胶贴圈、15反光膜。

具体实施方式

附图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具体实施例。

如图1、2、3中所示,该实施例包括有手柄1和固定于手柄前端的扣罩2,扣罩由上部的锥形扣罩部分和下部的柱形扣罩部分构成,锥形扣罩部分的上端有通过固定件3固定的负压引流管4和输药管6,负压引流管的上端连至负压源,下端伸出至扣罩内,输药管的上端连至药源,下端伸出至扣罩内且在扣罩内形成有固定于柱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的环形输药管7,环形输药管上均布有药物喷头8,锥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敷有反光膜15,锥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还固定有环形紫外灯5,柱形扣罩部分的内壁上设有一圈用于固定吸附垫12的固定挡圈13,吸附垫覆于创面上,吸附垫上设有蜂窝孔以便吸收创面渗出液,手柄上设有控制负压引流管通断的负压引流开关9、控制药物喷头的药物喷头开关11和控制环形紫外灯的紫外灯开关10。

药物喷头与环形输药管活动连接以实现喷药角度的可调节,且药物喷头的喷药方向与弧形扣罩横截面的角度为-15°至-45°。

柱形扣罩的下沿上设有一圈橡胶贴圈。

该实施例中,可如图1所示,在柱形扣罩部分的下端放置吸附垫并覆于皮肤创面上,然后打开负压引流开关,使创面渗出液在负压源作用下由吸附垫上的蜂窝孔进入吸附垫,达到创面清洁的目的。

也可如图2所示,打开紫外灯开关,进行紫外线治疗,实现对皮肤创面的杀菌、消炎、止痛等功效。

还可如图3所示,打开药物喷头开关,向创面喷洒药物,由于药物喷头的角度可调结,使得其在最佳角度下可均匀的将药物喷散在创面上,提高了药物利用率,避免了药物对伤口的冲击。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