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215675阅读:274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医、药学教学及科研实验用具,特别是涉及一种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



背景技术:

实验用大鼠是常用的医学、药学、动物学实验动物品种之一,对活体实验用大鼠进行适当的固定、准确地限制实验用大鼠位置移动是对实验用大鼠进行实验干预及其进行相关行为学检测的重要前提之一。实验用大鼠可以在水合氯醛等麻醉剂的辅助下进行麻醉,麻醉后实验用大鼠需要进行适当的固定束缚,这样可以减少实验用大鼠移动的干扰,增强本次实验的稳定性、安全性、有效性,从而有利于实验用大鼠心脏灌注、心脏采血、尾静脉采血、腹腔注射、解剖器官等实验过程顺利开展,因此探索出一种新型实验大鼠用固定器就尤为重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操作简便、固定效果良好的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其包括平板架,所述平板架上设置有:2个前足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2个前足;2个后足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2个后足;门牙卡扣,并且其与一鼠牙环连接,用于固定大鼠门牙;尾部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尾巴;颈部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颈部,其内侧设置有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软管,且软管另一端连接充气阀门;及3个U型固定支架,固设于所述平板架的下方,所述3个U型固定支架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较佳的,所述平板架呈长方形。

较佳的,所述2个前足卡扣之间的间距为9cm,所述2个后足卡扣之间的间距为9cm,所述前足卡扣与对应后足卡扣之间的间距为12cm。

较佳的,所述2个前足卡扣与所述门牙卡扣间的间距均为7.5cm。

较佳的,所述门牙卡扣与所述颈部卡扣间的间距为4cm。

较佳的,所述2个后足卡扣与所述尾部卡扣间的间距均为4cm。

较佳的,所述门牙卡扣、前足卡扣、后足卡扣及尾部卡扣的尺寸3*100mm,所述颈部卡扣的尺寸为8*300mm。

较佳的,所述前足卡扣、后足卡扣、门牙卡扣、尾部卡扣及颈部卡扣为塑料材质。

较佳的,所述3个U型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均为13cm。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不同之处在于本实用新型取得了如下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的简易固定器成本低廉、结构简单、稳定性好、固定效果良好,同时可以方便地对实验用大鼠进行有效固定,保证实验大鼠在实验过程中不发生移动,减少塑料卡扣对实验大鼠颈部的压迫,减少实验大鼠颈动脉窦受到不适当压迫,从而影响实验大鼠的呼吸和心跳。本实验新型可以更好地完成实验大鼠固定,这有利于实验大鼠的心脏采血、尾静脉注射、心脏灌注等实验顺利进行,以上这些提示该简易固定器是基础医学实验中非常理想的实验大鼠用固定器。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平板架;2-尾部卡扣;3、4-后足卡扣;5、13、15-U型固定支架;6、14-前足卡扣;7-颈部卡扣;8-充气囊;9-软管;10-充气阀门;11-鼠牙环;12-门牙卡扣。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上述的和另外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其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该固定器的基本组成包括长方形平板架1,平板架1上设置有:

2个前足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2个前足;

2个后足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2个后足;

门牙卡扣,并且其与一扁圆形鼠牙环连接,用于固定大鼠门牙;

尾部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尾巴;

颈部卡扣,用于固定大鼠的颈部,其内侧设置有长圆形充气囊,所述充气囊的一端封闭,另一端连接乳胶软管,且软管另一端连接充气阀门;及

3个U型固定支架,固设于所述平板架的下方,所述3个U型固定支架呈等边三角形分布。

一实施例中,平板架的尺寸为17*27cm,2个前足卡扣6、14之间的间距为9cm,2个后足卡扣3、4之间的间距为9cm,前足卡扣6、14与对应后足卡扣4、3之间的间距为12cm,2个前足卡扣6、14与门牙卡扣12间的间距均为7.5cm,门牙卡扣12与颈部卡扣7间的间距为4cm;2个后足卡扣3、4与尾部卡扣2间的间距均为4cm;3个U型固定支架之间的距离均为13cm。这些尺寸的选择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实验大鼠进行适当的限制。

充气囊为长圆形。充气囊可以较好地限制实验用大鼠的移动,还可以减轻固定器对实验用大鼠颈部的压迫,减少实验用大鼠颈动脉窦受到不适当压迫,从而影响实验用大鼠的呼吸和心跳,避免对本次实验产生不良的影响。扁圆形鼠牙环,可以更为有效地对实验大鼠进行固定、限制,同时也可以避免实验大鼠咬伤实验操作人员,起到保护实验操作人员的积极作用。

一实施例中,所述门牙卡扣、前足卡扣、后足卡扣及尾部卡扣的尺寸为3*100mm,所述颈部卡扣的尺寸为8*300mm。

前述各种卡扣均为塑料材质。

本实用新型实验大鼠用简易固定器的使用流程如下:

1.实验操作人员将实验大鼠进行适当麻醉,并且观察实验大鼠的心跳和呼吸均正常后,就可以进行固定。

2.实验操作人员将实验大鼠仰面放于17*27cm长方形平板架1上,实验操作人员右手持镊子,右手使用镊子将实验大鼠的右侧前脚、右侧后脚、左侧前脚、左侧后脚、尾巴分别固定于3*100mm塑料卡扣6、4、14、3、2,同时将3*100mm塑料卡扣6、4、14、3、2适当勒紧。

3.实验大鼠头部套在带有长圆形充气囊8的8*300mm塑料卡扣7上,右手使用镊子撬开实验用大鼠的口腔,暴露出实验用大鼠的门牙,将扁圆形鼠牙环11套在实验用大鼠门牙上,扁圆形鼠牙环11连接在3*100mm塑料卡扣12上,适当勒紧3*100mm塑料卡扣12。

4.实验操作人员将8*300mm塑料卡扣7适当勒紧,打开空气输出阀门10,使用简易充气筒对长圆形充气囊8进行适当充气,这样可以对实验用大鼠的颈部进行适当压迫,减少实验用大鼠颈动脉窦受到不适当压迫,从而影响实验用大鼠的呼吸和心跳。

5.简易充气筒对长圆形充气囊8充气结束,就可以关闭充气阀门10,检查3*100mm塑料卡扣6、4、14、3、2及其8*300mm塑料卡扣7,观察实验用大鼠的基本状态,保证对实验用大鼠进行适当的限制、固定。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