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68919阅读:860来源:国知局
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的制造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目前,为病人做脑电图检查时,多是采用胶带粘贴方式安装电极,即将电极压贴于头皮的安放位置,先用胶布逐一粘贴固定,再用胶布缠绕粘贴固定。因胶布与头皮粘连且透气性差,病人常感到头皮瘙痒不适,有的病人甚至出现皮肤过敏现象,尤其是做动态脑电图时固定时间长达24 小时,病人更为痛苦;检查完毕后,需撕下胶布取下电极,因胶布紧贴头皮易扯掉头发并造成头发不易清洗而给病人带来痛苦,且常出现电线缠绕在一起,耽误大量时间去分线,胶布缠绕下拆电极和分线,易造成电极焊接部位断线甚至延误检查。此外由于步骤繁琐,电极较多,易搞错位置,贴错电极,影响检查结果准确性。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存在的技术不足,提供一种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使用时,可自动进行贴合固定,节省医务人员工作负担,采用开放式结构,增加空气通透性,增加使用舒适度。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一种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升降装置和头戴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圆柱滑杆;圆柱滑杆顶端转动连接有机箱,机箱前端设置有靠枕,机箱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圆柱滑杆与座椅的靠背滑动配合; 所述头戴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头套;每个头套均由若干根支撑带相互连接组成,每根支撑带上均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贴合装置,每个头套前侧下部均设置有下颌固定带,每个下颌固定带底部均设置有下颌托,每个头套后端底部分别与一个驱动电机的动力输出端连接; 所述贴合装置包括电动推杆;电动推杆输出端固定有压簧,压簧另一端固定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另一端固定有垫片,垫片另一面固定有脑电图导联电极。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的所述垫片为柔性垫片,材质为硅胶。

进一步优化本技术方案,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的头套后端设置有束线管。

本实用新型与传统检查工具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

1、高度可调,能够适应不同身高不同年龄人群,增加适用性;自动固定并根据使用者头部进行贴合,省去手动粘贴的繁琐,减轻医务人员工作负担,节省时间,同时固定牢固可靠;采用开放式结构,使用与患者头皮之间有一定间隙,增加空气流通性,使用更加舒适;

2、垫片采用柔软的硅胶片,具有良好的缓冲吸震效果,特别是在脑电图导联电极与患者头皮贴合时,增加接触时的柔和度,使用更加舒适;

3、全部线缆均穿过束线管,整体整洁,防止缠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贴合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框图;

图中,1、座椅;2、圆柱滑杆;3、机箱;4、靠枕;5、驱动电机;6、头套;7、支撑带;8、贴合装置;9、下颌固定带;10、下颌托;11、电动推杆;12、压簧;13、压力传感器;14、垫片;15、脑电图导联电极;16、束线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3所示,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一种脑电图检查固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座椅1,升降装置和头戴装置;所述升降装置包括圆柱滑杆2;圆柱滑杆2顶端转动连接有机箱3,机箱3前端设置有靠枕4,机箱3上侧对称设置有两个驱动电机5,圆柱滑杆2与座椅1的靠背滑动配合;所述头戴装置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个头套6;每个头套6均由若干根支撑带7相互连接组成,每根支撑带7上均均匀分布有若干个贴合装置8,每个头套6前侧下部均设置有下颌固定带9,每个下颌固定带9底部均设置有下颌托10,每个头套6后端底部分别与一个驱动电机5的动力输出端连接;所述贴合装置8包括电动推杆11;电动推杆11输出端固定有压簧12,压簧12另一端固定有压力传感器13,压力传感器13另一端固定有垫片14,垫片14另一面固定有脑电图导联电极15;所述垫片14为柔性垫片,材质为硅胶;头套6后端设置有束线管16。

使用时,可根据患者的情况自由调节头戴装置的高度,使用前,两半头套6呈分开状态,头套6上的贴合装置8收缩到最短,患者坐好以后,调节头戴装置的高度到合适位置,通过计算机控制驱动电机5转动,带动两半头套6转动到闭合状态。患者可以将头部依靠在后部的靠枕4上,减轻长时间等待带来的颈椎压力,也可以减少过程中头部移动的几率;也可以将下颌放到下颌托10上,同样是可以起到减轻颈椎压力和防止头部移动作用。

头套6固定以后,头套6上的贴合装置8开始工作,电动推杆11伸长,带动前端的压力传感器13等移动,压力传感器13会预先设定一个压力数值,最前端的脑电图导联电极15与患者头皮接触以后,电动推杆11继续伸长,当压力传感器13检测到的压力值达到设定值时,电动推杆11停止伸长,以此达到对脑电图导联电极15的固定,这个过程中,压簧12和垫片14同时被压缩,并且具有缓冲作用,减轻对头部的冲击。检查过程中若头部移动,依靠压簧12和垫片14的弹性能够保证脑电图导联电极15很好的贴合在头皮上,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同时头套6和机箱3可以转动,头部转动时,可以跟随头部一起转动,增加检测的稳定性和准确性,同时不会让患者感觉很局限。

头套6整体采用开放式的框架结构,增加空气流通性,使用过程中配合贴合装置8,增加头套6与头皮之间的间隙,让空气能够很好的流通,减轻患者在长时间等待过程中的不适感。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