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输液袋管口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487095阅读:404来源:国知局
一种输液袋管口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药品包装领域,尤其是一种输液袋管口。



背景技术:

为解决溶液状态不稳定药物的存储问题,现有技术中即配型粉液双室输液袋产品通过二条可开启的弱焊分隔条分隔成两个独立的腔室,分别装有注射用溶剂和药物粉末,在临床使用前,医护人员只需对液腔室施加一定压力,开通两腔室之间的弱焊分隔条使两腔室相互贯通并摇匀,便可使注射用溶剂与药物粉末充分混合供临床使用,与目前传统的单室输液袋相比,具有配药时间短、污染率低、操作快捷方便、特别适合危重病人的抢救等显著特点,提高了输液使用的安全性及可靠性。

但现有的双室输液袋为保证弱焊缝在使用前的有效开启,焊接强度难以保证,在运输和储存过程中袋内极易产生压力,从而使上述双室袋的弱焊缝被提前开启,药物稳定性无法得到保证,加之该类双室袋需在同一包装袋内分别分装液剂和粉剂两种性质差异较大的药物,涉及生产工艺太复杂,生产成本太高,可能给患者带来额外的经济负担,且塑料包装由于某些理化性质,无法应用于某些不稳定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新颖独特,使用方便,并且能够有效避免药物提前混合的输液袋管口;具体技术方案为:

一种输液袋管口,包括主管和穿刺管,所述主管一端设置有密封膜;所述穿刺管包括尖刺状管头和管体;穿刺管的尖刺状管头朝向所述密封膜,嵌在主管的内腔内,所述管体尾部露出主管外;通过顶推管体,尖刺状管头刺破密封膜,实现输液袋与外部的连通。

进一步,所述密封膜与所述穿刺管的尖刺状管头之间沿穿刺管轴向距离为0.5至2毫米。

进一步,所述密封膜的厚度在0.1至0.2毫米之间。

进一步,所述密封膜的端部为半球状。

进一步,所述穿刺管的外壁直径比所述主管内腔的直径小1至2毫米。

进一步,所述穿刺管的外壁设置有圆环状倒刺结构,所述倒刺结构的小端朝向所述密封膜,倒刺结构的大端直径比所述主管内腔的直径大1至2毫米。

进一步,所述穿刺管的底部设置有助力翼缘。

进一步,所述主管的中部设置有翼缘条,所述翼缘条与输液袋的顶部边缘平行。

本实用新型输液袋管口通过密封膜对输液袋内的液剂进行密封;沿主管轴向设置的穿刺管在储运过程中不容易误动作。使用前,输液袋与粉剂药物各自呈密封状态并相互分离,不会出现两种药物提前混合发生反应的现象,保证药物质量的稳定性;生产工艺简单,生产成本低,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粉剂药物使用市面销售的普通西林瓶包装粉剂药物,壁免了普通双室袋包装因塑料包装材质原因导致的药物稳定性下降,临床使用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输液袋管口使用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输液袋管口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输液袋管口结构示意图的半剖图。

图中:1、密封膜;2、排液口;3、主管;4、翼缘条;5、倒刺结构;6、穿刺管;7、助力翼缘;8、袋体;9、接口; 10、西林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利用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更全面的说明。本实用新型可以体现为多种不同形式,并不应理解为局限于这里叙述的示例性实施例。

为了易于说明,在这里可以使用诸如“上”、“下”“左”“右”等空间相对术语,用于说明图中示出的一个元件或特征相对于另一个元件或特征的关系。应该理解的是,除了图中示出的方位之外,空间术语意在于包括装置在使用或操作中的不同方位。例如,如果图中的装置被倒置,被叙述为位于其他元件或特征“下”的元件将定位在其他元件或特征“上”。因此,示例性术语“下”可以包含上和下方位两者。装置可以以其他方式定位(旋转90度或位于其他方位),这里所用的空间相对说明可相应地解释。

如图1所示,本实施例中的输液袋管口,包括主管3和穿刺管6,主管3一端设置有密封膜1;穿刺管6包括尖刺状管头和管体;穿刺管6的尖刺状管头朝向密封膜1,嵌在主管3的内腔内,管体的尾部露出主管3外;通过顶推管体,尖刺状管头刺破密封膜1,实现输液袋与外部的连通。输液袋管口设置在袋体8与接口9相对的一侧,方便悬挂;当然,也可以设置在袋体的两侧,或者与接口9相同的一侧。输液袋管口可以用现有技术中输液袋管口的材料制成。

靠近穿刺管6的尖刺状管头的端部是出液口2。通过斜切穿刺管6就可以形成尖刺状管头。当然,也可以其他方式形成尖刺状管头,如注塑成型,或者粘接金属针头等。

组装时,密封膜1与穿刺管6的尖刺状管头之间沿穿刺管6轴向距离应保持0.5至2毫米,避免运输过程中,密封膜1受到轴向力变形接触尖刺状管头被刺破。由于密封膜1所受的力通常会在垂直于轴向的方向,该距离不需要太长,以免增加穿刺管6和主管3的尺寸。

密封膜1的厚度在0.1至0.2毫米之间;即具有一定的强度,又比较容易被尖刺状管头刺穿。

密封膜1的端部为半球状,不容易变形;减少意外受力时,尖刺状管头将密封膜1刺破,使输液袋内药剂被污染。

穿刺管6的外壁直径比主管3内腔的直径小1至2毫米;形成的缝隙可以减少穿刺管6与主管3之间的摩擦力,方便顶推穿刺密封膜1的操作。

穿刺管6的外壁设置有圆环状倒刺结构5,倒刺结构5沿穿刺管6轴向的截面为三角形,倒刺结构5的小端朝向密封膜1,倒刺结构的大端直径比主管内腔的直径大1至2毫米。顶推穿刺管6,倒刺结构5收到主管内壁的挤压变形,将穿刺管6倒刺结构5推进主管3内。倒刺结构5前端较小,有利于减少顶推的阻力;但倒退时,阻力较大,避免穿刺管6从主管3内脱离出来。

可以仅在穿刺管6的底部设置助力翼缘7,增大了与手指的接触面积,减少了穿刺管6的底部与袋体10之间的压强,避免损坏输液袋的袋体10。

主管3的中部设置有翼缘条4,翼缘条4与输液袋的顶部边缘平行。必要时,还可以将翼缘条4与输液袋的顶部边缘焊接在一起。当用拇指顶推穿刺管6时,可以用食指和中指扣住主管3两边的翼缘条4,方面顶推操作。

在主管3的前端外壁还可以设置卡接结构或螺纹;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的方式与吊环连接;方便输液袋的悬挂。

上述示例只是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除此之外,还有多种不同的实施方式,而这些实施方式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领悟本实用新型思想后能够想到的,故,在此不再一一列举。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