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折叠型输液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778668阅读:231来源:国知局
一种折叠型输液床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床具,具体涉及一种折叠型输液床。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金属床部件包括四根立柱,并通过前、后、左、右侧支撑梁与立柱焊接而成,制成后构成一个大的方形金属架子,这种结构不容易拆卸,一般需要在房间外组装好后再搬入房间,搬运过程非常麻烦。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折叠型输液床。

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上述目的:

一种折叠型输液床,包括均匀布置于左右两侧的四根立柱和分别布置在前后两侧的两根侧支撑梁,四根所述立柱上均套有直角三通结构的连接筒,两根所述侧支撑梁通过所述连接筒安装在所述立柱上,所述立柱与所述连接筒之间、所述侧支撑梁与所述连接筒之间均通过螺纹固定连接,左侧的两根所述立柱和右侧的两根所述立柱均设置有可以拆卸的两根栏杆,两根所述侧支撑梁上设置有五根用于支撑床板的可拆卸式支撑杆。

优选地,所述立柱焊接有限位板,所述限位设置有环形限位槽,所述连接筒竖直套入所述立柱并插入所述环形限位槽内。

优选地,两根所述侧支撑梁均为水平安装的圆柱体结构,每根所述侧支撑梁的两端均通过螺纹与所述连接筒的水平支筒固定连接。

优选地,所述立柱设置有圆形安装孔,所述栏杆为圆柱体结构,所述栏杆插入所述立柱的圆形安装孔内。

优选地,每根所述侧支撑梁设置有五个方形安装孔,五根所述支撑杆均为长条形的方体结构,所述支撑杆插入所述侧支撑梁的方形安装孔内。

优选地,所述侧支撑梁的方形安装孔为通孔。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四根立柱、前后两根侧支撑梁、连接筒、栏杆和支撑杆构成了床体结构,整个结构的拆装过程比较简单,无需借助额外的锁定结构便可完成床体的组装,用户个人便可完成,解决了现有技术的搬运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筒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立柱及其限位板的俯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立柱、2-栏杆、3-连接筒、4-限位板、5-支撑杆、6-侧支撑梁、7-方形安装孔、8-螺纹、9-环形限位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图2、图3、图4和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均匀布置于左右两侧的四根立柱1和分别布置在前后两侧的两根侧支撑梁6,四根立柱1上均套有直角三通结构的连接筒3,两根侧支撑梁6通过连接筒3安装在立柱1上,立柱1与连接筒3之间、侧支撑梁6与连接筒3之间均通过螺纹8固定连接,左侧的两根立柱1和右侧的两根立柱1均设置有可以拆卸的两根栏杆2,两根侧支撑梁6上设置有五根用于支撑床板的可拆卸式支撑杆5。

连接筒3竖直套入立柱1中,其水平的支筒用于固定两根侧支撑梁6,从而利用直角三通结构将四根立柱1和两根侧支撑梁6组装成一个整体,由于是螺纹8连接结构,因此整体结构比较稳定、可靠,而且左右两侧的栏杆2作为床头护栏使用,支撑杆5用于支撑铺设床板,由于栏杆2和支撑杆5均为可拆卸结构,且四根立柱1、两根侧支撑梁6和连接筒3之间均为可拆卸结构,因此整个床体为可拆卸结构,而且拆卸过程相对比较简单。

立柱1焊接有限位板4,限位设置有环形限位槽9,连接筒3竖直套入立柱1并插入环形限位槽9内,限位板4作为连接筒3的辅助支撑限位结构,使得整个床体更加的稳定。

两根侧支撑梁6均为水平安装的圆柱体结构,每根侧支撑梁6的两端均通过螺纹8与连接筒3的水平支筒固定连接。

立柱1设置有圆形安装孔,栏杆2为圆柱体结构,栏杆2插入立柱1的圆形安装孔内,这种结构在拆装时,只需插入或拔出栏杆2即可,操作非常方便。

每根侧支撑梁6设置有五个方形安装孔7,五根支撑杆5均为长条形的方体结构,支撑杆5插入侧支撑梁6的方形安装孔7内,这种结构在拆装时,只需插入或拔出支撑杆5即可,操作方便,且方体结构的支撑杆5相对圆形而言水平受力面积更大,铺设在上面的床板不易移位。

侧支撑梁6的方形安装孔7为通孔,从而可以选择性的从前后任一侧插入支撑杆5。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也可以将其中一根侧支撑梁6的方形安装孔7做成卧式的沉孔,将另一个侧支撑梁6的方形安装孔7做成通孔,这种结构更加稳定。

本实用新型折叠型输液床,最初立柱1、栏杆2、连接筒3、支撑杆5和侧支撑梁6都是分开的部件,能够很方便的将各部件搬入房间内,然后便可开始组装。在组装时,先将四根立柱1竖直放好,然后将连接筒3一一旋入立柱1,通过螺纹8固定,且通过限位板4辅助支撑限位。前左和前右、后左和后右的连接筒3分别构成两对用于固定两根侧支撑梁6的安装结构,将侧支撑梁6水平放置,且两端分别对正连接筒3的支筒,然后旋动侧支撑梁6,使得侧支撑梁6同时旋入两侧的连接筒3内,并将两侧的连接筒3拉拢一定距离。待两根侧支撑梁6和四根立柱1通过连接筒3固定为一个整体后,将栏杆2插入立柱1的圆形安装孔内,将支撑杆5插入侧支撑梁6的方形安装孔7内,这样便将整个床体组装好,整个组装过程比较简单,无需借助额外的固定件便可组装在一起,操作非常方便。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