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028396阅读:1151来源:国知局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腰椎椎间融合器均为PEEk材料或同种异体骨材料,一次成型,置入椎间隙时需切开分离肌肉,并切除1cm*1cm椎间盘纤维环。后方置入需牵拉神经根及硬膜囊,前方置入需游离血管及腰丛或骶丛神经。组织损伤大,发生血管、神经损伤的并发症几率较高。且术中不可二次塑性,无法与椎体终板完全匹配,由于椎间盘纤维环切除范围大于等于融合器尺寸,术后存在融合器脱出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球囊,导杆,推进器,连接管,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安装在导杆前方通过导杆置入椎间隙内,所述的导杆将球囊置入椎间隙,所述的导杆下方设有三通管,所述的导杆与三通管连接,所述的推进器与三通管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推进器包括接头,推进腔,推杆,所述的接头与工作通道连接,所述的推进腔与接头连接,所述的推杆一端设有密封环,所述的密封环与推进腔配合,所述的推杆另一端设有推块。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推进腔内设有液态人工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推进腔内设有骨水泥。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球囊为可吸收材质。

作为一种优选,所述的球囊为橡胶材质。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腰椎椎间融合器的设置,实现了腰椎间融合器置入的微创化,可通过直径3mm的工作通道置入椎间隙内,最大限度减小组织创伤,减少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术中塑性使椎间融合器能够与椎体终板实现最紧密贴附,提高力学稳定性,避免了融合器的脱出。

同时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的局部视图。

图中:1、球囊,2、导杆,21、三通管,3、推进器,31、接头,32、推进腔,33、推杆,34、密封环,35、推块,4、连接管,5、椎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如图1-2所示,一种腰椎椎间融合器,包括球囊1,导杆2,推进器3,连接管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球囊1安装在椎间隙5内,所述的导杆2穿过腰椎周围组织将球囊1置入椎间隙5,所述的导杆2下方设有三通管21,所述的连接管4与三通管21连接,所述的推进器3通过连接管4与三通管21连接。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进器3包括接头31,推进腔32,推杆33,所述的接头31与工作通道4连接,所述的推进腔32与接头31连接,所述的推杆33一端设有密封环34,所述的密封环34与推进腔32配合,所述的推杆33另一端设有推块35,通过推进器3的设置,满足了将液态人工骨或者骨水泥注入球囊1的要求。

进一步的,所述的推进腔32内设有液态人工骨或者骨水泥。

进一步的,所述的密封环34为橡胶材质,通过橡胶材质,实现了密封。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将球囊1安置在椎间隙5内,将导杆2与球囊1连接,通过三通管21和连接管4连接,随后挤压推杆33,将推进腔32内的液态人工骨或者骨水泥通过导杆2的输送至球囊1内,直到无法挤压推杆33为止,将球囊1内注满液态人工骨或者骨水泥,并至球囊1于椎间隙5内膨胀至3*1*椎间高度(cm),球囊1成型后断开导杆2与球囊1的连接,完成椎间融合器的置入,有利于实现对椎间隙高度的维持,并使融合器无法脱出。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腰椎椎间融合器的设置,实现了腰椎间融合器置入的微创化,可通过直径3mm的工作通道置入椎间隙内。最大限度减小组织创伤,减少神经血管损伤并发症的发生率,并通过术中塑性使椎间融合器能够与椎体终板实现最紧密贴附,提高力学稳定性,避免了融合器的脱出。

本实用新型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应该得知在本实用新型的启示下做出的结构变化,凡是与本实用新型具有相同或者相近似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