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与流程

文档序号:11872249阅读:77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保健饮用茶的制备技术领域,具体说是涉及一种由丹参叶、桑叶、荷叶、地黄叶按照一定比例和制备工艺加工而成的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或颗粒茶及其用途。



背景技术: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 Bge.)为唇形科鼠尾草属植物。以其干燥根及根茎称丹参(Salviae Miltiorrhizae Radix et Rhizoma)入药,传统中医谓其味苦,性微寒。具有活血调经,祛瘀止痛,凉血消痈,除烦安神之功效。丹参在卫生部“卫监发(2002)51号”文件中被列入可用于保健食品的物品名单。以丹参为原料的保健产品开发方式层出不穷,现有的丹参保健产品主要包括丹参茶饮、丹参药膳、丹参足浴、丹参药酒等。随着丹参应用范围的扩大,新药源的寻找成为大势所趋。因丹参地上部分具有与根和根茎相类似的药理活性和临床疗效,因此丹参叶、花越来越广泛地为人们所开发利用。研究表明,丹参叶含有酚酸类成分如丹酚酸A、丹酚酸B、丹参素、迷迭香酸、咖啡酸、原儿茶醛、阿魏酸等,其中尤其是迷迭香酸含量最高,可达8.80%。具有较强的抗氧化作用,能有效预防心脑血管疾病。丹参叶中还含有蛋白质、糖类、脂肪、钠、铁、钙等微量元素,且其含量均高于丹参根,说明丹参叶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且易于被人体吸收。可降低血压,纠正人体胆固醇的异常代谢,对防治冠心病具有积极作用。

桑叶为桑科(Moraceae)桑属植物桑(Morus alba L.)的叶。其性寒、味甘苦,具有疏散风热、清肺润燥、清肝明目的功效,是临床常用中药之一。自古以来,中医就用桑叶治疗消渴症,《本草纲目》记载:桑叶“汁煎代茗,能治消渴”。现代研究表明,桑叶中含有的以1-脱氧野尻霉素(1-DNJ)为代表的生物碱类成分具有显著的调节血糖的作用;桑叶黄酮类、多糖类成分具有一定的调节血糖及防治并发症发生的作用。此外,桑叶中尚含有多种功能性成分,如植物甾醇类、微量元素类、维生素类、氨基酸类等。药理活性评价表明,桑叶具有显著的降血糖、降血压、抗菌和抗病毒等多种生理活性,且具有作用温、持久、毒副作用小等特点,其作用机理表现为多成分协同增效作用的特色和优势。

荷叶为睡莲科植物莲Nelumbo nucifera Gaertn.的叶。具有清香气,味微苦,无毒。入脾经、胃经。具有清热解暑、平肝降脂之功。荷叶为“药食两用”的中药之一,研究发现,荷叶中的生物碱荷叶碱可扩张血管,降血压,降血脂作用。荷叶中富含的黄酮类物质,是大多数氧自由基的清除剂,可以提高SOD(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活力,减少MDA(脂质过氧化物丙二醛)及OX-LDL(氧化低密度脂蛋白)的生成,它可以增加冠脉流量,对实验性心肌梗塞有对抗作用;对急性心肌缺血有保护作用;对治疗冠心病、高血压等有显着效果;对降低舒张压,防治心律失常、心血管病等也起重要作用。临床上常用于肥胖症的治疗。

地黄叶为玄参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地黄Rehmannia glutinosa Libosch.的叶。目前,地黄叶已被收载于《北京市中药材标准》。地黄叶的文献记载最早见于唐代。《食疗本草》记载,地黄叶性微苦,寒。入肝经。解毒疗疮,治恶疮、手足癣,外用捣汁涂或揉搓。唐代孙思邈《千金方》记载,治恶疮似癞者,地黄叶捣汁日涂,盐汤先洗。时珍曰:“按抱朴子云,韩子治用地黄苗喂五十岁老马,生三驹,又一百三十岁乃死也”。地黄叶中富含苯乙醇苷类成分,其中毛蕊花糖苷为主要成分;毛蕊花糖苷、梓醇的含量远高于地黄根。研究表明地黄叶总苷具有滋阴补肾,凉血活血等功效,被用于慢性肾小球肾炎轻症等多种肾脏疾病的临床治疗。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精细化利用中药资源,增加保健茶饮新品种,具有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或复合保健颗粒茶及其制备方法,从而提高丹参叶、桑叶、荷叶和地黄叶的利用效率和经济价值。

技术方案,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目的,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它由丹参叶、桑叶、荷叶和地黄叶按照一定重量比例制成。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丹参叶30~50份

桑叶25~35份

荷叶10~20份

地黄叶10~20份。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丹参叶40份、桑叶30份、荷叶20、地黄叶10份。

作为另一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它由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

丹参叶40份、桑叶30份、荷叶10份、地黄叶10份。

本发明提供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将新鲜的丹参叶、桑叶、荷叶和地黄叶,清洗、去污、沥干、按需切丝、切细;然后按照一定比例将丹参叶、桑叶、荷叶和地黄叶,混合均匀,制得预处理原料;

(2)杀青处理:将步骤(1)预处理原料放入数控滚筒式杀青机内,通过高温破坏和钝化鲜叶中的氧化酶活性,抑制鲜叶中的多酚类成分的酶促氧化,蒸发鲜叶部分水分,使茶叶变软,便于揉捻成形,同时散发青臭味,促进良好香气的形成;

(3)揉捻:将步骤(2)杀青后的叶片放在容器内,靠叶脉的含水量和自然吸潮,回软到叶片揉而不碎的程度,将回软的叶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叶片揉捻到自然紧凑的弯曲为止;

(4)烘干:烘干:用烘干机在80℃~150℃的温度下将揉捻好的混合叶片烘烤2~5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20~40分钟,然后在200℃~300℃的温度下烘烤3~5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半小时至1小时,再在150℃~200℃的温度下烘烤至含水量小于12%时,即得丹参叶复合保健茶。

作为优选方案,以上所述的具有降血糖、降血脂和降血压功效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原料预处理:选择新鲜幼嫩的丹参叶、桑叶、荷叶和地黄叶;然后用清水清洗3~5分钟,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切细;

(2)杀青处理:将步骤(1)预处理原料放入数控滚筒式杀青机内,在数控滚筒式杀青机中将晾干后的叶片原料,在150℃~270℃的高温下持续60~90秒瞬间杀青,达到叶片干燥而主叶脉不干;

(3)回软:将杀青后的叶片放在容器内,靠叶脉的含水量和自然吸潮,回软到叶片揉而不碎的程度;

(4)揉捻:将回软的叶片放入揉捻机进行揉捻,将叶片揉捻到自然紧凑的弯曲为止;

(5)烘制:用烘干机在80℃~120℃的温度下将揉捻好的混合叶片烘烤2~3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20~30分钟,然后在200℃~250℃的温度下烘烤3~4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半小时至1小时,再在150℃~170℃的温度下烘烤至含水量8~12%时倒出,放到容器中密封保存。

本发明中,丹参叶复合保健茶采用的制备工艺中,首先通过大量实验筛选原料组成,然后通过大量实验筛选,采用数控滚筒式杀青机进行杀青,可减小有效组分的流失,充分发挥四种植物叶的功效,起到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以及减缓肥胖的功效。同时,通过揉捻工序,更能形成复合保健茶的特色风味物质,改善保健茶的口感和气味,确保制备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既具有稳定的活血化瘀、降糖降脂的功效,又具有怡人的香气和口感。

本发明中,丹参叶复合保健颗粒茶采用的制备工艺中,按照一定比例配伍的4种原料采用水煎煮提取的方法获得水提取液,经浓缩至适宜的体积后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进行喷雾干燥,控制进口温度为120℃、出口温度80℃,雾化器的转速为22000r/min,将喷雾干燥好的颗粒进行包装即得颗粒茶。可有效保留四种植物叶中的功效成分,增强其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压以及减缓肥胖的功效。同时,制成的颗粒茶口感佳,服用方便,达到祛病防病的保健、防治作用。

有益效果: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以特定重量份数的丹参叶、桑叶、荷叶、地黄叶为原料,进行杀青灭酶,去除原料中的青涩气,提升香气,口感佳,同时减少有效活性成分的损失。或经水提取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颗粒茶,使得服用更为方便,其保健功能更为显著。生产出高品质的天然植物复合保健茶或复合保健颗粒茶,经过大量实验表明:具有明显的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增强免疫功能等的免疫调节效应,各类活性成分发挥协同增效的作用,使得改善血液循环不畅供血不足、降低高血糖高血脂等效果明显,见效快。适合短期及长期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使用。

具体实施方式

根据下述实施例,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然而,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容易理解,实施例所描述的具体的物料配比、工艺条件及其结果仅用于说明本发明,而不应当也不会限制权利要求书中所详细描述的本发明。凡基于本发明上述内容所实现的技术均属于本发明的范围。

实施例1

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精采叶片:

丹参叶:选择幼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丹参叶的夹杂物的优质丹参叶片。

桑叶:选择幼嫩、色泽亮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桑叶的夹杂物的优质桑叶片。

荷叶:剔除荷叶霉烂部分,剪成约1.5cm*1.5cm的小片备用。

地黄叶:选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地黄叶的夹杂物的优质地黄叶片。

(2)清洗晾干:

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清洗时间3分钟,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将四种新鲜叶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丹参叶40份、桑叶30份、荷叶10份、地黄叶10份混合均匀。

(3)杀青:

在数控滚筒式杀青机中将晾干后的四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叶片在180℃的高温下持续90秒瞬间杀青,达到叶片干燥而主叶脉不干。

(4)回软:

将杀青后的叶片放在容器内,靠叶脉的含水量和自然吸潮,回软到叶片揉而不碎的程度。

(5)揉捻:

将回软的叶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叶片揉捻到自然紧凑的弯曲为止。

(6)烘制:

用烘干机在80℃的温度下将揉捻好的混合叶片烘烤3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20分钟,然后在200℃的温度下烘烤4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半小时至1小时,再在150℃的温度下烘烤至含水量10%时倒出,放到容器中密封保存。

经检测,该复合保健茶丹参总酚酸含量为4.92%、总黄酮含量为1.74%、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为0.12%、地黄总苷含量为0.63%。

实施例2

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精采叶片:

丹参叶:选择幼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丹参叶的夹杂物的优质丹参叶片。

桑叶:选择幼嫩、色泽亮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桑叶的夹杂物的优质桑叶片。

荷叶:剔除荷叶霉烂部分,剪成约1.5cm*1.5cm的小片备用。

地黄叶:选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地黄叶的夹杂物的优质地黄叶片。

(2)清洗晾干:

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清洗时间3分钟。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将四种新鲜叶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丹参叶30份、桑叶25份、荷叶15份、地黄叶15份混合均匀。

(3)杀青:

在数控滚筒式杀青机中将晾干后的四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叶片在200℃的高温下持续70秒瞬间杀青,达到叶片干燥而主叶脉不干。

(4)回软:

将杀青后的叶片放在容器内,靠叶脉的含水量和自然吸潮,回软到叶片揉而不碎的程度。

(5)揉捻:

将回软的叶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叶片揉捻到自然紧凑的弯曲为止。

(6)烘制:

用烘干机在100℃的温度下将揉捻好的混合叶片烘烤2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30分钟,然后在220℃的温度下烘烤3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半小时,再在160℃的温度下烘烤至含水量9%时倒出,放到容器中密封保存。

经检测,该复合保健茶丹参总酚酸含量为2.53%、总黄酮含量为1.96%、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为0.18%、地黄总苷含量为0.97%。

实施例3

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精采叶片:

丹参叶:选择幼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丹参叶的夹杂物的优质丹参叶片。

桑叶:选择幼嫩、色泽亮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桑叶的夹杂物的优质桑叶片。

荷叶:剔除荷叶霉烂部分,剪成约1.5cm*1.5cm的小片备用。

地黄叶:选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地黄叶的夹杂物的优质地黄叶片。

(2)清洗晾干:

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清洗时间3分钟。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将四种新鲜叶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丹参叶40份、桑叶30份、荷叶20、地黄叶10份混合均匀。

(3)杀青:

在数控滚筒式杀青机中将晾干后的四种按照一定比例混合的叶片在250℃的高温下持续60秒瞬间杀青,达到叶片干燥而主叶脉不干。

(4)回软:

将杀青后的叶片放在容器内,靠叶脉的含水量和自然吸潮,回软到叶片揉而不碎的程度。

(5)揉捻:

将回软的叶片用揉捻机进行揉捻,将叶片揉捻到自然紧凑的弯曲为止。

(6)烘制:

用烘干机在120℃的温度下将揉捻好的混合叶片烘烤2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30分钟,然后在250℃的温度下烘烤3分钟后倒出,自然存放1小时,再在170℃的温度下烘烤至含水量8.5%时倒出,放到容器中密封保存。

经检测,该复合保健茶丹参总酚酸含量为3.18%、总黄酮含量为2.36%、桑叶总生物碱含量为0.25%、地黄总苷含量为0.98%。

实施例4

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颗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精采叶片:

丹参叶:选择幼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丹参叶的夹杂物的优质丹参叶片。

桑叶:选择幼嫩、色泽亮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桑叶的夹杂物的优质桑叶片。

荷叶:剔除荷叶霉烂部分,剪成约1.5cm*1.5cm的小片备用。

地黄叶:选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地黄叶的夹杂物的优质地黄叶片。

(2)清洗晾干:

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清洗时间3分钟。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将四种新鲜叶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丹参叶40份、桑叶30份、荷叶20、地黄叶10份混合均匀。

(3)提取浓缩、喷雾干燥:

将步骤(2)清洗晾干的4种原料,采用8倍量的水煎煮提取3次,每次2小时,获得水提取液,浓缩至4:1的比例送入雾化器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控制进口温度为120℃、出口温度80℃,雾化器的转速为20000r/min。

(4)成品:

将喷雾干燥好的颗粒立即进行包装即得复合保健颗粒茶成品。

实施例5

一种丹参叶复合保健颗粒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是,所述的制作方法采用以下步骤:

(1)精采叶片:

丹参叶:选择幼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丹参叶的夹杂物的优质丹参叶片。

桑叶:选择幼嫩、色泽亮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桑叶的夹杂物的优质桑叶片。

荷叶:剔除荷叶霉烂部分,剪成约1.5cm*1.5cm的小片备用。

地黄叶:选择色泽鲜绿、匀净、平展、无黄斑、霉烂的完整叶片,不含非地黄叶的夹杂物的优质地黄叶片。

(2)清洗晾干:

用清水洗净叶片上的泥土,去掉叶片表面水分,放在通风避光处,摊放均匀,清洗时间3分钟。阴干到手握叶片时叶片软而不破的程度,按需切丝。将四种新鲜叶子按照一定比例配伍,丹参叶30份、桑叶25份、荷叶15份、地黄叶15份混合均匀。

(3)提取浓缩、喷雾干燥:

将步骤(2)清洗晾干的4种原料,采用10倍量的水煎煮提取2次,每次2小时,获得水提取液,浓缩至5:1的比例送入雾化器中进行喷雾干燥处理,控制进口温度为150℃、出口温度100℃,雾化器的转速为22000r/min。

(4)成品:

将喷雾干燥好的颗粒立即进行包装即得复合保健颗粒茶成品。

实施例6 抗氧化实验

1.实验方法

(1)DPPH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在96孔板中加入100μL 0.25mmol·L-1DPPH甲醇溶液和不同浓度样品100μL,混匀,室温避光反应30min后在517nm波长下测定其吸光度。

DPPH的清除率(%):A0-(A1-A2)/A0×100,计算EC50(指DPPH清除率为50%时的提取物溶液浓度,通过EC50计算软件得到),EC50越小,抗氧化活性越强。

式中:A0指不加样品溶液的空白吸光度,A1为样品加入DPPH后的吸光度,A2指没有DPPH,只有样品溶液的吸光度,用于校正空白。517nm的吸光度下降幅度反应样品清除自由基能力的大小。实验重复三次,结果取平均值。

(2)ABTS自由基清除率的测定

用去离子水将ABTS和K2S2O8(过二硫酸钾)分别溶解并混合,使其终浓度分别为7.4mmol·L-1和2.6mmol·L-1,在室温、避光条件下静置12~16h,得到ABTS储备液。测定时用PBS(pH7.4)、95%乙醇或甲醇1:1稀释到734nm处吸光度为0.7±0.02,即得ABTS工作液(现配现用)。反应在96孔板中进行,200μL反应液中含有50μL不同浓度的样品。振荡摇匀,于室温下避光静置6min,测定溶液在734nm处的吸光值。A0为溶剂与ABTS反应溶液作用后的吸光度;A1为受试物与ABTS反应液作用后的吸光度;A2为受试物中未加ABTS反应溶液时的吸光度。

ABTS·清除率(%):A0-(A1-A2)/A0×100,计算EC50

(3)还原Fe3+能力测定(FRAP法)

FRAP工作液现配现用:25mL 300mmol/L PH3.6的醋酸盐缓冲液,2.5mL 10mmol/L TPTZ溶液,2.5mL 20mmol/L FeCl3溶液混合而成。900μL FRAP工作液中加入100μL不同浓度样品溶液,振荡均匀,在室温下静置30min,取200μL于96孔板,593nm处测吸光度,OD值越高,表明还原Fe3+的能力越强。样品抗氧化活性以达到同样吸光度所需的FeSO4的物质的量(mmol)表示,其标准方程为Y=11.52X-0.0043,R2=0.9995。

受试样品:本发明实施例1至5值得的样品。

2.实验结果

通过以清除DPPH自由基、清除ABTS自由基及还原Fe3+能力测定(FRAP法)为指标,抗坏血酸Vc为阳性对照,对各实施例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样品、颗粒茶样品进行抗氧化能力测定,见表1,结果发现,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水提取物、颗粒茶对DPPH自由基均具有明显的清除能力;具有显著的清除ABTS自由基能力和FRAP总抗氧化能力。结果显示,在三个抗氧化测定指标下,与阳性对照Vc相比较,本发明实例4样品、实例3样品抗氧化活性更为显著,在测定范围内,其抗氧化能力随浓度的增大而增强,呈现出明显的量效关系,取得了非常好技术效果。

表1 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水提取物、颗粒茶的抗氧化活性(n=3)

实施例7 活血化瘀实验

1.实验方法

新西兰大耳白兔,雄性,10只,禁食8h后,戊巴比妥钠麻醉,颈动脉插管放血,按枸橼酸钠(3.8%)1:9抗凝,以800r·min-1离心10min,取上层富血小板血浆(PRP),剩余部分以3000r·min-1离心10min,取贫血小板血浆(PPP)。测试杯通道加入搅拌珠,加受试药物10μL,再加250μlPRP。对照组加入等量溶解样品溶液,温育3min,放入测试通道,加10μLADP诱导剂,终浓度为5μmol·L-1。用PPP(加入与待测样本相同的药物10μL,消除药物自身颜色影响)调零,对照组加入等量的溶解样品溶液,用LG-PABER-1型血小板聚集凝血因子分析仪测定血小板6min内的最大聚集率,并按下述公式计算药物对血小板聚集的抑制率。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提取物设置3个浓度剂量组。由表2可见,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本发明制得的各样品在检测浓度下均具有非常显著的抑制ADP诱导的血小板聚集作用(p<0.001),显示出了很好的活血化瘀功效。特别是实施例3和实施例4重量配比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颗粒具有更优的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

表2 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水提取物体外对ADP诱导血小板聚集率影响(n=8)

实施例8 降血糖、降血脂实验

1.实验方法

(1)造模方法

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10只与糖尿病模型组60只。对照组小鼠普通饲料喂养,模型组小鼠以高糖高脂饲料(为普通饲料基础上添加10%猪油、10%蔗糖、5%蛋黄粉和0.5%胆固醇)喂养。喂养6周后,模型组尾静脉注射四氧嘧啶,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作为对照。一周后检测造模组小鼠FBG≥10.0mmol·L-1,表明造模成功。

(2)样本收集

将造模成功小鼠随机分为6组,其中5组为给药组,一组为模型对照组。将实施例1、2、3、4、5样品分别溶解在一定量的水中,按0.1mL·10g-1灌胃给药。给药组每日灌胃给药1次,连续20d,于第21天颈动脉取血,置于肝素钠抗凝管中,离心15min(3500r·min-1),分离血浆,于-80℃冷冻保存。测定血液中的己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甘油三酯(TG)、谷丙转氨酶(ALT/GPT)、总胆固醇(T-CHO)水平。

2.实验结果与分析

本发明实施例1~5制备得到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颗粒茶进行评价。由表3可知,造模后,模型组空腹血糖值(FBG)明显升高,与空白组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实施例1~5样品给药后,FBG值均呈下降趋势。各组FBG值见表3。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小鼠血浆中PK、HK、ALT/GPT值显著下降,TG、T-CHO值显著升高(P<0.01),经分干预后,各指标向正常水平回调。显示出很好的降血糖、降血脂的功效。特别是实施例3和实施例4重量配比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及其颗粒功效比其它实施例组更加优越,采用该重量配比,可以更好的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显示出更好的功效。

表3 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水提取物、颗粒茶降血糖降血脂功效(n=8)

由以上表的实验结果表明,本发明提供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或复合保健颗粒茶具有良好的活血化瘀改善血液循环、抗氧化、降血糖、降血脂等效应,可作为高血糖、高血脂以及心脑血管疾病患者的保健功能或辅助治疗的短期或长期应用。特别是采用实施例3和实施例4重量配比的丹参叶复合保健茶或复合保健颗粒可以更好的促进有效成分溶出,显示出更好的功效。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