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中成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4950阅读:1252来源:国知局



背景技术:
:内耳眩晕症,是中老年人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此病是以突发的剧烈眩晕,并伴有耳鸣、耳聋及恶心呕吐之主证,故又称“内耳眩晕症”。该病常反复发作及有明显的缓解期。究其原因系肝肾不足,肝阳上亢和痰火痰饮等所致,中医将其整结为虚、风、痰,三者均无不成眩晕。小耳眩晕症是以膜迷路积水的一种内耳疾病。本病以突发性眩晕、耳鸣、耳聋或眼球震颤为主要临床表现,眩晕有明显的发作期和间歇期。病人多数为中年人,患者性别无明显差异,首次发作在50岁以前的病人约占65%,大多数病人单耳患病。此病的症状各人不尽相同,发作期的主要症状为:发作突然,可在任何时间发作,甚至入睡后也可发作。最常见的症状是:病人睁眼时,感觉房子或周围物体在转动,闭眼时则自觉身体在旋转,眩晕来势猛烈时可使病人突然倒地。发作期间病人睁眼或转动头部则症状会加重,故大多数病人闭目静卧,头部和身体都不敢转动。多数病人在发作时出现单侧耳鸣及耳聋,少数是双侧的。约25%的病人在发作前已有耳鸣及耳聋出现,而在发作后加重。其余约25%在发作后才逐渐出现耳鸣或耳聋。耳聋属于神经性,发作剧烈时耳鸣也加重,发作时病人常伴有不敢睁眼、恶心、呕吐、面色苍白、出汗、甚至腹泻、血压多数偏低等一系列症状。部分病人伴有头痛;一般病人的意识清醒。发作期转为间歇期有两种形式:一种是眩晕及伴随症状突然消失,一种是眩晕逐渐变为头昏逐渐消退。此病的间歇期长短不一,从数月到数年,每次发作和程度也不一样。而听力随着发作次数的增加而逐渐减退,最后导致耳聋。病因:内耳眩晕症为一突然发作的非炎性迷路病变,具有眩晕、耳聋、耳鸣及有时有患侧耳内闷胀感等症状的疾病。多为单耳发病,其发病原因不明,男女发病率无明显差异,病人多为青壮年,近年亦有儿童病例报告,病程多为数天或周余。关于病因、学说甚多,尚无定论,如变态反应、内分泌障碍、维生素缺乏及精神神经因素等引起自主神经功能紊乱,因之使血管神经功能失调,毛细血管渗透性增加,导致膜迷路积水,蜗管及球囊膨大,刺激耳蜗及前庭感受器时,引起耳鸣、耳聋、眩晕等一系列临床症状。此病不经过治疗,症状可缓解,虽可反复发作,发作时间间隔不定,但也有发作一次不再发作者。此病的发病率高,现有中西药无特殊疗效,治疗的难度大,费用高,以上问题都须急待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无毒副作用、成本低,能迅速治疗内耳眩晕症的中成药制剂,本人经多年临床研究,将多种中药配伍,采取滋补肝肾、平衡阴阳,将处方不但更新,现已成功配制出了一种理想的治疗此类病证的特效中成药,本发明采用当归、怀山、酸枣仁、天麻、龙眼、五味子按一定比例进行煎煮、浓缩制成中成药丸,让患者进行口服,治疗此病取得了重大突破,当归是最常用的中药之一,具有补血、活血、调经止痛、润燥滑肠的作用,能主治血虚诸证、月经不调、经闭、痛经等诸症。怀山的功效:1.健脾益胃、助消化:山药含有淀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质,有利于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补脾胃的药食两用之品。不论脾阳亏或胃阴虚,皆可食用。酸枣仁:1.养心安神。用于心肝血虚引起的心烦不安、心悸怔忡、失眠。2.益阴敛汗。可治疗自汗、盗汗,该品味酸收敛,甘酸化阴,主入心肝。适于肝血不足、虚烦不眠及体虚多汗、津伤口渴之证。天麻:1.平肝患风。2.祛风止痛。用于风痰引起的眩晕、偏正头痛、肢体麻木、半身不遂、肝阳上亢都有很好的治疗作用。龙眼的功效:补心安神,养血益脾、温补、丰胸、安眠、补血的功效。五味子:性温,味甘、酸,归肺、心、肾经,适用于气津两伤,阴血不足,久泻不止等。由以上中药制成中成药治疗此类病症,疗效好,成本低。

本发明制备的中成药丸是由:当归300g一600g、怀山200g一400g、酸枣仁200g一400g、天麻200g一400g、龙眼100g一200g、五味子50g一100g制成。本发明的制备方法是:当归300g、怀山200g、酸枣仁200g、天麻200g、龙眼100g、五味子50g用高压溶器进行多次煎煮,提取药液进行浓缩,加入适量辅料,进行干燥,制成300g的浓缩丸,然后用瓶装备用。

用法与用量:每日三次、每次5g,温开水送服,小儿减量。

本人使用上述方法制成浓缩丸,试治此类病三百余例,有效率在90%以上,治疗效果显著,复发率低。

实施例:1、李某,女,51岁,2004年2月22日上午10开始出现右耳耳鸣,13点开始眩晕恶心呕吐,睡在床上翻动身子,感觉周围所有物体正在转动,14点住入县人民医院,住院检查脑CT、颈椎X光、颈部彩超,采血化验,尿检均无异常,血压120-80,脉搏正常,神志清楚,无头痛现象,四肢有力,医院诊断为后循环缺血,引发内耳眩晕症。治疗十天无明显好转,出院后任反复发作,于2004年4月8日由亲友介绍前来就诊,本人根据医院的诊断结果,即日起服用本发明制备方法制成的中成药浓缩丸,每日三次,每次5g,使用3天后病情明显好转,连续使用1个月后停药,至今再未复化。

2、王某,男,60岁,2006年3月18日,在地里干了一天体力活,感觉全身无力,晚上睡得很早,晚上起床上侧所,突然觉得眩晕、头痛、伴恶心欲吐、不敢睁眼、不敢活动、动则眩晕更剧、静卧则稍缓、面色苍白、皮肤湿冷、神志清楚精神极差,送往县人民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症,住院好转出院。可出院不到十天又复化,症状与上次相同,由亲友介绍于2016年6月15月来此就诊,本人使用本发明配制方法制备的浓缩丸,每日三次,每次5g,使用3天一切不良感觉消失,病情得到控制,日后为巩固疗效,继续使用了二个月后停药,至今未复化。

3、伍某,男,40岁,2003年12月2日,因家里办喜事,忙了一整天,晚上打牌时真然出现眩晕、头痛、伴恶心欲吐、不敢睁眼、不敢活动、动则眩晕更剧.静卧则稍缓,既往有“低血钾”病史。送往县医院急诊体查:T36.5、P73次/分R19次/分双肺呼吸音清淅、未闻及干湿性罗音和痰鸣音。心率73次/分,未闻及明显杂音。腹部、双肾区无叩击痛、双下肢无水肿。医院诊断为内耳眩晕症,壬生说主要是由于劳累过度而造成。在医院使用中西结合,五天后好转出院,回家后第八天又复发了,再次回到医院进行治疗,这样反复发作、反复住院,三个月内复发了6次。于2004年5月1日因病复发,由亲友介绍前来我处就诊,本人综合前几次医院的诊断结果,给他开了一个月,按本发明制备的中成药浓缩丸,每日3次,每次5g,二天后一切不良反应消失,身体正常,连续使用一个月浓缩丸后停药,随仿三年未复发。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