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332315阅读:227来源:国知局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发明涉及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



背景技术:

在手术准备麻醉过程中,需要用到许多麻醉药品、器械,而手术节奏往往非常紧凑,分秒必争,为了便于操作,有时医生会将消毒巾铺在患者身上,而将麻醉诱导时所用药品放置盘和全麻时的相关器材(如:气管插管等)放在消毒巾上,一方面这种操作不符合规范(有悖爱伤观念及医学无菌操作原则),另一方面托盘也不易放置平稳。

对于部分插入气管插管的患者,需要呼吸机通过螺纹软管即时进行供养,而呼吸机一般设置在患者头部前方的手术床旁边,螺纹管需要穿过手术敷巾以连接气管插管,但手术敷巾部分重量被承担在螺纹管上,目前尚无专用器具对于螺纹管上端进行固定,因此当螺纹管由于手术操作而晃动时,会给予螺纹管上端及表面更大的压力,而可能出现管路纠缠,甚至可能出现气管插管被拖出的情况,造成巨大的安全隐患,不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为了解决上述安全隐患的问题,公开号为CN 204319187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该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固定柱上设置有软卡,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多个大小相同的扇叶,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当支撑扇面撑开后,在扇面上构成放置空间,主要能起到两个作用:

第一,手术敷巾是需要从头架上绕过的,因此当支撑扇面撑开后,再进行手术敷巾的放置,那么由于支撑扇面的作用,将会在支撑扇面下方,即患者面布位置撑开一个相对较宽的空间,使患者面布不会由于下垂的敷巾边缘遮挡,保持空气流通和呼吸顺畅,也便于呼吸机管路的设置;第二,当敷巾盖在支撑扇面上后,可继而在其上铺设消毒巾后,放置手术托盘;头架的设置位置决定了其较靠近手术部位,因而将手术托盘放置后,更加便于手术中药品、器械的取拿过程。

上述扇面的高度离患者的面部之间的间距需要通过伸缩杆来调节,通过该专利的图示可以看出,伸缩杆由外管和一端插入到外管中的内管组成,对内管的定位为一个螺纹连接在外管管壁面上的旋钮,当内管的高度调整到合适位置时,通过旋钮在径向方向对内管施加压力而将内管的定位。上述通过旋钮的定位方式会造成内管的定位不可靠,其原因在于,旋钮与内管外圆周面的接触虽然是面接触,但两者之间接触的面积较小,这种定位方式的显然不可靠,加上当扇面上放置药品、器械等物品后,这些物品对内管施以轴向的压力,更容易造成内管向下滑动,这样一来,最终的结果是药品、器械等物品落到患者头部或身上,对患者造成危害,因此,有必要考虑对这种麻醉头架的伸缩杆进行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本发明的头架在进行升降后,不会出现滑动的情况,具有稳固性高的优点。

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

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在横杆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转轴上安装有多个扇叶,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与横杆固定连接,其余扇叶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两侧,转轴两侧的扇叶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横杆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万向机构通过支杆连接固定柱,其特征在于: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第一套管、第二套管、导向组件、连接组件,驱动连接组件、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弹簧包括外管、内管、活塞杆、活塞、阀座、阀芯、后堵、浮动活塞、密封组件、后顶套、具有透气孔的支座,支座位于外管内并与外管紧固为一体,内管位于外管内,内管的一端与支座的一端固定,密封组件设置在外管内且位于支座另一端的一侧,所述后顶套固定在外管的一端,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形成轴向限位,所述活塞装配在活塞杆的一端,活塞杆装配活塞的一端配合在内管中将内管分隔成内油腔体和内气腔体,活塞杆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密封组件、后顶套穿过后暴露在外管的外部,所述浮动活塞配合在外管与内管之间将外管与内管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和外气腔体,所述阀座的一端与内管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阀座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内,阀座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阀芯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后堵固定在外管的另一端,后堵的一端对阀座形成轴向限位,后堵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的外部,后堵上设有通孔,所述阀芯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的台阶孔、后堵上的通孔穿过,所述弹簧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中且与第二套管的一端固定,第二套管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中,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和/或第二套管上,所述连接组件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弹簧的另一端的后堵穿过第二套管与连接组件连接,所述阀芯与连接组件配合,所述控制组件与连接组件连接。

本发明的优点如下:在需要调节时,操作者通过操作控制组件,使与控制组件连接的连接组件顶动阀芯的推杆位移,推杆推动阀杆,从而使阀座上被阀芯密封的台阶孔孔口被打开,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以使气体在外气腔体和内气腔体之间流动,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达到调整的目的,活塞杆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进行伸缩,第二套管带动横杆升降,从而使头架升降。

另在,在第二套管上设置了导向组件后,既填充了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之间的间隙,防止第二套管发生摆动,避免头架上的物品因摆动所产生的晃动造成物品下落而对患者造成伤害,而且,在伸缩杆的升降过程中,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作用,也进一步地增加了头架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的伸缩杆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弹簧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第二套管的示意图;

图5为滚动摩擦组件的示意图;

图6为滚动摩擦组件中的衬套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连接组件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弹簧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中拉索连接件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控制组件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驱动杠杆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中支座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发明的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升降式手术用麻醉头架,包括对称设置的伸缩杆A和连接伸缩杆的横杆B,在横杆B上设置有可收缩的支撑扇面;所述的支撑扇面包括设置在横杆中部的转轴C,转轴C上安装有多个扇叶D,其中位于最下端的两个扇叶C与横杆D固定连接,其余扇叶D在未打开时对称设置在转轴C两侧,转轴C两侧的扇叶D均可沿转轴的旋转方向打开形成半扇面,两个半扇面通过固定卡连接成为支撑扇面,横杆B上还安装有万向机构E,万向机构E通过支杆F连接固定柱G。

如图2所示,所述伸缩杆包括在升降后提供保持作用力且使用流体作为阻尼介质的弹簧1、第一套管2、第二套管3、导向组件、连接组件6,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1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下面对伸缩杆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3所示,所述弹簧1的一端位于第二套管3中且与第二套管3的一端固定,弹簧1包括外管101、内管102、活塞杆103、活塞104、阀座105、阀芯106、后堵107、浮动活塞108、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具有透气孔的支座111,支座111位于外管101内并与外管101紧固为一体,内管102位于外管101内,内管102的一端与支座111的一端固定,支座111与内管102连接的端部设有凸起部111a,该凸起部111a插入到内管102中。设置了凸起部111a后,支座111呈T字形,优选地,支座111与外管101过盈配合,凸起部111a与内管102过盈配合,这样,通过支座111把外管101和内管102的一端紧固在一起。密封组件109设置在外管101内且位于支座111另一端的一侧,即密封组件109与支座111之间具有间隔,这样,由外管101、密封组件109、支座111围成一个透气腔体,由于支座111上设置了透气孔,这个透气腔体与透气孔以及外管和内腔形成了一个供压缩气体流动的通道。密封组件109由支架和密封圈组成,密封圈包覆并固定在支架上。所述后顶套110固定在外管101的一端,后顶套的一端对密封组件109形成轴向限位,后顶套110过盈配合在外管101中,所述外管101的端部经弯折形成挡圈,后顶套110的另一端通过该挡圈轴向限位。所述活塞104装配在活塞杆103的一端,活塞杆103装配活塞104的一端配合在内管102中将内管102分隔成内油腔体102a和内气腔体102b,活塞杆103的另一端依次从支座111、密封组件109、后顶套110穿过后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所述浮动活塞108配合在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将外管101与内管102之间的空腔分隔为外油腔体101a和外气腔体101b,在外油腔体101a和内油腔体102a中充有油,在外气腔体101b和内气腔体102b中充有压缩气体,活塞杆103与支座111间隙配合,因此,压缩气体可以经过活塞杆103与支座111之间的间隙、透气腔体、透气孔,在内气腔体102b和外气腔体101b之间来回流动。所述阀座105的一端与内管102的另一端固定并密封,阀座105的另一端密封并固定在外管101内,阀座105上设有轴向的台阶孔以及径向的油孔,油孔与台阶孔形成油路通道,油可以经过油孔5b、台阶孔5a,在外油腔体1a和内油腔体2a之间来回流动。阀芯106的一端设有用于密封台阶孔孔口的环状凸缘,后堵107固定在外管1的另一端,后堵107的一端对阀座105形成轴向限位,后堵107的另一端暴露在外管101的外部,后堵107上设有通孔,所述阀芯106的另一端从依次从阀座105的台阶孔105a、后堵107上的通孔穿过。所述阀芯106包括阀杆106a、推杆106b,阀杆106a的一端与推杆106b的一端抵顶,所述后堵107上的通孔为台阶孔,推杆106b上设有径向的凸起106c,推杆106b在轴向位移时,凸起106c受后堵107上台阶孔的台阶面限位。隔套112位于阀座105上的台阶孔中,隔套112套在阀芯106上,具体地,隔套112套在阀杆106a上,隔套112的圆周面上设有孔112a,该孔112a与油孔105b以及台阶孔105a一同形成油路的通道。

第二套管3的一端从所述第一套管2的另一端插入到该第一套管2中,第二套管3与横杆B固定连接。所述导向组件设置在第一套管2和/或第二套管3上。本实施方式中,在第二套管3上连接的是滚动摩擦组件4。关于滚动摩擦组件和滑动摩擦组件的具体结构如下:

如图1、图2、图4至图6所示,所述滚动摩擦组件4包括衬套4a、滚动体4b,所述衬套4a的材质优先选用塑料,由于第一套管2和第二套管3均为方形管,因此,衬套4a的形状为与第一套管和第二套管相适配的方形。所述衬套4a上设有窗口4c,优选地,在衬套4a的四个侧壁面上均设有多个窗口4c,所述滚动体4b设置在该窗口4c中。优选地,所述滚动体4b呈柱状,滚动体4b的两端分别设有连接轴4d,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侧壁面上的装配槽4e,滚动体4b两端的连接轴4d位于所述装配槽4e中,而在装配槽4e的口部设有凸起4f,当连接轴4d嵌入到装配槽4e中以后,凸起4f可以对连接轴4d形成限位,限制连接轴4d侧向滑出。所述滚动体4b的周面上设有环形槽4g,所述衬套4a上设有位于窗口中的挡杆4h,滚动体4b安装到窗口4c中后,挡杆4h嵌入到滚动体4b上的环形槽4g中,环形槽4g位于滚动体的中部,这样,滚动体4b的中间部位受到支撑作用力,当第二套管3在升降过程中,滚动体4b沿第一套管的内壁面滚动,通过滚动体与第一套管的这种接触,既对第二套管形成了导向,对减小了摩擦作用力。滚动摩擦组件4连接于第二套管3的插入到第一套管2中的端部,两者的具体连接结构为:在第二方管3a的侧壁面上设置第二连接孔3d,所述衬套4a的一端设有所述导向套的侧壁上设有槽,衬套4a上设有位于所述槽中的弹片4i,该弹片4i的一端与衬套4a固定为一体,弹片4i的另一端为自由端,该自由端上设有齿4j。衬套4a插入到第二方管3a中,在插入过程中,弹片4i的自由端上的齿4j受挤压而使弹片4i整体向内侧倾斜,当齿4j与第二连接孔3d对应时,第二连接孔为齿4j让出空间,这时,在弹性回复作用力下,齿4j进入到第二连接孔3d中,使衬套4a与第二方管3a形成扣接。

所述连接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3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的后堵107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6连接,所述阀芯106与连接组6配合。如图1、图2、图7至图9所示,连接组件6设置于第二套管的另一端,所述弹簧1的另一端穿过第二套管3与连接组件配合。所述连接组件6包括:弹簧连接件6a、第一连接轴6g、拉索连接件6h、第二连接轴(图中未示出),弹簧连接件6a的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径向布置第一轴孔6b,另一端设有沿该弹簧连接件轴向布置的安装孔6c,安装孔6c为螺纹孔,阀芯106上的后堵107与安装孔6c螺纹连接。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设有安装槽6d,该安装槽6d位于第一轴孔6b与安装孔6c之间且沿弹簧连接件6a径向布置,弹簧连接件6a的侧壁上还设有位于安装槽槽口两侧的支撑块6e,支撑块6e上设有第二轴孔6f;第一连接轴6g的两端与第二套管3固定,且第一连接轴6g从弹簧连接件上的第一轴孔6b穿过;拉索连接件6h通过第二连接轴铰接在支撑块6e上,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位于所述安装槽中。拉索连接件6h大致呈弓形,拉索连接件6h的一端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包括两个具有径向缺口的圈6i,两个圈6i之间具有间隔,两个圈6i的缺口错开布置,在拉索连接件6h的中部位置设有轴孔6j,该轴孔6j用于第二连接轴穿过,以便将拉索连接件6h铰接在支撑块6e上。所述弹簧的活塞杆插入到安装孔6c中螺纹螺合或过盈配合,弹簧1的阀芯从活弹簧1的活塞杆穿过,弹簧1的阀芯控制杆穿过安装孔6c后进入到安装槽6d中后,与拉索连接件6h的另一端部6k形成抵顶。

如图1、图2、图10至图12所示,控制组件7驱动连接组件6使弹簧的阀门形成开启或闭合的,控制组件7与连接组件6连接,控制组件7安装在横杆B的下表面(从图上看)。所述控制组件包括:驱动杠杆7a、支座7f、拉索7j,驱动杠杆7a的一端设有用于接纳拉索牵引头部的套管7b,驱动杠杆7a设置套管的端面上设有弧形槽7c,在驱动杠杆7a的另一设设有把手7d,该把手7d凸出于驱动杠杆7a的表面,把手7d上设有适配于手指的适配槽,适配槽为三个,分别用于适配食指、中指和无名指。驱动杠杆7a上还设置有一个连接柱7e,该连接柱为空心的连接柱,驱动杠杆7a的一个角部设有缺口,该缺口呈圆弧形。支座7f上设有导向部件7g,支座7f上具有容纳腔体,该导向部件7g为一个圆柱,该圆柱为空心的,支座7f上还设有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导向部件7g、第一连接柱7h和第二连接柱7i均位于支座7f的容纳腔体中,且三者的连线构成一个三个角形。所述驱动杠杆7a与支座7f铰接,具体地,支座7f与驱动杠杆7a装配时,导向部件7g穿过弧形槽7c,且导向部件7g间隙配合在驱动杠杆7a上的弧形槽7c中。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对应且两者通过螺钉连接,使驱动杠杆7a与支座7f形成铰接,第二连接柱7i与驱动杠杆上的弧形缺口对应。拉索7j的一端与驱动杠杆7a上的套管7b连接,拉索7j的另一端从支座7f上穿出与拉索连接件6h连接。

具体操作时,操作者的手从驱动杠杆7a上的适配槽扶住驱动杠杆7a,对驱动杠杆7a旋加作用力,驱动杠杆7a绕连接柱7e与第一连接柱7h的铰接点转动,驱动杠杆7a在转动过程中,导向部件7g对驱动杠杆进行导向,驱动杠杆带动拉索7j沿着套管的圆周方向7b进行收放,拉索7j带动拉索连接件6h旋转,拉索连接件6h顶动阀芯106的推杆106b位移,推杆106b推动阀杆106a,从而使阀座105上被阀芯106密封的台阶孔孔口被打开,在外力的作用下推动活塞杆或外管101,使油在内油腔体和外油腔体之间流动,以使气体在外气腔体和内气腔体之间流动,从而改变活塞杆的伸出长度,达到调整的目的,活塞杆103在伸缩的过程中带动第二套管103进行伸缩,第二套管103带动横杆B升降,从而使头架升降。当活塞杆103的伸出长度到合适位置时,不再对驱动杠杆7a施加作用力,在压缩气体的压力通过活塞104传递到内油腔体中的油,油将该压力传递给阀芯106,使阀芯106轴向位移而复位,阀芯106将阀座105的台阶孔孔口封闭,这样,油和气缩气体不能在所述的腔体中来回流动,活塞杆103的位置被锁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