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610927阅读:310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按摩设备设备技术领域,具体设计一种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



背景技术:

头痛是较为常见的痛疼,较为轻的头痛大多使用手按摩头部一定程度就可以减少痛疼,但是由于使用手部进行按摩,故而可能会影响工作的效率,从而难以兼顾头部按摩和工作,故而适用性和实用性受到限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结构设置合理且使用稳定性好的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

实现本发明目的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包括头箍圈,在所述头箍圈的内圈面上设有按摩球体,在所述头箍圈内设有凹槽导轨,所述凹槽导轨的两端处于头部两个太阳穴处,在所述凹槽导轨内设有弧形移动块,在所述弧形移动块的两端固定有按摩球座,所述按摩球体处于所述按摩球座内,在所述头箍圈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伸入凹槽导轨内且处于凹槽导轨的中心处,在所述驱动电机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在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外弧面上有齿槽,所述弧形移动块的齿槽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在所述头箍圈的顶面还固定有电池,所述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两个按摩球体之间设有药袋,药袋连在凹槽导轨下方。

在所述按摩球座内固定有电热块,所述电热块与所述电池相连接且所述按摩球座的内壁上固定有导热硅胶层,所述按摩球体的表面抵压在所述导热硅胶层上且外侧端伸出按摩球座。

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向电机,所述凹槽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正反转控制按钮。

所述弧形移动块的长度为凹槽导轨长度的1/2。

所述的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袋中的中药由水茴香20份、冷水七20份、路边姜15份组成。

水茴香为玄参科石龙尾属植物大叶石龙尾Limnophila rugosa(Roth)Merr.[Limnophila roxburghii G.Don],以全草入药。秋季采收,洗净,鲜用或晒干。清热解表,祛风除湿,止咳止痛。用于感冒,咽喉肿痛,肺热咳嗽,支气管炎,胃痛。外用治天疱疮。

冷水七,拉丁名为Impatiens pritzelii Hook.f.var.hupehensis Hook.f.

,为大戟科植物西南大戟的根。产湖北,四川。根状茎:祛风除湿,散瘀消肿,止痛,止血,清热解毒。用于风湿痛,四肢麻木,关节肿大,腹痛,食积腹胀,泄泻,月经不调,痛经,痢疾。花,全草:用于跌打损伤,凤湿关节痛。

路边姜为姜科姜花属植物姜花Hedychium coronarium Koen.,以根状茎、果入药。冬季采挖,洗净切片,晒干。祛风除湿,温中散寒。根状茎:用于感冒,头痛身痛,风湿筋骨疼痛,跌打损伤,寒湿白带。果:用于胃脘胀闷,消化不良,寒滞作呕,胃腹微痛。本发明采用根状茎入药。

本发明具有积极的效果: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动作带动弧形移动块在凹槽导轨内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按摩球座动作,由于按摩球座内的按摩球体表面接触在人头部,通过按摩球体与人头部的摩擦力和按摩球座的带动力实现按摩球体转动完成对头部按摩,操作便捷且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完成对头部的按摩,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头部痛疼;同时还设有电热块,在使用时可以使按摩球体具有一定的热度,从而按摩头部时也可有利于头部血液循环,进一步达到缓解头疼的目的,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药袋中中药水茴香清热解表为君药,冷水七、路边姜祛风除湿为臣药,共同具有治疗头痛作用。

附图说明

为了使本发明的内容更容易被清楚的理解,下面根据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其中: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图1显示了本发明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其中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见图1,一种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包括头箍圈1,在所述头箍圈1的内圈面上设有按摩球体2,本实施例中,按摩球体为金属球体,在所述头箍圈1内设有凹槽导轨3,所述凹槽导轨3的两端处于头部两个太阳穴处,在所述凹槽导轨3内设有弧形移动块4,在所述弧形移动块4的两端固定有按摩球座5,所述按摩球体2处于所述按摩球座5内,在所述头箍圈1的顶部固定有驱动电机6,所述驱动电机6的主轴伸入凹槽导轨3内且处于凹槽导轨3的中心处,在所述驱动电机6的主轴上固定有驱动齿轮7,在所述弧形移动块的外弧面上有齿槽8,所述弧形移动块的齿槽与所述驱动齿轮相齿合,在所述头箍圈的顶面还固定有电池9,所述电池与所述驱动电机相连接,在两个按摩球体2之间设有药袋13,药袋连在凹槽导轨3下方。所述的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药袋中的中药由水茴香20份、冷水七20份、路边姜15份组成,制备方法为粉碎过20目筛。本实施例中中驱动电机为市场上常规电机,只是简单进行应用而已,驱动齿轮为现有技术的齿轮,按摩球体采用金属球体,为了方便安装弧形移动块和按摩球座,头箍圈在加工时采用两个半箍圈通过螺钉固定组成整个头箍圈,此为本技术领域中常规的技术操作,故而在此未详细描述,但是并不影响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实现本专利申请的安装与加工。

在所述按摩球座内固定有电热块10,所述电热块与所述电池相连接且所述按摩球座的内壁上固定有导热硅胶层11,所述按摩球体的表面抵压在所述导热硅胶层上且外侧端伸出按摩球座。

所述驱动电机为双向电机,所述凹槽导轨的两端分别固定有正反转控制按钮12。在使用时当弧形移动块的一端抵压在正反转控制按钮上时,会使驱动电机开始反转,从而实现驱动电机在凹槽导轨内来回驱动。

所述弧形移动块的长度为凹槽导轨长度的1/2。

本发明的结构设置合理,其在使用时通过驱动电机的动作带动弧形移动块在凹槽导轨内来回移动,从而带动按摩球座动作,由于按摩球座内的按摩球体表面接触在人头部,通过按摩球体与人头部的摩擦力和按摩球座的带动力实现按摩球体转动完成对头部按摩,操作便捷且使用稳定性好,可有效的完成对头部的按摩,一定程度上可缓解头部痛疼;同时还设有电热块,在使用时可以使按摩球体具有一定的热度,从而按摩头部时也可有利于头部血液循环,进一步达到缓解头疼的目的,适用性强且实用性好。

实施例2:本发明治疗神经性头痛的临床研究

2.1按上述实施例1的方法制备治疗头痛的按摩设备。

2.2共收治头痛患者60例,年龄28-55岁,其中男28例,女32例,病程最短者8周,最长者达2年,平均1.2年。

2.3诊断标准:(1)剧烈的偏侧眶上部、颞部疼痛,不予治疗时持续15~180分钟。(2)头痛时至少伴有下列体征中的一项并必须与头痛在同一侧:眼结膜充血,流涕,鼻塞,前额和面部出汗,瞳孔缩小,睑下垂或眼睑水肿。(3)发作频率从隔日一次到每日八次。(4)至少有符合上述1~3项的5次发作,同时排除颅内、外其他引起头痛的器质性疾病。(5)做组织胺试验可诱发典型疼痛即可诊断。持续在一年以上者,称为慢性丛集性头痛;如两次头痛发作持续一年以上,而中间有过14天缓解期者,称为发作性丛集性头痛。

2.4疗效标准:痊愈:症状、体征及有关实验室检查基本正常。好转:症状及体征减轻,实验室检查有改善。无效:症状无改变。

2.5临床观察结果:使用本发明,治疗一个月,观察结果显示痊愈32例,好转20例,无效8例,有效率86.7%,表明本发明对于头痛具有显著的疗效,没有观察到任何临床不良反应,表明本发明临床应用安全、无毒副作用。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需也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而这些属于本发明的实质精神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