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5814400发布日期:2018-11-02 22:30阅读:18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中药制备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痤疮是毛囊皮脂腺单位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多发于青少年,痤疮的发生主要与皮脂分泌过多、毛囊皮脂腺导管堵塞、细菌感染和炎症反应等因素密切相关。进入青春期后人体内雄激素特别是睾酮的水平迅速升高,促进皮脂腺发育并产生大量皮脂。同时毛囊皮脂腺导管的角化异常造成导管堵塞,皮脂排出障碍,形成角质栓即微粉刺。毛囊中多种微生物尤其是痤疮丙酸杆菌大量繁殖,痤疮丙酸杆菌产生的脂酶分解皮脂生成游离脂肪酸,同时趋化炎症细胞和介质,最终诱导并加重炎症反应。

目前治疗痤疮的常用方法主要有三种:局部外用抗生素类药物、口服抗生素和口服抗雄激素治疗,但是这三种治疗方法疗程较长,易复发且副作用较强。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目的:为解决现有技术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可以治疗痤疮的外用中药组合物,该中药组合物治愈率高,复发率低,外用无毒副作用。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5‐30克、五倍子1‐10克、姜黄3‐9克、芦荟2‐15克和桉叶油9‐15克。

进一步的,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姜黄6克、芦荟8克和桉叶油11克。

本发明的中药组合物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五倍子和姜黄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

(2)芦荟取汁与桉叶油搅拌混匀,得组分b;

(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

有益效果:该中药组合物的主要功能作用是:消炎止痛,解毒祛瘀,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

一种用于治疗痤疮的中药组合物,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姜黄6克、芦荟8克和桉叶油11克。

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取金银花22克、五倍子5克和姜黄6克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

(2)芦荟8克取汁与桉叶油11克搅拌混匀,得组分b;

(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

用法为:用温水清洗痤疮部位皮肤,用洁净毛巾擦干,涂上本药物少许,按摩至吸收,每日两次,禁食辛辣,5‐7天为一个疗程,一般2个疗程即可痊愈。

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痤疮的中药及其制备方法,所述中药,包括下述重量组分的原料药组成:金银花15‐30克、五倍子1‐10克、姜黄3‐9克、芦荟2‐15克和桉叶油9‐15克。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取金银花、五倍子和姜黄洗净烘干捣碎混匀磨粉,得组分A;(2)芦荟取汁与桉叶油搅拌混匀,得组分B;(3)将组分B隔水加热至70‐80℃,掺入组分A,充分搅拌混匀,冷凉至室温即得。该中药组合物能有效祛除皮肤痤疮,防止复发且无毒副作用。

技术研发人员:张忠远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张忠远
技术研发日:2017.04.25
技术公布日:2018.11.0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