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35881发布日期:2018-11-14 02:22阅读:653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皮肤病的药物,具体地说是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



背景技术:

鸡眼是由长期摩擦和受压引起的圆锥形角质层增厚,有角质中心核,尖端深入皮内,基底露于外面。多见于青年人或小孩,多发于足底及足趾,患者站立或行走时,脚鸡眼可压迫局部的感觉神经,而引起剧烈的疼痛,致使病人走路艰难,当去除局部压迫或摩擦的病因后,多数脚鸡眼可逐渐变软,恢复为正常皮肤。

脚鸡眼主要症状:好发于足跖前中部、跖侧缘或足跟,皮损为针头至蚕豆大小、边界清楚的淡黄色角质性丘疹,可见圆锥形角质,而且疼痛剧烈难忍,特别是在走路时。目前多采用激光治疗,但是治疗过程痛苦,疗效不理想,复发率高,价格昂贵;而采用中医外治法和西医药物治疗法治疗效果也都很不理想,容易复发,目前此病仍是医学界未能解决的。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效果好,成本低,不易复发的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12-17份、白芷8-13份、石见穿6-12份、徐长卿5-9份、密陀僧4-9份、马齿苋10-15份、鱼腥草8-13份、牛黄4-9份、乳香5-7份、香樟叶8-13份、艾叶7-9份、红花10-16份、鸦胆子9-13份、蓖麻子6-12份、凡士林80-110份。

制备方法:

按比例将白花蛇舌草、白芷、石见穿、徐长卿、密陀僧、马齿苋、鱼腥草、牛黄、乳香、香樟叶、艾叶、红花、鸦胆子和蓖麻子粉碎至200-300目细粉,将各药粉充分混合后加入凡士林均匀加热至90℃,保持45分钟,熬成药膏。

使用方法:将该药膏均匀涂抹在切成圆形小块海绵体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3-4次。

药理作用如下: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痛散结、利尿除湿,用于咽喉肿痛、肺热咳喘、热淋涩痛、湿热黄疸、毒蛇咬伤、疮肿热痈。

白芷:散风除湿、通窍止痛、活血排脓、生肌止痛,用于头痛、牙痛、鼻渊、肠风痔漏、赤白带下、痈疽疮疡、皮肤瘙痒。

石见穿:活血化瘀、清热利湿、散结消肿,用于月经不调、湿热黄疸、风湿骨痛、疮肿、乳痈。

徐长卿:祛风化湿、利水消肿、活血解毒,用于风湿疼痛,胃痛胀满,牙痛,腰痛,跌扑损伤,荨麻疹、湿疹、毒蛇咬伤。

密陀僧:燥湿、杀虫、敛疮,用于肿毒疮病、口舌生疮、湿疹湿疮、肿毒,溃疡。

马齿苋:清热解毒、利水去湿、散血消肿,用于肠炎,肾炎,产后子宫出血,便血,乳腺炎。

鱼腥草:清热解毒、消肿疗疮、利尿除湿、用于热毒、湿邪、疮疡肿毒、痔疮便血、脾胃积热。

牛黄:清热解毒,用于咽喉肿痛、口舌生疮、痈疽疔毒。

乳香:调气活血、定痛、追毒,用于气血凝滞、心腹疼痛、痈疮肿毒、跌打损伤、痛经、产后瘀血刺痛。

香樟叶:祛风、除湿、止痛、杀虫,用于风湿骨痛、跌打损伤、疥癣。

艾叶:散寒止痛、温经止血,用于风湿关节痛、皮肤瘙痒、月经不调。

红花:活血通径、散瘀止痛,用于经闭、痛经、恶露不行、症瘕痞块、跌打损伤。

鸦胆子:清热解毒、腐蚀赘疣,用于痢疾、疟疾、外治赘疣、鸡眼。

蓖麻子:消肿拨毒、泻下通滞,用于痈疽肿毒、喉痹、大便燥结。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本发明的中药原料易,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具体实施方案

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一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12份、白芷8份、石见穿7份、徐长卿5份、密陀僧4份、马齿苋10份、鱼腥草8份、牛黄4份、乳香5份、香樟叶9份、艾叶7份、红花12份、鸦胆子9份、蓖麻子6份、凡士林80份。

制备方法:

按比例将白花蛇舌草、白芷、石见穿、徐长卿、密陀僧、马齿苋、鱼腥草、牛黄、乳香、香樟叶、艾叶、红花、鸦胆子和蓖麻子粉碎至200-300目细粉,将各药粉充分混合后加入凡士林均匀加热至90℃,保持45分钟,熬成药膏。

使用方法:将该药膏均匀涂抹在切成圆形小块海绵体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3-4次。

实施例二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15份、白芷9份、石见穿7份、徐长卿8份、密陀僧6份、马齿苋14份、鱼腥草9份、牛黄8份、乳香7份、香樟叶10份、艾叶7份、红花13份、鸦胆子9份、蓖麻子9份、凡士林90份。

制备方法:

按比例将白花蛇舌草、白芷、石见穿、徐长卿、密陀僧、马齿苋、鱼腥草、牛黄、乳香、香樟叶、艾叶、红花、鸦胆子和蓖麻子粉碎至200-300目细粉,将各药粉充分混合后加入凡士林均匀加热至90℃,保持45分钟,熬成药膏。

使用方法:将该药膏均匀涂抹在切成圆形小块海绵体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3-4次。

实施例三

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16份、白芷12份、石见穿9份、徐长卿8份、密陀僧9份、马齿苋14份、鱼腥草13份、牛黄9份、乳香6份、香樟叶12份、艾叶8份、红花14份、鸦胆子11份、蓖麻子8份、凡士林110份。

制备方法:

按比例将白花蛇舌草、白芷、石见穿、徐长卿、密陀僧、马齿苋、鱼腥草、牛黄、乳香、香樟叶、艾叶、红花、鸦胆子和蓖麻子粉碎至200-300目细粉,将各药粉充分混合后加入凡士林均匀加热至90℃,保持45分钟,熬成药膏。

使用方法:将该药膏均匀涂抹在切成圆形小块海绵体上,敷于患处,胶布固定,每日3-4次。

典型案例:

病例一:

张某某,因2年前被确诊为脚鸡眼,来就诊,可见双脚至少有三四个鸡眼,锥头在内抵压真皮感觉压痛,自述奇痛难忍。使用本发明的外用药治疗,连续使用四周停药,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局部皮肤完好如初而痊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二:

袁某某,患脚鸡眼5年,使用多种脚气病的外用药物治疗,有一定疗效,但年年复发,未治愈,使用本发明的外用药,治疗五天见效,10天治愈,至今未复发。

病例三:

李某某,因被确诊为脚鸡眼,来就诊,可见双脚至少有五六个脚鸡眼,局部肿胀伴有糜烂,自述奇痛难忍。使用本发明的外用药连用四周停药,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局部皮肤完好如初而痊愈,至今未复发。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治疗脚鸡眼的外用药,其特征在于,它由下述重量份的原料组成:白花蛇舌草12‑17份、白芷8‑13份、石见穿6‑12份、徐长卿5‑9份、密陀僧4‑9份、马齿苋10‑15份、鱼腥草8‑13份、牛黄4‑9份、乳香5‑7份、香樟叶8‑13份、艾叶7‑9份、红花10‑16份、鸦胆子9‑13份、蓖麻子6‑12份、凡士林80‑110份;本发明的中药原料易,成本低廉,治疗效果好,没有副作用,从排毒、消炎杀菌、修复、再活化皮肤细胞,促进表皮微循环使皮肤细腻,达到标本兼治的效果。

技术研发人员:范臻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范臻
技术研发日:2017.04.27
技术公布日:2018.11.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