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腹泻的组合物,特别涉及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组合物。
背景技术:
腹泻症是一种常见病症,各种年龄的山羊、绵羊一年四季均可发病,尤以夏、秋两季多发。主要病因是病原微生物感染和消化系统机能紊乱所致,对养羊业危害极大。使用化学药物预防和治疗,会造成某些化学物质会在体内蓄积,危害人们的餐桌安全。中草药取自天然动、植物,所含成分保持了天然性外源精华物质及生物活性,经科学配伍,可长期使用,起到防治疾病和改善生长的效果。另一方面,中草药绿色饲料具有广源性和协同性,不会产生抗药性。
孕羊对药物的使用很有局限性,要选用治疗效果好且保证胎儿健康生长的药物。
技术实现要素: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19-25份、蒲公英14-19份、桃金娘干果12-16份、构树6-8份、茜草5-13份、芋头叶9-11份、薰衣草3-6份、低聚糖1-2份、益生菌1-2份、鸡内金2-3份、鱼腥草1-3份。
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双歧杆菌或嗜酸乳杆菌中的一种或多种。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300克;
(2)加水4-6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的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多种药物配合,利用其相互间的协同或抵抗作用,提高了疗效,减少了不良反应,疗效显著持久,作用强,见效和痊愈时间短,同时保证胎儿正常生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但应当理解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实施例1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25份、蒲公英19份、桃金娘干果16份、构树6份、茜草7份、芋头叶11份、薰衣草6份、低聚糖2份、益生菌2份、鸡内金3份、鱼腥草3份。
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克;
(2)加水4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选取腹泻的孕羊100只服用上述组合物,5天后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80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12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8例。
实施例2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20份、蒲公英19份、桃金娘干果16份、构树8份、茜草10份、芋头叶11份、薰衣草6份、低聚糖2份、益生菌2份、鸡内金3份、鱼腥草3份。
所述益生菌为嗜热链球菌。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克;
(2)加水4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选取腹泻的孕羊100只服用上述组合物,5天后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84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13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3例。
实施例3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23份、蒲公英15份、桃金娘干果15份、构树8份、茜草13份、芋头叶11份、薰衣草6份、低聚糖2份、益生菌2份、鸡内金3份、鱼腥草3份。
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克;
(2)加水4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选取腹泻的孕羊100只服用上述组合物,5天后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83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13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4例。
实施例4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25份、蒲公英19份、桃金娘干果16份、构树0份、茜草13份、芋头叶11份、薰衣草6份、低聚糖2份、益生菌2份、鸡内金3份、鱼腥草3份。
所述益生菌为保加利亚乳杆菌。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克;
(2)加水4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选取腹泻的孕羊100只服用上述组合物,5天后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60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19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21例。
实施例5
一种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由如下重量份数的原料制成:鸡冠花20份、蒲公英14份、桃金娘干果16份、构树6份、茜草7份、芋头叶11份、薰衣草6份、低聚糖2份、益生菌2份、鸡内金3份、鱼腥草3份,侧柏叶10份。
所述益生菌为双歧杆菌。
治疗孕羊腹泻的中药组合物的使用方法,按照如下步骤进行:
(1)将上述成分粉碎后过40目筛,称取200克;
(2)加水4kg,煎服,煎服后加入水中,让孕羊饮服。
选取腹泻的孕羊100只服用上述组合物,5天后治愈(临床症状体征消失,恢复正常)90例,有效(临床症状体征基本或大部分消失)8例,无效(临床症状体征无改善)2例。
以上公开的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并非局限于此,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能思之的变化都应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