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病土的快速消毒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219642阅读:92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作物连作障碍消除技术,具体是一种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病土的快速消毒方法。



背景技术:

洋桔梗(eustomagrandiflorun)又名土耳其桔梗,丽钵花,德州兰铃,草原龙胆,为龙胆科草原龙胆属植物,一、二年生草花,原产于美国南部至墨西哥之间的石灰岩地带。洋桔梗喜温暖,湿润和阳光充足,较耐寒,不耐水湿。生长适温为15-28℃,夜间不低于12℃。对光照的反应比较敏感,一般以每天16h最好。对分水要求严格,过量水分对其根部生长不利;生长期供水不足,茎叶生长细弱,并提早开花,易受病害侵入。对镰刀菌、根结线虫等引起的土传病害与连作障碍等较为敏感。对高湿引起的霜霉病、灰霉病等叶部病害抵抗力较弱。要求肥沃疏松和排水良好土壤,切忌连作,盆栽用土必须消毒,最适ph值6.5-7。

洋桔梗作为一种新型的切花,其销售需求量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我国台湾等地急速上升,是目前国际上十分流行的盆花和切花种类之一,已成为荷兰鲜花拍卖市场十大切花之一。目前,年销售量达到1亿支,销售额1.1亿美元,列切花排名第7位。为此,洋桔梗成为切花生产上升速度最快的种类。2012年,我国洋桔梗切花种植面积已达266.7hm2,国内各地的鲜切花种植户对这个发展迅猛的新品种表现出浓厚的兴趣,尤以云南省最盛,已初步形成产业规模。2015年,洋桔梗在云南种植面积已达350hm2,替代非洲菊成为云南第四大鲜切花。随着市场需求的增加,种植面积仍日趋加大。我国其他省份,如上海和天津,也正尝试引入种植。

然而,在种植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洋桔梗正遭受土传病害的侵害,如枯萎病、立枯病、根腐病等,其中以尖孢镰刀菌洋桔梗专化型(fusariumoxysporumf.sp.eustomae)所引起的枯萎病最为严重。目前,人们主要采用种植抗病品种和施用化学杀菌剂(如多菌灵、甲基托布津和退菌特)来防控洋桔梗枯萎病,然而并不能阻止枯萎病的蔓延。

根据申请人的种植实践情况,洋桔梗鲜切花在同一土地上连续种植2-3年,便会出现大量的枯萎病株,这种病株很难用农药治愈,目前基本上是无药可治,导致当年鲜花减产70-80%,给花农造成严重亏损。

因此,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的防治是鲜花种植上至今尚无法解决的技术难题之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病土的快速消毒方法,该方法能够让厌氧细菌大量生长繁殖,抑制或杀死土壤中导致洋桔梗鲜切花植株枯萎病的病原菌,从而消除连作障碍,为洋桔梗鲜切花这种珍贵花种的持续稳产种植提供技术保证。

本发明提出的这种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病土的快速消毒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发生连作障碍或者洋桔梗枯萎病发病的土壤中添加有机碳源物料并维持土壤厌氧状态,在72小时内使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至-60mv以下,维持土壤呈强还原环境2~4周,获得尖孢镰刀菌含量较低的健康土壤。

所述土壤的温度保持在25-50℃。

所述有机碳源物料为豆渣、水稻秸秆、芦苇草粉中的一种或多种的混合物。

所述豆渣、芦苇草粉和水稻作物秸秆混入土壤时,以粉末状混入,最好在旋耕机翻耕时,边耕边均匀混入土壤掩埋。

所述有机碳源的细度要求小于1cm。

所述有机碳源混入土壤的量按0.4~0.6kgc/m2计算确定。

所述维持土壤厌氧状态的方式是对土壤水淹或/和覆膜,以隔绝土壤与大气的接触,从而降低土壤中含氧量。

实施本方法的时间是每年的3-9月,一般每连作2-3年进行一次,实施当年即可栽种,做到持续连作,不发病或少发病。发病严重的可每1-2年处理一次,或一年一次。

本发明具体实施过程一般为:当环境温度(气温)在25℃以上(如每年的3-9月间),在洋桔梗枯萎病发病率较高的土壤中,通过向土壤中添加有机碳源物料并隔绝土壤与大气气体交换(淹水或者覆盖塑料薄膜)使土壤快速达到强还原状态,在72小时内使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降低至-60mv以下,并维持土壤这种强还原状态2~4周,即可获得尖孢镰刀菌洋桔梗专化型含量较低的健康土壤。当洋桔梗连作土壤为尖孢镰刀菌浓度高于1×107itscopies/克土情况下,经本方法处理后,土壤中尖孢镰刀菌的数量降低到初始值的0.7~2.8%。

本发明的原理是通过创造强还原环境的处理方法可快速促进土壤中的厌氧微生物(clostridiales)繁殖,产生已被证实对多种土传病原菌,如尖孢镰刀菌(fusariumoxysporum)、立枯丝核菌(rhizoctoniasolani)、茄劳尔氏菌(ralstoniasolanacearum)和辣椒疫霉(phytophthoracapsici)具有强烈的抑制作用的nh3、h2s和有机酸等发酵产物,杀灭病原微生物。

由于本发明是通过土壤中厌氧微生物的生长代谢,达到杀灭土传病原菌目的,因此,在实施过程中对于土壤温度具有一定的要求,研究表明,当土壤温度在25~50℃之间,可以取得理想的处理效果。

总而言之,实施本方法不仅可以降低土壤病原微生物数量,还能缓解农业有机废弃物污染问题;由于具有高效和环保的优点,本方法在实践生产上将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可以具体归纳如下:

(1)土壤中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产生大量的厌氧代谢产物,可快速有效地降低连作土壤中尖孢镰刀菌数量,降低作物土传病害的发生;

(2)原材料易于获取,成本低廉,采用作物秸秆等作为易降解有机物料,资源丰富,可减少秸秆焚烧造成的浪费和环境污染,推动农业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较单纯淹水处理相比,本方法可在很短的时间内达到更强的杀菌效果;

(4)在某些不易蓄水的土壤(如砂质土)中采用覆盖塑料薄膜创造土壤厌氧环境操作更加简便,且不会由于水的下渗造成厌氧过程中产生的杀菌物质的流失;

(5)应用前景广阔,目前,我国洋桔梗种植面积不断扩大,且发生洋桔梗连作障碍现象十分普遍,这是一种快速有效地修复发生洋桔梗枯萎病土壤的方法,改良时间短、低成本、简便易操作的方法,具有十分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用实例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2014年,在申请人公司所在地的鲜花种植基地,先后采用本发明的方法对连续种植洋桔梗鲜切花的地块进行消毒处理。时间为当年3-5月份。具体操作过程是:

在洋桔梗枯萎病发生严重的地块中,以0.5kgc/m2的浓度计算,添加芦苇草粉(实施例1)、豆渣(实施例2)和稻草秸秆(实施例3),用旋耕机边耕边混入土壤,充分混匀,灌水至土壤达到最大田间持水量后覆盖塑料薄膜,三天后选点测量土壤中的氧化还原电位均达到-60mv以下,维持土壤这种强还原状态20天后揭膜,此时水位下降至正常,种植洋桔梗。以未经本方法处理的土壤作为对照。每个实施例中本方法实施面积为300m2,包含3个重复。

结果表明:经由本方法处理后土壤中病原菌-尖孢镰刀菌的数量显著下降,仅为处理前土壤含量的0.7~2.8%(见表1);种植一茬洋桔梗之后,本发明处理后的土壤较未处理土壤相比,显著地降低了洋桔梗枯萎病的发病率(见表2)。

表1

表2

说明:表1中的尖孢镰刀菌数量按每克土壤中的个数计,指标为以10为底的对数。

只要严格按照本发明的方法步骤进行处理,消毒土壤的氧化还原电位就能达到-60mv以下,25-50℃的内部温度,形成厌氧菌的生长繁殖,以及杀死绝大部分尖孢镰刀细菌的有利条件。从而实现洋桔梗鲜切花枯萎病病土消毒的目的。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