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属于医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颈椎病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因颈椎间盘变性、颈椎骨质增生所引起的综合症,是一种以退行性病理改变为基础的疾患。颈椎退行性改变是颈椎病发病的主要原因,其中以椎间盘的退变尤为重要,是颈椎诸结构退变的首发因素,并由此演变出一系列颈椎病的病理解剖及病理生理改变。颈椎病的主要症状是头、颈、肩、背、手臂酸痛,颈脖子僵硬,活动受限,有的伴有头晕,重者伴有恶心呕吐,卧床不起。
现有的颈椎病、腰椎病的治疗方法,一般是使用内服和外部的治疗方法,使用内服法一般还难以根除病根,复发的可能性较大;而通常以外部治疗为主,如中国专利号为011351764《一种腰椎间盘突出症的药物组合物》其主要是以中草药为主要成分。其是一种水剂,其亦难以从根本上治疗颈、腰椎疾病,也仅是只能短期控制或减少病人的痛苦,且内服药物毕竟还是会对人体造成一定的伤害,所谓是药三分毒,因此,对于颈椎、腰椎疾病,通常还是以外用药物治疗为主要选择。
技术实现要素:
为克服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及其制备方法,能够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设计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所述的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的主要原料包括红花、麻黄、黄柏、当归、樟脑、硼砂、朱砂、硝石、冰片、桃仁、黑红菇、柄马勃、大伸筋草、散血莲、五倍子、赤麻、穿山甲、菟丝子、怀牛膝、五加皮、地桃花根、苦参、肉桂。
优选的,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为:
优选的,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为:
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一定质量份数的红花、麻黄、黄柏、当归、樟脑、硼砂、朱砂、硝石、、黑红菇、柄马勃、大伸筋草、散血莲、五倍子、赤麻、穿山甲、菟丝子、怀牛膝、五加皮、地桃花根、苦参、肉桂进行研磨至细粉,过80-100目筛;
步骤二:将一定质量份数的核桃放入锅中进行榨油;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获得的细粉放入步骤二中的油中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进行冷却;
步骤四:将一定质量份数的冰片研磨至细粉,加入步骤三中冷却后的药物中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即可获得。
本发明所具有的有益效果是:
1、本发明对于颈椎病的疼痛、压痛和活动度都有显著,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之功效,能明显改善颈部疼痛、压痛和颈椎活动障碍,是防治颈椎病的有效药物。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
一种用于防治颈椎病的外用药物的制备方法,按照下述步骤依次进行:
步骤一:将一定质量份数的红花、麻黄、黄柏、当归、樟脑、硼砂、朱砂、硝石、、黑红菇、柄马勃、大伸筋草、散血莲、五倍子、赤麻、穿山甲、菟丝子、怀牛膝、五加皮、地桃花根、苦参、肉桂进行研磨至细粉,过80-100目筛;
步骤二:将一定质量份数的核桃放入锅中进行榨油;
步骤三:将步骤一中获得的细粉放入步骤二中的油中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进行冷却;
步骤四:将一定质量份数的冰片研磨至细粉,加入步骤三中冷却后的药物中进行搅拌,使其搅拌均匀,即可获得。
各原料的消耗量(质量份数)为:
实施例二
与实施例一相比,工艺相同,按以下质量份数准备原料:红花25份,麻黄13份;黄柏17份;当归7份;樟脑7份;硼砂3份;朱砂3份;硝石4份;冰片15份;桃仁30份;黑红菇20份;柄马勃20份;大伸筋草17份;散血莲10份;五倍子20份;赤麻30份;穿山甲15份;菟丝子20份;怀牛膝17份;五加皮10份;大伸筋草7份;地桃花根3份;苦参17份;肉桂15份。
实施例三
与实施例一相比,工艺相同,按以下质量份数准备原料:红花30份;麻15份;黄柏20份;当归10份;樟脑10份;硼砂5份;朱砂5份;硝石5份;冰片20份;桃仁35份;黑红菇25份;柄马勃25份;大伸筋草20份;散血莲15份;五倍子25份;赤麻35份;穿山甲20份;菟丝子25份;怀牛膝20份;五加皮15份;大伸筋草10份;地桃花根5份;苦参20份;肉桂20份。
使用方法:将药物温火烤化,放置适宜的温度,置于患者颈肩部进行热敷,10天为一个疗程,2个疗程后取得了不错的疗效。
最后所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而非限制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尽管参照上述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的任何修改或局部替换,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