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文档序号:11492954阅读:407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属于生物医用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光热治疗是一种非侵入性的肿瘤治疗方法,通过光热试剂产生的高温直接杀死肿瘤细胞。将近红外光热疗联合化疗,可显著提高化疗药物的细胞毒作用,已成为高效低毒肿瘤治疗的研究热点。

环境响应性脂质体不仅具有脂质体被动靶向、缓释、提高药物稳定性及减少药物毒性等优点,还可以利用其对肿瘤组织、细胞特有的环境或外加刺激的响应控制药物释放。nh4hco3脂质体在局部加热的条件下,可促进nh4hco3分解,产生co2气体,使脂质体膜通透性增加,达到快速释放药物的目的。

本发明结合肿瘤微环境ph敏感(ph6.5)的聚合物psd、光热试剂的光热效应与nh4hco3脂质体的特点,构建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在实现光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的同时,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快速释放,提高疗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该脂质体在肿瘤组织微环境可促进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可促发抗肿瘤药物在肿瘤细胞的快速释放。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所述脂质体磷脂层包含胆固醇(chol)、二棕榈酰磷脂酰胆碱(dppc)、1,2-二硬脂酸-3-磷脂酰乙醇胺-聚乙二醇2000(dspe-peg2000)、(2,3-二油酰基-丙基)-三甲胺(dotap)和疏水性光热剂,内水相包含nh4hco3和亲水性抗肿瘤药物,并通过静电吸附将ph敏感性聚合物聚磺胺二甲氧嘧啶(psd)修饰于脂质体表面。

所述dppc、chol、dspe-peg2000、dotap和光热剂的摩尔比为12:8:1:(1~10):(0.2~1),脂质体磷脂与抗肿瘤药物的质量比为20:1~2:1,脂质体磷脂与psd的质量比为1:0.2~1:5,其中脂质体磷脂为dppc和dspe-peg2000。

所述光热剂为cypate、ir780、au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抗肿瘤药物为阿霉素、表阿霉素、柔红霉素、5-氟尿嘧啶中的任意一种。

所述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1)将脂类混合物(dppc、chol、dspe-peg2000、dotap)和光热剂溶解于氯仿和甲醇的混合溶液中;

(2)通过旋转蒸发法除去混合溶液,得到膜状材料,经nh4hco3溶液(1~5m)洗脱后,利用细胞破碎仪超声,超声功率为50~400w,超声时间为3~20min;

(3)上述溶液用含2~10mmnacl的5~15wt%蔗糖溶液透析后,再加入抗肿瘤药物,室温下孵育12~48h,蒸馏水透析6~24h;

(4)加入psd,室温搅拌8min~8h,即得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制备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在肿瘤组织微环境发生电荷翻转,可显著增强肿瘤细胞对脂质体的摄取;在近红外光照射下,光热试剂产生的高温不仅直接杀死肿瘤细胞,而且可以促进nh4hco3分解产生co2气体,在实现光热疗与化疗协同作用的同时,实现药物在肿瘤组织的快速释放,提高疗效。

本发明采用ph敏感的聚磺胺二甲氧嘧啶包覆共载光热剂与抗肿瘤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其中光热剂包载于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间,抗肿瘤药物和nh4hco3负载于脂质体内水相中,构建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具有光热效应、ph响应性及近红外光响应性快速释药特性。

附图说明

图1是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在不同ph值的pbs中的电位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将脂类混合物(chol15.465mg、dppc44mg、dspe-peg200013.75mg、dotap10.47mg)和cypate2.5mg溶解于30ml氯仿/甲醇(v:v=1:1)的混合溶液;

(2)通过旋转蒸发仪室温下旋蒸3h,70rpm/s,得到膜状材料,经nh4hco3溶液(2.7m)洗脱后,利用细胞破碎仪超声10min,超声功率为300w;

(3)上述溶液用含5mmnacl的10wt%蔗糖溶液透析后,以阿霉素和磷脂的质量比为0.1加入阿霉素,室温下孵育24h,蒸馏水透析9h;

(4)以磷脂和psd的质量比为1:0.3加入psd,室温搅拌30min,即得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

实施例2: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的制备方法

(1)将脂类混合物(chol15.465mg、dppc44mg、dspe-peg200013.75mg、dotap20.94mg)和cypate2.5mg溶解于30ml氯仿/甲醇(v:v=1:1)的混合溶液;

(2)通过旋转蒸发仪室温下旋蒸3h,100rpm/s,得到膜状材料,经nh4hco3溶液(2.7m)洗脱后,利用细胞破碎仪超声10min,超声功率为300w;

(3)上述溶液用含5mmnacl的10wt%蔗糖溶液透析后,以阿霉素和磷脂的质量比为0.1加入阿霉素,室温下孵育24h,蒸馏水透析9h;

(4)以磷脂和psd的质量比为1:2加入psd,室温搅拌30min,即得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

实施例3: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的电位测定

(1)采用ph=7.4和6.5的pbs溶液将实施例1制备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稀释至浓度为200µg/ml,用马尔文激光粒度仪测定其zeta电位。

(2)实验结果:由图1可知,制备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在ph7.4的pbs溶液中,zeta电位为负电荷;在ph6.5的pbs溶液中,zeta电位为正电荷,说明脂质体具有ph敏感性。

实施例4: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的体外释放实验

(1)将2ml实施例1制备的脂质体溶液加入8mlpbs(ph=6.5)溶液,用785nm近红外光照射5min,37°c、100r/min条件释放;分别于6、8、10、15、20、30min和1、2、4、8h时间点取出2ml释放液,同时补充2ml的新鲜pbs溶液;取出的释放液用荧光分光光度计于ex:480nm、em:585nm波长处检测药物释放量,计算dox的累积释放率。

(2)实验结果:释放8h时,未激光照射组的脂质体中阿霉素的释放量为16.7%,近红外光照射组中阿霉素的释放量明显增加(72.5%),说明近红外光照射后,光热剂产生的高热可促使气泡脂质体中的阿霉素快速释放。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方式,凡依本发明申请专利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发明的涵盖范围。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涉及一种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及其制备方法,采用pH敏感的聚磺胺二甲氧嘧啶包覆共载光热剂与抗肿瘤药物的阳离子脂质体,其中光热剂包载于脂质体磷脂双分子层间,抗肿瘤药物和NH4HCO3负载于脂质体内水相中,构建的pH/近红外光响应性气泡脂质体具有光热效应、pH响应性及近红外光响应性快速释药特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名懋;刘园园;张其清;宋飞飞;方哲翔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福州大学
技术研发日:2017.06.05
技术公布日:2017.08.18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